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微反应:小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
作者 姜振宇
出版日期 2016-01-01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号
(13位)
9787535484703
ISBN号
(10位)
7535484700
开本 32
页数  
装帧 平装
定价(C$) 15.8
约合(US$) 12.48
[ 内容简介 ]

1、畅销经典,50%以上内容更新,大开本,大配图;
  2、中国微反应研究专业权威的著作;
  3、全书采用真人原创配图,精准、生动!
  4、新增大量生活测试案例及刑事案例。
  5、附赠大张海报版《微反应实用速查表》,方便张贴及携带。
  ★人心难测,但再深的伪装也敌不过人的本能!只要你能学会“读懂”与“控制”,你就能了解真实的自己、看穿他人的内心,掌控局面,掌控人生!
  本书适用于:营销、管理、情感、谈判、识人……
  
  中国微反应研究应用经典之作,大幅增补更新,黄金修订版!
  微反应是个人内心想法的忠实呈现,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准确线索。本书作者姜振宇经过8年研究积累、与15家司法机构合作、基于600小时刑事案例录像,全面分析了常见的8种微反应类型(安慰反应,冻结反应,爱恨反应,仰视反应,领地反应,战斗反应,胜败反应,呼吸反应);用丰富的案例和科学的阐释帮助读者精确、深入剖析身体“小动作”。
  本书在国内开启了“应激微反应”研究的先河,火爆畅销。现新增大量刑事案例、修订部分专业理论,推出修订升级版!
  
  姜振宇
  一个呆萌的学者、时尚的科研者、个性化十足的畅销书作者。
  他是心理应激微反应研究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教师;
  他领导着国内首家应用心理应激微反应进行测谎的研究团队;
  他担任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心理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国内多家公安机关和反贪机关的特邀研究人员。
  著有《掌控者》《微反应》《微表情》等畅销书。
  
  开篇:大老板的心思莫测 / 001
  
  第1章专业十问入“微”门
  人的社交表现都是有备而来的“表演”,微反应则是人类作为一种生物的本能反应,因此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准确线索。它是一种理解他人的工具,也可以据此设计出应对他人的策略。
  
  问题1:什么是微反应? / 007
  问题2:微反应有国外的研究吗? / 009
  问题3:微反应的“微”字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 / 010
  问题4:为什么“单向表达不分析”? / 015
  问题5:微反应能干什么用? / 017
  问题6:刺激源的形式有哪些? / 020
  问题7:为什么人类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 / 024
  问题8:什么是基线 / 029
  问题9:微反应能被控制住吗? / 034
  问题10:表演会克制住微反应吗? / 036
  ★实验案例:演技能否对抗微反应 / 037
  
  第2章微反应重要的四经八脉
  微反应的全称,是心理应激微反应,是指人在受到有效刺激之后,所做出的不经意的反应动作;它可适用的领域,是所有人际交往的场景。微反应,人人都逃不掉!
  
  21常见研究方法比较 / 041
  2.1.1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2.1.2研究媒体中的视频或图像
  2.1.3用真人真事进行实验研究
  2.1.4刑事案件侦查研究
  
  22八大反应类型 / 050
  2.2.1安慰反应
  2.2.2冻结反应
  2.2.3爱恨反应
  2.2.4仰视反应
  2.2.5领地反应
  2.2.6战斗反应
  2.2.7胜败反应
  2.2.8呼吸反应
  
  第3章不怕,不怕,我能行――安慰反应
  人在受到批评、压力、否定等负面刺激时,经常无意识地表现出一些寻求安慰的身体微反应,以减缓内心的不适感。当这些细微动作出现时,说明这个负面刺激源非常重要,具有继续深挖和分析的价值,也许能成为获取真相的关键线索。
  
  31视觉安慰 / 061
  3.1.1神奇的瞳孔
  3.1.2视线转移
  3.1.3说谎的人会不会出现视觉逃避?
  
  32听觉安慰 / 067
  
  33口唇安慰 / 068
  3.3.1嘴唇的动作
  3.3.2咀嚼和咀嚼的变形动作
  3.3.3吞咽口水
  3.3.4味道的安慰
  
  3.4肌肤安慰 / 074
  3.4.1头发和头皮的安慰
  3.4.2针对面部器官的安慰
  3.4.3针对躯干的安慰
  3.4.4衍生的皮肤安慰
  3.4.5针对手部的安慰
  ★测试案例:受到董事会压制的企业经理人 / 073
  ★测试案例:故意撒谎对抗测试的下场 / 079
  本章总结 / 087
  
  第4章注意,千万别动――冻结反应
  人在受到意外刺激时,会在瞬间减少或停止动作,并尽可能收缩身体,以便收集信息、减少痕迹并判断对策。看到这些微小的反应,可知对方心态大幅减弱,呈现害怕状态。而这个刺激点很可能成为攻破对方心理防线的有力武器!
  
  4.1冻结反应的原理 / 091
  4.2惊:意外且关心 / 093
  4.3怕:跪叩求生 / 095
  4.4先惊后怕 / 096
  4.5隐晦的冻结反应 / 097
  4.5.1手的冻结反应
  4.5.2脚的冻结反应
  4.5.3面容僵化
  ★刑事案例:意外伤人致死案 / 103
  本章总结 / 105
  
  第5章爱则亲,恨则逃――爱恨反应
  人和人身体间的距离,可以体现出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喜欢就靠近,不喜欢就远离。在热恋中,在商务服务中,在合作谈判中……出现的这些反应都是至关重要的信息。这一规律也可以倒过来使用,通过关心行为和亲近反应的距离控制,加速信任感的建立。
  
  5.1逃离反应 / 109
  5.1.1恐惧性逃离
  5.1.2厌恶性逃离
  5.1.3隐晦的逃离
  ★案例分析:女车模VS女主持 / 115
  
  5.2亲近反应 / 120
  5.2.1四种心理距离
  5.2.2亲近反应的心理动因
  ★趣味案例:夫妻吵架的“求和时间” / 124
  本章总结 / 127
  
  第6章傲慢与谦卑――仰视反应
  代代相传的生存与死亡的记忆,让人在潜意识里仰视和敬畏比自己大的东西,也会让人在比拼的时候把自己塑造得更高大,哪怕只是仰头、抬下巴;而把身体放低则是表示礼貌、谦逊以及服从。所以,观察一个人的体态高低,可以判断其内心对自我的真实定位。
  
  6.1仰视反应 / 131
  6.1.1傲慢
  6.1.2满意和享受
  ★趣味案例:如何寒暄能快速取悦对方 / 136
  
  6.2负仰视反应 / 137
  6.2.1低头 脊柱弯曲
  6.2.2高低定位的变形――酒文化
  
  6.3四种握手方式的不同含义 / 141
  本章总结 / 144
  
  第7章这是我的领地――领地反应
  在人类世界里,领地意味着权威和掌控感,人会表现得放松和自信;一旦受到挑战或侵犯,则会引起强烈的警觉、愤怒和反击。不要跨越领导者心中的“红线”,那会决定你的去留甚至生死;而刻意冒犯掌控者的领地,则能激起对方的愤怒,使其泄露更多的内心秘密。
  
  7.1扩张 / 147
  7.1.1领地的建立:手和臂
  7.1.2领地的建立:脚和腿
  ★刑事案例:行受贿案件
  
  7.2松弛 / 153
  7.2.1炫耀
  7.2.2不紧张
  7.2.3不拘小节的晃动
  7.2.4抖腿
  7.2.5声音
  ★测试案例:心理学专业人士挑战微反应测试 / 154
  
  7.3挥洒――我的地盘听我的 / 159
  7.4空间的禁忌 / 161
  7.5自卫:对外防御 / 162
  本章总结 / 163
  
  第8章进攻与防守――战斗反应
  愤怒情绪一旦被唤醒,全身上下都会协调统一,进入明显的战斗状态。所以,战斗反应极难作假且易于识别。尽管在文明的社会规则约束下,战斗反应产生了若干演变,但映射的内心却是同样凶险,一旦出现,即要引起警觉。
  
  8.1战斗准备 / 168
  8.1.1脖子变粗
  8.1.2握拳
  8.1.3咬牙切齿
  8.1.4叉腰
  8.1.5隐晦的战斗准备――指尖控制
  ★测试案例:压力攀升下的反应 / 170
  ★测试案例:什么情况下,Ta的一言一行是在精准控制中? / 173
  8.2战斗发力 / 174
  8.2.1语言少且单一
  8.2.2攻击桌面
  8.2.3指向进攻对象
  8.2.4腿和脚的进攻动作
  8.2.5如何辨别愤怒情绪的真伪?
  ★案例分析:克林顿否认与莱温斯基有染事件 / 179
  8.3防御保护 / 180
  8.3.1建立屏障
  8.3.2完整防御态
  8.3.3抱二郎腿
  8.3.4阻断反应
  8.4专业人士的例外情况 / 189
  本章总结 / 191
  
  第9章胜败并非常事――胜败反应
  战斗有输赢,胜利者的身体和神经都会很兴奋,会呈现出多种活跃的表现;而失败者的神经系统进入压抑状态,身体重心向下并收缩,呈现出自然散落状。注意观察对方的这些反应,可以判断其内心真实的心理状态。
  
  9.1胜利反应 / 196
  9.1.1胜利姿态
  9.1.2胜利动作
  ★测试案例:矫正了男友行为的“得意”女孩儿 / 201
  ★刑事案例:小问题引出大破绽 / 203
  9.2失败反应 / 204
  9.2.1身体的垂落
  9.2.2无奈的叹息
  9.2.3长期的压抑
  ★测试案例:优质大龄剩女的不幸婚姻 / 206
  ★测试案例:生活中需要谨慎对待的一类成功人士 / 207
  本章总结 / 209
  
  第10章关键时刻,别被呼吸出卖――呼吸反应
  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会呈现出不同的呼吸状态变化,如惊讶时的吸气、厌恶时的呼气、愤怒时的深长呼气、恐惧时的“大气都不敢出” ……通过观察呼吸的幅度与频率,也可以判断对方神经系统和身体状态的兴奋程度是增加还是降低。
  
  10.1呼吸的生理作用 / 213
  10.2呼吸能否被控制 / 214
  10.3呼吸增强 / 215
  10.3.1 吸气增强
  10.3.2呼气增强
  10.3.3吸气和呼气同步增强
  10.3.4深呼吸的平复兴奋作用
  ★测试案例:是否脚踏两只船? / 217
  10.4呼吸减弱和抑制 / 221
  本章总结 / 224
  
  第11章微反应辨谎
  测谎,是心理应激微反应尖端、炫酷的应用之一,但不是一些“公式化”的神技。学会分析微反应,能够准确判断他人是否说谎,从而及时制定应对策略,避免对方欺骗可能带来的损失;同时,也可以学会怎么跟各种人打交道。
  
  11.1什么是说谎 / 227
  11.1.1实话的标准
  11.1.2谎话的认定
  11.2说谎的目的――趋利避害 / 231
  11.3说谎的形式 / 232
  11.4微反应分析谎言的方法 / 234
  11.5设计好的谎言怎么破? / 235
  ★实验案例:说谎的原始模型 / 237
  参考书目 / 239
  
  开篇:大老板的心思莫测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会对你坦诚?
  报纸、电视、网络,躲在后面的写手有着自己的产业链,写着他们想让你“认为是这样”的东西,再演给你看。
  可能,你每天都忙碌于各种角色之间的转换,但都感受到懵懵懂懂的无奈。
  
  我的女神啊,我已经竭尽所能地把我好的状态向你滔滔不绝地表现一个小时了,怎么你还是没打算多说点什么呢?为什么每次我给你夹菜倒水,你都会礼貌地笑笑,肯吃也肯喝,就是不愿意我碰你的手呢?是矜持的教养,还是对我没兴趣?
  任何清醒而理性的人,都有能力做出得体的举动,也都有能力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想了解女神的意愿,这么猛冲滥打,会错失很多机会。视线、姿态、距离,都是女神表露自己意愿的方式,用心学习的话,可以捕获很多宝贵的信息。
  
  对面的这位VIP,我已经把我们好的产品介绍给你了,你不说话算什么意思呢?跷起的二郎腿轻微晃动着,身体靠在沙发上,眯着眼睛满脸笑意,只是看着我不说话。我要在这个时候再努力推进一下吗?还是等他先开口?这时候说话会不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他之前究竟满不满意啊?
  大客户当然要比你强势,至少是在表面上,因为人家是衣食父母。专业可信、恭敬有加,是每一个业务员都能做到的基本功,人家见的多了。感不感兴趣和满不满意这么肤浅的答案,永远不可能从这些高深客户的嘴里说出来。双腿的角度、躯干的紧张度以及晃动的幅度和频率,都可以显示出特别的意义。
  
  听人说,同样要参加升职竞聘的竞争者很有背景,据说老板很喜欢他。但老板不是一直很赏识我吗?昨天不是还拍着我的肩膀说,我很有培养前途吗?难道,老板真的更“宠爱”他吗?昨天开会的时候,看他那个俯首帖耳的样子就恶心,老板真的喜欢这种爱拍马屁的人?
  老板更青睐谁,是不会随便说出来的,尤其是在敏感的时期。靠听老板的话或者靠听传言?其实你可以穿越语言的迷雾,用更实际的身体反应来判断老板和别人的亲近程度,以及老板对哪个方案更加感兴趣。当然,如果老板就是任人唯亲的货色,也没必要为这种人和这种公司费心。
  
  创业去找投资人,滔滔不绝地讲完自己的创业大计,对方似乎全程都在听,但又不是那种完全专注的听,他们感不感兴趣、认不认同?后给一句“我们研究一下,你等回复”是什么意思?这样折磨人,等待的时光就是煎熬啊,我的创业大计,会不会就此顺风顺水地开展起来呢?
  迫切的人,通常会忽略聆听者的反应,只顾讲自己准备好的东西。如果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能够透过小动作读懂“金主们”的心,就能把握的时机和节奏,做到收放自如地精准投放,融资效率会高很多。
  
  总之,有利益牵扯的时候,没有人会随便跟你说实话,语言是交流信度的信息通道,对方的一切真实想法要靠自己判断。判断得准,你就能赶在所有人之前抓住好的机会。不会判断?听天由命好了。
  
  人的行为可以透露出很多秘密。如果是社交行为,我们可以明白无误地知道这些“妆容”举动背后的动机;如果是情绪行为和生理行为,我们就可以通过微反应的理论原理,倒推其心理感受和决策动机。嘴上说“喜欢”“很好”“支持”“相信我”以及“我们谁跟谁”,心里是不是这么想?在行为人的全身上下,有无数细节可以透露出其语言的真实性。
  
  公司会议,全公司高管一边屏气凝神地听着,一边偷眼看着大老板的一举一动。
  大老板也就是老板的老板。我在做汇报,他在听。大老板满意的话,这个项目就是所有人的金矿。
  不过,大老板是英国人,老派绅士的,深沉而不动声色。
  不过,我有一项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本领,那就是对方任何一丝细微的举动,都逃不过我的眼睛,哪怕仅仅是轻微的呼吸变化。
  我知道,他现在听得很认真,因为视线一直跟随着内容。这非常重要,如果这时候视线跑偏或者失焦,那就已经没希望了。
  
  大老板听完,沉默,脸上没有表情。
  典型的社交表现!
  一般有江湖经验的老狐狸,都是这么一副深不可测的模样,因为他们会有意识地掩藏自己的感受。英国人平常极其讲究礼节,让人感觉很舒服。但是在这种让人感觉命悬一线的关键时刻,矜持和自制就变成了面具!
  大老板还是没有表情变化,只是用眼神注视了一下老板,像是在征求他的意见,然后又把目光徐徐移到我的脸上,一边平静地看着我,一边用右手的小拇指、无名指、中指、食指依次轻轻敲击桌面,动作幅度并不大,敲击的动作也从容。
  看到这个手指的敲击动作,我放了大半的心,暗自舒了一口气。因为,这个敲击的频率以及手指轮替的动作,只有在积极的认真心态下才能做得出来。
  几秒钟之后,他问道:“小伙子,你觉得你的项目方案怎么样?”
  我暗笑,心里想,这大概就是高层的用人之术――给予压力、打造威慑力。普通人不知道如何分辨施压的背后是“生气”还是“欣赏”,所以会焦虑增加。但我看到了他矜持背后的“积极和认真”,所以这个提问是对我个人感兴趣的衍生表达,而不是对项目方案本身的质疑。
  我的老板,也向我的方向,几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那么接下来,就是我控制局面的时间了。
  It’s show time!
  
  第1章〓专业十问入“微”门
  
  微反应问题1:什么是微反应?
  微反应的全称,是心理应激微反应。
  心理应激微反应是指人在受到有效刺激之后,所做出的“不经意”的反应动作。
  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尤其是对抗性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人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明显的失态。失态,就是微反应的一种,会把自己的真实心态暴露无遗,让自己在对手面前“弱”爆了。所以,人们在察觉到自己出现失态之后,会在时间试图抑制、掩饰甚至伪装自己的真实状态。
  不过,失态只能算是级别很低的“微”反应,因为太过明显。真正够得上“微”级别的反应,不易被对手察觉,有的时候甚至连自己一方的人也看不出来。与失态产生的过程完全相同,微反应也是当事人对自己内在情绪和外显行为的失控,只是失控的时间很短,反应形态也小,而且当事人通常会迅速用行云流水般的掩饰行为一带而过。
  对于这种时间短、形态小、掩饰良好的微反应,经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人和机器都能够掌握特定的方法观察到这些不起眼的动作,进而破解当事人的真实感受和认知。
  
  重申:微反应是什么?
  心理应激微反应是指,人在受到有效刺激之后,所做出的不经意的反应动作。
  由于当事人会有掩饰,所以你能简单看到的各种明显反应,极有可能是当事人故意做出来给你看的。真正需要关注的,是那些“不经意”(not made by choice)的小反应,是那些当事人没有在意,或者没有能够完全掩饰住的微小反应。这些微小反应的背后,通常都是强大的习惯、情绪,甚至是生理需求在下命令。一旦看到这些有规律的反应形态,就可以开始推导当事人的真实感受和认知了。
  
  举个例子:
  一个人身着单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脸寒苦。
  你问他:“冷吗?”
  他立刻挺起胸膛,声音洪亮地答道:“不冷。”一边回答,一边微微缩紧手臂和肩膀,仍旧抑制不住地瑟瑟发抖,只是因为用力,抖动得没有那么明显了。
  哪一种是微反应?他冷不冷?
  发抖、缩紧手臂和肩膀,都是微反应,是生理需求下达的行为指令。他很冷。
  
  再举个例子:
  下级官员一脸笑容地端起领导的尿盆,嘴里殷勤说道:“您别动,您别动,病了就要好好休息,我来就好。”
  转身出了房间之后,之前脸上的笑容仍在,但手臂尽量伸直,让尿盆离自己鼻孔尽量远,屏住呼吸地行走。
  哪一种是故意的表现、哪一种是无法抑制的微小反应?哪一种能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感受?
  笑容、语言,都是故意做给人看的。对秽物的远离与逃避,是当事人的真实认知――嫌弃。
  不过,人就是如此的复杂,能够在明明生理嫌弃与厌恶的情况下,却用相悖的表现来表达尊重与亲近。
  更不可思议的是,很多人还就相信这一套!
  
  后举个例子:
  领导把小张叫进办公室,拍了拍他的肩膀,并亲自拉椅子叫小张坐。领导身体略微趋前,神态慈祥,笑呵呵地对小张说:“领导班子经过考察,认为你很能干,德能勤绩廉,每一样都很出色,所以考虑提拔你,给你的肩上加点担子。”
  说到这里,领导特意停下来,端详了一下小张。
  当他看到小张表现得谦虚谨慎之后,继续说道:“不过,目前集团总部没有适当的位置,下面的片区里倒是有一个副总的职位,比你现职要高一级。虽说,地方上条件艰苦,但也是难得的锻炼和积累。你觉得怎么样?不论是留在这里再等一段时间,还是去地方上先锻炼锻炼,后的取舍,你自己做决定,领导班子也基本上会尊重你的决定。”
  小张哪能这么快就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略一迟疑的工夫,领导便已经不再保持身体趋前的姿态,而是后仰靠在椅背上,点起一支烟,若无其事地盯着他看。
  请读者来猜猜看,领导的这么多举动中,哪些表现是故意的,哪些是微反应?
  领导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是信任和提拔,还是明升暗黜?
  
  问题6:刺激源的形式有哪些?
  心理应激微反应不会分析行为人的单向表达,因为无法确认单向表达中哪些是有控制的社交行为,哪些是不经意的真情流露,而理论上单向表达是可以达到100%被控制的。
  心理应激微反应只分析行为人的应激反应,也就是受到刺激之后的反应。这就要求,必须先有刺激源,然后才可能开展分析。
  1提问
  刺激源常见的形式是提问题,要求行为人回答该问题。提问题既可以用言语来表述,也可以用文字,后者较为少见。现实生活中和刑事侦查工作中,非常多的交流过程,都是用言语表述的一问一答来完成的。提问一方,还可以在提问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言语的音量、节奏、重音、重复、语气等附加因素,改变刺激源的重点。
  除了提问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形式,也可以作为非常好的刺激源。
  2视觉刺激
  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视觉信息的刺激是非常常见的实验方法。例如,在电脑上显示不同的图像、视频,要求被试根据这些视觉信息进行反应。眼动仪就是典型的此类设备,一部分微表情实验也会用到这样的方式。在国外,还有学者根据被试看到黑人和白人的照片点赞的速度,来判断被试的种族歧视程度。测试同性恋倾向,测试广告的表达效果,测试产品的受欢迎程度,等等,不胜枚举。
  在刑事侦查工作中,也会使用照片、幻灯片、书证、证人等视觉信息展示的方法,对嫌疑人实施刺激,引起嫌疑人的相关反应。
  3动作和表演
  测试人员通过做出某些动作,或者进行某些表演,也可以达到很好的刺激效果。
  例如,在端茶送水的时候,控制彼此的身体距离和躯干姿态,控制水杯的位置和摆放力度;在和人聊天的时候,控制自己的语速和视线;在彼此见面的时候,控制握手的方式和时间、拥抱的用力程度等;在伴随行走的过程中,控制自己的位置和速度,以及是否与被试产生肢体接触等。这些不起眼的日常行为,都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刺激作用。
  如果想要刻意制造较大力度的刺激,那么“不合规矩”的行为可以轻松达到这个效果。例如,初次见面就上前给对方整理衣领、领带或者衬衫的扣子;或者用手掌触碰、甚至抚摸对方的身体(手臂、后背、腰胯等);又或者一定要给不抽烟的人点燃香烟,并放到嘴里。
  为了制造较大力度的刺激,除了通过接触互动性的动作之外,还可以设计一些表演。例如,在爱整洁的人面前不断用手指挖鼻孔;在有身份的人面前放浪形骸,吃喝言行无所顾忌;在惊慌失措的人面前显露杀机;在悲痛欲绝的人面前期期艾艾;在洋洋得意的人面前佯装大惊失色,等等。这些行为风格,对于不同的行为人,会造成非常强烈的刺激,引发大量有效反应。
  4情境塑造
  有的时候,为了实现比较复杂的目标,还会综合听觉、视觉、行为和表演等因素,设计一个情境让行为人置身其中而不自知,引发他的各种反应。
  曾经有一部电影,详尽地表达了这种方法,它的名字叫做Trueman Show,国内翻译为《楚门秀》。影片的主角从小就被置于一个电视节目布置的场景中,所有街道、房屋、物品、邻居,以及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电视节目安排好的,连天空和海洋都是虚拟的。在他成长的几十年里,发生的每件事情,甚至每句对话,也都是剧本的安排,但他本人对此一无所知。在电影的后,男主角不惜一切代价走出了这个虚拟的世界。
  在刑事侦查和犯罪心理研究的过程中,也常常用到情境塑造的刺激方式。比如,设置侦查人员和相关证人,在案发的原始环境中,按照物证痕迹、逻辑推理、相关证言等信息,要求嫌疑人置身其中将案发过程重新模拟一遍,用以帮助嫌疑人回忆起更多细节信息,或者验证其之前的供述是否成立,等等。如果是未知嫌疑人的状况下,侦查人员模拟嫌疑人的身份进行情境重现,可以帮助侦查人员寻找更多罪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缩小侦查范围。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骗局,也是使用了相同的手法。
  在2014年,就有骗子租借某地工业园,伪装成军人进驻,并在门口设有身着迷彩服的“士兵”把守防止外人进入。这些骗子还斥资在所租用的办公楼楼顶安装了“听党指挥、建设海疆”等字样的标语牌。连警方试图进入调查,都被站岗“士兵”以军事禁区、闲人免进为由拒绝。
  骗子打造这样一个高度仿真的环境,对外声称有大型基建工程对外招标,欺骗前来投标的企业支付各种费用。案件破获之后,检方已查证的涉案金额达数千万元。
  
  不论使用哪种刺激方法,刺激源一旦生效,行为人会做出相关的大量反应。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筛查这些反应。因为行为人给出的反应中,可能会包括社交行为、情绪行为和生理行为,它们复合在一起出现。根据不同行为的特征,一旦找到情绪行为和生理行为,就可以开展对行为人的心理分析了。
  后这步的心理分析,实际上是尝试建立应激反应和刺激源之间的因果关联。
  举例而言,如果对面的嫌疑人涉嫌连环杀人,那么接下来的一组刺激源与反应就可能具有重大侦查价值。
  侦查人员展示近几起杀人案件的现场照片和尸检照片,给嫌疑人看过后说:“近这几起案子的杀人手法,比起前面的案子来说,虽然都是用刀,但感觉行凶手法粗糙了很多啊!”
  嫌疑人此刻双手十指交叠,舒展身体后将躯干靠在椅背上,双腿叠放并轻微伸展,脸上显现出一丝轻蔑,但还不到厌恶的程度。
  尽管嫌疑人没有说话,但是我们通过对微反应的分析可知,他给出了如下反应:
  ①十指交叠是较高的自我控制姿态;
  ②舒展身体和躯干倚靠是心态放松的外在表现;
  ③双腿交叠和晃动,是优势心理的外在表现;
  ④轻蔑表情,映射了内心的优越感和否定评估;
  ⑤不说话,是社交反应,明确表达了嫌疑人不想回应的决定。
  而这一系列的反应,都源自于案发照片和侦查人员的评价。
  什么人会在这样的刺激源之后,出现轻松、优越和否定的主观认知呢?有一种逻辑解释得通,这些案子不会增加他的罪责,所以轻松;作案手法和结果不如他自己认为的水平高,所以他会轻蔑。如果这种因果关联成立的话,那么这名嫌疑人的嫌疑程度就会大幅提升。尽管他没有用言语回应,并进行了自我抑制,但流露出来的情绪反应,还是提供了重大的侦查线索。因为,这两种情绪反应,不会同时出自一个无辜之人。
  
  女车模VS女主持
  两个优雅女子在对话。
  女车模(下面用s简称)基本上全程保持了职业姿态,面带微笑、双手放在腹前腿上,呈端庄状,上身一开始始终没有向后靠在沙发上,基本保持挺直,双腿在坐姿的时候,交叠在一起,保持二郎腿姿态。
  但是,另外一名女子正在以主持人的身份发问,问的问题指向隐私,并不客气。女人在不客气的时候,通常也能保持优雅的姿态和笑容,但这一切对方心知肚明。
  s的姿态发生了3次轻微的变化,体现了她在录制过程中3个不同阶段的心态。
  一开始,大家和颜悦色,彼此心照不宣地聊聊时尚、模特、穿衣、吃饭等家常话题,s的坐姿尽管呈明显职业修养状态,但通过交叠在一起的小腿倾斜姿态可以判断,她的精神相对而言是放松的。
  随后,主持人刻意转入敏感话题,并且提问的方式越来越刻薄,让s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应变化,除了数次睁大双眼 “瞪”对方、鼻孔轻微扩张向外喷气的经典愤怒表情,以及双臂抬起想要做抱臂动作(但因为要保持仪态的习惯而作罢)外,还有一个微妙的变化就是,一双小腿从倾斜姿态变成几近直立角度了。虽然仍然保持着二郎腿的交叠状,但鉴于这是她 个人的仪态习惯,这个角度的变化,已经属于逃离准备反应。
  到后一个阶段,由于女主持人实在咄咄逼人,s已经无法在镜头前保持微笑仪态了。当时她的经纪人和现场导演争吵起来后,s愤怒的情绪越来越多,之前保持优雅的她居然把身体向后靠在了沙发上。这一个动作,和前面近半个小时的保持仪态相比较,是明显的厌恶性逃离反应,变化的原因肯定不是累,而是强烈的厌恶导致的逃离欲望。果然,很快大家不欢而散。
  
  所以,厌恶性逃离至关重要。
  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厌恶性逃离都映射了行为人的厌恶心理。出现这种反应,价值非常重大,因为把行为人的反应翻译出来变成台词,就是“走开”“离我远点”“真讨厌”“我不想再交流了”,等等。这样的心态属于强势心态,表达了行为人拒绝接受的强势,是交流难度增加到峰值的表现。
  如果这个时候,负面刺激不断持续甚至加强,会不断积累行为人的厌恶感。想象一下在你青春期的时候,如果有个喋喋不休的角色在你耳边不断说着你不喜欢听的话,你会作何感受?
  所以,在商业服务中,在合作谈判中,乃至于在讯问或谈话取证的过程中,出现这个反应是非常关键的时机,需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来处理。
  种,双方正在谈的话题,与核心利益诉求关联不大。被谈话对象认同与否,对事情的推进没有什么意义,常见的是干涩无聊的说教或闲谈,那么对方一旦出现厌恶心理,处理方式是“不动声色地改换话题”。因为继续积累对方的厌恶感,很有可能造成“私人恩怨”,导致后对方因为讨厌说话的人而拒绝合作。
  第二种,双方正在谈的话题,如果正是本案的核心利益诉求,那么必须消除对方的这种反应,不要让他通过身体形态和言语来拒绝交流,否则,此时一旦真的让他逃避成功,再回到相同重要的问题上时,攻克的难度会倍增。例如,在刑事侦查讯问中,可以通过增加言语力度和威慑,以及要求嫌疑人取消厌恶逃离姿态等形体约束来强行要求对方回归交流。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4,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