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曾国藩全传
作者 蒋星德
出版日期 2023-03-10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ISBN号
(13位)
9787516230152
ISBN号
(10位)
7516230154
开本 32
页数  
装帧 平装
定价(C$) 21.1
约合(US$) 16.67
[ 内容简介 ]

编辑推荐
  1.经典佳作,震撼上市:本书是曾氏侄儿、民国学者蒋星德用现代笔法写作的曾国藩传记,自1935年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八十年来不断再版。作者接触到大量内部资料,曾国藩女儿曾纪芬等同时代重要亲属为本书提供帮助并参与审订。
  
  2.草根逆袭教科书式典范:从普通秀才到中兴名臣,创建湘军,历经磨难,自己几次兵败,羞愧自尽被救,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终剿灭天平天国恢复国家统一,他的逆袭之路堪称教科书式典范,也是政商争相学习的楷模!
  
  3.硬核的处世法则:一个普通士人修炼成为圣贤的人生传奇,本书详尽解读了曾国藩61年生涯,让你近距离了解曾国藩的修身、处世、齐家、治国的思想精华。
  
  4.成大事者必自律:从少年时的笨小孩,到中年得志后的宦海沉浮,他曾经在30岁时立下,“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大志,从此开启了极度自律的逆袭之路。你有多自律,人生的高度就有多高!
  
  5.全新修订,超值珍藏:本次出版以民国权威版本为底本,历时数年逐字逐句全新修订,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梁启超、李鸿章、白岩松、柳传志、宗庆后、俞敏洪、马伯庸等一致推崇。
  
  
  内容简介
  从乡村草根到中兴名臣,曾国藩的传奇人生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曾国藩会有“近代圣人”之称?为什么许多人将曾国藩视为千古完人、政商楷模?
  
  本书是民国时期的学者、曾氏侄儿蒋星德创作的一部曾国藩传记,是历史上部专业且系统地介绍曾国藩生平及事业的著作。自1935年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并畅销至今。作者为曾氏族人,因而得以接触到手资料,如曾国藩女儿曾纪芬等重要亲属均为本书提供过帮助。
  
  本书内容翔实,考据严谨,细节丰富,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用现代视角详尽介绍曾国藩生平的同时,还为读者解读了他的修身、为官、创业、治军、治家、育人之道,让我们可以近距离了解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处世智慧。
  
  作者简介
  蒋星德,历史学者,曾氏侄儿,著有 《曾国藩之生平及事业》《中国四大政治 家评传》《国父孙中山先生传》《我们 的公民》等书。
  
  
  
  目  录
  章 少年时代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背景 / 002
  
  曾国藩的家世 / 005
  
  少年时代的生活 / 008
  
  到北京去 / 009
  
  
  
  第二章 京官生活
  
  刻苦自勉 / 014
  
  留心时务 / 019
  
  观察人才 / 022
  
  耿直敢言 / 025
  
  第三章 督办湘勇
  
  丁忧回籍 / 028
  
  创办团练的意义和方法 / 030
  
  湘军之形成——创立水师 / 033
  
  
  
  第四章 继续不断的奋斗
  
  次交战失利 / 040
  
  湘鄂间的互争雄长 / 043
  
  坐困南昌 / 047
  
  父丧回籍与奉诏援浙 / 051
  
  
  
  第五章 对抗太平天国
  
  先立定脚跟 / 056
  
  祁门之急 / 059
  
  曾国荃的战功 / 062
  
  重用李鸿章的经过 / 066
  
  克复南京 功成思退 / 072
  
  第六章 晚年生活
  
  剿捻的经过 / 082
  
  刷新吏治与整饬营务 / 086
  
  留心洋务 / 091
  
  患病与逝世 / 097
  
  湘乡遗闻 / 102
  
  
  
  第七章 曾国藩不凡的人格
  
  律己以严 / 108
  
  治家勤俭 / 111
  
  “拙诚”的实效 / 115
  
  虚心求过 / 118
  
  待人忠恕 / 121
  
  
  
  第八章 曾国藩的政治思想
  
  离不开儒家的范围 / 124
  
  和太平天国政治思想的根本冲突 / 127
  
  
  
  第九章 曾国藩的行政方法
  
  作育人才 / 132
  
  整饬吏治 / 135
  
  清厘财政 / 137
  
  讲立法度 / 139
  
  振兴教育 / 142
  
  救济民生 / 144
  
  厉行建设 / 146
  
  
  
  第十章 曾国藩的治兵方略
  
  驭将 / 150
  
  治兵 / 153
  
  战 术 / 156
  
  军制 / 160
  
  团练 / 161
  
  联络绅士 / 163
  
  实干精神 / 167
  
   
  
  第十一章 曾国藩的文学修养
  
  好读书 / 172
  
  勤写字 / 175
  
  家书与日记 / 176
  
  论诗文 / 179
  
  喜作楹联 / 182
  
  曾国藩的幽默 / 185
  
  
  
  第十二章 曾氏对于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中兴事业 / 190
  
  一代风气 / 193
  
  对于后世的影响 / 196
  
  
  
  附录
  
  曾国藩年表 / 200
  
  梁启超论曾国藩 / 210
  
  清史稿·曾国藩传 / 212
  
  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 232
  
  
  
  
  
  显示部分信息
  前  言
  距今八十年间(1850年—1864年),中国遭遇了一次重大的变乱。一个革命的势力,以推翻满清的政权为目的,形成一种具有极大威力的组织,这便是太平天国的崛起。洪秀全、杨秀清自从起兵广西金田村,到他的天京(金陵)被攻破为止,前后共历时十五年之久,直接间接受战争威胁的,达十七省之广。在太平军锐气正盛时,兵力直达今日的河北省,离满清政府的所在地——北平——只有二百里路。兵结祸连,内忧外患,当时清朝的亡,只是呼吸间事耳。但满清政府终于靠了一个人的力量,死里逃生地逃出一条命来,居然使行将崩溃的皇权延长了六十年之久,这人是谁,不用说谁都知道他便是满清的中兴名臣曾国藩。
  
  在清军和太平军对峙之中,两方面都出了不少的人才,在太平天国方面有李秀成、陈玉成、石达开等;在满清方面有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十多年的血战,太平天国方面失败了,清军终于获得后的成功,这是什么原因?李秀成、陈玉成、石达开等,在智勇才略上岂不能和曾胡左李等比拟?也不过因为曾国藩等克己唯公崇尚气节,标榜武力身体力行,造成一时的风气,获得民心的爱戴,所以终获得后的胜利罢了!
  
  我们纵观曾国藩的一生,自从道光晚年他在北京做“京官”起,便观察人才,留心时务,后来在咸丰初年曾代以一“在籍侍郎”,掌管军务讲究“拙诚”,刻苦自励,时湘军中人才辈出,形成一种新兴的势力,晚年间做了总督,对于自己的操守和刻苦的生活,仍不肯稍稍放肆,这种坚持的精神,便是他一生成功的原因。所以曾国藩的一生,吾人除了于他的为皇室效力,不能不感其遗憾外,他的个人品行,行事方法,都值得我们的钦佩和效法的。
  
  自从民族革命的高潮侵入中国以后,一般人对于曾国藩,具有深切的反感。提起他的名字的人,似乎便成为革命的叛徒,其实这种态度是很不对的。曾国藩的功罪,那是另一个问题,因为时代的不同,我们很难加以确定的批判。但曾国藩的时代诚然是过去了,而他的勤俭克己,知人善任的美德,以及其克服困难的方法,应付事后的手段,事业成败的过程,即使在现代,也不失其为供参考的价值的。
  
  因国民道德的低落,近的风气似乎改变了,被遗忘的曾国藩,近又似乎慢慢引起国人的注意了。但在中国著作界和出版界俱告贫乏的今日,除掉一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清朝的官书以外,简直找不出一部比较新一点的叙述曾国藩的书籍,因此作者才决意用现代的目光和系统的方法,把曾国藩的一生事业,编辑成书,这便是著者写这部“曾国藩之生平及事业”的动机。
  
  人们对于历史上的人物,把他的一生事业加以科学的整理工夫,倘若这种工作在现代认为不是无尽的话,那么我这本书的编制,也许不是毫无意义的事了。
  
  
  
  作者
  
  1935年于南京
  
  显示部分信息
  媒体评论
  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梁启超
  
  
  
  革新守旧同时举行,这是曾国藩对中国近代史的大贡献。我们至今还佩服曾文正公,就是因为他有这种伟大的眼光。
  
  ——蒋廷黻
  
  
  
  曾氏学问、事业,何以能互相辉映,而各有其卓绝的成就,一面固是由于其意志之坚毅,生活之严整;而另一面,则在其眼光之远大,与方法之切实。
  
  ——钱穆
  
  
  
  今日之年轻人,若无心做大事则罢,若有心做一番实实在在的事业,则千万不要视修身为迂腐空疏,应从曾氏成功的人生过程中,看到此种功夫的实际作用。
  
  ——唐浩明
  
  显示部分信息
  在线试读
  少年时代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背景
  
  
  
  距今一百二十多年以前,当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的时候,在湖南湘乡地方,出生了一个小孩子。这孩子后来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替行将崩溃的清政府延长了六十年的寿命,而他的人格和办事精神,比他的军功更受人钦敬。这人是谁?便是清中兴名将以文人而消灭太平天国的曾国藩。
  
  大家也许要怀疑,曾国藩以一文弱书生,训练乡勇以保卫桑梓,卒将“传警达十七省,奋斗垂十五年”的太平军,加以消灭,倘若不是“奇迹”定是“天意”了。其实曾国藩的一生事业,绝非偶然的成功。我们研究他一生奋斗的经过,先得看清曾国藩所处的时代背景。
  
  曾国藩的初年,距清开国近二百年,承平日久,官吏不免习于荒嬉,政事也就日非,当时的情形是:
  
  
  
  时值承平日久,朝野酣嬉,习于虚伪,军事吏治,腐败已极,无可拨之饷,无可战之兵。(《崇德老人八十自订年谱·附录》)
  
  
  
  当时吏治的腐败,日甚一日,清政府掌握政权,排挤汉人,一般自爱的人,都洁身退隐山林,为官的都是些尸位素餐、消玩时日的人,而一般官吏,更肆暴戾,作威作福,为所欲为。
  
  道光三十年(1850年)曾国藩描写当时的官僚现象如下:
  
  
  
  ……大率以畏葸为慎,以柔靡为恭,京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颟顸。退缩者同官互推,不肯任怨,动辄请旨,不肯任咎是也;琐屑者利析锱铢,不顾大体,察及秋毫,不见舆薪是也;敷衍者装头盖面,但计目前,剜肉补疮,不计明日是也;颟顸者外面完全而中已溃烂,章奏粉饰,而语无实际是也,有此四者,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求振作有为,将来一有艰巨,国家必有乏才之患。(《应诏陈言疏》)
  
  
  
  当时兵营的腐败,也已达了极点。绿营兵平时做小贩,拨乱民间,战时互相推诿,败则逃,胜则相嫉,毫无纪律可言。曾氏说:
  
  
  
  兵伍之情状,各省不一,漳、泉悍卒,以千百械斗为常,黔、蜀冗兵,以勾结盗贼为业。其他吸食鸦片,聚开赌场,各省皆然。大抵无事则游手恣睢,有事则雇无赖之人代充。见贼则望风崩溃,贼去则杀民以邀功……(《议汰兵疏》)
  
  
  
  另一位中兴名将胡林翼又描写当时一个清将军胜保的情形说:
  
  
  
  胜保每战必败,每败必以胜开。
  
  胜保在蒋坝,残败不复能军,山东人向呼此公为“败保”。盖其治军也,如郑公子突所谓“胜不相让,败不相救;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者矣。(《胡林翼遗集》卷六十五)
  
  
  
  政治的不良,兵营的腐败,成为种种社会不安的因素,在上者不知民间疾苦,造成“官逼民反”的事实,所以在太平天国发生以前,长江上游常生乱事,此外瑶乱于湖南、广东、广西。尤以广西的苗乱为甚。但因为规模不大,组织不善,所以经官方加以压制,不能酿成大患。道光二十七到二十八年(1847—1848年)间两广大饥,于是群盗纷起,到处劫掠,洪秀全乘机扩充势力,组织会堂,号召民众,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二月间起事于广西桂平金田村,咸丰元年(1851年)称太平天国,遂成不可收拾之势。
  
  匪患扰乱和天灾流行,使民间疾苦更深。道光年间黄河下游时常决口,河南一带,饥民极多。此外淮水变乱常生,同时南北运河时常出漕,两岸堤墙塌卸,民无宁日。那时民间的苦况:
  
  
  
  地方之苦,百物荡然,公私赤立,民固无以自活,官亦几难自存。又或到任未久,寇氛踵至,纵有贤员,莫能措手,即行军所过,亦往往百里不见炊烟,竟日不逢行人。(《致吴竹如书》)
  
  
  
  此外曾国藩所处时代的一个特点,便是海禁大开,帝国主义对华开始侵略。在曾国藩以前,中国还是因袭着几千年的闭关时代,而他适逢其时,亲启了这个新时代的序幕。从鸦片战争到英法联军,是中国对外开始大失威信的时期。太平天国起于鸦片战争失败之后,盛于英法联军进攻津、京之时,当时的内乱外患,使得国家日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曾国藩身经目睹,奋力挣扎,其遭遇之苦可以想见。
  
  从上面说来,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所处时代的一个概况。曾国藩的时代,简单地说,是一个政治黑暗、军队腐败、社会不安、天灾流行、内乱外患交相侵迫的一个时代,但曾国藩卒能赤手空拳,任劳任怨,平定内乱,使濒于危亡的清政府,延长了六十年的寿命。我们看察曾氏事业的成功,虽说是基于天生过人的才力,但也是艰难困苦的环境,造成他的惊人事业。
  
  
  
  曾国藩的家世
  
  
  
  近代人讨论曾国藩的生平事业,以为替清卖气力,扑灭太平天国,这种人是不足齿的。
  
  曾国藩出生的时代,当西历十九世纪的初叶,欧美虽已开始了民族主义和民主政治的思想,但中国一向是闭关自守,除掉几千年传下来的忠君孝悌,绝没有其他具体的政治思想的存在。洪秀全的革命运动,究竟免不掉当时一般士大夫的侧目。所以我们倘以二十世纪现代的目光,去衡量十九世纪初叶曾氏的政治思想,是缺乏评判的根据的。
  
  曾国藩的家世,我们可以拿一句话去概括它,叫作“耕读传家”。耕读二字本是中国历来士大夫的职业,耕则退可以自守,读则进可以干禄。在清时代,不独湖南湘乡曾氏一家为然,那时凡称得上“士”的,大都如此,观了下面这一节曾国藩祖父玉屏的自述,便可以知道曾氏的家世怎样:
  
  
  
  余年三十五,始讲求农事,居枕高嵋山下,垄峻如梯,田小如瓦。吾凿石决壤,开十余畛而通为一,然后耕夫易于从事。吾昕宵行水,听虫鸟鸣声,以知节候,观露上禾巅以为乐。种蔬半畦,晨而耘,吾任之,夕而粪,佣保任之。入而饮豕,出而养鱼,彼此杂职之。凡菜茹手植而手撷者,其味弥甘;凡物亲历艰苦而得者,食之弥安也。吾宗自元、明居衡阳之庙山,久无祠宇,吾谋之宗族诸老,建立祠堂,岁以十月致祭。自国初迁居湘乡,至吾曾祖元吉公,基业始宏,吾又谋之宗族,别立祀典,岁以三月致祭。世人礼神徼福,求诸幽遐,吾以为神之陟降,莫亲于祖考,故独隆于生我一本之祀,而他祀姑阙焉。后世虽贫,礼不可堕;子孙虽愚,家祭不可简也。吾早岁失学,壮而引为深耻,既令子孙出就名师,又好宾接文士,候望音尘,常愿通材宿儒,接迹吾门,此心乃快。其次老成端士,敬礼不怠。其下泛应群伦。至于巫医僧徒堪舆星命之流,吾屏斥之惟恐不远。旧姻穷乏,遇之惟恐不隆。识者观一门宾客之雅正疏数,而卜家之兴败,理无爽者。乡党戚好,吉则贺,丧则吊,有疾则问,人道之常也,吾必践焉,必躬焉。财不足以及物,吾以力助焉。邻里讼争,吾常居间以解两家之纷;其尤无状者,厉辞诘责,势若霆摧,而理如的破,悍夫往往神沮。或具樽酒通殷勤,一笑散去。君子居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嚣,其道一耳。津梁道途废坏不治者,孤嫠衰疾无告者,量吾力之所能,随时图之,不无小补,若必待富而后谋,则天下终无成之事矣。
  
  (《曾文正公大事记》卷一)
  
  
  
  这篇文字虽未必没有夸张的成分,但从上面看来,像立祠堂,隆祭祀,敬宿儒,屏斥医卜星相,救济穷乏,优待乡党,调解讼争,这许多事情都是稍有名望的耕读人家所优为的,并无多大的夸张。
  
  曾氏虽“自明以来,世业农,积善孝友,而不显于世”,但是他家虽不曾做大官,却无疑是一个乡间缙绅。上面的一篇自述,不啻为“耕读”二字写照。曾国藩从小生长在这种家庭里,眼目所接触的,是尊辈勤俭素朴的生活,耳朵所听到的,是礼义廉耻一类的训诲,书上所读的,是忠君爱国的思想。以这样的家世,这样的环境,终于造成了曾氏这样的人物。
  
  曾国藩的一生事业,是和他的家世息息相关的。从大处说,他所领导的湘勇和太平军的战争,无异于一幕宗教战争。因为太平军信奉的是类似天主教的一种宗教,这在儒家看来是违反孔、孟之道的所谓“异端”,曾国藩的家世是世代宗儒,言必孔、孟,对于太平天国那种“异端”,无疑是要深恶而痛绝之了。从小处说,曾国藩的一生,没有一时忘记他祖先的遗训,在他的日记里和书信里,都可以看出来。他信奉祖父的遗训,黎明即起,克勤克俭,周恤贫穷,疏医远巫,甚至把祖父的家规,编成八字句:“书、蔬、猪、鱼、考、宝、早、扫,常说常行,八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直到后来官封一等侯爵,做了两江直隶等总督,对于勤俭家训,还不敢丝毫逾闲。曾国藩一生私德的伟大实在是他的家世有以促成的。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5,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