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白说
作者 白岩松
出版日期 2020-07-01
出版社 长江文艺
ISBN号
(13位)
9787570212644
ISBN号
(10位)
7570212649
开本 32
页数  
装帧 平装
定价(C$) 29.9
约合(US$) 23.62
[ 内容简介 ]

编辑推荐
  年岁渐长,已有权保持沉默,
  更何况,众生喧哗的时代,我用嘴活着,也活在别人嘴里。
  今天为你点赞,明天对你点杀,落差大到可以发电。
  显然,话多是件危险的事!
  然而,沉默是件更危险的事……
  
  
  
  
  内容简介
  《白说》是央视资深新闻人白岩松继《幸福了吗》《痛并快乐着》之后的全新作
  
  品。通过近年来于各个场合与公众的深入交流,以平等自由的态度,分享其世界
  
  观和价值观。时间跨度长达十五年,涵盖时政、教育、改革、音乐、阅读、人生
  
  等多个领域,温暖发声,理性执言。
  
  白岩松承认它“很像自传”,因为比纸上的履历更为真实地记录了心灵的履历。
  
  在书中,白岩松几乎是*次公开谈到作为新闻评论员的路途艰难。但是显然,
  
  这些能够并且愿意说出口的艰难,其破坏力已经得到了内心的消解。至于消解的
  
  途径,白岩松自有他的智慧。
  
  在对峙与分裂的时代,白岩松选择站在中间,并且通过这本书,不遗余力地向人
  
  们传递“AB面”的价值观。成功与失败,有用与无用,短跑与长跑,知识与智慧
  
  ,新闻与历史……这些看似对立的词汇,无不存在着内在的关联与相互转化的可
  
  能。
  
  同时,白岩松仍未忘记他的犀利本色。做一个守法的既得利益者,说些放之四海
  
  而皆准的话语,不是他的追求。
  
  “我没开微博,也没用微信;只能确定这本书里的话是我说的。”移动互联时代
  
  ,新闻人白岩松以他的某种执守,传递出一种既融入时代、又出离时代的态度。
  
  又以“今天为你点赞,明天对你点杀,落差大到可以发电”这样的简单直白,表
  
  达着一种与年龄有关的洞见与达观。
  
  在有权保持沉默的年纪拒绝沉默,为依然热血有梦的人们敲鼓拨弦。尽管“说话
  
  不是件好玩的事儿”,依然向往“说出一个更好点儿的未来”,就算“说了白说
  
  ”,可是“不说,白不说”。
  
  《白说》超级畅销五周年之际,2020增订版新装上市,DY次完整收入全新25000字长文《保持冷静,继续前行》,作为一位新闻业“长跑者”送给这个“不确定”时代的思想赠言。
  
  显示部分信息
  作者简介
  白岩松,中央电视台资深新闻人,现为《新闻1 1》《新闻周刊》栏目主持人。曾出版作品《痛并快乐着》《幸福了吗》《白说》等。
  
  目  录
  <心迹:没有大事唯有心事>
  
  2015代序 说话不是件好玩的事儿
  2018再序 十年后,那可爱的老头儿是我
  2020新语 保持冷静,继续前行
  
  <岁月:活着不是非赢即输>
  
  幸福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
  做点无用的事儿
  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
  致青春:做一个和自己赛跑的人
  
  <价值:得失不是非有即无>
  
  书读久了,总会信点儿什么
  文字停止之处,音乐开始了
  被念歪的《道德经》
  
  <沟通: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学会讲一个好故事
  智商很高,情商却低
  资讯爆炸时,别被忽悠了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怎样的历史?
  
  <态度:进退不是非取即舍>
  
  中国人不缺德,可是缺啥?
  都在短跑,你试试长跑
  好医生一定会开“希望”这个药方
  “痛并快乐着”是我们的宿命
  将志愿的行动,变成志愿的心
  
  <时代:真相不是非此即彼>
  
  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时间轴上的中国
  留住乡愁,而不是想起故乡就发愁
  打造一副让世界喜欢的面孔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代后记:说一个更好点儿的未来
  
  显示部分信息
  前  言
  说话不是件好玩儿的事
  
  白岩松/文
  
  
  
  我姓白,所以这本书叫《白说》。其实,不管我姓什么,这本书都该叫《白说》。
  
  一
  
  我没开过微博,也至今未上微信,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互联网上署名“白岩松”的言论越来越多。曾经有好玩的媒体拿出一些让我验真伪,竟有一半以上与我完全无关。
  
  有人问:如此多的“不真”,为何不打假?我总是马上想起梁文道在一次饭局上,讲他亲身经历过的故事——
  
  内地图书腰封上多有“梁文道推荐”的字眼,终有一天,一本完全不知晓的书也如此,文道兄忍不下去,拿起电话打向该书出版社:
  
  “我是香港的梁文道。”
  
  “啊,梁先生您好,我们很喜欢您,您有什么事儿吗?”
  
  “你们出的书上有我的推荐,可我连这本书都不知道,如何推荐?”
  
  “梁先生,不好意思,您可能不知道,内地叫梁文道的人很多。”
  
  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回答,让梁文道像自己做了错事一样,只记得喃喃说了声“对不起”后就挂了电话,以后再也不敢这样打假。
  
  我怎能确定内地没有很多人叫“白岩松”?更何况,完全不是我说的还好办,可有些“语录”头两句是我说的,后几句才彻底不是,让我自己都看着犹豫。
  
  二
  
  越完全不是我说的,越可能生猛刺激。于是,前些年,本台台长突然给我打电话:
  
  “小白,那个微博是你发的吗?”
  
  “台长,对不起,不是,而且我从没开过微博。”
  
  “啊,那好那好。”
  
  电话挂了,留下我在那里琢磨:如果这话是我说的,接下来的对话如何进行呢?
  又一日,监察室来电话:“××那条微博是你说的吗?××部门来向台里问……”毫无疑问,正是在该微博中被讽刺的那个部门。
  
  我回话:“不是,我没开过微博。”
  
  又过一些日子,监察室又来电话,内容近似,我终于急了:“不是!麻烦让他们直接报警!”
  
  可警察会接这样的报警吗?
  
  三
  
  二十年前,采访启功先生。
  
  当时,琉璃厂多有署名“启功”的书法作品在卖,二三十块钱一幅。
  
  我逗老爷子:“您常去琉璃厂吗?感觉怎样?”
  
  老爷子门儿清,知道我卖的什么药:“真有写得好的,可惜,怎么不署自己的名儿啊?”
  
  “怎么判断哪些真是您写的,哪些不是啊?”我问。
  
  启功先生回答:“写得好的不是我的;写得不好的,可能还真是我的!”
  
  老爷子走了有些年了,还真是时常想他,这样智慧又幽默的老先生,不多了。
  
  书画造假,古已有之,老先生回应得漂亮。可言论“不真”,过去虽也有,但大张旗鼓公开传播,却还真是近些年的事儿。如启功先生活着,不知又会怎样乐呵呵地回应。
  
  四
  
  很多话不是我说的,可我总是要说很多话,因为这是我的职业。
  
  不是我说的话,安到我头上,有麻烦也得替人担着;而真是我说的,常常麻烦也不少。
  
  2008年,不能不与时俱进,台里终于开设新闻评论栏目《新闻1 1》,我成了被拿出来做实验的“小白鼠”,所谓“CCTV个新闻评论员”。当时,我预感到前路的坎坷,因此对媒体坦白:得罪人的时代正式开始了!
  
  的确,做主持人风险小,各方点赞的多;而当了评论员,就不是喜鹊而是啄木鸟,今天说东明天说西,你动的都是别人的利益,说的都是让好多人不高兴的话,不得罪人不可能。但当时我豪迈:一个不得罪人的新闻人合格吗?
  
  话说大了,路途有多艰难,自己和身边的人知道。连一位老领导都劝我:别当评论员了,回来做主持人吧!
  
  我知道,这是对我好。但这条路不是我选择的,总有人要蹚着水向前走,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可问题是,这水怎么越来越深?常常连石头都摸不着,而岸,又在哪儿?
  
  在屏幕上,这一说就是七年。不过我也真没想到,我还在说,《新闻1 1》,还在,活着。
  
  五
  
  《新闻1 1》刚开播不久,新闻中心内部刊物采访我,问:“做一个新闻评论员,重要的素质是不是要有思想?”
  
  我回答:“不是。做一个称职的新闻评论员,重要的是勇气、敏锐和方向感。”我至今信奉它们,并用来约束自己。
  
  说话,不是每天都有用,但每天都要用你在那儿说。直播,没有什么成型的稿子,只有框架,很多语言和提问总是要随时改变。这就是我的工作。某一年新闻中心内部颁奖,问到我的感受,我答:“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听到这句不太“高大上”甚至显得有些灰色的答谢词,年轻的同事有些不解。我解释:身在这里,还没走,守土有责;到点儿就撞钟,守时,可谓敬业;更重要的是,还得把日常的工作撞成自己与别人的信仰。这话不灰色,应当重新评估价值了!
  
  守土有责,就是偶尔有机会,用新闻的力量让世界变得更好。而更多的时候,得像守夜人一样,努力让世界不变得更坏。后者,常被人忽略。
  
  六
  
  我用嘴活着,也自然活在别人嘴里。互联网时代更强化了这种概念,说话的风险明显加大。今天为你点赞,明天对你点杀,落差大到可以发电,你无处可躲。
  
  话说错了,自然在劫难逃;话没错,也有相关的群体带着不满冲你过来。没办法,这个时代,误解传遍天下,理解寂静无声。即便你的整体节目本是为他们说话,但其中的一两句话没按他们期待的说,责难照样送上。后面跟过来责骂的人,大多连节目都没看过,看一两个网上的标题或一两条情绪化的微博就开始攻击。
  
  想想也正常,谣言常常传遍天下,而辟谣也时常寂静无声。见多了也就想通了。有时误解扑面而来,是一小部分人要解气,而又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在围观解闷。可不管前者还是后者,当你认真解释时,没人细听,所以,解决就总是遥遥无期。
  
  我还是选择理解。目前的中国,人群中的对立与撕裂愈演愈烈,作为一个新闻人,不能加重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面对误解甚至有时是曲解,也总得努力去理解。我很少辩解,原因是:你以为是理性沟通,可常常被当成娱乐新闻,又让大家解一回闷。而这,还真不是我的职能。
  
  可不管怎样,还是要有底线,新闻有自身的规律,我必须去遵守捍卫它。另外,几年前我就说过,为说对的话认错、写检讨或停播节目,就是我辞职的时候。只不过,到现在,还没遇到这样荒唐的事情。
  
  面对现实说话,你的困扰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而你能做出的选择是:无论风怎样动,树静。
  
  七
  
  理性,是目前中国舆论场上缺乏的东西,有理性,常识就不会缺席,但现在,理性还是奢侈品。也因此,中国舆论场上总是在争斗、抢夺、站队并解气解闷不解决。邓小平说过的“不争论”与胡锦涛讲话中首次提出的“不折腾”,我极为认同。可想不争论与不折腾,都需要理性到位。
  
  谁也跨越不了阶段,非理性是当下中国的现状,不是谁振臂一呼就可以一夜改变。可总要有人率先理性,我认为三部分人必须带头,那就是政府、媒体与知识分子。
  
  政府与公众如果都非理性,很多群体性事件就无法避免,政府必须用公开、透明、民主、协商来率先理性。
  
  知识分子在目前的中国,大多只是“公知”,很公共,却常常不够“知识分子”。其中很多人,与“理性”无法靠边,而这些人,又怎能列入到知识分子的群落中呢?真正的知识分子,不仅要有当下,更要有责任与远方。
  
  当期待中的理性还不是现实的时候,媒体的理性就十分重要。但做一个理性的媒体人,也许就更有不过瘾的感觉。这边的人觉得你保守,那边的人觉得你激进,连你自己都时常感到克制得不易。可我们该清楚:如果追求的是过把瘾,之后呢?
  
  八
  
  人到中年,已有权保持沉默。不得罪人,少引发根本躲不开的争议,静静地说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语,做一个守法的既得利益者,不挺好?
  
  可总觉得哪块儿不太对劲儿。
  
  面对青年学子或公众讲堂,又或者是机关单位,长篇大论的风险当然不小。更何况,这样的沟通,一来我从无稿子,总是信马由缰,自由多了,再加上水平不高,又习惯说说现实,就容易留下把柄;二来大多带公益性质,没什么回报还风险不小,图什么?
  
  然而沉默,是件更有风险的事儿吧?这个开放的时代,谁的话也不能一言兴邦或一言丧邦,自己的声音不过是万千声音中的一种,希望能汇入推动与建设的力量中,为别的人生和我们的社会,起一点哪怕小小的作用。想想自己的成长,很多顿悟,常常来自坐在台下的聆听,今天有机会走到台上,也该是对当年台上人说“谢谢”的一种方式。
  
  九
  
  当年胡适在喧哗的时代,把范仲淹的八个字拿来给自己也给青年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很多年后读到它,认同。今天,我们依然不知道未来,可如果不多说说期待中的未来,就更不会知道。思考可能无用,话语也许无知,就当为依然热血有梦的人敲一两下鼓,拨三两声弦。更何况,说了也白说,但不说,白不说。
  
  
   2015年8月 北京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5,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