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经纬华夏
作者 许倬云
出版日期 2023-08-01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ISBN号
(13位)
9787573505378
ISBN号
(10位)
757350537X
开本 32
页数  
装帧 平装
定价(C$) 30.4
约合(US$) 24.02
[ 内容简介 ]

内容简介
  
  
  “我要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
  
  围绕这一发端,历史学家许倬云以九十高龄迎难而上,八易其稿,结撰出一部华夏文明从成长到成型的“传记”。作者跳脱出中国文化内部演变的叙述,以“大历史”的观看视角与思维方式,对华夏内外的历史互动重新归纳排列,再现了中国大地上人群、族群、文化互动融合的轨迹。
  
  在五千余年的长程叙述中,作者借由对中国地方性文化如何交缠为一,以及中国如何应对来自世界之冲击的细致分析,揭示了华夏文明能够延续至今,并将绵延永在的核心与奥秘,以赤子之心瞻见了一个有根底、有方向的中国。
  
  
  
  
  作者简介
  
  
  
  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休讲座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1962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匹兹堡大学,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讲座教授。1986年当选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代表作有《西周史》《汉代农业》《万古江河》《中国文化的精神》《说中国》《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等。
  
  
  
  
  
  目  录
  推荐序 ? 经纬华夏,寻根明志 许 宏
  
  致读者书
  
  导 言 中国文化的世界性
  
  第一章 中国的地理和人种
  
  第二章 传说时代的地域融合
  
  第三章 中原第一核心区
  
  第四章 南方第二核心区
  
  第五章 沿海第三核心区
  
  第六章 对抗中交汇的华夷关系
  
  第七章 “游牧—农耕”模式两千年
  
  第八章 思想体系的成型和演变
  
  第九章 “修己安人”的理想与挫折
  
  第十章 中古之变(上):财富中心的下移
  
  第十一章 中古之变(下):知识趋向于基层
  
  第十二章 铁骑狂飙之下的世界
  
  第十三章 皇权笼罩的中国
  
  第十四章 “盛世”的阴影
  
  第十五章 从委曲求全到全面抗争
  
  第十六章 重新建设中国
  
  结 语 我对未来中国的希望
  
  附 录 我的学思历程
  
  余 ? ?白
  
  
  
  
  
  
  
  媒体评论
  许先生以地理地缘和人地关系作为基础,缓缓为我们展开的这幅华夏画卷。 许先生胸怀华夏、放眼东亚,他俨然是位将军,又像是位写意书画家,睥睨天下,挥洒自如。
  
  ——许宏,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如果说《万古江河》犹如一幅构图细密、笔触重厚的西洋油画,那么本书更像浓淡相宜、舒卷自如的中国山水。现代人类属于同一物种。中西文化完*全可以在各方自我检审、相济互惠的交流中臻于大同。
  
  ——姚大力,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许倬云先生深受《乡土中国》启蒙,与费孝通先生心思同调,眼界则更趋宏阔。《经纬华夏》作证,在时代精神的需要下,二人薪火相传,无需师承而特达自兴。从《乡土中国》到《经纬华夏》,两代学人,两盏学灯。——张冠生,学者、费孝通教授助手
  
  
  
  在线试读
  
  -中国式的群体,长期停留在宇宙和谐秩序下,由“宗法、市集、国家”为组织函数。这一由宗族、社区形成的群体,其中的个人与群体之间,是相对的有取、有予,有支持、有分享——如此原则,可以导致群体一致行动的强大动能;而且群体之内,因为取予相当,也会以稳定为其常态。
  
  
  -我的陈述是追溯其源流始末之要者,是在形容各个地区不同的地方性文化如何交缠为一,终于建构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文化格局。这一文化格局不是部落性的,也并非民族性的,不仅是国家性的,而且是“普世性”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天下格局”。
  
  
  -中国文化在形成过程之中,到了周代,以抽象的“天”作为宇宙的全体,天与人乃是相对相成、互相证明。因此,中国文化是以大宇宙来定义一个人间,再以人间孕育下面各个层次的空间:国、族、亲戚、乡里、朋友。这一级一级由个人而至天下的网络结构,每一级之间,都是彼此关联、前后相续的秩序——中间不能切断,更非对立。
  
  
  -我在本书中,将中国历史归纳为时间之序列、空间之扩散,从而理解人类的移动轨迹,以及族群之间、国别之间互动的形态。这就是将遍地开花的遗址,组织成有演变、有调节的整体叙事:将大面积、长时段、以其特征为代表的大文化群——即这些个别的、有特色的群体——放在一区一区,也就等于以大型结构体的组合,叙述历史上长时段推演的故事。
  
  
  -这一文化圈的特点,是一个大宇宙涵盖其上,一个全世界承载于下,居于二者之中的我们,究竟该如何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这才是我撰写这本书的命意。
  
  
  -过去的历史著作,通常只将地理状态视作舞台。本书之中,地理却是参与变化的基本“函数”。历史的变化是动态的,放在这一似乎是静态的格局之上。然而,我却将这一特殊函数,与历史本身变化(另一个函数)编织为一。
  
  
  -古代中国先民各种族群你应我和、交流合作,才创造出这片华夏天地。这个大舞台上,进行着东方人类最重要的一场长诗大剧。
  
  
  -我找到了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特色:在全世界人类文化发展的地区中,中国这一地区竟是最为完整的一片土地;在此疆域之内,不同族群频繁进出,交汇时不断摩擦与融合。于是,中国文化经历多次调整与磨合之后,呈现其鲜明的包容特色,而这一特色相当程度地表现为“调和”。
  
  
  -我尝试将古代中国的演变,组织为三个核心区;每个核心区都有其发展的过程,也都有呈现其内在的特色。而三个核心区之间的互动—或延伸、或演进、或转接、或扩散,即是华夏文明本身从成长到成型的“诗歌”。
  
  
  -三个核心区,都有各自发展的条件以及发展的过程;最后,它们在文化上终于构成一个庞大的群体。上述几个核心区的贡献,最终都融合在这一整体之内。当然,融合之中还是有各自的特色,正如我们每个人都是“圆头方趾”的个体。
  
  
  -假若将这三大核心区作一个整体,放在围棋的棋盘格上,当作已经排好的一条“大龙”:从大陆最高点喜马拉雅山脚下,向东南开展,处处都有高山峻岭,也处处都有湖泊河流;山河荟萃之处,清晨云气环绕山峦,黄昏暮霭渲染江湖—这些变化无穷的云舒雾卷,都犹如飞龙满天,在中国大地上翱翔。
  
  
  -我经常以《易经》乾卦的“飞龙在天”为比喻,形容中华文明在这片土地“一天星斗”“遍地开花”的实况—大家彼此映照、气象万千,无须任何一处作为主流,那是“群龙无首”最好的卦象。即使这些群龙飞入大海,也只是在临海的泰山和玉山这两座高山之上,在海潮汹涌之中游戏自如。
  
  
  -中国这条“大龙”所压之处,处处是活眼;每个地区性文化,又都与邻近文化常有接触、互相影响——如此大的一条龙,盘踞三分之一的棋盘,没有对手可以将其劫杀。整个中国的局面,自东往西、从南到北,区与区之间相互依仗、彼此掩护,是一个内部完足的整体。
  
  
  -中国文化在其成型时期,尤其从史前到西周及秦汉部分的历史进程,竟能够将许多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地方文化,彼此融合、交缠为一体。以如此庞大的文化共同体,中国遂能长期稳定地应对外来刺激,自新石器时代以下,逐步修改自己或融合他者——中国文化的大格局,几乎是个“金刚不坏之身”。
  
  
  -这个大问题,才是我写作本书的主要动机:我要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没有这一番内外翻覆的呕心吐血,我们将无法顺利面对欧洲领导的近现代文明。没有这一番自省,我们将无法采人之长,舍人之短,在我们源远流长的基础上,发展一个对于未来全人类有益处的选择。只有全人类在这个真正东与西的冲突与疏离之后,熔铸一个未来真正的全球化文化的初阶,才可以在更远的未来继长增高。
  
  
  -拳拳此心,以告国人。我的岁月有限,就望未来一代又一代,都有人愿意参与这一个缔造世界文化的大业。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5,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