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万用户信赖的樊登博士重磅新作 樊登博士反复钻研《孟子》多年,重磅推出《人生的底气》第二部。 ★在考虑问题时要有菩萨心肠,在解决问题时要使用金刚手段! 樊登围绕认知格局、个人修炼、成事方法、识人用人、凝聚善意、正向成长、有效决策七个方面,选择《孟子》中的经典篇章,从当下生活的实际应用出发,具体阐释处事的智慧和成事的秘诀,每个人都能从中获益 ★高分作文素材书,助力孩子的中高考写作 50余篇文章,50多个主题,紧扣中高考作文考点;标准议论文行文,有效的作文思维训练。 不管是古代的孟子告诫国君如何治理国家,还是今天的我们思考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底层逻辑都是一致的——“在考虑问题时要有菩萨心肠,在解决问题时要使用金刚手段”。 本书紧扣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孟子》中的经典篇章,围绕认知格局、个人修炼、成事方法、识人用人、凝聚善意、正向成长、有效决策七个方面,从当下生活的实际应用出发,具体阐释处事的智慧和成事的秘诀。 无论你此刻是在人生路上孤独地坚持着,还是在命运的转折处暂时茫然无措,都将从本书中收获不断前行的方向和勇气。 樊登 樊登读书APP创始人、首席内容官 曾就职于中央电视台,主持过《实话实说》《十二演播室》《三星智力快车》等电视节目。出版著作《可复制的领导力》系列、《可复制的沟通力》、《樊登 讲论语》系列等。 1999年,在西安交通大学求学期间樊登荣获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2020年,荣获“第三届上海文化企业十 大年度人物”称号;2021年,荣获“2021年度全民阅读推广大使”称号。 2013年创立“樊登读书”,截至2022年9月,樊登读书App注册用户数已超过6000万。作为知识付费领域的头部品牌,樊登读书以“每多一个人读书,就多一份祥和”为愿景,通过“轻松,友善,有启发”的内容,致力于帮助3亿国人养成阅读的习惯。 截至2022年9月,樊登读书已经在全国捐赠了超300家沐光书屋,为更多孩子搭建了一个可以阅读、学习的空间。 自序 第一章 人生有岸,格局无涯 把控局势,才能把握机会 003 做事勿以“利”为根本 007 你的认知决定你的能力 012 居安思危,才能防患于未然 017 找准定位,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022 格局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027 第二章 要成事,先修身 做好自我管理很重要 034 拥有至诚之心,人生才会越来越顺 039 成事者要有足够的耐心 043 通权达变的智慧 047 时刻铭记“谦受益、满招损” 052 常思己过,善修己身 057 让自己保持探索之心 061 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 065 第三章 做人有道,做事有术 “菩萨心肠”和“金刚手段” 070 做事要以德服人 075 有善心,也要讲方法 080 方法不对,终会劳而无功 084 有过错就要及时改 088 学会从更高维度解决问题 092 学会“抓大”,善于“放小” 097 第四章 与人结交,用人所长 能被人赏识是一种幸福 102 知人善用,才更易成功 107 用人应德行为先,能力为后 111 想让人自律,先给他自尊 115 善于用人所长 119 珍惜愿意指出你错误的人 123 让专业人去干专业事 128 第五章 凝聚人心,激发他人善意 “人和”是成功的最高要素 134 团队精神是无敌的 139 领导是团队风气的缔造者 143 “好善言”,才能赢得人心 147 以善服人和以善养人 151 远离责任病毒 155 “人和”是成功的最高要素 134 团队精神是无敌的 139 领导是团队风气的缔造者 143 “好善言”,才能赢得人心 147 以善服人和以善养人 151 远离责任病毒 155 推己及人,善待他人 160 用使命感凝聚人心 164 激发人性中的善意 168 第六章 突破自我,跳出舒适圈 多与比自己强的人打交道 174 彼此尊重,才能共同成长 179 员工的干劲都是领导给的 184 遇到问题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189 放下自己的“偶像包袱” 194 低水平的勤奋是在骗自己 198 不要停止思考 202 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 207 第七章 高效解决问题,拒绝低效努力 做决策需要睿智,更需要勇气 214 以邻为壑换不来独善其身 220 责任心是最大的动力 224 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的职责 228 不依靠关系解决问题 232 创新往往发生在“边缘地带” 236 优先处理重要而不紧急的事 242 不要去对抗人性 246 显示部分信息 “菩萨心肠”和“金刚手段” 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 虽死不怨杀者。 ——《孟子·尽心上》 我在书中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 曾国藩为政期间,经常要外出带兵打仗,但由于他自幼学的就是一些儒家仁爱的观点和主张,所以每次上战场杀敌,凯旋后,都会陷入深深的自责,觉得自己杀人伤人太多了,很不好。 他的一位朋友知道这件事后,就送给他一副对联,写的是:“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曾国藩看到后,很是感慨,自此就把这句话当成了自己的座右铭。 这副对联其实是说,我们对人对事要分清主次。做人,肯定要慈悲为怀,要有菩萨心肠;但做事的时候,就需要使用一些铁腕手段、霹雳手段。善于做人做事的人,就算是实施一些铁腕手段,也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 这一点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都体现得十分明显。比如古代的一些国家之间发生战争时,如果出现打不过敌国的情况,守城的头领就会动员城里的百姓一起拿起刀枪棍棒,抵御外敌。虽然明知道这样会让很多百姓牺牲,也必须这样做。而老百姓明知道前线危险,甚至会因此失去生命,也可以毫不犹豫地冲上去。因为大家知道,这都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为了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即使自己在战争中受伤了、牺牲了,也不会去埋怨那个让他们上战场的人。 如果大家看过关于王阳明的故事,应该会了解到王阳明平叛的时候杀了很多人,但史书并没有将他写成是嗜杀者,因为他杀人的目的是保全更多的百姓,保一方安宁。他虽然在平叛时采用的是金刚、铁血手段,但对百姓却是仁慈的。 孟子曾说:“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为了让百姓生活安逸而驱使百姓从事劳役,百姓即使劳累,也不会怨恨;为了百姓的生命安全而去杀那些不得不杀的人,被杀的人虽死也不会怨恨杀他的人。这一点放在现在同样说得通。比如我们今天要创业,如果发现一起创业的人不适合这份事业,为了整个团队的发展,可能需要解雇他,这就相当于古代人说我要动手杀人了。那么怎样解雇这个人,才不会让他怨恨你呢? 我在《可复制的领导力》中曾提到,我们在创业时,要把公司当成一支球队,而不是一个家。因为你把公司当成一个家,并且经常跟团队伙伴说“我们都是一家人”的话,那么作为家庭的一分子,被解雇时就会难以接受:原来你会为了公司的利益、前途而随便放弃“家人”呀!所以,当你对跟你一起创业的人说“我们是一家人”的时候,就相当于向对方做出了承诺,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对方,但这恰恰是创业时无法做到的。 相反,如果我们把公司当成一支球队,球队的目标是什么?是赢球。大家聚在一起也是为了进步,为了让团队更加优秀,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果团队中某个成员与整个团队的努力方向不一致,就会增加团队的内耗,你本来每天应该想着如何让团队变得更好、发展更快,现在却要每天想着怎么去调和内部矛盾,这就容易错失很多宝贵的发展机会。为了大家共同的目标,你就需要采取点“金刚手段”,对团队成员做一些调整也是完全正常的。以这样的方式去解雇人,就能比较好地顾及被解雇者的面子,不至于招致对方的怨恨。 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在《心与活法》中引用了王阳明的一句话:“小善是大恶,大善似无情。”稻盛和夫指出,只懂得仁爱谦让的经营者,无法真正地经营好企业;而仅仅有严厉的态度,也不会有人追随;只有将两者融为一体,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经营者。 经营人生也是如此。如果你在别人眼中一直都是菩萨心肠,做事也是菩萨手段,为了让周围的人拥护自己,平时对大家都是有求必应,放任自流。一旦遇到困难,不能再为别人提供帮助时,有的人可能就会说:“明明平时那么好的人,怎么一下子变成这样了?原来以前都是装出来的呀!”即使平时跟你关系比较好的人,从此可能对你也不会再有好印象了。 但是,如果我们平时能帮助别人时,就尽己所能地帮助别人;如果不能帮助,就坦然、直接地拒绝对方,让对方寻找其他的出路。这样看起来很无情,其实恰恰是为了自己好,也为了大家好。这才是“大善”。 所以你看,不管是古代的孟子告诫国君如何管理国家,还是今天的稻盛和夫告诫企业管理者如何管理员工,抑或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人生,其底层观点都是相通的。在考虑问题时要有菩萨心肠,在解决问题时就要使用金刚手段。遇到困难时,也不要一味地含含糊糊,必须采用干脆、有效的策略去解决。但在考虑问题时,就要尽量照顾到方方面面的诉求,不要图一时痛快,留下难以弥补的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