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少有人走的路8:寻找石头
作者 M.斯科特·派克(M.Scott Peck)
出版日期 2020-10-20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ISBN号
(13位)
9787559640932
ISBN号
(10位)
7559640931
开本 32
页数  
装帧 平装
定价(C$) 0
约合(US$) 0
[ 内容简介 ]

编辑推荐
  
  
  《少有人走的路》系列告别之作
  
  心理学大师斯科特·派克沉淀一生,给出关于金钱、婚姻、子女、健康与死亡的深度思考
  
  石头无声,但它们本身,便已说尽世间万象
  
  
  内容简介
  
  
  历时21天,行程数千公里,辗转10余地,心理学大师斯科特和妻子克服重重困难,在英国展开了一场发现之旅。他们一边破解着史前巨石的秘密,一边进行着心灵的朝圣,斯科特深情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并以其特有的心理学视角,深入解读了关于金钱、婚姻、子女、信仰、健康与死亡等重要命题,给读者提供了审视世界的全新思路。
  
  本书是《少有人走的路》收官之作,在这趟不凡的旅程中,我们既可以领略到斯科特智慧的光辉,也可以充分体会大师的人格魅力。
  
  作者简介
  
  
  M.斯科特·派克(M.Scott Peck),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长期从事心理治疗实践,取得了卓著成绩,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心理医生”。
  
  由于其巨大的影响力,他获得美国政府特许,进入政府心理治疗特殊小组,为越战士兵提供治疗。他还曾接受派遣,在美军驻日本冲绳基地担任心理医生。这些特殊的职业经历,成就了他伟大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系列,该书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连续上榜近20年,被西方媒体誉为“来自上帝之手”的时代杰作,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目  录
  
  
  章 理性 // 001
  
  第二章 浪漫 // 015
  
  第三章 瘾 // 023
  
  第四章 神圣 // 039
  
  第五章 改变 // 051
  
  第六章 信仰 // 069
  
  第七章 衰老 // 081
  
  第八章 为人父母的爱与哀愁 // 095
  
  第九章 金钱 // 113
  
  第十章 死亡 // 131
  
  第十一章 朝圣 // 147
  
  第十二章 感恩 // 161
  
  第十三章 和平 // 175
  
  第十四章 冒险 // 191
  
  第十五章 体贴 // 207
  
  第十六章 空间 // 221
  
  第十七章 时间 // 229
  
  第十八章 艺术 // 243
  
  第十九章 一体 // 259
  
  第二十章 绝望 // 269
  
  第二十一章 总结 // 281
  
  前  言
  
  
  中文版序
  
  
  
  
  
  寻找石头:一场生命的朝圣
  
  自从《少有人走的路》部登上畅销榜那天起,我们就有了一个构想,希望能将斯科特的所有作品都引进国内。于是辗转多方,终于联系上了斯科特的家人,他们听到计划后欢欣鼓舞,当即表示同意。
  
  一拍即合,我们以为一切就此搞定了。
  
  但很快,就收到了一封邮件,发件人是斯科特的儿子。他用无比遗憾的语气告诉我们,他刚刚发现父亲去世后,其所有著作的版权,并不在他们任何一个子女手中,甚至连去向都不知道。
  
  当然,我们终还是找到了版权的所有者,并且顺利引进,但小斯科特的那封邮件却在我们心中留下一个谜。斯科特作为心理学大师,在西方世界地位超然,被称为“圣人”,尤其是他对爱、婚姻、亲子关系分析得非常透彻,影响了数以万计的家庭。 
  
  但现实中,他和自己子女的关系显然并不完美,他不仅没有将蕴含巨大财富的版权留给孩子们,甚至都没有告知一声,这种疏离不禁引发了我们的猜测:斯科特与孩子的关系到底如何?他身上的那些美好标签,又有哪些其实另有真相?
  
  拿到版权后,我们带着对于斯科特的诸多疑问,开始了翻译与编辑。而在这本《寻找石头》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为真实的斯科特。
  
  《寻找石头》是斯科特及妻子莉莉在英国旅行、寻找史前巨石的全记录,而且又是他作品中极少见的散文文体。一开始,我们多少有些担心,很怕其无法承担《少有人走的路》这个重量级系列的收尾重任。但事实证明,这是一部沉淀一生、足够让人惊喜甚至震撼的作品,它是那么鲜活、纯粹,以至于从字里行间,都能听见斯科特血脉流淌的声音,以及心灵的颤动。
  
  他们的旅行与其说是在寻找石头,不如说是在探寻人性之谜、生命之谜。正如斯科特所说:“为谜着迷的体验是双重的。一种是破解谜题的快乐,一种是百思不得其解的快乐。”
  
  这本书的核心就是一连串的谜,关于这次特殊旅行之谜,关于婚姻之谜、信仰之谜、人类理性之谜、金钱之谜、上瘾之谜、衰老之谜等。书中,斯科特对自己的了解与不解,对人性的洞察与困惑,对衰老的坦然与焦虑,以及对为人父母的爱与哀愁等,都深深打动了我们。
  
  在旅途的混乱中,他寻找到了生活的真谛:“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被看见,也不是所有看得见的问题都会有答案。”
  
  在谈及浪漫时,他说:“很多美好的事物都有着残酷的结局,而残酷的结局,却并不妨碍事物本身的美好。”
  
  在古迹“朗·梅格和她的女儿们”处,看着孤独站立的“母亲石”,斯科特感叹:“父母子女一场,终要分离,成为彼此有着血缘关系的局外人。”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冷静与理智的心理学家,而只是一位花甲之年的老父亲,以其强大的共情能力,说出了世间万千父母的感受。但斯科特更是清醒的,他明白这世间所有父母与孩子,就和眼前的石头一样,终究要渐行渐远,父母必须按捺住万般不舍,缩回想要控制孩子的手,并忍受孩子离去的痛苦。“虽生已离,未死先别,父母心,断肠人。”而也是在这一刻,我们忽然明白了,小斯科特那封邮件背后的原因。这谜底并非是冰冷的,而是一种透彻后的选择。斯科特坦言,自己很愿意赠与孩子财富,让他们可以选择希望的生活方式,但不准备将事业的权杖塞在他们手中,因为父母的好意,也可以成为一种专制,束缚孩子。所以,形式上的远离与回避,却饱含着为人之父的深情。
  
  在谈及衰老时,他说:“身体衰老,恰是为灵魂的往生做着准备。”
  
  在谈及死亡时,斯科特对复杂的墓葬仪式不屑一顾:“人们在生死问题上总是矛盾的,既相信灵魂永恒,又明显地贪生,希望肉身不死。”但对于死亡本身,他却表达出了一种豁达的敬畏:“我对死亡的浪漫想法,让我更深地体会到我们短暂存在的意义。”
  
  ……
  
  以上种种,让我们在编辑书稿时,感动得数度流泪。可以说,斯科特是在寻找着石头的秘密,我们则是寻找着关于他的秘密。
  
  终,大家都找到了答案。
  
  斯科特说:“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朝圣之旅,或者说,如果我们能以发现的眼光去生活,它就变成了一种朝圣。”
  
  寻找石头,是发现之旅,也是朝圣之旅。
  
  在写下这篇序言的时候,一条新闻刚刚爆出:英国为著名的索尔兹伯里巨石阵,其石料来源之谜已被揭开。看,人类对于石头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对于心灵的探索也同样如此。因此,《寻找石头》虽然是《少有人走的路》系列的后一部,但无论是斯科特还是他留下的思想,也都将继续成为心理学领域的路标,引发后人无限的追寻和探究。
  
  谨以此序,感谢M.斯科特·派克为心理学做出的巨大贡献,感谢《少有人走的路》系列的所有读者,无论身处何路,只要我们未曾停止过思考,便终能再次相遇。
  
  涂道坤
  
  
  在线试读
  
  
  章
  
  理性
  
  5月31号,星期天
  
  
  
  1. 车站
  
  
  这是早上的9点15分。
  
  我和莉莉正坐在伦敦帕丁顿车站的中央,等候开往威尔士加的夫的火车。火车10点才会进站,我们有大把时间漫无目的地东瞧西看,于是,看到了遍地的垃圾。
  
  伦敦的环境是很干净整洁的,相比之下,火车站的垃圾显得格外碍眼。为何会这样?经过我们的观察,应该是因为这里没有垃圾箱。但为什么没有?这个问题就有点深奥了,我们一时也说不出个一二三,当然,如果肯花时间调查研究的话,还是可以找到原因的。因为,凡事都要有个原因吧。
  
  或者说,我们认为凡事都会有个原因。
  
  在这本书里,我会涉及很多方面:历史、考古、哲学、宗教等等。这一切,都贯穿在我和妻子莉莉为期三周的神奇之旅中。当然,我还会讲讲我自己,然而这却不会是本自传。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写不好自传,且渺如微尘,也无传可记。这世上数以百万计的人写过自传,其中数以千计的人有机会出版,但为人所知的不过数百,而能流传后世的,则只剩个位数了。
  
  我不想把这本书写成自传,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人一旦为自己立传,就会很容易产生误解,以为自己真的了解自己。作为一名心理治疗专家,人们普遍以为我对自己了如指掌,但做这一行越久,我越知道心理治疗几乎是在黑暗中操作,我不仅不了解患者,也不了解自己。
  
  10岁那年的一个周末下午,趁着父母去打高尔夫球,我和一个朋友搜罗了一堆扳手,并且在我的鼓动下,我们利用这些扳手,将某个倒霉农夫遗忘在田里的搂草机拆成了碎片。随即,我们在足有70亩的广袤田地里,胡乱丢弃了那一百多块碎片。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偏要找个理由,或许是因为我想让朋友对我刮目相看,或者是我想反抗成人世界的权威,但事实上,连我也说不出10岁的自己为何要蓄意破坏,我只记得当时自己在做这些事时,感到了莫大的乐趣。
  
  除了那个失去了搂草机的农夫,大概没有人觉得这件事有什么要紧。而今差不多50年过去了,我在面临某些小小的不如意时,却依然会怒从心起,恨不得像摧毁搂草机一样去摧毁什么——但这个“什么”到底是什么,我还是不知道。
  
  我搞不清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在近的这十几年中,我人生中的事件,就是写了本格外成功的书,以至于成千上万的人将我视为心灵成长方面的大师。我能将这本书受欢迎的原因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是,至于我为什么要写它,我真的说不清楚。为什么是斯科特 · 派克而非他人所写?促使我写这本的,是我的基因还是我的星座?我也全都不知道。
  
   看,人类就是这样,一点都不理性,却喜欢标榜理性。所以,这本书的核心也会是个谜,它不是自传,不是小说,却很有可能是个神秘故事,里面交织着关于莉莉、关于我们的婚姻、关于这次特殊旅行的秘密,当然,还有为重要的——关于人类理性之谜。
  
  从300年前开始,西方文明进入了理性时代,我们至今都生存在这个时代,而作为被理性文明浸润的人,我们相信任何事的发生和存在,都必然有个理性的解释。于是,我们用黑洞解释了宇宙,用没有垃圾箱解释了伯丁顿车站的脏乱。
  
  走进理性时代的同时,我们也走出了信仰时代。信仰是什么?信仰就是很多未被证实,也许永远不能被证实,却让人深信其至关重要的事情。因为信仰,过去的人们将一天分割为晨祷、晌祷、哺祷、傍晚祷和夜祷,而因为理性,现在的我们用分钟重新划分了这些时间,计时精确,却也失去了意义。因为信仰,过去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挥汗如雨地修建象征荣光的大教堂,而因为理性,现在的我们聚集在一起,舒服地围着电视消遣多余的时光。
  
  一个时代不会一夜之间就变为另一个时代。在信仰时代和理性时代之间,流淌着至少300年的混沌。而今,从理性时代回望过去,我们会惊愕于宗教法庭对伽利略们的迫害,然而如果换个视角,我们却也能明白信仰即将崩塌时,它所面临的恐惧。它感觉自己受到了威胁,慌乱中便催生出罪孽。
  
  我的首要身份是研究者,所以,也算是理性时代的产物。既然理性时代相信凡事必有原因,我又该怎么解释自己为何在和莉莉结婚32年后,在我们年近六旬之际,早上9点15分就跑来伯丁顿车站等火车?
  
  事实上,这件事确实有个原因,那就是我对于“错过”的排斥。我不允许自己误火车,所以,即使旅游代理说9点30离开酒店也能从容地赶上火车,我也会将之自动解读为时间紧张,并且强迫自己8点45分必须从酒店启程。也正因此,我们才有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来盯着那些垃圾。
  
  这就是我。
  
  我并不是个很有信仰的人,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焦虑中。我能及时赶到机场吗?轮胎会不会在半路上没气?我会上错飞机吗?虽然至今我已经飞了数千次,并且从未上错过飞机,但我依然确信,自己下次就会将航班搞错。就算一切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我依然会担心,那儿的洗手间能正常用吗?
  
  显然,做一个科学和理性的人,并不能减轻现实生活中的焦虑,反而有了更多的理由去担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信仰就可以治愈焦虑,莉莉还没我有信仰,但她从来不会像我这么胡猜乱想,如果她独自一人旅行的话,会比我晚半小时离开酒店。
  
   的解释就是,这世界上的一些人有着某种强迫症,因为害怕错过,所以一切尽量赶早。但同时也意味着,这世上肯定还存在另一些人,他们就是喜欢卡着钟点到。
  
  我的父母就是两个鲜明的。在我5岁到9岁的那几年,每个星期五,我们都需要从纽约市坐火车去百公里以外的乡间住宅。火车会在4点02分发车,母亲、哥哥和我会在3点30就到达车站。3点45分,车门刚一打开,我们就会从人群中挤上去抢占好的位置,并顺便为我父亲占个座。差5分钟4点的时候,我母亲会说:“奇怪,你爸呢?”4点时她会抓狂,4点02分时,火车响起巨大的“嘶嘶“声,列车员扯着嗓子大吼:“所有人——上车!”车门“哐啷”关上了,火车开始蹒跚启动。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透过窗户,我们清楚地看见父亲正惊慌失措地拎着手提箱,沿着站台冲刺跑,并在后关头跳上了火车。
  
  这一幕周周上演,千篇一律。
  
  回想起来,我怀疑很多个星期五的下午,父亲就藏在站台某根柱子后面,专门等候那戏剧性的时刻,为的就是让我们虚惊一场。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4,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