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经络腧穴学(第2版)
作者 胡玲;刘清国
出版日期 2018-07-01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号
(13位)
9787547840030
ISBN号
(10位)
7547840035
开本 32
页数  
装帧 平装
定价(C$) 22
约合(US$) 17.38
[ 内容简介 ]

内容与*医考大纲相适应。由*教学名师领衔编写,内容精练,语句简洁,联系临床,突出实用
  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使用
  
  内容简介
  经络腧穴学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主干课程。经络腧穴理论不仅是针灸学科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编写将继承上版教材优势和特点,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内容和形式上力求系统性、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突出“规范、精炼、实用”的特点。穴位归经、定位,以新版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2006年版)为依据,对个别新、老国标定位差异较大的穴位以附注形式加以说明。重点腧穴右上方以“**”标识,常用腧穴右上方以“*”标识,重点穴、常用穴,参考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和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考试大纲来确定。
  作者简介
  胡玲,安徽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药教学名师。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管局三级实验室——神经生物学(针灸)实验室主任。国家核心期刊《针刺研究》、《中国针灸》编委。“十二五”、“十三五”全国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主编,“十一五”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技能实训》主审。刘清国,北京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针灸专家。
  目  录
  绪论1
  
  一、 针灸的起源 / 1
  
  二、 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 2
  
  三、 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 2
  上篇经络腧穴总论
  
  第一章经络总论9
  第一节经络概念的产生和经络理论的形成 / 9
  一、 经络概念的产生 / 9
  
  二、 经络理论的形成 / 10
  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和概况 / 11
  
  一、 十二经脉 / 11
  
  二、 奇经八脉 / 15
  
  三、 十二经别 / 16
  
  四、 十五络脉 / 16
  
  五、 十二经筋 / 17
  
  六、 十二皮部 / 17
  第三节经络的根结、标本、气街、四海概况 / 18
  
  一、 根结与标本 / 18
  
  二、 气街与四海 / 18
  第四节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 19
  
  一、 经络的作用 / 19
  
  二、 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 20
  
  
  第二章腧穴总论22
  第一节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 22
  
  一、 腧穴的分类 / 22
  
  二、 腧穴的命名 / 24
  第二节腧穴的作用和主治规律 / 25
  
  一、 腧穴的作用 / 25
  
  二、 腧穴的主治规律 / 25
  第三节特定穴 / 27
  
  一、 五输穴 / 27
  
  二、 原穴 / 29
  
  三、 络穴 / 30
  
  四、 郄穴 / 30
  
  五、 背俞穴 / 31
  
  六、 募穴 / 31
  
  七、 下合穴 / 32
  
  八、 八会穴 / 33
  
  九、 八脉交会穴 / 34
  
  十、 交会穴 / 35
  第四节腧穴定位方法 / 35
  
  一、 体表标志定位法 / 38
  
  二、 “骨度”折量定位法 / 39
  
  三、 “指寸”定位法 / 40
  
  四、 简便取穴法 / 41
  中篇经络腧穴各论
  
  第三章十二经络与腧穴45
  第一节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 45
  
  一、 手太阴经络 / 45
  
  二、 手太阴腧穴 / 48
  1. 中府★(48)2. 云门(49)3. 天府(49)4. 侠白(49)5. 尺泽★★(49)6. 孔最★(50)7. 列缺★★(50)8. 经渠(51)9. 太渊★★(51)10. 鱼际★★(52)11. 少商★★(52)
  第二节手阳明经络与腧穴 / 53
  
  
  
  
  一、 手阳明经络 / 53
  
  二、 手阳明腧穴 / 55
  1. 商阳★★(55)2. 二间(56)3. 三间★(56)4. 合谷★★(57)5. 阳溪★(57)6. 偏历★(58)7. 温溜(58)8. 下廉(59)9. 上廉(59)10. 手三里★★(59)11. 曲池★★(59)12. 肘髎(60)13. 手五里(60)14. 臂臑★(60)15. 肩髃★★(61)16. 巨骨(61)17. 天鼎(61)18. 扶突★(61)19. 口禾髎(62)20. 迎香★★(62)
  第三节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 62
  
  一、 足阳明经络 / 63
  
  二、 足阳明腧穴 / 66
  1. 承泣★(66)2. 四白★(66)3. 巨髎(67)4. 地仓★★(67)5. 大迎(67)6. 颊车★★(68)7. 下关★★(68)8. 头维★★(69)9. 人迎★(69)10. 水突(70)11. 气舍(70)12. 缺盆(70)13. 气户(70)14. 库房(70)15. 屋翳(71)16. 膺窗(71)17. 乳中(71)18. 乳根(71)19. 不容(71)20. 承满(71)21. 梁门★(71)22. 关门(72)23. 太乙(72)24. 滑肉门(72)25. 天枢★★(72)26. 外陵(73)27. 大巨(73)28. 水道(73)29. 归来★★(73)30. 气冲(73)31. 髀关(74)32. 伏兔★(74)33. 阴市(75)34. 梁丘★(75)35. 犊鼻★(75)36. 足三里★★(76)37. 上巨虚★★(76)38. 条口★(77)39. 下巨虚★(77)40. 丰隆★★(78)41. 解溪★(78)42. 冲阳(79)43. 陷谷(79)44. 内庭★★(79)45. 厉兑★(80)
  第四节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 80
  
  一、 足太阴经络 / 80
  
  二、 足太阴腧穴 / 82
  1. 隐白★★(82)2. 大都(83)3. 太白★(83)4. 公孙★★(84)5. 商丘(84)6. 三阴交★★(84)7. 漏谷(85)8. 地机★(85)9. 阴陵泉★★(86)10. 血海★★(86)11. 箕门(87)12. 冲门(87)13. 府舍(87)14. 腹结(87)15. 大横★(88)16. 腹哀(88)17. 食窦(88)18. 天溪(88)19. 胸乡(89)20. 周荣(89)21. 大包★(89)
  第五节手少阴经络与腧穴 / 89
  
  一、 手少阴经络 / 90
  
  二、 手少阴腧穴 / 91
  1. 极泉★(91)2. 青灵(92)3. 少海★★(92)4. 灵道(93)5. 通里★★(93)6. 阴郄★(94)7. 神门★★(94)8. 少府★(95)9. 少冲★★(95)
  第六节手太阳经络与腧穴 / 96
  
  一、 手太阳经络 / 96
  
  二、 手太阳腧穴 / 98
  1. 少泽★★(98)2. 前谷(99)3. 后溪★★(99)4. 腕骨★(100)5. 阳谷(100)6. 养老★★(100)7. 支正★(101)8. 小海★(101)9. 肩贞(102)10. 臑俞★(102)11. 天宗★★(102)12. 秉风(103)13. 曲垣(103)14. 肩外俞(103)15. 肩中俞(103)16. 天窗(103)17. 天容(103)18. 颧髎★(104)19. 听宫★★(104)
  
  
  第七节足太阳经络与腧穴 / 105
  
  
  一、 足太阳经络 / 105
  
  二、 足太阳腧穴 / 108
  1. 睛明★★(108)2. 攒竹★★(108)3. 眉冲(109)4. 曲差(109)5. 五处(109)6. 承光(110)7. 通天(110)8. 络却(110)9. 玉枕(110)10. 天柱★★(110)11. 大杼(111)12. 风门★(111)13. 肺俞★★(112)14. 厥阴俞(112)15. 心俞★★(112)16. 督俞(113)17. 膈俞★★(113)18. 肝俞★★(113)19. 胆俞★(114)20. 脾俞★★(114)21. 胃俞★(115)22. 三焦俞(115)23. 肾俞★★(116)24. 气海俞(116)25. 大肠俞★★(116)26. 关元俞★(117)27. 小肠俞(117)28. 膀胱俞★(118)29. 中膂俞(118)30. 白环俞(118)31. 上髎(118)32. 次髎★★(119)33. 中髎(119)34. 下髎(119)35. 会阳(119)36. 承扶(120)37. 殷门(120)38. 浮郄(120)39. 委阳★(120)40. 委中★★(121)41. 附分(121)42. 魄户(121)43. 膏肓★★(122)44. 神堂(122)45. (122)46. 膈关(122)47. 魂门(123)48. 阳纲(123)49. 意舍(123)50. 胃仓(123)51. 肓门(123)52. 志室★(123)53. 胞肓(124)54. 秩边★(124)55. 合阳(124)56. 承筋(125)57. 承山★★(125)58. 飞扬★(125)59. 跗阳(126)60. 昆仑★★(126)61. 仆参(126)62. 申脉★★(127)63. 金门(127)64. 京骨(127)65. 束骨★(127)66. 足通谷(128)67. 至阴★★(128)
  第八节足少阴经络与腧穴 / 129
  
  一、 足少阴经络 / 129
  
  二、 足少阴腧穴 / 131
  1. 涌泉★★(131)2. 然谷★(132)3. 太溪★★(132)4. 大钟★(133)5. 水泉(133)6. 照海★★(133)7. 复溜★★(134)8. 交信(135)9. 筑宾(135)10. 阴谷(135)11. 横骨(135)12. 大赫★(136)13. 气穴(136)14. 四满(136)15. 中注(136)16. 肓俞★(137)17. 商曲(137)18. 石关(137)19. 阴都(137)20. 腹通谷(138)21. 幽门(138)22. 步廊(138)23. 神封(138)24. 灵墟(138)25. 神藏(138)26. 彧中(138)27. 俞府★(139)
  第九节手厥阴经络与腧穴 / 139
  
  一、 手厥阴经络 / 139
  
  二、 手厥阴腧穴 / 141
  1. 天池★(141)2. 天泉(142)3. 曲泽★★(142)4. 郄门★★(143)5. 间使★(143)6. 内关★★(144)7. 大陵★(144)8. 劳宫★★(145)9. 中冲★(146)
  第十节手少阳经络与腧穴 / 146
  
  一、 手少阳经络 / 147
  
  二、 手少阳腧穴 / 148
  1. 关冲★(148)2. 液门(149)3. 中渚★★(149)4. 阳池★(150)5. 外关★★(150)6. 支沟★★(151)7. 会宗(151)8. 三阳络(151)9. 四渎(152)10. 天井(152)11. 清泠渊(152)12. 消泺(152)13. 臑会(152)14. 肩髎★★(152)15. 天髎(153)16. 天牖(153)17. 翳风★★(153)
  
  
  18. 瘈脉(154)19. 颅息(154)20. 角孙★(154)21. 耳门★(155)22. 耳和髎(155)23. 丝竹空★★(155)
  第十一节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 156
  
  一、 足少阳经络 / 156
  
  二、 足少阳腧穴 / 159
  1. 瞳子髎★(159)2. 听会★★(159)3. 上关(160)4. 颔厌(160)5. 悬颅(160)6. 悬厘(160)7. 曲鬓(161)8. 率谷★(161)9. 天冲(161)10. 浮白(161)11. 头窍阴(162)12. 完骨(162)13. 本神(162)14. 阳白★★(162)15. 头临泣★(162)16. 目窗(163)17. 正营(163)18. 承灵(163)19. 脑空(163)20. 风池★★(164)21. 肩井★(164)22. 渊腋(165)23. 辄筋(165)24. 日月★(165)25. 京门★(166)26. 带脉★(166)27. 五枢(167)28. 维道(167)29. 居髎(167)30. 环跳★★(167)31. 风市★★(168)32. 中渎(169)33. 膝阳关(169)34. 阳陵泉★★(169)35. 阳交(170)36. 外丘(170)37. 光明★(170)38. 阳辅(170)39. 悬钟★★(171)40. 丘墟★★(171)41. 足临泣★★(172)42. 地五会(172)43. 侠溪★(172)44. 足窍阴★(173)
  第十二节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 173
  
  一、 足厥阴经络 / 174
  
  二、 足厥阴腧穴 / 176
  1. 大敦★★(176)2. 行间★★(176)3. 太冲★★(177)4. 中封(177)5. 蠡沟★(178)6. 中都(178)7. 膝关(178)8. 曲泉★(178)9. 阴包(179)10. 足五里(179)11. 阴廉(179)12. 急脉(180)13. 章门★(180)14. 期门★★(181)
  第四章奇经八脉182
  第一节督脉 / 182
  
  一、 经脉循行(附交会穴) / 182
  
  二、 主要病候 / 184
  
  三、 功能与主治 / 184
  
  四、 腧穴 / 184
  1. 长强★(184)2. 腰俞(185)3. 腰阳关★★(185)4. 命门★★(186)5. 悬枢(186)6. 脊中(186)7. 中枢(186)8. 筋缩(187)9. 至阳★(187)10. 灵台(187)11. 神道(187)12. 身柱(188)13. 陶道(188)14. 大椎★★(188)15. 哑门★★(188)16. 风府★★(189)17. 脑户(190)18. 强间(190)19. 后顶(190)20. 百会★★(190)21. 前顶(191)22. 囟会(191)23. 上星★(191)24. 神庭★(191)25. 素髎★(192)26. 水沟★★(192)27. 兑端(193)28. 龈交(193)29. 印堂★★(193)
  第二节任脉 / 193
  
  一、 经脉循行(附交会穴) / 194
  
  二、 主要病候 / 194
  
  
  
  三、 功能与主治 / 195
  
  四、 腧穴 / 195
  
  1. 会阴(195)2. 曲骨(195)3. 中极★★(195)4. 关元★★(196)5. 石门(196)6. 气海★★(197)7. 阴交(197)8. 神阙★★(197)9. 水分(198)10. 下脘★(198)11. 建里(198)12. 中脘★★(199)13. 上脘(199)14. 巨阙(199)15. 鸠尾(199)16. 中庭(200)17. 膻中★★(200)18. 玉堂(200)19. 紫宫(200)20. 华盖(200)21. 璇玑(201)22. 天突★(201)23. 廉泉★★(201)24. 承浆★(202)
  第三节冲脉 / 202
  
  一、 经脉循行(附交会穴) / 203
  
  二、 主要病候 / 204
  
  三、 主要功能 / 204
  第四节带脉 / 205
  
  一、 经脉循行(附交会穴) / 205
  
  二、 主要病候 / 206
  
  三、 主要功能 / 206
  第五节阴蹻、阳蹻脉 / 206
  
  一、 经脉循行(附交会穴) / 206
  
  二、 主要病候 / 208
  
  三、 主要功能 / 208
  第六节阴维、阳维脉 / 208
  
  一、 经脉循行(附交会穴) / 209
  
  二、 主要病候 / 210
  
  三、 主要功能 / 210
  第七节奇经八脉的综合作用 / 211
  
  一、 统领、联络作用 / 211
  
  二、 溢蓄、调节作用 / 211
  第五章常用经外奇穴212
  第一节头颈部穴 / 212
  
  
  1. 四神聪★(212)2. 当阳(212)3. 鱼腰(213)4. 太阳★(213)5. 耳尖(213)6. 球后(213)7. 上迎香(214)8. 内迎香(214)9. 聚泉(214)10. 海泉(214)11. 金津★、玉液★(215)12. 翳明(215)13. 颈百劳(215)14. 夹承浆(215)15. 牵正★(216)16. 安眠★(216)
  第二节胸腹部穴 / 216
  
  
  1. 子宫(216)2. 三角灸★(217)3. 提托(217)
  第三节背部穴 / 218
  
  
  1. 定喘★(218)2. 夹脊★(218)3. 胃脘下俞★(218)4. 痞根(219)
  
  
  
  
  5. 下极俞(219)6. 腰宜(219)7. 腰眼★(219)8. 十七椎(219)9. 腰奇(219)
  第四节上肢穴 / 220
  
  
  1. 肘尖(220)2. 二白★(220)3. 中泉(220)4. 中魁(221)5. 大骨空(221)6. 小骨空(221)7. 腰痛点★(221)8. 外劳宫★(221)9. 八邪★(221)10. 四缝★(221)11. 十宣(222)12. 肩前(222)
  第五节下肢穴 / 223
  
  1. 髋骨(223)2. 鹤顶★(223)3. 百虫窝(223)4. 内膝眼★(223)5. 胆囊★(223)6. 阑尾★(224)7. 内踝尖(224)8. 外踝尖(224)9. 八风★(224)10. 独阴(224)11. 气端(225)
  
  下篇根结、标本、气街、四海与现代研究进展
  
  第六章根结、标本、气街、四海229
  第一节根结与标本 / 229
  
  一、 根结 / 229
  
  二、 标本 / 231
  第二节气街与四海 / 233
  
  一、 气街 / 233
  
  二、 四海 / 235
  第七章经络腧穴的现代研究237
  第一节经络的现代研究 / 237
  
  一、 经络现象的研究 / 237
  
  二、 循经感传现象形成机制的研究 / 241
  
  三、 经脉脏腑相关研究 / 242
  
  四、 关于经络实质的几种假说 / 244
  第二节腧穴的现代研究 / 248
  
  一、 腧穴形态结构的研究 / 248
  
  二、 腧穴生物物理特性的研究 / 249
  
  三、 腧穴病理反应的研究 / 251
  
  四、 腧穴功能的研究 / 251
  
  五、 腧穴刺激效应的研究 / 252
  
  
  
  
  附录
  
  
  附录1经络、腧穴歌赋选257
  
  附录2《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推荐养生保健要穴262
  
  附录3手足部反射区定位及主治264
  
  
  附录4第2掌骨侧全息穴位图272
  显示部分信息
  前  言
  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开创至今历六十年。一甲子朝花夕拾,六十年砥砺前行,实现了长足发展,不仅健全了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创新了中医药高等教育模式,也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人才,履行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职能和使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材作为中医药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也伴随着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从少到多,从粗到精,一纲多本,形式多样,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64年受国家卫生部委托出版全国中医院校试用教材迄今,肩负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医院校教材建设和出版的重任,产生了一大批学术深厚、内涵丰富、文辞隽永、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优秀教材。尤其是1985年出版的全国统编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第五版),至今仍被誉为中医教材之经典而蜚声海内外。
  2006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在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管理研究会的精心指导下,在全国各中医药院校的积极参与下,组织出版了供中医药院校本科生使用的“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以下简称“精编教材”),并于2011年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这套教材融汇了历版优秀教材之精华,遵循“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同时高度契合国家执业医师考核制度改革和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的要求,在组织策划、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反复论证,层层把关,使“精编教材”在内容编写、版式设计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均达到了预期的要求,凸显了“精炼、创新、适用”的编写初衷,获得了全国中医药院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印发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颁布了《中医药法》和《〈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把发展中医药事业作为打造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文化强国、“走出去”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都需要中医药发挥资源优势和核心作用。面对新时期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总体要求,中医药高等教育必须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更加主动地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为此,精编教材的编写将继续秉持“为院校提供服务、为行业打造精品”的工作要旨,在全国中医院校中广泛征求意见,多方听取要求,全面汲取经验,经过近一年的精心准备工作,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启动了第三版的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和完善将在保持“精编教材”原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经典、精炼、新颖、实用”的特点,并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系列讲话精神,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坚持高等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足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遵循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律和中医药教育规律,深化中医药特色的人文素养和思想情操教育,从而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
  同时,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管理研究会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将不断深化高等中医药教材研究,在新版精编教材的编写组织中,努力将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与中医药发展的现实目标及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健康中国”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断完善高等中医药教材体系和丰富教材品种,创新、拓展相关课程教材,以更好地适应“十三五”时期及今后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学实践要求,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我国高等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能力,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教材的编写出版需要在实践检验中不断完善,诚恳地希望广大中医药院校师生和读者在教学实践或使用中对本套教材提出宝贵意见,以敦促我们不断提高。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教学管理研究会理事长
  
  2016年12月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4,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