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南怀瑾讲述:学习之道
作者 南怀瑾讲述
出版日期 2023-02-01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ISBN号
(13位)
9787520717816
ISBN号
(10位)
752071781X
开本 32
页数  
装帧 平装
定价(C$) 24.6
约合(US$) 19.43
[ 内容简介 ]

什么是“无师自通”的学习奥秘?孔子传授了什么独门秘籍,可以治愈你的知识焦虑?儿童开发大脑的有效途径是什么?什么才是成年人的课?真做学问,为何要从原典入手?为什么背诵才是人类原始的学习方式?……
  
  1、 本书系统梳理了南怀瑾先生讲述的传统文化学习之道的7大主题和45个要点,全面系统、层次丰富而又短小精要,便于读者轻松快速掌握传统文化学习之道的核心精髓,体悟一以贯之无师自通的内在心法,唤醒本自具足的内在智慧,习得身心性命的安顿之道,应对千变万化的复杂世界。
  
  2、 当今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处处充满着不确定性。我们更需要追本溯源,去触摸人类永恒不变的智慧,把握亘古不变贯穿始终的“元”问题,故本书名为“学习之道”,着重于“道”,以“道”御“术”,以不变应万变,来应对眼下种种之不确定,获得超然独立的智慧与远见。
  
  3、 大数据时代,现代人被海量的知识信息所淹没;人工智能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传统行业,固守特定的工作技能,我们随时都有可能被取代。重新思考该如何学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迫。本书是一本终身实用的成长修炼手册,往圣先贤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的学习理念、方法,可以帮助现代人避免学习成长的种种歧途,找到更高效的学习方式,实现生命的持续成长进化。
  
  4、 当大师一一离我们远去,明师更加难遇,传统文化“无师自通”的学习之道就更显珍贵。希望此书助你唤醒生命的自觉,是你成长路上的温暖陪伴。
  
  《问道南怀瑾:学习之道》系统梳理了南怀瑾先生讲述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之道,分为七大主题:无为、专精、次第、读诵、语言、融通、策略,共四十五篇精华文章,每篇一个学习要点,全面系统、层次丰富而又短小精当,帮助你轻松快速掌握传统文化学习之道的核心精髓,体悟一以贯之无师自通的内在心法,唤醒本自具足的内在智慧,习得身心性命的安顿之道,更加从容智慧地应对千变万化的复杂世界。
  
  现代人的知识越来越广博,而真正的学问却越来越少,人生缺乏宗旨与方向。工业革命以来的教育强调知识的灌输与理解,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更为注重以启发式的方法,开显人人本自具足的生命智慧,注重以“道”御“术”,以不变应万变。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一以贯之、一通百通的智慧心法和安顿身心性命的学习之道,正是应对现代人心灵迷茫、知识焦虑的一剂应时良药。
  
  本书篇章结构如下:
  
  章《无为》,首先向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学习的道理,是开发人性中本来具有的智慧,人人皆可无师而自通。
  
  第二章《专精》,介绍古人“无师自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做学问贵在专精恒久,方法太杂、头绪太多,反而带来困扰,不易成就。所谓“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制心一处,沉潜反刍,后消归自己的才是真学问。
  
  第三章《次第》,辑录了传统文化关于学习次第的精华理念,如童蒙养正应从“洒扫应对”的人格和生活教育入手,而不是急于灌输知识;成年人的课是先要认知生命心性的基本修养;孔子做学问的程序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等等。学习之道,须清楚次第,拾级而上,否则空积一堆无序材料,大厦无法建成,扁舟难以渡江。
  
  第四章《读诵》,讲述现代人为何要读诵传统经典。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精华结晶,儿童时期开始诵读经典,是古人基本的教育方法。近百年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经典诵读的传统被忽视、遗忘甚至轻视,导致现代人缺乏深厚的文化根基。南怀瑾先生对于经典诵读的原理意义、诵读书目推荐、读经如何与现代教育配合等关键问题的讲述,本章皆有辑录。
  
  第五章《语言》,讲述了现代人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口头的言语往往会随着时空因素而不断演变,中国古人创造性地将言语变成文字,超越了言语时空变化的障碍,保存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智慧、经验与心血。南怀瑾先生认为,学习中国文化首先要注意学习中国文字,文言文是打开中国文化宝库的钥匙。钥匙丢了,则很难真正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第六章《融通》,辑录了现代人培养全局思维的重要理念和方法,如“儒家是粮食店,道家是药店,佛家是百货店”“文史哲政,浑然一体”“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为什么需要‘终身学习’”等等。未来已来,突破认知的盲区,融会古今中外的精华,养成无物可方的器度,才能继往开来,日新又新。
  
  第七章《策略》,针对现代人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困惑,整理了南师提供的一些接地气的窍门,如:繁忙的现代人如何才能高效阅读大部头,怎样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如何让大脑休息放松,等等,易学易用。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是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出身于温州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自青年时代立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志向后,南怀瑾先生讲学六十余年不辍。他以“经史合参”的方法,讲授儒、释、道等传统文化典籍,讲解不受教派、门户的限制,打通各家学说,纵横古今中外,深入浅出,生动幽默,又每每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接轨,让人受益匪浅,深受海内外各界各层次读者的喜爱。
  
  编者南怀瑾文教基金会,是由南师子女、社会贤达、众多弟子共同发起成立,旨在求真、求实、求信的理念,与社会大众共同分享南怀瑾先生的智慧。
  
  教化的道理,是引发人性中本自具有的智慧,“无师自通”,并不是有个东西灌注进去使你明白。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活活泼泼的,如孟子所描写的“跃如也”,因此可以不偏不倚,“中道而立”。如果老师呆板地告诉学生,填鸭式地教育,那就钉在一个死角,钻到牛角尖里去,就不是“中道而立”了。
  
  ——《孟子旁通(中)》(尽心篇)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什么是学?普通的知识,一天天累积起来,每天知识累积增加起来就是学。为道呢?是损,要丢掉,到后连丢掉都要丢掉,到了空灵自在的境界。这还不够,连空灵自在都要丢掉。后到了无,真正人性的本源就自然发
  现了。孔子这里就是说,不要以为我的学问是“益”,一点点累积起来的知识,而是找到了这个“一”,豁然贯通,什么都懂了。的的确确有“一”这么个东西。从我们的经验,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要增加人生的经验,其实这还是不够的,必须加一句交万个友,还要交一万个朋友,各色人等都接触了,这样学问就差不多了。由学问中再超脱、升华,可以达到本源自性的地步了。
  
  ——《论语别裁》
  
  “夫道不欲杂”,孔子这里说的道,不是修道的道,也可算是另一个原则的道;人生的大原则大道理,都是同样不能杂,要专一。这句话很重要,你们修道打坐,想证果位,要一门深入,方法不要学多了。方法多了,你没有智慧不能融会贯通,结果一样都无成。做人做事这个道,这个法则之道也是一样。“杂则多”,道杂了思想就多了;“多则扰”,思想多了就困扰自己;“扰则忧”,困扰自己就烦恼忧虑;“忧而不救”,人有烦恼忧虑在心中,救自己都救不了,还能救人家吗?还能够救天下国家吗?
  
  ——《庄子諵譁》
  
  我向来主张,读古书不要一味迷信古人的注解。读秦汉以上的书,不可以看秦汉以后人的注解,要自己以经注经,就是读任何一本经书,把它熟读一百遍,乃至一千遍。熟了以后,它本身的注解就可以体会出来了。如跟着古人的注解,他错了,自己也跟着他错,这后果可不得了。须知古人也是人,我们也是人,古时有圣人,现在也可以有圣人,为什么不立大丈夫的志向呢?
  
  ——《孟子旁通(下)》(离娄篇)
  
  我常告诉年轻人,不要玩弄自己的聪明,不要用手段,不要动歪脑筋。这一百年来,也可说近八十年来,世界的变化,国家的变化,社会的变化,训练得每一个青年的脑子都很厉害,各个人的本事都很大,人人都是诸葛亮。当然只是半个诸葛亮,只“亮”了一半,就是坏的那一半很“亮”。所以,在这个时代,以聪明对聪明,办法对办法,手段对手段,是必然招致失败的。在未来的时代,只有不用聪明的聪明,不用办法的办法,不玩手段的手段,诚恳、老实,才会获致真正的成功。因此,应该“以正为奇”,走正道;不过在某一时间,某一社会,某一环境,尤其在一种非常愚笨的时期或社会中,是需要用一点智慧的,那是真正的“奇”,其实那也是正道。
  
  ——《老子他说(初续合集)》
  
  我们中国文化,在古代讲到学问是两条路,孔子在《论语》里说“博而后约”,先求渊博的知识,那是打基础,后是深入一门,所以专家就是深入一门。但是像现在的所谓专家,不一定博,因为其他的多半不懂。其他不懂很严重,要博而后约,先要普遍的各方面都懂,这个是博,是通才,为政的人就是要通才。我在别的书中也讲过,我说现在几十年下来,证明无学问的人当家做主,比知识分子专家、比资本主义问题更多。我说将来专家专政,人类惨了,因为他只懂一科,难免有所偏颇。所以政治是要通才,“博而后约”,不是通才不行。不过,专家当政现象在数十年的历史经历中已充分显现,事实胜于雄辩,不容置疑。
  
  ——《列子臆说》
  
  大家都会觉得很古怪,认为在这个时代,怎么还要教小孩子背书?一般人不懂,这是中国人已丧失的基本教育方法,也可以说,西方人也忘记了。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读。高声朗诵,有什么道理呢?这个含义很多,朗读多了,自然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学。换句话说,也懂得文字和语言之间拼音的学问。不管中文、外文,高声朗诵,慢慢悟进去,等长大了,音韵学懂了以后,将来的学问就广博了。假使学外
  文,不管英文、法文、德文,统统会悟到音韵的拼法,一学就会。
  
  在中国古代,这是个普通的教育法,大家都会的。但是这个世纪,中国开始接受西方文化后,对儿童的教育,再不采取朗诵、背诵方法,而着重知识的灌输与理解。这是因为在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受美国教育家“杜威”思想的影响,教育上讲“实用主义”,主张教育就是生活,推翻他们所认为“古人背诵是读死书”的这种制度,认为念诵、背诵是像打针一样注入式的,又像喂鸭子硬喂进去,只会把人喂坏了。所以一百年来,东西方学校的教育都采取较放任儿童的方式,不需要背诵。只要求他懂得,来启发他的脑筋,开发他的智慧。尤其在中国五四运动这个阶段,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彻底地推翻读中国的古书,接受了新的教育,把一些教科书都变了。过去是读《大学》《中庸》《论语》《孝经》《三字经》《千字文》,变成读的是“小猫叫,小狗跳,开学了,开学了,老师早,老师好”,这是学语言,没有文化了,一直沿用到现在,这种教育方法所造成的流弊,祸害是非常大的。所以这一代的中国人,变成没有文化根基。我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南怀瑾先生关于“中西方文化导读活动”的讲话》
  
  “洒扫、应对、进退”六个字,是古人的教育,包括生活的教育、人格的教育,是中国文化三千年来一贯的传统。如果有外国人问起我们中国文化教育方面,过去的教育宗旨是什么?我们不是教育专家,专家说的理论是他们的,我们讲句老实话,中国过去的教育,主要的是先教人格的教育,也就是生活的教育。美国也讲生活的教育,但美国的生活教育是与职业、与赚钱相配合,而我们过去的生活教育是与人格的建立相配合,不管将来做什么事,人格先要建立。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教育。现在我们的教育跟着西方走,所谓的生活教育,则是美国式的生活教育,教出来的孩子,先以能够谋职业,有饭吃,谋生为。其中差别很大很大,这是教育上一个大问题。当然将来会变,依我的看法非变不可,不变就不得了。社会自然会使它变,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不是偶然的,到了某一情势、某一阶段,自然会变。
  
  ——《论语别裁》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5,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