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走进历史深处
作者 叶永烈
出版日期 2012-06-01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ISBN号
(13位)
9787802347823
ISBN号
(10位)
7802347823
开本 16
页数 489
装帧 平装
定价(C$) 21.9
约合(US$) 17.3
[ 内容简介 ]

《走进历史深处》是专业作家叶永烈整理的自己的演讲稿和论文,以及作者应凤凰卫视之邀的访谈录。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翔实记述了自己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创作与采访的艰辛,对于读者了解作者的创作和采访经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走进历史深处》是专业作家叶永烈整理的自己的演讲稿和论文,以及作者应凤凰卫视之邀的访谈录。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翔实记述了自己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创作与采访的艰辛,对于读者了解作者的创作和采访经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叶永烈,笔名:萧通、久远、叶杨、叶艇等,1940年8月30日生,浙江温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11岁起发表诗作。18岁起发表科学小品。20岁出版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21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曾先后创作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普读物700多万字。电影《红绿灯下》(任导演)获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小灵通漫游未来》获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作品一等奖。《借尾巴》获全国优秀读物奖。根据叶永烈长篇科幻童话改编的6集动画电影《哭鼻子大王》获1996年“华表奖”(即政府奖)。后来转向纪实文学创作。主要新著为作家出版社出版的6卷本《叶永烈自选集》;此外,还有《毛泽东的秘书们》、《陈云全传》、《叶永烈采访手记》、《星条旗下的中国人》、《我的家一半在美国》、《一九九七逼近香港》、《商品房大战》、《何智丽风波》等。
  
  
  "word-wrap: break-word; word-break: break-all;">
  


  叶永烈,笔名:萧通、久远、叶杨、叶艇等,1940年8月30日生,浙江温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11岁起发表诗作。18岁起发表科学小品。20岁出版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21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
  曾先后创作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普读物700多万字。
  电影《红绿灯下》(任导演)获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小灵通漫游未来》获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作品一等奖。《借尾巴》获全国优秀读物奖。根据叶永烈长篇科幻童话改编的6集动画电影《哭鼻子大王》获1996年“华表奖”(即政府奖)。
  后来转向纪实文学创作。主要新著为作家出版社出版的6卷本《叶永烈自选集》;此外,还有《毛泽东的秘书们》、《陈云全传》、《叶永烈采访手记》、《星条旗下的中国人》、《我的家一半在美国》、《一九九七逼近香港》、《商品房大战》、《何智丽风波》等。


  

  目录序
  答香港凤凰卫视“鲁豫有约”
  与鲁豫面对面
  故事从《小灵通漫游未来》讲起
  十一岁时发表了小诗
  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北大
  出版笫一本书
  写作《十万个为什么》一举成名
  叩开一位姑娘的心扉
  “我几乎给封杀了”
  “文革”中,无情的风暴
  悄悄重操旧业
  生活清苦的日子
  “我帮他抄写了几百万字”
  “三脚猫” 序
  答香港凤凰卫视“鲁豫有约”
  与鲁豫面对面
  故事从《小灵通漫游未来》讲起
  十一岁时发表了小诗
  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北大
  出版笫一本书
  写作《十万个为什么》一举成名
  叩开一位姑娘的心扉
  “我几乎给封杀了”
  “文革”中,无情的风暴
  悄悄重操旧业
  生活清苦的日子
  “我帮他抄写了几百万字”
  “三脚猫”
  为毛泽东拍摄内片
  方毅副总理的重视
  创作上的大转变
  采访陈伯达的有趣故事
  在当今中国文坛独树一帜
  盗版与伪书的困扰
  坐拥书城的快乐
  还能写很多很多年
  我的纪实文学创作
  纪实自选集得到了中共党史专家的认可
  真实是纪实文学的生命
  打通漫长的历史隧道
  选择了“中间道路”
  纪实文学是“跑”出来的
  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在“旧闻”中挖出“独家新闻”
  小人物代表着民心
  采访是一门艺术
  在图书馆里“追踪”
  避开误区和陷井
  我的创作与档案
  第一次与档案馆“亲密接触”
  一桩大案和一份病历?
  皇家秘档澄清历史迷雾
  中央档案馆里的特殊专家?
  文学和艺术的档案宝库?
  这里用形象记录历史?
  “冷板凳”正在慢慢变热起来?
  查清傅雷夫妇死因
  档案是忠实的“历史老人”
  口述历史是“活的档案”
  收藏自己
  我看传记文学
  “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获奖感言
  我的传记文学创作历程
  历史的使命感驱使我“加盟”传记文学
  香港与大陆传记文学的比较
  “香港笔法”的影响
  “官修”“家修”和“私修”
  香港和大陆传记比较
  真实是传记文学的生命线
  历史不容撒谎
  从“全部牺牲”说起
  历史岂能变“戏法”?
  不必为尊者编织美丽的谎言
  我看口述历史
  口述历史——与历史对话
  口述历史采访手记
  最初是被“逼”上梁山
  精心选择口述历史对象
  注意提问的技巧
  坚持录音与精心保管
  历史的绝响
  盘点我的录音带仓库
  多角度研究毛泽东
  中共高层人士的回忆
  中共党史上的三次重要会议
  深入采访“反右派斗争”
  直面“四人帮”
  关注“中央文革小组”
  重要“文革”人物及事件
  遭受“左”祸的知识精英
  走访文艺界名家
  为科学名家立传
  采访体育界的“另类”
  其他
  尾声
  共和国记忆
  建国奠基
  进军全中国
  恢复经济元气
  突如其来的朝鲜战争
  载入史册的中共八大
  曲折发展
  国民经济从“↗”到“U”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虽有曲折 仍有发展
  多事之秋 从容应对
  “文革”岁月
  元旦献辞不提“文革”
  动荡、苦难的十年
  国民经济三年负增长
  丰硕的外交成果
  改革开放
  新时期的遵义会议
  中国经济驶入快车道
  高科技连创佳绩
  中流砥柱 力挽狂澜
  大国崛起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经济高速平稳发展
  重量级的大工程
  负责任的大国
  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经济依然高速增长
  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从大国走向强国
  飞天梦——目击中国航天秘史
  太空响起来了中国人的脚步声
  邓小平称宇航员为“天上人”
  中国人很早就幻想“飞天”
  中国航天“元帅”钱学森
  中国着手研制火箭
  中国的小狗上了天
  从1971年开始选拔宇航员
  我进入中国宇航员训练基地
  钱学森笑了
  为钱学森拂去流言
  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的科学家
  “万斤亩”公案
  “高产卫星”是怎么放起来的?
  七论“万斤亩”
  早在1956年就开始计算
  为展望农业美好前景而提出
  用计算尺反复核算
  细析552字的短文
  《中国青年报》“操盘手”泄露天机
  走访毛泽东秘书李锐
  陶铸引用了钱学森文章
  所谓“冒叫一声”
  所谓“向毛泽东检讨”纯属瞎编
  不要“听了不实之辞而轻信”
  三点客观评价
  公案自有公论
  关于钱学森的假故事
  钱学森“中将”的假故事
  结婚誓词真伪辨
  “一张香烟纸”的“故事”
  离谱的细节
  解读《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怎么样的一本书?
  我对傅雷一家的采访
  傅雷的坎坷人生
  傅聪的浮沉
  傅敏的命运
  感人至深的小人物
  我对《傅雷家书》的评价
  当场就《傅雷家书》答读者问
  论《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广大读者“忠实的镜子”
  《傅雷家书》的特点在于真
  《傅雷家书》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
  《傅雷家书》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傅雷家书》体现了傅雷的教育思想
  《傅雷家书》帮助青年读者正确对待恋爱
  《傅雷家书》是一座思想“富矿”
  解读名人姓名
  名字是人的“品牌”
  毛泽东在初识时常常从对方的姓名谈起
  陈云家中特殊的取名规则
  胡乔木夫妇的名字出自同一诗句
  刘少奇替陈其五取名
  江青名字的“考证”以及她的改名“癖好”
  陈伯达竟然有23个名字
  名字与命运的巧合
  关于我自己的名字
  文学与成才
  儿子的成长故事
  “金字塔形”的知识结构
  要有“应变”能力
  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人
  作家的创作也要高科技化
  “再学习”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需要的
  我提倡“从一做起”
  社会的辉光总是与阴影并存
  “另类作家”与“富爸爸”
  养成读书习惯终生受益
  巴顿将军帮了我儿子的忙
  如果有人看过《十万个为什么》
  从印刷工人到科学家
  自学成才的数学家?
  读书的方法
  中国人还有谁在读书?
  读书格言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肩负着历史重任重任?
  成才的重要阶段?
  学海扬帆的指南?
  人生观.幸福观.荣誉观.生死观?
  人生观——?
  幸福观——?
  荣誉观——?
  生死观——?
  大学生的情操?
  谦虚——?
  诚实——?
  正直——?
  朴素——?
  做一个道德高尚的科学工作者?
  爱国之情——?
  团结协作——?
  淡于名利——?
  尊师爱师——?
  学习的目的,勤奋与毅力?
  求知欲是学习的动力——?
  学习“精于勤,荒于嬉”——?
  持之以恒的毅力——?
  学习的方法?
  循序渐进——
  多疑好问——
  专深博闻——?
  科研工作的严谨作风?
  精确——?
  踏实——?
  细心——?
  条理——?
  交际与友谊?
  莫做“书呆子”型的大学生——?
  交际的形式多种多样——?
  友谊第一,真理第一——?
  交际的原则——?
  从作文不及格到专业作家
  我曾经作文不及格
  小诗的发表使我对作文产生兴趣
  迄今尚存的作文
  平生第一次采访
  写好作文的“窍门”
  很“酷”,43年之后又“考作文”
  我参加高考作文成了新闻
  又一回在上海当考生
  我的高考作文获得高分
  作家应该是作文的高手
  2003年第四回高考作文
  中学语文四论
  一,关于《悲壮的两小时》
  “悲壮的两小时”
  我支持“京城孤魂”的尖锐批评
  中国的“教科书”问题
  二,面对语文课本的感叹
  三,科学杂文的特色
  四,高考作文题目要大气
  我与《十万个为什么》
  “感动共和国”的书
  当年我是《十万个为什么》的读者
  平生的第一本书
  为《十万个为什么》挑大梁
  《十万个为什么》的来历
  第一版一问世便“不胫而走”
  我的命运与《十万个为什么》紧相连
  我在第二版中遭到冷遇
  《十万个为什么》被打成“大毒草”
  在“文革”中走上倒退之路
  “否定之否定”——恢复初版特色
  推出《十万零一个为什么》
  为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全国性签名售书
  寓科学于趣味之中
  银镜的启示
  成为中国“名牌”科普读物
  中国科幻小说的回顾与展望
  一,中国科幻小说起点的考证
  二,萌芽期的代表作
  重新评价老舍的《猫城记》
  “发现”许地山和安子介写的科幻小说
  早期“硬科幻”代表性作家顾均正
  三,初创期作品局限于儿童文学
  四,“文革”造成了“空白期”
  五,初现辉煌的发展期 333
  大批翻译国外科学幻想小说?
  中国科学幻想小说作品迅速增加
  作者队伍迅速扩大?
  引起热烈争论
  中国科幻小说开始走向世界?
  六,“清污”使中国科幻蒙受严重打击
  七,重整旗鼓仍未恢复元气
  八,港台科幻的发展
  九,奇幻、玄幻异军突起
  幻想小说的三大类型
  玄幻小说探源
  奇幻小说的概况
  奇幻、玄幻作者的年轻化
  对奇幻和玄幻的期望
  科幻创作要迎头赶上
  阿西莫夫与他的科幻小说
  连本?拉登都是“阿迷”
  “著作超身”的“写作机器”
  科幻作家和科普作家
  书写“未来的历史”
  篇幅宏大的“基地”系列小说
  “机器人之父”
  提出“机器人三定律”
  《我,机器人》的出版
  推出“科幻探案小说”
  



  答香港凤凰卫视“鲁豫有约”

  与鲁豫面对面

  故事从《小灵通漫游未来》讲起

  十一岁时发表了小诗

  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北大

  出版笫一本书

  写作《十万个为什么》一举成名

  叩开一位姑娘的心扉

  “我几乎给封杀了”

  “文革”中,无情的风暴

  悄悄重操旧业

  生活清苦的日子

  “我帮他抄写了几百万字”

  “三脚猫”

  为毛泽东拍摄内片

  方毅副总理的重视

  创作上的大转变

  采访陈伯达的有趣故事

  在当今中国文坛独树一帜

  盗版与伪书的困扰

  坐拥书城的快乐

  还能写很多很多年

  我的纪实文学创作

  纪实自选集得到了中共党史专家的认可

  真实是纪实文学的生命

  打通漫长的历史隧道

  选择了“中间道路”

  纪实文学是“跑”出来的

  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在“旧闻”中挖出“独家新闻”

  小人物代表着民心

  采访是一门艺术

  在图书馆里“追踪”

  避开误区和陷井

  我的创作与档案

  第一次与档案馆“亲密接触”

  一桩大案和一份病历?

  皇家秘档澄清历史迷雾

  中央档案馆里的特殊专家?

  文学和艺术的档案宝库?

  这里用形象记录历史?

  “冷板凳”正在慢慢变热起来?

  查清傅雷夫妇死因

  档案是忠实的“历史老人”

  口述历史是“活的档案”

  收藏自己

  我看传记文学

  “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获奖感言

  我的传记文学创作历程

  历史的使命感驱使我“加盟”传记文学

  香港与大陆传记文学的比较

  “香港笔法”的影响

  “官修”“家修”和“私修”

  香港和大陆传记比较

  真实是传记文学的生命线

  历史不容撒谎

  从“全部牺牲”说起

  历史岂能变“戏法”?

  不必为尊者编织美丽的谎言

  我看口述历史

  口述历史——与历史对话

  口述历史采访手记

  最初是被“逼”上梁山

  精心选择口述历史对象

  注意提问的技巧

  坚持录音与精心保管

  历史的绝响

  盘点我的录音带仓库

  多角度研究毛泽东

  中共高层人士的回忆

  中共党史上的三次重要会议

  深入采访“反右派斗争”

  直面“四人帮”

  关注“中央文革小组”

  重要“文革”人物及事件

  遭受“左”祸的知识精英

  走访文艺界名家

  为科学名家立传

  采访体育界的“另类”

  其他

  尾声

  共和国记忆

  建国奠基

  进军全中国

  恢复经济元气

  突如其来的朝鲜战争

  载入史册的中共八大

  曲折发展

  国民经济从“↗”到“U”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虽有曲折 仍有发展

  多事之秋 从容应对

  “文革”岁月

  元旦献辞不提“文革”

  动荡、苦难的十年

  国民经济三年负增长

  丰硕的外交成果

  改革开放

  新时期的遵义会议

  中国经济驶入快车道

  高科技连创佳绩

  中流砥柱 力挽狂澜

  大国崛起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经济高速平稳发展

  重量级的大工程

  负责任的大国

  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经济依然高速增长

  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从大国走向强国

  飞天梦——目击中国航天秘史

  太空响起来了中国人的脚步声

  邓小平称宇航员为“天上人”

  中国人很早就幻想“飞天”

  中国航天“元帅”钱学森

  中国着手研制火箭

  中国的小狗上了天

  从1971年开始选拔宇航员

  我进入中国宇航员训练基地

  钱学森笑了

  为钱学森拂去流言

  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的科学家

  “万斤亩”公案

  “高产卫星”是怎么放起来的?

  七论“万斤亩”

  早在1956年就开始计算

  为展望农业美好前景而提出

  用计算尺反复核算

  细析552字的短文

  《中国青年报》“操盘手”泄露天机

  走访毛泽东秘书李锐

  陶铸引用了钱学森文章

  所谓“冒叫一声”

  所谓“向毛泽东检讨”纯属瞎编

  不要“听了不实之辞而轻信”

  三点客观评价

  公案自有公论

  关于钱学森的假故事

  钱学森“中将”的假故事

  结婚誓词真伪辨

  “一张香烟纸”的“故事”

  离谱的细节

  解读《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怎么样的一本书?

  我对傅雷一家的采访

  傅雷的坎坷人生

  傅聪的浮沉

  傅敏的命运

  感人至深的小人物

  我对《傅雷家书》的评价

  当场就《傅雷家书》答读者问

  论《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广大读者“忠实的镜子”

  《傅雷家书》的特点在于真

  《傅雷家书》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

  《傅雷家书》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傅雷家书》体现了傅雷的教育思想

  《傅雷家书》帮助青年读者正确对待恋爱

  《傅雷家书》是一座思想“富矿”

  解读名人姓名

  名字是人的“品牌”

  毛泽东在初识时常常从对方的姓名谈起

  陈云家中特殊的取名规则

  胡乔木夫妇的名字出自同一诗句

  刘少奇替陈其五取名

  江青名字的“考证”以及她的改名“癖好”

  陈伯达竟然有23个名字

  名字与命运的巧合

  关于我自己的名字

  文学与成才

  儿子的成长故事

  “金字塔形”的知识结构

  要有“应变”能力

  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人

  作家的创作也要高科技化

  “再学习”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需要的

  我提倡“从一做起”

  社会的辉光总是与阴影并存

  “另类作家”与“富爸爸”

  养成读书习惯终生受益

  巴顿将军帮了我儿子的忙

  如果有人看过《十万个为什么》

  从印刷工人到科学家

  自学成才的数学家?

  读书的方法

  中国人还有谁在读书?

  读书格言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肩负着历史重任重任?

  成才的重要阶段?

  学海扬帆的指南?

  人生观.幸福观.荣誉观.生死观?

  人生观——?

  幸福观——?

  荣誉观——?

  生死观——?

  大学生的情操?

  谦虚——?

  诚实——?

  正直——?

  朴素——?

  做一个道德高尚的科学工作者?

  爱国之情——?

  团结协作——?

  淡于名利——?

  尊师爱师——?

  学习的目的,勤奋与毅力?

  求知欲是学习的动力——?

  学习“精于勤,荒于嬉”——?

  持之以恒的毅力——?

  学习的方法?

  循序渐进——

  多疑好问——

  专深博闻——?

  科研工作的严谨作风?

  精确——?

  踏实——?

  细心——?

  条理——?

  交际与友谊?

  莫做“书呆子”型的大学生——?

  交际的形式多种多样——?

  友谊第一,真理第一——?

  交际的原则——?

  从作文不及格到专业作家

  我曾经作文不及格

  小诗的发表使我对作文产生兴趣

  迄今尚存的作文

  平生第一次采访

  写好作文的“窍门”

  很“酷”,43年之后又“考作文”

  我参加高考作文成了新闻

  又一回在上海当考生

  我的高考作文获得高分

  作家应该是作文的高手

  2003年第四回高考作文

  中学语文四论

  一,关于《悲壮的两小时》

  “悲壮的两小时”

  我支持“京城孤魂”的尖锐批评

  中国的“教科书”问题

  二,面对语文课本的感叹

  三,科学杂文的特色

  四,高考作文题目要大气

  我与《十万个为什么》

  “感动共和国”的书

  当年我是《十万个为什么》的读者

  平生的第一本书

  为《十万个为什么》挑大梁

  《十万个为什么》的来历

  第一版一问世便“不胫而走”

  我的命运与《十万个为什么》紧相连

  我在第二版中遭到冷遇

  《十万个为什么》被打成“大毒草”

  在“文革”中走上倒退之路

  “否定之否定”——恢复初版特色

  推出《十万零一个为什么》

  为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全国性签名售书

  寓科学于趣味之中

  银镜的启示

  成为中国“名牌”科普读物

  中国科幻小说的回顾与展望

  一,中国科幻小说起点的考证

  二,萌芽期的代表作

  重新评价老舍的《猫城记》

  “发现”许地山和安子介写的科幻小说

  早期“硬科幻”代表性作家顾均正

  三,初创期作品局限于儿童文学

  四,“文革”造成了“空白期”

  五,初现辉煌的发展期 333

  大批翻译国外科学幻想小说?

  中国科学幻想小说作品迅速增加

  作者队伍迅速扩大?

  引起热烈争论

  中国科幻小说开始走向世界?

  六,“清污”使中国科幻蒙受严重打击

  七,重整旗鼓仍未恢复元气

  八,港台科幻的发展

  九,奇幻、玄幻异军突起

  幻想小说的三大类型

  玄幻小说探源

  奇幻小说的概况

  奇幻、玄幻作者的年轻化

  对奇幻和玄幻的期望

  科幻创作要迎头赶上

  阿西莫夫与他的科幻小说

  连本?拉登都是“阿迷”

  “著作超身”的“写作机器”

  科幻作家和科普作家

  书写“未来的历史”

  篇幅宏大的“基地”系列小说

  “机器人之父”

  提出“机器人三定律”

  《我,机器人》的出版

  推出“科幻探案小说”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一个山东人与一个河南人生的女儿,取名“鲁豫”。没想到,当这个女儿亭亭玉立,“鲁豫”这名字成了香港凤凰卫星电视的著名品牌——“ 鲁豫有约”。我最初是从香港凤凰卫视播出的“鲁豫有约”节目中,结识这位被称为香港凤凰卫视“当家花旦”的陈鲁豫。她的发型不像明星们那样变来变去,不断花样翻新,而总是由两边略呈弧形的短发贴着她的双颊,她的脸仿佛装在一个括号之中,形成她的形象特色。香港凤凰卫视谈话类节目— —“鲁豫有约”便是以她的名字命名。 “鲁豫有约”约些什么人呢?约的大都是阅历丰富的人物。用“鲁豫有约”摄制组的话来说,那就是“节目寻访拥有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生命的体验与心灵秘密,创造一种新颖的谈话记录”。“在节目选题上将没有任何限制,几乎可以囊括所有可说之事,当下的重大社会政治、经济事件及其中的风云人物;热点社会新闻中的焦点人物;时尚风潮与街头流行;一本新书;公众舞台上的一个新面孔……” 通常,电视台的专访性节目是半小时,而“鲁豫有约”每一期节目长达50分钟,信息容量很大,是一档深度访谈节目。“鲁豫有约”是鲁豫与嘉宾在摄影棚里对谈,中间插播若干嘉宾的背景资料。“鲁豫有约”的全称是“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很注重人物的故事性。这样,看“ 鲁豫有约”节目,仿佛在听嘉宾与鲁豫在讲故事,显得富有趣味。“鲁豫有约”的嘉宾之中,有不少是我所熟悉并采访过的,诸如庄则栋、刘思齐、芦荻、张海迪。“鲁豫有约”注意选择社会热点和富有争议性的人物做文章,使话题更具挑战性。鲁豫采访了许多平常很少在中国内地的电视节目中露面的敏感人物,诸如曾经受到税案困扰的歌星毛阿敏,那位私生活遭到偷录的璩美凤,与厦门赖昌星案有着干系、跟赖文峰有着三年共同生活的歌星杨钰莹,“文革”中清华大学红卫兵领袖蒯大富等。 “鲁豫有约”摄制组第一次与我有了直接联系,是在两年前。编导给我来电,希望通过我与在日本的乒乓名将何智丽(小山智丽)取得联系,邀请她作为“鲁豫有约”的嘉宾。何智丽由于在第三十九届世乒赛上反抗“ 让球”而成为敏感人物,与我有着多年友谊。我即转告何智丽,当时的她正处于离婚的阴影之中,没有同意。后来,“鲁豫有约”摄制组又几次来电,希望采访何智丽,虽然何智丽由于心情不好,一直没有接受邀请,但是他们的执著很使我感动。与此同时,我也不断成为香港凤凰卫视的另一专栏——“凤凰大视野 ”的采访对象。我先后担任了“凤凰大视野”一系列节目的嘉宾,其中有 “样板戏风雨”系列节目中的《红灯记》、《沙家浜》,还有“中国电影百年”系列节目中的《清宫秘史》、《武训传》以及《海瑞罢官》等。其中,关于《海瑞罢官》的节目,是2005年5月中旬在我出席天津全国书市之后,途经北京,被凤凰卫视摄制组“逮”住,在所住的京海宾馆里录制的。我也应凤凰卫视的《凤凰周刊》之约,在张春桥去世之际,写了长篇特稿《“四人帮”的灵魂——张春桥》。 2005年6月,“鲁豫有约”摄制组编导倪红飞先生给我来电,说是“鲁豫有约”。他带着摄像师从北京来到上海,在我家中拍摄了许多背景资料。然后,邀请我和妻子前往凤凰卫视北京节目中心,约定7月11日在摄影棚里录制节目。从“鲁豫有约”摄制组那里得知,鲁豫是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在学生时代,她凭借骄人的英语能力获得“北京市奥林匹克英语大赛”冠军,显示了她的才华。鲁豫最初是中央电视台旅游节目、《艺苑风景线》的主持人,后来加盟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在凤凰卫视中文台,鲁豫先后主持过《音乐无限》、《凤凰早班车》、《一点两岸三地谈》、《VIP会客室》等节目。众多观众是从凤凰卫视《凤凰早班车》开始熟悉鲁豫的。说起《凤凰早班车》,鲁豫曾经回忆说,那是“又爱又恨”,“太辛苦了,每天早晨4 点起床,睁眼的那一瞬间真是绝望,这种状态持续了三年。我还被我家大厦的保安大爷误认为是从事不良职业的”。鲁豫说:“那时,我每天早晨4 点会端着一杯咖啡,摇摇晃晃地出现在大厦大厅,没有化妆,头发也是刚洗过,炸开的,随便套着一件旧外套就去上班,到8点节目结束后,我又会浓妆艳抹地回家,因为太想回家吃点东西,所以根本没想过要把妆卸了再走。从那以后,我就发现我们大厦的保安大爷看我的眼神很凝重。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问我:‘小姐,你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当我告诉他,我是在电视台做早间新闻的主持人时,大爷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走进电梯后一阵狂笑,他终于知道我是良家妇女了!” 辛苦不负有心人。鲁豫被《新周刊》主办的由观众投票评选为“2000 年度最佳女主持”。从2002年起,鲁豫精心打造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节目《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这一节目深受观众的欢迎。北京、天津、浙江、湖南、广西等数十家内地电视台加以转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最初,这一节目每周一期,观众觉得太少,不过瘾。从2005年起改版,增加到每周六期,相当于原先6倍的工作量。另外,“鲁豫有约”原本只是鲁豫与嘉宾谈话,摄影棚里并无观众。改版之后,为了增强谈话气氛,改为有上百观众在场。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鲁豫有约”摄制组扩大了,摄影棚也扩大了,然而主持人却只鲁豫一个人,一周之内要主持六期节目,其忙碌可想而知。鲁豫的敬业精神使我感动。然而,更重要的是,与来自方方面面的人物交流,要求节目主持人具备广博的知识和阅历。鲁豫抓紧分分秒秒学习,极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鲁豫曾说:“一旦我决定采访你了,我会给你时间,但是我不跟你见面,不给你打电话,不跟你有任何接触。有的人希望事前能跟我聊一聊,但是我都尽量避免。我特别希望我们坐下来开聊是第一感觉,我的任务就是先大量地了解你的材料,我能够找到的所有材料。”每采访一个人,鲁豫都必须大量阅读有关这个人的背景资料。连她自己都说,在“鲁豫有约”做主持人的这段时间,是她最为刻苦的时候。 “鲁豫有约”的工作方式是这样的:每隔一段时间开一次会,大家报人物选题,这些选题有的被当场否定。最后拍板定案如果是10个人,通过各种途经与采访对象联系,也许只找到8个,最后能够做成的可能只有6个。据倪先生告诉我,“鲁豫有约”通常在一个下午录两场节目,每场2小时,即从下午2点到4点一场,从下午4点到6点一场。录完之后,剪辑成50分钟的节目。那天录制我的节目《写作的滋味》,只一场,从下午4点开始录制。下午3点,凤凰卫视派车到西三环紫玉饭店接我和妻子。轿车开了20多分钟,来到香山脚下,“鲁豫有约”节目的摄影棚在那里的一幢大楼里。灰色的大楼一点也不起眼。门口,停着大巴士,那是接送观众的。现场的观众是自愿报名而来的,以年轻人居多,也有中老年人。步入大楼,走廊上有许多等待进场的观众。据倪先生告知,今天有340名热心的观众进入摄影棚助兴。另外,现场还有30多位工作人员。我们被领到二楼的化妆室。化妆师花了20多分钟,给我和妻子化好妆。我的脸上被搽上很多粉,以防夏天出汗造成脸部“亮晶晶”。P1-3
  
  
  "word-wrap: break-word; word-break: break-all;">
  


  一个山东人与一个河南人生的女儿,取名“鲁豫”。没想到,当这个女儿亭亭玉立,“鲁豫”这名字成了香港凤凰卫星电视的著名品牌——“
  鲁豫有约”。
  我最初是从香港凤凰卫视播出的“鲁豫有约”节目中,结识这位被称为香港凤凰卫视“当家花旦”的陈鲁豫。她的发型不像明星们那样变来变去,不断花样翻新,而总是由两边略呈弧形的短发贴着她的双颊,她的脸仿佛装在一个括号之中,形成她的形象特色。香港凤凰卫视谈话类节目—
  —“鲁豫有约”便是以她的名字命名。
  “鲁豫有约”约些什么人呢?约的大都是阅历丰富的人物。用“鲁豫有约”摄制组的话来说,那就是“节目寻访拥有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生命的体验与心灵秘密,创造一种新颖的谈话记录”。“在节目选题上将没有任何限制,几乎可以囊括所有可说之事,当下的重大社会政治、经济事件及其中的风云人物;热点社会新闻中的焦点人物;时尚风潮与街头流行;一本新书;公众舞台上的一个新面孔……”
  通常,电视台的专访性节目是半小时,而“鲁豫有约”每一期节目长达50分钟,信息容量很大,是一档深度访谈节目。“鲁豫有约”是鲁豫与嘉宾在摄影棚里对谈,中间插播若干嘉宾的背景资料。“鲁豫有约”的全称是“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很注重人物的故事性。这样,看“
  鲁豫有约”节目,仿佛在听嘉宾与鲁豫在讲故事,显得富有趣味。“鲁豫有约”的嘉宾之中,有不少是我所熟悉并采访过的,诸如庄则栋、刘思齐、芦荻、张海迪。“鲁豫有约”注意选择社会热点和富有争议性的人物做文章,使话题更具挑战性。鲁豫采访了许多平常很少在中国内地的电视节目中露面的敏感人物,诸如曾经受到税案困扰的歌星毛阿敏,那位私生活遭到偷录的璩美凤,与厦门赖昌星案有着干系、跟赖文峰有着三年共同生活的歌星杨钰莹,“文革”中清华大学红卫兵领袖蒯大富等。
  “鲁豫有约”摄制组第一次与我有了直接联系,是在两年前。编导给我来电,希望通过我与在日本的乒乓名将何智丽(小山智丽)取得联系,邀请她作为“鲁豫有约”的嘉宾。何智丽由于在第三十九届世乒赛上反抗“
  让球”而成为敏感人物,与我有着多年友谊。我即转告何智丽,当时的她正处于离婚的阴影之中,没有同意。后来,“鲁豫有约”摄制组又几次来电,希望采访何智丽,虽然何智丽由于心情不好,一直没有接受邀请,但是他们的执著很使我感动。
  与此同时,我也不断成为香港凤凰卫视的另一专栏——“凤凰大视野 ”的采访对象。我先后担任了“凤凰大视野”一系列节目的嘉宾,其中有
  “样板戏风雨”系列节目中的《红灯记》、《沙家浜》,还有“中国电影百年”系列节目中的《清宫秘史》、《武训传》以及《海瑞罢官》等。其中,关于《海瑞罢官》的节目,是2005年5月中旬在我出席天津全国书市之后,途经北京,被凤凰卫视摄制组“逮”住,在所住的京海宾馆里录制的。我也应凤凰卫视的《凤凰周刊》之约,在张春桥去世之际,写了长篇特稿《“四人帮”的灵魂——张春桥》。
  2005年6月,“鲁豫有约”摄制组编导倪红飞先生给我来电,说是“鲁豫有约”。他带着摄像师从北京来到上海,在我家中拍摄了许多背景资料。然后,邀请我和妻子前往凤凰卫视北京节目中心,约定7月11日在摄影棚里录制节目。
  从“鲁豫有约”摄制组那里得知,鲁豫是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在学生时代,她凭借骄人的英语能力获得“北京市奥林匹克英语大赛”冠军,显示了她的才华。鲁豫最初是中央电视台旅游节目、《艺苑风景线》的主持人,后来加盟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在凤凰卫视中文台,鲁豫先后主持过《音乐无限》、《凤凰早班车》、《一点两岸三地谈》、《VIP会客室》等节目。
  众多观众是从凤凰卫视《凤凰早班车》开始熟悉鲁豫的。说起《凤凰早班车》,鲁豫曾经回忆说,那是“又爱又恨”,“太辛苦了,每天早晨4
  点起床,睁眼的那一瞬间真是绝望,这种状态持续了三年。我还被我家大厦的保安大爷误认为是从事不良职业的”。鲁豫说:“那时,我每天早晨4
  点会端着一杯咖啡,摇摇晃晃地出现在大厦大厅,没有化妆,头发也是刚洗过,炸开的,随便套着一件旧外套就去上班,到8点节目结束后,我又会浓妆艳抹地回家,因为太想回家吃点东西,所以根本没想过要把妆卸了再走。从那以后,我就发现我们大厦的保安大爷看我的眼神很凝重。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问我:‘小姐,你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当我告诉他,我是在电视台做早间新闻的主持人时,大爷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走进电梯后一阵狂笑,他终于知道我是良家妇女了!”
  辛苦不负有心人。鲁豫被《新周刊》主办的由观众投票评选为“2000 年度最佳女主持”。
  从2002年起,鲁豫精心打造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节目《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这一节目深受观众的欢迎。北京、天津、浙江、湖南、广西等数十家内地电视台加以转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最初,这一节目每周一期,观众觉得太少,不过瘾。从2005年起改版,增加到每周六期,相当于原先6倍的工作量。另外,“鲁豫有约”原本只是鲁豫与嘉宾谈话,摄影棚里并无观众。改版之后,为了增强谈话气氛,改为有上百观众在场。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鲁豫有约”摄制组扩大了,摄影棚也扩大了,然而主持人却只鲁豫一个人,一周之内要主持六期节目,其忙碌可想而知。鲁豫的敬业精神使我感动。然而,更重要的是,与来自方方面面的人物交流,要求节目主持人具备广博的知识和阅历。鲁豫抓紧分分秒秒学习,极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鲁豫曾说:“一旦我决定采访你了,我会给你时间,但是我不跟你见面,不给你打电话,不跟你有任何接触。有的人希望事前能跟我聊一聊,但是我都尽量避免。我特别希望我们坐下来开聊是第一感觉,我的任务就是先大量地了解你的材料,我能够找到的所有材料。”每采访一个人,鲁豫都必须大量阅读有关这个人的背景资料。连她自己都说,在“鲁豫有约”做主持人的这段时间,是她最为刻苦的时候。
  “鲁豫有约”的工作方式是这样的:每隔一段时间开一次会,大家报人物选题,这些选题有的被当场否定。最后拍板定案如果是10个人,通过各种途经与采访对象联系,也许只找到8个,最后能够做成的可能只有6个。据倪先生告诉我,“鲁豫有约”通常在一个下午录两场节目,每场2小时,即从下午2点到4点一场,从下午4点到6点一场。录完之后,剪辑成50分钟的节目。
  那天录制我的节目《写作的滋味》,只一场,从下午4点开始录制。下午3点,凤凰卫视派车到西三环紫玉饭店接我和妻子。轿车开了20多分钟,来到香山脚下,“鲁豫有约”节目的摄影棚在那里的一幢大楼里。灰色的大楼一点也不起眼。门口,停着大巴士,那是接送观众的。现场的观众是自愿报名而来的,以年轻人居多,也有中老年人。步入大楼,走廊上有许多等待进场的观众。据倪先生告知,今天有340名热心的观众进入摄影棚助兴。另外,现场还有30多位工作人员。
  我们被领到二楼的化妆室。化妆师花了20多分钟,给我和妻子化好妆。我的脸上被搽上很多粉,以防夏天出汗造成脸部“亮晶晶”。P1-3


  

  商品评论(25条)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4,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