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对佛像艺术进行解读的作品。两位作者身处俗世而又颇具超脱情怀,把自己的修持实践与传播学及艺术学知识结合起来,对诸多精选的佛教图像进行了颇有价值的文化解读。 本书以佛像艺术为切入点,对佛教图形,尤其是佛教密宗图形进行了阐释,在这些阐释里,宗教、哲学和艺术融为一体。因此展读此书我们可以有多种享受。研究文化传播的读者可以从中窥见佛教传播的方式及手段,因为佛像艺术无疑是佛教传远光大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佛法实践者而言,书中大理的精美佛像,无疑可以作为我们观修、瞻仰的对象,庄严雄传的圣像使我颇起肃穆之感,迎面而来的或坐或立的佛菩萨群像,会令人目不暇接,起思古之幽情,仿佛听到诵经、赞呗,古朴庄重的乐音和漫漫钟声,使人有尘世间烦杂洗尽的透脱和情意之悠然。遍读一过,无疑是一次极好的佛教陶冶。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本书亦可以说提供了极好的以佛教为创作主题的素材来源。 作者在撰写此书的过程中,以严肃科学的态度对图形所涉及的内涵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查证研究,为了尊重宗教传承的严肃性,图中所示的密意部分都是经有关在世传承上师开许印刷传播的,无不如法之疑。未经开许公开的图形、咒语没有载入。因此,会出现图形介绍的个别不完整性现象,请读者原谅。 【作者简介】 朱哲,男,1965年生于湖北蕲春。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84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199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赴北京大学、日本筑波大学短期访学。现任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哲学伦理学评论》编委等。曾获湖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著作类),武汉理工大学华为奖教金等奖励。 主持或参与了1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著作多部,在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有2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心、《新华文摘》等复印转载、索引。其代表作品有:《先秦道家哲学研究》(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宗教史概论•道教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年版)、《吹沙纪程》(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中华道藏》第21卷(主编、华厦出版社2004年版)、“毛泽东人学思想略论”、“哲学启蒙说通观”、“先秦道家语言哲学研究”、“儒情与道情”等。 邱子庆,女,1963年生于武汉。1987年毕业于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现执教于武汉理工大学,任新闻传播系副主任。一直从事艺术与传播、宗教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学及研究工作。曾深入汉、藏地区各大佛教文化圣地调研,参访过多位当代高僧并获得大量珍贵研究资料。发表作品20余件,获国家级银奖二件、省级优秀奖一件。代表作品有《悲智之光》、《碧水褐土之间》等。 翟红蕾,女,1974年生于武汉。讲师,新闻学硕士。199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1999年执教于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传播系,主讲新闻学与传播学,并从事相关研究。现任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传播研究所副所长。一直以来对宗教文化、图像传播、文化传播有着浓厚兴趣和研究热情,并致力于该领域的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