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幸福力
作者 杨澜
出版日期 2023-09-01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ISBN号
(13位)
9787533973469
ISBN号
(10位)
7533973461
开本 32
页数  
装帧 平装
定价(C$) 21.9
约合(US$) 17.3
[ 内容简介 ]

一本可以改善幸福认知,并有效提供实践方法的幸福提案
  
  ★从底层逻辑改善对于幸福的认知:除了生病以外,你所感受到的痛苦,都是你的价值观带来的
  我们是可以主动选择幸福的
  幸福≠没有痛苦,而是要找到与痛苦的共处之道;幸福≠永远平衡,而是在不平衡中找到新的平衡;
  幸福不在于我们看见了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解释它;
  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幸福。
  真正指引出幸福的方向,启发人们突破表象,去探求更深层次的内在幸福。
  
  ★给出切实可行的落地方案:幸福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幸福有方法,人人皆可通过学习掌握幸福力。
  就像大脑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变得更敏捷,我们的情感反应与连接的能力同样可以被训练。
  自我实现预言、内化积极体验、运用阶梯模型、重温巅峰体验……
  已经有很多人通过这些方法增强了心理韧性,获得了更多快乐。
  
  ★“幸福力六边形”帮助你重建与自然、与他人、与内心的联结
  今天的我们之所以失去了幸福力,深层原因就是失联——与自然、与他人、与内心失去联结。
  杨澜认为,“悦纳自我”“积极情绪”“自我成就”“全情投入”“培育关系”“找到意义”是构建幸福基础的六大支柱,通过这个“幸福力六边形”,可以帮助我们重建联结,感受幸福。
  
  ★探讨社会热点话题,给出幸福建议
  躺平or内卷、单身主义、霸凌现象、社交干扰、亲子关系……从多个社会热点话题入手,分析现象成因,给出应对之道。
  从“你幸福吗”这个是非题,引导大家探索“如何才能更幸福”的方法。
  
  在这个内卷与躺平不断博弈,似乎人人都不快乐的时代,《幸福力》就是一本写给所有明知自己不快乐却找不到原因的人的幸福方法论。
  作为优先提出“幸福力”概念的人,杨澜认为,幸福力就是发现、感知、创造与分享幸福的能力。今天的我们之所以失去了幸福力,深层原因就是与自然、与他人、与内心失去联结。想要重建联结,就要不断强化我们内心的“幸福力六边形”。
  本书分为六个篇章,分别对应“幸福力六边形”中的“悦纳自我”“积极情绪”“自我成就”“全情投入”“培育关系”“找到意义”,只有真正在内心建立起自己的幸福力六边形,才能获得真实且长久的满足与快乐。
  书中探讨了诸如名校毕业却内心迷茫没有目标、过度社交但情感缺少寄托、结婚与否是否关系幸福等多个社会话题,从这些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热点事件中,分析原因并给出经过科学验证的、重获幸福的思维方式与具体方法。
  归根结底,幸福是有迹可循的,人人都可通过学习掌握幸福力,构建属于自己的幸福大厦。
  
  杨澜:
  
  资深媒体人,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天下女人研习社和“杨澜读书”发起人。
  
  她创建了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电视频道——阳光卫视;
  她采访了上千位世界政要和各界风云人物;
  她是唯一两次代表北京的申奥陈述人,并曾担任上海世博会形象大使;
  她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女性之一。
  她对幸福这一人类永恒话题的学习与思考,凝结成了这本《幸福力》。
  
  前言:不开心,会不会是下一个全球大流行?
  
  Chapter 1悦纳自我:探索独一无二的自己,是一辈子的事
  活着就是奇迹
  倾听身体的声音
  解除封印,释放天性
  
  Chapter 2积极情绪:不必远眺,快乐就在我们身边
  小确幸随时准备拯救你
  如果给尴尬一点时间
  万物的诗意
  
  Chapter 3自我成就:知行合一,能谋事,也能成事
  既然我们注定闲不下来
  风物长宜放眼量
  失败,或许是伪装的祝福
  帮自己一个忙,迈出第一步
  
  Chapter 4全情投入:一心一意,乐此不疲
  找到所爱,找到所长
  社交媒体时代的情商税
  创造这件事,很酷
  
  Chapter 5培育关系:我们最终寻找的是爱与被爱的感受
  孤独是种现代病?
  不结婚就不幸福吗?
  给孩子准备的幸福行囊
  当我们决定放过
  
  Chapter 6 找到意义:用相信点亮生命的火花
  善者生存
  美的救赎
  幸福是一种选择
  
  写在后面
  参考书目
  
  
  如何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从爱上自己开始,从发现身边的小确幸开始,从投入创造开始,从分享爱的感受开始,从找到人生的意义开始。这本书字字句句都落到实处,真正指引出幸福的方向,更启发人们如何突破表象,去探求更深层次的内在幸福。——周国平
  
  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从根本上改变对幸福的认知:幸福不是消灭痛苦,而是要学会与痛苦相处,并在其中找到人生新的平衡。——彭凯平
  
  快乐有两种,一种是吃吃喝喝的享乐,一种是通过努力感受到成就感的快乐。后一种快乐能让我们持续地幸福,而这就需要我们有幸福力,能体悟两种快乐的区别,也能坚持一下,把快乐转化为幸福。——沈奕斐
  
  二十八年训练生涯给我的启发,与这本书中的道理不谋而合:人生中并没有哪一个时刻,可以决定我们的幸福。失败可以淬炼成功,遗憾也能让我们加速成长。当我们真的专注于此时此刻,就会知道幸福是由每一个微小的时刻共同组成的。——徐梦桃
  
  杨澜将发现、感知、创造与分享幸福的能力,称为“幸福力”。这个概念的提出,让幸福不再是一种模糊不定的状态,而是变成有迹可循,人人都可通过学习掌握的能力。——张西超
  
  前言:不开心,会不会是下一个全球大流行?
  
  你是否觉得,身边不快乐的人越来越多?看上去,这似乎不太合理。对比30年前,我们的收入增长了,物质丰富了,寿命延长了,为什么焦虑、抑郁的人反而变多了呢?实际上,抑郁与焦虑正在成为一种时代病,也是全球最大的健康问题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于2022年6月17日发布的《世界精神卫生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近10亿人患有精神障碍,3.5亿人患有抑郁症,每年因抑郁症自杀的人数高达100万。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经历精神疾病的折磨,而女性是男性的两倍。根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报告,中国抑郁症患者达到9500万人。
  青少年的精神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大约一半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始于14岁之前。美国盖洛普(Gallup)公司推出的《盖洛普全球情绪报告》给出一个表征全球精神心理状况的“负面体验指数”(The Negative Experience Index),说明人类的精神状况在持续变差。三年新冠疫情加上经济下行,使得这一指数进一步恶化,导致全球新增6000万抑郁症患者,患焦虑障碍的人则更多。如果不采取行动,精神疾病的影响将比新冠疫情的影响更严重。
  近年来,国内外诸多知名人士罹患抑郁症离世的新闻屡见不鲜,引发了人们对心理境遇的高度关注,和对幸福的深入思考。尤其对所谓“微笑抑郁”的讨论,更启发人们如何突破表象的观察,去探求更深层次的内在幸福。
  为什么人类会出现全球性的心理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失联。人与自然失联,人与人失联,人与内心失联。
  其一,这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相关。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气候变化的加剧,对人的精神健康造成巨大损害。数据显示,空气污染程度与精神健康问题的出现成正比。
  其二,人们的工作压力增加了。激烈的竞争,收入的分化,阶层固化,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自动化威胁着近一半的工作岗位,让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呈现更多担忧。
  其三,城市化进程让更多的人处于流动中,移民潮冲击着既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原有的社区解体了,人与人的直接交往减少,对资源的争夺加剧,互相之间的信任度降低,对立与撕裂加深。
  其四,我们的身心常处于不和谐的状态,体育运动减少,久坐不动;各种欲望和攀比,还有对外界评价的过分在意,让人心神不宁……
  在当今世界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人们的心理状况却在变得贫瘠与脆弱。
  我们说好要去追求的幸福呢?今天当我们谈论幸福,我们谈论的究竟是什么?这一人类永恒的话题,在当下有了新的维度,那就是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中,个人与社会的可持续性。我们要活着,要更美好地活着;要我们的孩子活着,更美好地活着。这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也需要相应的能力,包括对幸福的觉察与认知,对幸福的追求与创造,与他人分享幸福的意愿与行动……
  我把发现、感知、创造与分享幸福的能力,称为“幸福力”。2009年年底,我和心理学家张怡筠博士以及女性谈话节目《天下女人》的核心团队,在策划年度大型活动时,第一次在媒体上正式提出幸福力的概念,到现在已经有14年了。这期间,我阅读了逾百本心理学专著,采访了包括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哈佛幸福课主讲人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哲学家周国平、清华大学彭凯平、北师大张西超等几十位学者,也主持了包括达沃斯论坛和天下女人国际论坛在内的相关研讨会,还有在《杨澜读书》《发光吧,大女生》等专栏中讨论相关话题,的确有些话要说。
  到底什么是幸福呢?
  两千多年前,庄子与朋友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看到小鱼在其间游动,庄子说:“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不服,反驳道:“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哪里肯示弱,说道:“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开始狡辩了:“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惠子讲逻辑,庄子讲诗意,聊不到一块儿去了。
  这个故事让我们了解到有关幸福的最大争论,在于它的主观性。通过别人的眼睛寻找幸福是多么困难的事!
  虽然每个人都声称想要得到幸福,但不幸的是,先不说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天差地别,难以保证我们在讨论同一种东西,即使我们能确定自己想要的幸福是什么,实际情形对我们似乎也不太有利。
  因为,我们并不是为了幸福而生的。
  这听上去有点讽刺,但事实是,人类的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对痛苦的敏感度比对幸福的敏感度高多了。如果没有对危险的及时察觉,我们的祖先就不可能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他们需要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比如,在秋天辛劳地多储存些粮食,以避免漫长冬日的饥饿;或者筑起围栏,提防野兽的进攻。上天奖赏他们的方式,就是让他们生存并有机会繁衍生息。
  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他们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点点风吹草动,或是空气中飘来的气味,都足以让他们警觉起来:是致命的危险,还是久违的食物,是转身离开,还是奋勇进攻,都需要他们立刻做出判断。人脑中的杏仁核保持着这种原始冲动:幸福转瞬即逝,危机感无时不在。进化心理学甚至认为,我们的大脑是自然选择设计出来奴役我们的,所谓的快乐不过是一种幻觉。
  我们的大脑不仅对痛苦更加敏感,而且对于究竟什么让我们幸福,也缺乏理性的判断,甚至充满自欺欺人的谬误。曾经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他的名著《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就指出,人并非自己所认为的理性动物,我们常常受到本能与直觉的驱使而做出不理性的选择。比如,人类对损失的厌恶比对收获的愿望更强烈。举个例子,用抛硬币的方式打赌,如果是背面,你会输掉100元,如果是正面,会赢得150元,你愿意参加吗?结论是,大多数人不愿意,因为对失去100元的厌恶比得到150元的愿望更强烈。在得失都可能出现的情况下,损失厌恶会让人做出极力规避风险的选择(这个系数通常在1.5—2.5之间)。
  再比如,在人类的选择模式中有一种“锚定效应”,解释了我们对生活水平的满意度与比较的参数有很大关系,并不是客观的。如果邻居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哪怕我们自己的绝对收入有所增加,我们也会在攀比中羡慕嫉妒恨。贝索斯离婚给了前妻多少钱,最多是吃瓜群众的闲话,但隔壁小张又买了一辆新车,或者闺密晒出了新买的包包,可是实实在在的刺激。比吃、比穿、比车、比房子也就罢了。过去有句话,叫作“老婆是人家的好,儿子是自己的好”。如今攀比之风也体现在和“别人家的孩子”的比较里。攀比,让我们永不知足。我们往往不太愿意承认自己不行,而是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别人的过错,所以也就越比越愤愤不平了。
  每个人有限的经验往往还可能带来“聚焦错觉”。比如,我们总觉得幸福在远方,在别处:“那些生活在热带小岛上的人一定很幸福。”我们也倾向于放大意外事件带来的痛苦,认为:“那些遭遇车祸致残的人一辈子都毁了,真可怜!”但事实上,人们对幸福和痛苦的感受强烈程度,有边际效应随时间递减的规律。通常在突发事件发生六个月之后,这些外部改变带来的情绪震荡会逐渐淡化,回归到人本来已有的情绪水平。移民到热带小岛的人有可能痛苦不堪,遭遇车祸致残的人也有可能创造幸福人生。
  另外,人们通常更关注“短期利益”而不是长期利益。你一定听说过延迟满足实验:给孩子一颗棉花糖,如果孩子忍住不吃,那么半小时后会得到两颗糖。很多孩子忍不住先吃了再说,而那些能克制自己的冲动,等到两颗糖的孩子,在成年后也往往表现得更有自制力,也更成功。而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成年人常常迫不及待地吃下手中的糖,成为眼前利益的俘虏,而失去长远的规划能力。
  “缺少控制”或某种无力感,也往往增加我们的焦虑。比如,我们对幸福的感知能力,并不完全依靠我们的努力,父母的遗传基因的影响是巨大的。神经科学家发现,我们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也就是脑回路,是具有遗传性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或“母亲影响三代人”,说的不只是容貌身形,更是情绪反应的模式和行为举止。父母是乐观开朗的人,还是悲观内向的人,能够决定我们性格或情绪反应模式的50%左右。这一点上,我们没的选。
  我们生活的时代也不是自己选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导致竞争加剧,焦虑和压力笼罩着几乎每个年龄段的人。我们花了青少年时期大量时间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需要更新。如果说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和电力解放了人力,影响的还只是人类的体力劳动,那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甚至夺走了白领劳动者的饭碗,会计、律师、记者等职位都有可能被取代。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型人工智能,和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等图像生成软件,不仅威胁一般性的脑力劳动,而且可能比大多数创意人士更有“创意”。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将来有竞争力,不惜超前教育,揠苗助长,他们的殷切期望和考试的压力让孩子们也焦虑不堪……
  还有那些我们无法预测的环境因素,如疫情、气候变化、军事冲突等,这些外在的剧烈变化增加了不安全感,甚至带来深深的恐惧。
  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模式正在经历巨变。我们身处的社区正在重新组合中,人际关系也越发复杂。要信任别人,越来越难了。我们的祖辈生活在乡村或小镇上,左邻右舍鸡犬之声相闻,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前后左右,吃喝拉撒,婚丧嫁娶,拜祖宗求菩萨,人们一生的活动范围一般不超过十公里。三年困难时期,人们出门谋生还要拿着村里的介绍信,证明其合法性。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为了生活,还是渴望更大的发展,更多的年轻人离开乡里,去城市里接受教育并留在那里工作,成为北漂、上漂、深漂,或者漂到国外。漂泊可以很浪漫,也可以很残酷。没有了长辈的唠叨和说教,当然自由了很多,但人生地不熟的,也有受骗上当、孤独无助、叫天不应的难处。这种连根拔起,漂流不定的状态,带来很大的不安全感。
  传统的家庭模式也备受挑战。不仅不能相信陌生人,就连枕边人也可能成为陌路。电影《消失的她》让人不寒而栗,找错了人甚至有性命之忧!我们的婚姻家庭状态也比过去不稳定了,大城市的离婚率为30%—40%,情感纠纷、财产纠纷等社会新闻不绝于耳。每五个孩子就有一个生活在亲生父母离异的家庭,这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曾经深信不疑的社会价值观正在变得更加多元。信息真假难辨,价值判断失去坐标,也增加了困惑与焦虑,很多人感到内心如浮萍般找不到依靠。
  人是有共情能力的动物,即使相隔万里,我们也无法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看到平日摩肩接踵的外滩和南京路、淮海路因上海全城隔离而空无一人,很难不产生一种悲凉的感觉;看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和五六岁的孩子被带走隔离,引发了太多牵挂和担忧;看到一个乌克兰的父亲应征入伍,不得不把孩子托付给陌生人,一个孩子手里拿着仅有的一个玩具,一边走一边哭,还有一个老妇人在辗转七十小时后,躺在街头瑟瑟发抖,喃喃道“我真的想躺一会儿”,我们的心中是难以平静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如果你常常感到痛苦,说明你很正常。
  那么,我们心心念念的幸福呢?是不是离我们越来越远?在追求幸福的我们,真的只能听天由命,等幸福来敲门吗?
  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条狗关在笼子里,并在进出的门上安装了电击装置。每当狗试图离开时就会遭受电击,于是它不得不退回笼内。久而久之,条件反射形成,有一天即使大开笼门,这条狗也还是蜷缩在笼中,不愿尝试离开了。塞利格曼把这种现象称为“习得性无助”。但是,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习得性无助,另一面就是习得性的自助。正是因为我们的本能往往对痛苦更敏感,我们才更有必要学习发现、感知、创造和分享幸福的能力,这是一种克服原始冲动的训练,是对自性的唤醒。
  有人也许会说,这不就是阿Q精神,戴玫瑰色眼镜看世界吗?哦,不,这是让我们摘下那副习惯于关注消极信息的灰色眼镜,看清这个世界的五颜六色。也有人说,这些不就是老生常谈,心灵鸡汤吗?哦,不,诸多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理论和实践,印证了人类古老的智慧,同时让我们对幸福有了新的认识。
  我有三个好消息。第一,在幸福面前人人平等。拥有一张昂贵的床并不能保证你安然入眠,物质条件的限制也不能阻止你精神的丰盈,正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也能不改其乐。第二,我们是有选择的。我们的大脑回路有可能被塑造成更积极的模式。脑神经学家可以证明,就像我们可以通过健身来增强肌肉、改变体形,我们的情感反应与连接的能力同样可以被训练。主观幸福感,50%来自遗传,10%来自环境,40%来自选择。第三,幸福是有方法的。提升幸福力的理论与实践被证明是有效的。虽然“你幸福吗”这个问题遭到嘲讽,但“如何才能更幸福”却引向更有价值的讨论。已经有很多人通过这些方法增强了心理韧性,获得了更多快乐。
  马丁·塞利格曼认为,通过加强五个支柱——积极的情绪、成就感、全情投入、良好的关系和意义感,我们可以构建更稳定、更有韧性的幸福大厦。而我认为,除此之外,还需要一根支柱,那就是自尊,即自我认知与自我接纳,这是我们与这个世界一切关系的基础。所以这本书就分为六个篇章,分别对应这六大支柱,我权且把它称为“幸福六边形”。每个篇章由三至四篇短文组成,不求面面俱到,只是分享一些曾经对我很有启发的观点、方法和故事,以期对你的幸福之旅有一点点帮助。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4,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