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本草纲目(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作者 (明)李时珍 著,张凤娇 译
出版日期 2015-07-01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号
(13位)
9787550243347
ISBN号
(10位)
7550243344
开本 32
页数  
装帧 平装
定价(C$) 5.3
约合(US$) 4.19
[ 内容简介 ]

《本草纲目》是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集毕生精力所著,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医学集大成者。是中国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影响了无数人。
    本书以权威的金陵古本为蓝本,本着取古人之要义、为现代人所实用的原则,删繁就简,精选精校,辑录精华,保留了至今常见常用的本草,及切实有效的复方,原汁原味再现天下药典之精华,指导今人认识本草。
  
  《本草纲目》是成书于我国明代的一部杰出的药物学著作,也是一部集16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之大成的药典,对我国近代药物学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极佳的声誉,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本书以权威的金陵古本为蓝本,本着取古人之要义、为现代人所实用的原则,删繁就简,精选精校,辑录精华,保留了至今常见常用的本草,及切实有效的复方,原汁原味再现天下药典之精华,指导今人认识本草。
  
  李时珍(1518-1593)中国古代医药学家,明朝人,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卷 序例
   七方
   十剂
   五味宜忌
   五味偏胜
   标本阴阳
   升降浮沉
   服药食忌
   妊娠禁忌
   饮食禁忌
  第二卷
   百病主治
   项强
   脚气
   健忘
   消渴
   遗精梦泄
   痛风
   头痛
   眩运
   须发
   胡臭
  第三卷 草部
   人参
   芍药
   牡丹
   茉莉
   郁金香
   薄荷
   菊
   葵
   月季花
  第四卷 谷部
   小麦
   稻
   薏苡
   黄大豆
   赤小豆
   绿豆
   豌豆
   蚕豆
   豇豆
   豆腐
   饴糖
   酱
   醋
   酒
  第五卷 菜部
   韭
   葱
   蒜
   生姜
   胡萝卜
   白花菜
   莴苣
   甘薯
   百合
   竹筍
   冬瓜
   南瓜
   丝瓜
   苦瓜
   紫菜
   木耳
   雚菌
  第六卷 果部
   李
   杏
   桃
   栗
   枣
   梨
   山楂
   ……
  第七卷 木部
  第八卷 鳞部、介部
  第九卷 禽部、兽部
  
  前言
    早在两千年前,汉代人就称药物为本草,从此有关药物著作,多以本草命名。本草不仅仅包含植物,它们中有的长在田埂,有的隐身山林,有的畅游水中,有的展翅高空,尽管“出身”各有不同,但都遵循自家天性,保存了各自独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保健养生、疾病防治等方面都发挥了不错的功效,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赞许。
    在诸多知名的本草典籍里,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颗明珠显得尤为璀璨。《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倾尽毕生精力和智慧,参考近千部医药著作,在对古代本草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完成的,全书共两百多万字,集几千年的食物、药物的种植、收采、调制及医养功效之大成,对后世食物养疗学、饮食烹饪学、医药学、动物学、种植学等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并于17世纪流传到海外,先后被译成英、法、德、日等多种文字,对中国及世界药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人说,《本草纲目》是已经过时的医学作品。理由是,其中很多物品药材已经不合时宜或再难找到。事实上,《本草纲目》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其可贵之处在于总结了前人所不能概括知道的诸多中药材常识,对现今的中医学发展有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其所涵盖的养生领域,如养颜、长寿及其他日常保健等,更包含着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智慧。
    在现代医学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古老的中医智慧并未消失,人们对传统中草药依旧充满着热情。随着中医的复兴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和相比西医药剂更小的副作用而越来越多地被现代人所认识和接受。《本草纲目》不再只是一部“典重奥涩”的医用典著,中医学家们也开始研究如何将其运用在家庭日常养生保健上。
    《本草纲目》卷宗分类丰富,内容太过广博,给一般读者的学习和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怀着弘扬祖国医学的诚心,本着“取古人之要义,为现代人所实用”的原则,对《本草纲目》进行了选编,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
    原序
    纪称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故萍实商羊,非天明莫洞。厥后博物称华,辨字称康,析宝玉称倚顿,亦仅仅晨星耳。楚蕲阳李君东璧,一日过予弇山园谒予,留饮数日。予窥其人,晬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谈论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谓予曰:时珍,荆楚鄙人也。幼多羸疾,质成钝椎;长耽典籍,若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古有《本草》一书,自炎黄及汉、梁、唐、宋,下迨国朝,注解群氏旧矣。第其中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乃敢奋编摩之志,僭纂述之权。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复者芟之,阙者缉之,讹者绳之。旧本一千五百一十八种,今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分为一十六部,著成五十二卷。虽非集成,亦粗大备,僭名曰《本草纲目》,愿乞一言以托不朽。予开卷细玩,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土产形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著其体用也。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李君用心嘉惠何勤哉。噫!碔玉莫剖,朱紫相倾,弊也久矣。故辨专车之骨,必俟鲁儒;博支机之石,必访卖卜。予方著《弇州卮言》,恚博古如《丹铅卮言》后乏人也,何幸睹兹集哉。兹集也,藏之深山石室无当,盍锲之,以共天下后世味《太玄》如子云者。
    时万历岁庚寅春上元日,弇州山人凤洲王世贞拜撰。卷 序例
   七方
   十剂
   五味宜忌
   五味偏胜
   标本阴阳
   升降浮沉
   服药食忌
   妊娠禁忌
   饮食禁忌
  第二卷
   百病主治
   项强
   脚气
   健忘
   消渴
   遗精梦泄
   痛风
   头痛
   眩运
   须发
   胡臭
  第三卷 草部
   人参
   芍药
   牡丹
   茉莉
   郁金香
   薄荷
   菊
   葵
   月季花
  第四卷 谷部
   小麦
   稻
   薏苡
   黄大豆
   赤小豆
   绿豆
   豌豆
   蚕豆
   豇豆
   豆腐
   饴糖
   酱
   醋
   酒
  第五卷 菜部
   韭
   葱
   蒜
   生姜
   胡萝卜
   白花菜
   莴苣
   甘薯
   百合
   竹筍
   冬瓜
   南瓜
   丝瓜
   苦瓜
   紫菜
   木耳
   雚菌
  第六卷 果部
   李
   杏
   桃
   栗
   枣
   梨
   山楂
   ……
  第七卷 木部
  第八卷 鳞部、介部
  第九卷 禽部、兽部
  
  前言
    早在两千年前,汉代人就称药物为本草,从此有关药物著作,多以本草命名。本草不仅仅包含植物,它们中有的长在田埂,有的隐身山林,有的畅游水中,有的展翅高空,尽管“出身”各有不同,但都遵循自家天性,保存了各自独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保健养生、疾病防治等方面都发挥了不错的功效,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赞许。
    在诸多知名的本草典籍里,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颗明珠显得尤为璀璨。《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倾尽毕生精力和智慧,参考近千部医药著作,在对古代本草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完成的,全书共两百多万字,集几千年的食物、药物的种植、收采、调制及医养功效之大成,对后世食物养疗学、饮食烹饪学、医药学、动物学、种植学等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并于17世纪流传到海外,先后被译成英、法、德、日等多种文字,对中国及世界药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人说,《本草纲目》是已经过时的医学作品。理由是,其中很多物品药材已经不合时宜或再难找到。事实上,《本草纲目》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其可贵之处在于总结了前人所不能概括知道的诸多中药材常识,对现今的中医学发展有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其所涵盖的养生领域,如养颜、长寿及其他日常保健等,更包含着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智慧。
    在现代医学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古老的中医智慧并未消失,人们对传统中草药依旧充满着热情。随着中医的复兴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和相比西医药剂更小的副作用而越来越多地被现代人所认识和接受。《本草纲目》不再只是一部“典重奥涩”的医用典著,中医学家们也开始研究如何将其运用在家庭日常养生保健上。
    《本草纲目》卷宗分类丰富,内容太过广博,给一般读者的学习和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怀着弘扬祖国医学的诚心,本着“取古人之要义,为现代人所实用”的原则,对《本草纲目》进行了选编,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
    原序
    纪称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故萍实商羊,非天明莫洞。厥后博物称华,辨字称康,析宝玉称倚顿,亦仅仅晨星耳。楚蕲阳李君东璧,一日过予弇山园谒予,留饮数日。予窥其人,晬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谈论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谓予曰:时珍,荆楚鄙人也。幼多羸疾,质成钝椎;长耽典籍,若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古有《本草》一书,自炎黄及汉、梁、唐、宋,下迨国朝,注解群氏旧矣。第其中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乃敢奋编摩之志,僭纂述之权。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复者芟之,阙者缉之,讹者绳之。旧本一千五百一十八种,今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分为一十六部,著成五十二卷。虽非集成,亦粗大备,僭名曰《本草纲目》,愿乞一言以托不朽。予开卷细玩,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土产形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著其体用也。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李君用心嘉惠何勤哉。噫!碔玉莫剖,朱紫相倾,弊也久矣。故辨专车之骨,必俟鲁儒;博支机之石,必访卖卜。予方著《弇州卮言》,恚博古如《丹铅卮言》后乏人也,何幸睹兹集哉。兹集也,藏之深山石室无当,盍锲之,以共天下后世味《太玄》如子云者。
    时万历岁庚寅春上元日,弇州山人凤洲王世贞拜撰。
  
  第五卷 菜部
    韭
    【释名】草钟乳、起阳草。
    【集解】[时珍曰]韭丛生丰本,长叶青翠。可以根分,可以子种。其性内生,不得外长。叶高三寸便剪,剪忌日中。一岁不过五剪,收子者只可一剪。八月开花成丛,收取腌藏供馔,谓之长生韭,言剪而复生,久而不乏也。九月收子,其子黑色而扁,须风处阴干,勿令浥郁。北人至冬移根于土窖中,培以马屎,暖则即长,高可尺许,不见风日,其叶黄嫩,谓之韭黄,豪贵皆珍之。韭之为菜,可生可熟,可菹可久,乃菜中有益者也。罗愿《尔雅翼》云:物久必变,故老韭为苋。
    【气味】辛、微酸,温,涩,无毒。
    【主治】归心,安五脏,除胃中热,利病患,可久食。(《别录》)叶:煮鲫鱼酢食,断卒下痢。根:入生发膏用。(弘景)根、叶:煮食,温中下气,补虚益阳,调和脏腑,令人能食,止泄血脓,腹中冷痛。生捣汁服,主胸痹骨痛不可触者,又解药毒,疗狂狗咬人数发者,亦涂诸蛇虺、蝎虿、恶虫毒。(藏器)煮食,充肺气,除心腹痼冷痃癖。捣汁服,治肥白人中风失音。(《日华》)煮食,归肾壮阳,止泄精,暖腰膝。(宁原)炸熟,以盐、醋空心吃十顿,治胸膈噎气。捣汁服,治胸痹刺痛如锥,即吐出胸中恶血甚验。又灌初生小儿,吐去恶水恶血,永无诸病。(诜)主吐血唾血,衄血尿血,妇人经脉逆行,打扑伤损及膈噎病。捣汁澄清,和童尿饮之,能消散胃脘瘀血,甚效。(震亨)饮生汁,主上气喘息欲绝,解肉脯毒。煮汁饮,止消渴盗汗。熏产妇血运,洗肠痔脱肛。(时珍)
    【发明】[时珍曰]韭,叶热根温,功用相同。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入足厥阴经,乃肝之菜也。《素问》言心病宜食韭,《食鉴本草》言归肾,文虽异而理则相贯。盖心乃肝之子,肾乃肝之母,母能令子实,虚则补其母也。道家目为五荤之一,谓其能昏人神而动虚阳也。有一贫叟病噎膈,食入即吐,胸中刺痛。或令取韭汁,入盐、梅、卤汁少许,细呷,得入渐加,忽吐稠涎数升而愈。此亦仲景治胸痹用薤白,皆取其辛温能散胃脘痰饮恶血之义也。
    【附方】
    夜出盗汗:韭根四十九根,水二升,煮一升,顿服。(《千金方》)
    消渴引饮:韭苗日用三五两,或炒或作羹,勿入盐,入酱无妨。吃至十斤即住,极效。过清明勿吃。有人病此,引饮无度,得此方而愈。(秦宪副方)
    喉肿难食:韭一把,捣熬傅之。冷即易。(《千金方》)
    水谷痢疾:韭叶作羹、粥、炸、炒,任食之,良。(《食医心镜》)
    脱肛不收:生韭一斤切,以酥拌炒熟,绵裹作二包,更互熨之,以入为度。(《圣惠》)
    痔疮作痛:用盆盛沸汤,以器盖之,留一孔。用洗净韭菜一把,泡汤中。乘热坐孔上,先熏后洗,数次自然脱体也。(《袖珍方》)
    牙齿虫:韭菜连根洗捣,同人家地板上泥和,傅痛处腮上,以纸盖住。一时取下,有细虫在泥上,可除根。又方:韭根十个,川椒二十粒,香油少许,以水桶上泥同捣,傅病牙颊上。良久有虫出,数次即愈也。
    食物中毒:生韭汁服数升良。(《千金》)
    韭子
    【气味】辛、甘,温,无毒。
    【主治】梦中泄精,溺白。(《别录》)暖腰膝,治鬼交,甚效。(《日华》)补肝及命门,治小便频数、遗尿,女人白淫、白带。(时珍)
    【附方】
    梦遗溺白:[藏器曰]韭子,每日空心生吞一二十粒,盐汤下。《圣惠》:治虚劳伤肾,梦中泄精。用韭子二两,微炒为末。食前温酒服二钱匕。
    虚劳溺精:用新韭子二升(十月霜后采之),好酒八合渍一宿。以晴明日,童子向南捣一万杵。平旦温酒服方寸匕,日再服之。(《外台秘要》)
    梦泄遗尿:韭子二升,稻米三升,水一斗七升,煮粥取汁六升,分三服。(《千金方》)
    玉茎强中:玉茎强硬不痿,精流不住,时时如针刺,捏之则痛,其病名强中,乃肾滞漏疾也。用韭子、破故纸各一两,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服。日三即住。(《夏子益奇方》)
    腰脚无力:韭子一升拣净,蒸两炊久,暴干,簸去黑皮,炒黄捣粉。安息香二大两,水煮一二百沸,慢火炒赤色,和捣为丸梧子大。如干,入少蜜。每日空腹酒下三十丸。以饭三五匙压之,大佳。(崔元亮《海上方》)
    女人带下:及男子肾虚冷,梦遗。用韭子七升,醋煮千沸,焙研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千金方》)
    烟熏虫牙:用瓦片煅红,安韭子数粒,清油数点,待烟起,以筒吸引至痛处。良久以温水漱,吐有小虫出为效。未尽再熏。(《救急易方》)
    葱
    【释名】芤、菜伯、和事草、鹿胎。
    【集解】[时珍曰]冬葱即慈葱,或名太官葱。谓其茎柔细而香,可以经冬,太官上供宜之,故有数名。汉葱一名木葱,其茎粗硬,故有木名。冬葱无子。汉葱春末开花成丛,青白色。其子味辛色黑,有皱纹,作三瓣状。收取阴干,勿令浥郁,可种可栽。
    葱茎白
    【气味】辛,平。叶:温。根须:平。并无毒。
    【主治】作汤,治伤寒寒热,中风面目浮肿,能出汗。(《本经》)伤寒骨肉碎痛,喉痹不通,安胎,归目益目睛,除肝中邪气,安中利五脏,杀百药毒。根:治伤寒头痛。(《别录》)主天行时疾,头痛热狂,霍乱转筋,及奔豚气、脚气,心腹痛,目眩,止心迷闷。(大明)通关节,止衄血,利大小便。(孟诜)治阳明下痢、下血。(李杲)达表和里,止血。(宁原)除风湿,身痛麻痹,虫积心痛,止大人阳脱,阴毒腹痛,小儿盘肠内钓,妇人妊娠溺血,通乳汁,散乳痈,利耳鸣,涂猘犬伤,制蚯蚓毒。(时珍)杀一切鱼、肉毒。(士良)
    【发明】[时珍曰]葱乃释家五荤之一。生辛散,熟甘温,外实中空,肺之菜也,肺病宜食之。肺主气,外应皮毛,其合阳明。故所治之症多属太阴、阳明,皆取其发散通气之功,通气故能解毒及理血病。气者血之帅也,气通则血活矣。金疮磕损,折伤血出,疼痛不止者,王璆《百一选方》用葱白、砂糖等分研封之。云痛立止,更无痕瘢也。葱叶亦可用。又葱管吹盐入玉茎内,治小便不通及转脬危急者,极有捷效。余常用治数人得验。
    【附方】
    感冒风寒:初起。即用葱白一握,淡豆豉半合,泡汤服之,取汗。(《濒湖集简方》)
    伤寒头痛:如破者。连须葱白半斤,生姜二两,水煮温服。(《活人书》)
    时疾头痛:发热者。以连根葱白二十根,和米煮粥,入醋少许,热食取汗即解。(《济生秘览》)
    数种伤寒:初起一、二日,不能分别者,用上法取汗。
    伤寒劳复:因交接者,腹痛卵肿。用葱白捣烂,苦酒一盏,和服之。(《千金方》)
    风湿身痛:生葱擂烂,入香油数点,水煎,调川芎、郁金末一钱服,取吐。(《丹溪心法》)
    小儿秃疮:冷泔洗净,以羊角葱捣泥,入蜜和涂之,神效。(杨氏)
    刺疮金疮:百治不效。葱煎浓汁渍之,甚良。
    金疮瘀血:在腹者。大葱白二十枚,麻子三升,杵碎,水九升,煮一升半,顿服。当吐出脓血而愈。未尽再服。(并《千金方》)
    叶
    【主治】煨研,傅金疮水入皲肿。盐研,傅蛇、虫伤及中射工、溪毒。(《日华》)主水病足肿。(苏颂)利五脏,益目精,发黄疸。(思邈)
    【发明】[时珍曰]按:张氏《经验方》云:金创折伤血出,用葱白连叶煨热,或锅烙炒热,捣烂傅之,冷即再易。石城尉戴尧臣,试马损大指,血出淋漓。余用此方,再易而痛止。翌日洗面,不见痕迹。宋推官、鲍县尹皆得此方,每有杀伤气未绝者,亟令用此,活人甚众。又凡人头目重闷疼痛,时珍每用葱叶插入鼻内二三寸并耳内,气通即便清爽也。
    【附方】
    水病足肿:葱茎叶煮汤渍之,日三五次妙。(韦宙《独行方》)
    小便不通:葱白连叶捣烂,入蜜,合外肾上,即通。(《永类钤方》)
    疮伤风水:肿疼。取葱青叶和干姜、黄檗等分,煮汤浸洗,立愈。(《食疗》)
    蜘蛛咬疮:遍身生疮。青葱叶一茎去尖,入蚯蚓一条在内,待化成水,取点咬处即愈。(李绛《兵部手集》)
    代指毒痛:取萎黄葱叶煮汁,热渍之。(《千金方》)
    汁
    【气味】辛,温,滑,无毒。
    【主治】溺血,饮之。解藜芦及桂毒。(《别录》)散瘀血,止衄止痛,治头痛耳聋,消痔漏,解众药毒。(时珍)能消桂为水,化五石,仙方所用。(弘景)
    【发明】[时珍曰]葱汁即葱涕,功同葱白。古方多用葱涎丸药,亦取其通散上焦风气也。《胜金方》:取汁入酒少许滴鼻中,治衄血不止,云即觉血从脑散下也。又唐瑶《经验方》,以葱汁和蜜少许服之,亦佳。云邻媪用此甚效,老仆试之亦验。二物同食害人,何以能治此疾?恐人脾胃不同,非甚急不可轻试也。
    【附方】
    金疮出血:不止。取葱炙热,挼汁涂之即止。(《梅师方》)
    火焰丹毒:从头起者。生葱汁涂之。
    痔瘘作痛:葱涎、白蜜和涂之,先以木鳖子煎汤熏洗,其冷如冰即效。一人苦此,早间用之,午刻即安也。(《唐仲举方》)
    解钩吻毒:面青口噤欲死。以葱涕啖之,即解。(《千金》)
    须
    【主治】通气。(孟诜)疗饱食房劳,血渗入大肠,便血肠澼成痔,日干,研末,每服二钱,温酒下。(时珍)
    【附方】
    喉中肿塞:气不通者。葱须阴干为末,每用二钱,入蒲州胆矾末一钱,和匀。每用一字,吹之。(杜壬方)
    花
    【主治】心脾痛如锥刀刺,腹胀。用一升,同吴茱萸一升,水一大升八合,煎七合,去滓,分三服,立效。(颂,出崔元亮方)
    实
    【气味】辛,大温,无毒。
    【主治】明目,补中气不足。(《本经》)温中益精。(《日华》)宜肺,归头。(思邈)
    【附方】
    眼暗补中:葱子半斤为末,每取一匙,水二升,煎汤一升半,去滓,入米煮粥食之。亦可为末,蜜丸梧子大,食后米汤服一二十丸,日三服。(《食医心镜》)
    蒜
    【释名】小蒜、茆蒜、荤菜。
    【集解】[时珍曰]家蒜有二种:根茎俱小而瓣少,辣甚者,蒜也,小蒜也;根茎俱大而瓣多,辛而带甘者,葫也,大蒜也。按:孙炎《尔雅正义》云:帝登蒚山,遭莸芋毒,将死,得蒜啮食乃解,遂收植之,能杀腥膻虫鱼之毒。又孙愐《唐韵》云:张骞使西域,始得大蒜种归。据此则小蒜之种,自蒚移栽,从古已有。故《尔雅》以蒚为山蒜,所以别家蒜也。大蒜之种,自胡地移来,至汉始有。故《别录》以葫为大蒜,所以见中国之蒜小也。又王祯《农书》云:一种泽蒜,易滋蔓,随劚随合。熟时采子,漫散种之。吴人调鼎多用此根作菹,更胜葱、韭也。按:此正《别录》所谓小蒜是也。其始自野泽移来,故有泽名,而寇氏误作宅字矣。诸家皆以野生山蒜、泽蒜解家莳之小蒜,皆失于详考。小蒜虽出于蒚,既经人力栽培,则性气不能不移。故不得不辨。
    蒜
    【气味】辛,温,有小毒。
    【主治】归脾肾,主霍乱,腹中不安,消谷,理胃温中,除邪痹毒气。(《别录》)主溪毒。(弘景)下气,治蛊毒,傅蛇、虫、沙虱疮。(《日华》)涂丁肿甚良。(孟诜)
    叶
    【主治】心烦痛,解诸毒,小儿丹疹。(思邈)
    【附方】
    阴肿如刺:汗出者。小蒜一升,韭根一升,杨柳根二斤,酒三升,煎沸乘热熏之。(《永类方》)
    ……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4,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