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文言文常识读本(精装定制)
作者 陈榕甫 著
出版日期 2020-07-01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ISBN号
(13位)
9787532655502
ISBN号
(10位)
7532655504
开本 32
页数  
装帧 平装
定价(C$) 24.2
约合(US$) 19.12
[ 内容简介 ]

● 串讲文言文实词虚词255组7500余个,解读古代汉语词汇古今异同成语典故,轻松带领文言文阅读入门;
  ● 按主题编排介绍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常识,设计天文时令、地理区划、政治历史、形体生命、品德性情、家庭伦理、社会交际、文化教育、日常生活、建筑交通、世间生物、数目性质特征等12大类;
  ● 勾连课内外古诗文名言名句、成语典故,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记忆背诵、知识迁移、举一反三;
  ● 选配古代小说、戏曲、文化读物精美插图,帮助理解古代文化常识成语典故文学故事,增加阅读趣味;
  ● 与《文言文启蒙读本》配套使用,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内外古诗文名句记忆背诵、古代文化常识应考备考轻松搞定。
  ● 可作语文辞书案头查检,可供日常阅读增广见闻,可以积累词汇漂亮作文,可以应考备考获得高分。
  
  《文言文常识读本》收录习见常用多考的文言实词虚词255组7500余个,参考古代类书的做法,按词义的相同、相近和相关集中起来,用通俗语言串讲解析、连缀成篇,并按照主题分为十二辑,分别是天文时令、地理区划、政治历史、形体生命、品德性情、家庭伦理、社会交际、文化教育、日常生活、建筑交通、世间生物、数目性质特征等。相应篇目下安排了内容关系密切的课内外古诗文名句诵读,帮助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拓展;选配精美的小说戏曲故事插图,增强了阅读趣味。全书编写编排富有新意,内容通俗而学理与趣味兼具,对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常阅读古书的读者,特别是中学师生在文言文阅读、古代文化常识两个板块备考应考方面,会有很大助益。
  
  陈榕甫(1919-2018),民国时期湖南省立师范学校毕业,沪上老一辈著名语言文字专家、文史专家,素有“活字典”之称,《新民晚报》《大公报》资深编辑、撰稿人,主持《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工作数十年,曾参加权威工具书《辞海》和《汉语大词典》的编纂。数十年致力于传统语言文字文化普及工作,著有《文史丛话》《唐宋微型小说精粹》等书,其文内容通俗,形式新颖,深受读者喜爱。
  
  【目录】:
  一、 天文时令1
  天圆地方3
  天之喻称4
  天高地厚5
  日月丽天6
  月之美称8
  月有阴晴圆缺10
  星辰·星宿12
  三星·五星13
  北斗·南斗14
  北辰与其他15
  时光流逝(一)16
  时光流逝(二)18
  昼夜二十四时20
  年岁别称22
  四季24
  夏历·阴历·农历·
  旧历26
  月份别称27
  正月详解28
  春节·人日29
  元宵·春社·花朝·
  上巳30
  寒食·清明31
  端午32
  七夕·中秋33
  重阳34
  除夕35
  二十四节气36
  春秋小考38
  冬至·夏至40
  炎炎夏日41
  数九寒冬42
  风之别称43
  雨之别称45
  二、 地理区划47
  中国49
  天下51
  地名别称(一)52
  地名别称(二)54
  地名别称(三)56
  地名泛称(一)58
  地名泛称(二)60
  领土疆域61
  城池·乡野62
  开门见山64
  五岳65
  江·河66
  湖泊·水中陆地·
  水岸67
  水流·波涛68
  三、 政治历史69
  古往今来71
  改朝换代(一)72
  改朝换代(二)74
  国朝·胜代75
  治世·乱世76
  皇帝种种78
  君临天下80
  官员称谓82
  高官厚禄83
  任官授职84
  官员休沐86
  以法为戒87
  监狱·囚徒88
  严刑酷法90
  死刑种种92
  有的放矢94
  战火纷飞96
  祭祀·斋戒98
  货币·财富100
  钱可通神102
  四、 形体生命103
  身体105
  头·面106
  五官·七窍108
  牙·齿110
  头发·胡须112
  眉毛114
  手足四肢116
  五脏六腑118
  耳聪目明120
  看·见122
  呼·吸124
  行·走126
  睡·眠·梦128
  疾病130
  医疗·医生132
  药草方剂134
  死亡136
  喜气洋洋138
  怒发冲冠139
  笑逐颜开141
  痛哭流涕142
  五、 品德性情145
  圣贤·豪杰147
  人才·巨匠148
  士子149
  儒生150
  环境影响151
  标准·尺度152
  榜样·模范153
  勤学154
  学贵有恒156
  言而有信158
  傲慢·谦虚160
  福祸相依162
  贪婪164
  清廉166
  人与万物168
  六、 家庭伦理169
  人·民171
  万物之灵172
  黎民百姓174
  人之初生176
  童年178
  青年·壮年179
  老年180
  妇女181
  美女如云(一)182
  美女如云(二)184
  年龄代称(一)186
  年龄代称(二)188
  严父慈母190
  养育之恩192
  百善孝为先194
  父教195
  母教197
  兄·弟198
  夫·妻200
  夫妻恩爱202
  枯木逢春204
  岳父岳母205
  乘龙佳婿206
  七、 社会交际209
  亲属称谓(一)211
  亲属称谓(二)212
  谦称·敬称213
  姓·氏214
  名·字215
  别号种种(一)216
  别号种种(二)218
  自称代词220
  谦称221
  对称代词222
  尊称224
  谈情说爱226
  婚姻228
  媒妁之言230
  师·生232
  朋友(一)234
  朋友(二)236
  朋友(三)238
  宾客(一)239
  宾客(二)240
  尊老·贺寿242
  吊丧244
  坟墓245
  言·语246
  能言善辩247
  言语种种248
  书信250
  跪拜名目252
  礼遍天下254
  离别256
  旅途257
  恩·仇258
  八、 文化教育261
  国学·私学263
  书籍·刊印264
  笔·墨·纸·砚266
  声乐·器乐268
  余音绕梁270
  经·传271
  经传注疏(一)272
  经传注疏(二)274
  史官276
  正史277
  文体种种278
  论说文280
  公文(一)282
  公文(二)284
  传记286
  碑刻·书法288
  文章290
  妙笔生花292
  画龙点睛293
  运斤成风294
  九、 日常生活295
  五谷杂粮(一)297
  五谷杂粮(二)298
  蔬食299
  牲畜·肉食300
  烹调·庖厨302
  一日三餐304
  食·啖306
  饮·啜·吸·吮308
  饱·饥310
  醇酒薄醨311
  饮酒·醉酒312
  杯中物314
  酒器种种316
  衣服布帛318
  丝织物320
  冠·帽322
  鞋·履324
  席地而坐(一)325
  席地而坐(二)326
  鼎328
  镜·鉴330
  照天明烛331
  雉扇·羽扇·团扇332
  玉,石之美者334
  十、 建筑交通337
  宫·殿339
  登堂入室340
  祠·庙·寺·观342
  亭·台344
  楼·阁345
  房·屋346
  宅·庐·馆·舍348
  墙·壁350
  版筑351
  门·窗352
  厕所354
  道·路356
  舟·船358
  车·马360
  驿传362
  商·贾364
  市·肆365
  十一、 世间生物367
  飞禽走兽369
  禽兽形态370
  虫豸形态372
  千里马374
  灵龟376
  飞龙在天378
  动物鸣叫380
  松·柏·桃·李382
  杨柳依依383
  橙黄橘绿384
  桑·梓·榆·杞385
  竹386
  竹之典故388
  牡丹·芍药·菊花·
  梅花390
  兰草·兰花392
  映日荷花394
  瓜果飘香395
  十二、 数目、性质与特征397
  大写数字399
  伍什佰仟400
  成语与数字402
  九九口诀入诗文404
  古人不比今人高406
  三尺童子408
  权·衡410
  颜色种种(一)412
  颜色种种(二)414
  气味种种416
  事物对比418
  正确·错误420
  难·易422
  快·慢424
  大·小425
  本末·终始426
  多·少428
  左右·尊卑430
  词目笔画索引432
  
  在强调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文言文常识的积累和储备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阅读文言文,常见问题有四:众多文言名物词难以通晓;同一名称古今所指不同容易混淆;同一词形古今意义有别很难分辨;一些成语典故不明因由易致误用滥用。因此,参考古代类书的做法,按词义的相同、相近和相关,将习见常用的文言词语分门别类地集中起来,用通俗语言串讲解释,进而连缀成篇,编纂成一本文言文常识读本,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是很有帮助的。
  
  吾三省(原名陈榕甫)先生是我敬仰已久的著名文史专家、语言文字大家。回溯20多年前,先生在晚报“夜光杯”副刊上发表的“语文小札”栏目,篇篇佳构,内容精致而文字简练,拜读后获益良多。……我读先生之书,惯以“读书心细丝抽茧,练句功深石补天”(清·张庭济语)的心态对照。另,获知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先生将自己的藏书精品,无偿捐赠给《咬文嚼字》编辑部。此一善举,功莫大焉!再次诠释了先生之人格魅力。近来不知缘何,读着先生的书,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借此小文,衷心祝愿吾三省先生:天保九如,福如东海。——长虹《牵挂吾三省》
   陈先生素有“活字典”之称,是文史知识丰富而对语词方面有研究的行家。他读书用功,博闻强识,报社同人遇到疑问,他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他是老社长赵超构先生识拔的人才,因此从资料室调到副刊当编辑。陈先生不辱使命,上世纪60年代就在晚报副刊上以“卫志”等笔名撰写知识性的文史小品。1982年晚报复刊后,他又在“夜光杯”副刊上开辟“语文小札”等专栏,署名“吾三省”。同时,他在香港《大公报》上写的“文史丛谈”专栏,分诗话、文话、史话、书话等篇,很有可读性。2000年1月,陈先生出版了《文史丛话》和《语文小札》两本书,爱好文史的资深编辑白子超读后大赞,以“厚积薄发,深入浅出”评价之。他说:“翻开两书,篇篇有内容,篇篇有用处,尤其对当今莘莘学子和爱好文史的青年,解惑释疑自不在话下,就是学风文风等方面亦可视为范本。”——严建平《怀念陈榕甫先生》
  
  ……
  货币·财富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和地下考古发现,我们确知早在夏商时代,海贝曾经作为钱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因而在汉字中,多数涉及财富、价值、交换的形声字,都以贝为形符。
  财、货、资是一组同义字,都指钱财和货物,如果细加分别: 财多指日常生活必需品,包括米粟在内;货多指金玉布帛;资多指累积起来的财物。财货、资财都可并列成词。
  贿和赂,作名词用时指财物,作动词用时指以财物赠送别人。在先秦古籍中,贿字较多用作名词,赂字较多用作动词。至于像现在这样把贿赂理解为私下赠送财物而行请托,或者说用财物买通别人,那是后起的意义。
  将财物无代价地送给别人,除一般用赠表示外,又视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用字,如:
  贻(yí)有遗留义,表示将物品留下。
  赡(shàn)有供养义,多指供养父母或帮助亲戚族人,以生活必需品为主;也说赡养。
  赒(zhōu)是朋友或邻里之间在财物短缺时的互相接济;也说赒济。
  赈(zhèn)是用财物救济因遭受自然灾害以致生活陷于困境的人,规模较大,人数较多;也说赈济。
  赆(jìn)是送给远行者的财物;也说赆仪。
  赙(fù)是送给丧家办理丧事用的财物;也说赙仪。
  赏和赐都是上级给下级以财物,或者长辈给晚辈以财物。所不同的是,赏是国家对有功者的酬答,即所谓论功行赏,而赐则往往带有私人施惠性质,属于个人行为。贶(kuànɡ)也是赐,只是其中含有祝福的成分。
  赍(jī)和赉(lài)是形体近似而音义不同的两个字。赍是把东西送给别人。赉是赐的同义字。此两字极易混淆,用时应注意辨别。
  【名句诵读】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易·系辞下》)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
  恽幸有余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汉·杨恽《报孙会宗书》)
  ……
  美女如云(一)
  在文言文中,有关美女的词语很多,其中大部分是从女性的容貌和服饰两方面着眼的。
  美人、佼人、佳人、丽人都指容貌美丽的女子。佳丽是两字同义并列。
  女色指妇女的容貌。美色是容貌美丽的女子。绝色、殊色是容貌极美的女子。
  《诗经·唐风·绸缪》说:“今夕何夕,见此粲者。”粲者指美女,等于说漂亮的人儿。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说:“夫有尤物,足以移人。”尤物是特别优异的人物,这里指绝美的女子。
  《诗经·卫风》有《硕人》一篇,是为了赞美春秋时卫庄公夫人庄姜而作的。硕人本指庄姜,后来也用以称美女。诗中有一章极写庄姜容貌的美丽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荑(tí)是初生的茅草,柔荑比喻女子手的洁白细嫩;凝脂是凝冻着的油脂,比喻女子皮肤洁白柔滑;蝤蛴(qiúqí)是天牛的幼虫,色白身长,形容女子颈部之美;瓠犀(hù—)是瓠瓜的子,洁白整齐,形容女子牙齿之美;螓(qín)是蝉的一种,前额宽广而方正,螓首形容女子面部之美;蛾眉是蚕蛾的触角,细长而弯曲,形容女子眉毛之美;“巧笑倩兮”的倩指女子口颊之美,“美目盼兮”的盼指女子眼睛之美,倩盼两字常连用。
  靥(yè)是美女笑时面颊上露出的微涡,也叫笑靥、酒靥、酒涡、梨涡。
  檀口和樱唇都形容女子口唇之美;檀是浅红色,樱桃果小而红润,故以为喻。也有说樱桃的,如白居易有“樱桃樊素口”的诗句(樊素是白居易的侍妾,见《本事诗·事感二》),而李后主《一斛珠》词的“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则是用樱桃破形容美女张开了小口。
  春葱比喻美女纤细洁白的手指,白居易《筝》诗有云:“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玉笋有比喻美女手指的,如韩偓《咏手》诗有“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之句;也有比喻美女脚趾的,如杜牧《咏袜》诗有“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之句。
  《韩非子·二柄》说:“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将美女的细腰称作楚腰,即由此而来。后世又有称美女腰肢为柳腰的,则是以柳树枝条细长柔韧为喻。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5,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