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李叔同精选集,书画插图、诗词曲赋、人生感悟:本书甄选了弘一法师的诗词曲赋等文艺作品以及佛学感悟,也包含李叔同先生对绘画、书法的论述以及相关学习方法的阐述,向读者展示弘一法师的学习之道、处世之道、人生态度。 2.揭示李叔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李叔同先生前半生在多个领域开创中华文化艺术先河,后半生走到红尘之外成为一代大德。本书在收录李叔同先生的文艺与佛学作品之外,也收录了李叔同先生的名言和与他的思想、生活相关的内容及他人对李叔同先生的研究评价,让读者更好的了解李叔同先生的生平轨迹。 3、卸下心灵重负,还原生命本真:人生需要一种淡定,需要一份从容。本书中李叔同先生的诗文词赋及其对佛学人生的描述犹如洗涤心灵的净化剂,帮助读者在尘事纷扰中寻一份恬适。 作者简介 李叔同幼名成蹊,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谱名文涛,字息霜。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平湖。他是音乐教育家、美术教育家、书画家、戏剧家,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晴老人,被世人尊称为弘一法师。李叔在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和文学等领域均造诣非凡,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先后培养出了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文学家曹聚仁等文化名人。 目 录 目 录 怀李叔同先生 辑 慧海佛光 佛法大意 / 2 净土法门大意 / 5 佛法十疑略释 / 7 佛法学习初步 / 13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 / 17 切莫误解佛教 / 30 授三皈依大意 / 45 晚晴集 / 48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 / 59 泉州开元慈儿院讲录 / 66 人生之后 / 70 第二辑 华枝春满 浅谈书法 / 76 浅谈国画 / 129 浅谈篆刻 / 154 谈写字的方法 / 175 歌 词 / 184 悲智颂 / 197 第三辑 天心月圆 题丁惊绘《黛玉葬花图》二首 / 200 题陈师曾画荷花小幅 / 200 书 愤 / 201 西泠华严塔写经题偈 / 201 《淡斋画册》题偈 / 202 竹园居士幼年书法题偈 / 202 甲戌初夏大病说偈 / 203 《药师经析疑》回向偈 / 203 受赠红菊报偈 / 204 临灭遗偈 / 204 净峰种菊临别口占 / 205 后记 李叔同别录 显示部分信息 媒体评论 弘一法师是我国当代我所景仰的一位高士,他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朱光潜 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有才华的几个天才之一,也是奇特的一个人,是遗世独立的一个人。 ——林语堂 不要认为我是一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张爱玲 在线试读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言。宜俭约。 安详是处事di一法。涵容是待人di一法。恬淡是养心di一法。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动于欲,欲速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重。 人生zui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行,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