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作者 【美】保罗·梅森【美】兰迪·克莱格
出版日期 2020-01-01
出版社 北京联合
ISBN号
(13位)
9787559635273
ISBN号
(10位)
755963527X
开本 32
页数  
装帧 平装
定价(C$) 21.1
约合(US$) 16.67
[ 内容简介 ]

编辑推荐
  陈小齐 | 出版人
  
  当你凭借着自己的力量,
  
  打败了心中那只猛虎,
  
  那一刻,全世界的重担轻轻卸下,
  
  我闻见了蔷薇的芳香。
  
  经典著作«真实案例«科学自测«通俗易懂
  
  :
  
  ★ 家庭BDP治愈领域的开山之作。
  
  ★ 心理学畅销书《与内心的小孩对话》经典姊妹篇。
  
  ★ 全球14种语言版本。
  
  ★ 美国亚马逊人格障碍类图书No.1
  
  ★ 美国版自1998年首次印刷,30年来多次再版重印,累计畅销超过100万册。
  
  ★ 两位心理学领域的明星级专家作者: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全美*知名该领域网站创始人。
  
  ★ 语言通俗易懂,摆脱家庭中负能量的方法简单实用,其中还有对于各类心理问题的探究讲解,是较好的心理疗伤类书籍。
  
  ★ 中国约有1%~2%的书中提到的类似家庭。
  
  ★ 恰好满足了当前社会的迫切需要——解决家庭困扰、正视自我内心感受。
  
  【出版人有话说】
  
  全世界的重担轻轻卸下,我闻见了蔷薇的芳香。
  
  陈小齐|双又文化
  
  从何说起呢?从十年前说起吧。大约十年前我将一批国外的心理学经典著作引进到中国,其中包括苏珊•福沃德博士的《情感勒索》(2010年版)、尼娜•布朗博士的《自私的父母》(2012版),包括后来出版荣格的《红书》,也包括了金伯利•罗斯和弗雷达•弗雷德曼合著的《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以及现在手头这本,保罗•梅森和兰蒂•克雷格合著的《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和《与内心的恐惧对话》,都是美国的心理学经典著作,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大部分中国读者理解和接受起来并不困难。但是在思考和实践环节(主要在书的后半部分),会存在一些文化差异的困扰。比如说“孝”文化,会成为很多人治疗自己的心理障碍,比如说,“亲戚们会怎么说”、“朋友们会怎么看”,会有类似这样的一些顾虑和困惑。
  
  我非常理解,作为一个普通人,要面对这样的书,需要巨大勇气。所以,与通常图书大多数的“默认好评”不同,《与内心的小孩对话》的读者们空前活跃地在图书评论中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可以说这3万多条评论,全部来自真情实感,不乏动辄上千字的倾诉和感激。评论留言的人当中也包括来自一线心理医师和心理学专业人士,赞扬书中给出的方法非常具体、实用。
  
  很多在困境中的人,在他自己的生活环境里,会感觉到身边没有人可以交流,即使是非常亲近的人,比如说父母子女、亲戚朋友,甚至她的丈夫或者是他的妻子,他得不到身边的人的理解,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的痛苦困难所在,他会感觉到非常的孤独。
  
  因为有了这样的书,共同的心理需求把成长类似的人汇集到了一起。在这个网络的空间里,他欣喜地发现,有人拥有同样的或者类似的处境,原来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同类理解他的感受——那些*的、羞愧的、否定的、自责的感受。在这样的一个人群里面,他将不再孤独。
  
  每个人,尤其是成年人,都会有自己与生俱来的困境。但是每个人他不应该被自己的困境牢牢地束缚住。很多人走不出来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在一个困境里、不知道自己被困在何处。或者,他即使清楚地觉察到这一点,也不愿意承认。又或者,他内心承认自己在困境当中,却不能真实地面对,因为他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去改变这一切。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不是心理鸡汤,也不是情绪发泄和控诉,而是一步一步、切切实实地教给你很多切实可行的、实用的、专业又科学的方法,让你能清清楚楚看到你的局限和困境来自何处。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来处——“你从何处来?”——那你自然而然就会知道“将往何处去”。
  
  谢谢你们的信任,我非常清楚你买这本书所需要的勇气,力量和决心。
  
  这是一段艰难、欣悦而又治愈的旅程,期待与你同行。
  
  
  
  【提醒】
  
  需要注意的是,《与内心的恐惧对话》中提到的“亲人”,都不指普通家庭的普通人,而是“边缘型人格的人”——这是一个专业的心理词汇。严格来说,这是一种程度比较严重但又不够严重的精神病态,介于心理医生到精神病院的专业治疗之间。这种精神病态并不就意味着摧毁自己的生活,但是足以给亲人精神上毁灭性的打击。
  
  《与内心的小孩对话》2011年中文版首次出版,2017年再版,2019年做线上读书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一本以“有效“而著名的心理学著作,原本用于治愈在病态家庭中受伤害的人,但是很多程度并不严重的读者也认为自己也从中受益。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是《与内心的小孩对话》的姊妹篇。我希望它能拥有同样的出版传统和精神,去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读者,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当你凭借着自己的力量,打败了心中那只猛虎,那一刻,全世界的重担轻轻卸下,我闻见了蔷薇的芳香。
  
  来,送你一枝蔷薇。
  
  这是我们做这本书的真正用心和意义。
  
  
  
  
  
  
  显示部分信息
  内容简介
  其他图书推荐:
  
  
  
  本书是*本写给边缘型人格障碍者亲友的疗愈之书,是这个领域的开山之作。
  
  
  
  本书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保罗•梅森与美国*重要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自助网站发起者兰迪•克雷格合作撰写。书中收录了大量真实案例,全部取材于现实生活。
  
  
  
  家里有个让你又爱又怕的人,这种真真切切的感受,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
  
  
  
  ◆ 你关爱的人是否为你带来了许多痛苦?
  
  ◆ 你是否发现自己因为害怕对方的反应,或是觉得不值得引起激烈的争端,再去面对随之而来的伤害,从而隐藏内心的想法或者感受? ?
  
  ◆ 你是否觉得自己无论怎么说、怎么做都会被曲解,甚至会被当做对付你自己的工具?在亲密关系中,是否你犯下的每个错误都会遭到批评和谴责,即便对方根本就是在无理取闹? ?
  
  ◆ 你是否感觉到被人操纵、控制,甚至时常被欺骗? ?
  
  ◆ 你是否感觉自己是情感勒索的受害者?
  
  ◆ 你是否觉得,有时候自己突然就成了强烈、暴虐、莫名其妙的怒火倾泻的对象;然后又突然面对完全正常,充满爱意的行为?当你对别人解释这种状况时,却没有人相信? ?
  
  ◆ 你是否觉得,自己在关爱的人心目中,要么完美无瑕,要么无一是处,完全没有中庸的表现?有时候对方的看法会莫名其妙的在这两个*之间变幻不定?
  
  ◆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你是否不敢提出任何要求,因为对方会指责你贪得无厌,或者说你是有毛病?你是否觉得自己的需要无足轻重? ?
  
  ◆ 对方是否会诋毁或者否定你的观点?你是否觉得他们的要求总是在变,你怎么做都不对? ?
  
  ◆ 你是否会因为从没做过的事或从没说过的话而受到无端指责?你是否会觉得自己被误解,想要解释,却发现对方根本不会信任你? ?
  
  ◆ 你是否常常被羞辱?如果你试图结束这段亲密关系,对方是否会设法阻止你,从充满爱意的告白,信誓旦旦说改变,到明里暗里的威胁?你是否会为他们的行为找借口,或者试图说服自己一切都好?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完美的实现了它的目的,对于那些与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关系亲密的人们来说,这本书能够帮他们重获新生。该书内容丰富翔实,指导人们理解什么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行为,这些令人困扰的行为会对人们的亲密关系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其他人面对这些行为时会如何反应,并且指导人们学会如何应对。读者们会发现这本书大有助益。
  
  
  
  显示部分信息
  作者简介
  作者 | 保罗•梅森(Paul T. Mason)
  
  
  
  美国著名BPD专家,心理医生,美国威斯康星州拉辛市惠顿方济各会医疗健康服务中心副总裁。
  
  在梅森的领导下,心理健康与成瘾护理服务部门得到极大发展,为病人、家属和深受边缘性人格障碍影响的人们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他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临床心理学杂志》上,他的相关著作也得到专业读者与大众读者的普遍欢迎。
  
  
  
  
  
  作者 | 兰迪•克莱格(Randi Kreger)
  
  
  
  边缘性人格障碍(BPD)专家。她创建了网站www.bpdcentral.com和“欢迎来到奥兹国”在线支持群组,在全球范围为那些关爱着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家庭成员提供支持与关怀。她为需要帮助的患者亲属提供了极为丰富且专业的资料。她还为非营利性组织人格障碍认知网(PDAN)的创建提供了帮助。
  
  克莱格也是《与内心的恐惧对话:实战攻略》和《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家庭实用指南》两本书的作者。她还经常主持召开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国际性讲座和研讨会。
  
  
  
  
  
  译者 | 李寒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0年杂志编辑、记者和心理类专栏撰稿人。
  
  译著《自私的父母: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2》
  
  显示部分信息
  目  录
  目录:
  
  
  
  
  
  前言 / 1
  
  引言 亲密的陌生人:本书是怎么问世的 / 4
  
  【译者注】 奥兹国的隐含意义 / 11
  
  
  
  部分 认识边缘性人格障碍行为
  
  第1章 在蛋壳上行走:你关爱的人是否罹患边缘性
  
      人格障碍 / 3
  
  第2章 边缘性人格者的内心世界:定义边缘性
  
      人格障碍 / 23
  
  第3章 了解混乱:认识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行为 / 63
  
  第4章 高压锅中的生活:边缘性人格障碍行为如何
  
      影响非边缘性人格者 / 91
  
  
  
  第二部分 重新掌控你的生活
  
  第5章 从内心开始改变 / 115
  
  第6章 认识你的处境:设置界限,磨炼技巧 / 151
  
  第7章 自信而清晰地申明你的需求 / 189
  
  第8章 制订安全计划 / 227
  
  第9章 保护孩子不受边缘性人格障碍行为的影响 / 255
  
  
  
  第三部分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第10章 等待另一只靴子落地:你的边缘性人格子女 / 289
  
  第11章 谎言,谣言与谴责:歪曲事实的行为 / 311
  
  第12章 近况如何?对你们的亲密关系做出诊断 / 329
  
  
  
  附录A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成因与治疗 / 348
  
  附录B 修习正念 / 356
  
  附录C 阅读资源 / 361
  
  致谢1 兰迪•克莱格 / 379
  
  致谢2 保罗•梅森 / 383
  
  参考文献 / 385
  
  
  
  显示部分信息
  前  言
  前言
  
   兰迪•克莱格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版从1998年出版至今(2010年)发行量已超过40万册。按照它的销售速度,超过50万册指日可待。不仅如此,本书还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多到我自己都不清楚有哪些了。(编者按:根据美国出版社提供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英文版和第二版的销量总和已超过100万册。)
  
  当年保罗•梅森和我撰写本书的时候,得竭尽全力才能为有需要的人们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只有少数人曾经在“美国在线”上和一个私人性的聊天群组中谈到过边缘性人格障碍。我们也仅仅找到了两本针对大众读者的相关图书。但现在,互联网上充斥着丰富的信息,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主流书籍也许能够塞满一整个书架,这还没有算上正在与这种心理障碍做斗争的患者或者亲友们自行出版的全部图书和电子图书呢。
  
  到底发生了什么?很多事情。现代的研究者们能够扫描人类的大脑,并且真实地观察到正常人类与罹患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之间的脑部差异。新的药物不断涌现,研究不断地提供数据,来解释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思维、感觉和行为的成因。有远见的临床心理医生们研发的新方法已经初见成效。支持者们也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开始争取更多的关注与研究经费。
  
  但这还不是全部。《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我的个人网站和“欢迎来到奥兹国”(Welcome to Oz online)网络社区一起形成了一股有生力量,提高了大众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认识。读者们可以上网并通过网络相互交流;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也开始建立网站,形成社区——因为他们需要倾诉,在其他地方却找不到聆听的耳朵。以前他们是孤独的,现在他们开始彼此携手。在1995年至2008年间,我们“欢迎来到奥兹国”网站群组从12名成员增加到16000人。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以及后来的《与内心的恐惧对话:实战攻略》的成功,都向出版商们证明了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图书会大受欢迎,因此相关选题将会不断涌现。国外的版本亦在其他国家引发了一种潮流。在2008年,我应日文版的出版商之邀,在东京为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及其家人们举行了一系列的讲座。
  
  不过,这一切也不总是一帆风顺。大部分临床心理医生仍然缺乏必需的知识——尤其是不清楚应该如何评估与治疗儿童和青少年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症状。另一个问题是,边缘性行为可能会通过很多种方式表现出来,而由于缺乏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相关特征的基本了解,即便是心理健康系统中的临床心理医生,也不一定会注意到或者察觉出来。
  
  从更为个人的角度来看,时代在不断发展,我和我的合著者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几年之前本书初次印刷出版后,我撰写了《与内心的恐惧对话:实战攻略》。这个小册子版本中加入了大量的案例和论述,这种交互的格式能够帮助读者认识自我,并且在生活中应用这些信息。
  
  2008年,我出版了另外一本重要作品《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家庭实用指南》。该书具有一整套脉络清晰的系统,包含了五种技巧设置,能够帮助家庭成员们摆脱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指责,利用正确的方法让自己感觉更好,过得更轻松,得到倾听,并且能够自信地设置自己的界限。随后你将会看到,我从那本书中选取了一些内容加入到本书中来,两本书互为补充并展示出了不同的观点。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家庭成员们需要得到尽可能多的帮助!
  
  我的合著者保罗•梅森(Paul T. Mason)选择了一条迥异的道路。他现在在位于威斯康星州拉辛市的惠顿方济各会医疗保健中心——诸圣公司中担任临床服务部门的副总裁。保罗的职位属于执行者和管理者,负责监管精神健康与成瘾关怀服务线,该服务线涵盖了三个住院部和六个门诊部,为威斯康星州东南部地区那些有需要的成年人、儿童和家庭成员提供服务。当本书初次在书店出现时,他的三个孩子才刚刚上学,现在已经分别是13岁、17岁和18岁了。他和妻子莫妮卡保持着幸福的婚姻生活——莫妮卡在照料家庭之余,还坚持为拉辛市单身的成年人和夫妻提供一些小规模的心理治疗实践。
  
  我们希望你们能够喜欢这个新版本。
  
   
  
  显示部分信息
  媒体评论
  蔡朝阳 | 独立书评人、学者
  
  认识自我和家庭,告别痛苦,从心底里生发成长的能量。
  
  李峥嵘 | 专栏作家
  
  如果你感觉对家庭和亲人心怀恐惧,那么这本书是陪伴你度过漫漫长夜的一盏明灯。不要说做不到。你可以从恐惧中走出来,从有限的选择里创造无限可能。
  
  媒体推荐: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如何摆脱亲人的负能量》完美的实现了它的目的,对于那些与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患者关系亲密的人们来说,这本书能够帮他们重获新生。该书内容丰富翔实,指导人们理解什么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行为,这些令人困扰的行为会对人们的亲密关系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其他人面对这些行为时会如何反应,并且指导人们学会如何应对。读者们会发现这本书大有助益。”
  
   ——尼娜•W•布朗(Nina W. Brown),教育博士,美国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市欧道明大学教授,著名学者,《自私的父母》作者
  
   “我遇到过很多客户,他们都有患上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亲友,这本书*是适合他们的行动指南。本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在提出实用建议的同时,还照顾到了读者敏感的情绪,做到一种完美的平衡。本书帮人们正确的认识、理解和应对这种复杂的,容易被误解的人格障碍,从而让很多人从无可适从、孤立无援的困境从走了出来。”
  
   ——丹尼尔•E•马蒂拉(Daniel E. Mattila),神学硕士,社会工作者
  
   “这本书恰好满足了当前社会的迫切需要——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表明,普通人中大约有6%会患上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经常会有一些家庭向我索要有关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资料,而几乎每一次我都会推荐《与内心的恐惧对话:如何摆脱亲人的负能量》这本书。本书的第二版真的是非常通俗易懂,加入了更多有用的小技巧,去帮助那些面对困境的家庭。”
  
   ——比尔•埃迪(Bill Eddy),社会工作者,律师,中介,临床社会工作者,《法律争端与分离中的高冲突人群》作者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与内心的恐惧对话:如何摆脱亲人的负能量》不仅教会读者如何识别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特征,还告诉读者,他们可以基于自己所想所需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与亲密关系,而不是在疾病的控制下来做出选择。”
  
  ——朱莉•A•法斯特(Julie A. Fast),《爱上一个躁郁症患者》作者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5,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