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 冯友兰
出版日期 2018-03-01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
ISBN号
(13位)
9787514219661
ISBN号
(10位)
7514219668
开本 32
页数  
装帧 平装
定价(C$) 25.5
约合(US$) 20.15
[ 内容简介 ]

☆中纪委阅读图书
   ☆“全国大学生***的100本书”之一
   ☆“全日制高中”阅读书目
   ☆“高校师生理论学习”书目
   ☆广东、重庆、河南、吉林、上海、浙江、辽宁、深圳等省市指定为阅读书目
   ☆被誉为30年影响中国的图书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被誉为了解中国文化的入门图书,本书由1947年冯友兰先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的英文讲稿整理而成,1948年由美国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在西方世界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先后被译为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多种文字。全书以二十多万字的篇幅文字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在有限的篇幅里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是冯友兰先生哲学思想与哲学研究的集中体现,也是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极佳的入门书书籍。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9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后一直担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著有《新原道》、《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
  译者简介:
   赵复三(1926-2015),学者,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副院长。
  
  自序冯友兰
  章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语言障碍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
  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
  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
  《上农》—农业的价值
  “反者道之动”
  对自然的理想化
  家族制度
  入世和出世
  中国艺术与诗歌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
  中国哲学中的“常”与“变”
  第三章诸子的由来
  司马谈和六家
  刘歆和他关于各家缘起的理论
  对刘歆理论的修正
  第四章孔子:位教师
  孔子与六经
  作为教育家的孔子
  正名
  仁义
  忠恕
  知命
  孔子的心灵修养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墨子:孔子的位反对者
  墨家的社会背景
  墨子对儒家的批判
  兼爱
  天志和明鬼
  一个看似表里不一的问题
  国家的起源
  第六章道家的阶段:杨朱
  早期道家与隐者
  杨朱的基本思想
  杨朱思想举例
  老庄著作中的杨朱思想
  道家思想的发展
  第七章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性善说
  论儒家与墨家的基本不同点
  政治哲学
  神秘主义
  第八章名家
  名家和“辩者”
  惠施关于事物相对性的理论
  公孙龙关于共相的学说
  惠施和公孙龙学说的意义
  第九章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
  道,无名
  自然的不变规律
  为人处世
  政治理论
  第十章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庄子其人和《庄子》其书
  得到相对快乐的途径
  政治与社会哲学
  感情和理性
  达到至乐的途径
  有限的观点
  更高层次的观点
  更高层次的知识
  神秘主义的方法论
  第十一章后期的墨家
  关于知识和名的讨论
  关于“辩”的讨论
  澄清兼爱说
  为“兼爱”辩
  对其他学派的批判
  第十二章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生论
  六种术数
  《洪范》所描述的五行
  《月令》
  邹衍
  历史哲学
  《易传》中描述的阴阳原则
  第十三章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人的地位
  关于人性的学说
  道德的根源
  关于礼乐的学说
  关于逻辑的理论
  论其他学派的谬误
  第十四章韩非子与法家
  法家的社会背景
  韩非子,法家的集大成者
  法家的历史哲学
  治国之道
  法家与道家
  法家与儒家
  第十五章儒家的形而上学
  事物之“理”
  万物生成之“道”
  万物变易之“道”
  “中”与“和”
  “庸”与“常”
  从启蒙到止于至善—明与诚
  第十六章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主张
  秦朝统一中国前的中国政治情况
  中国的统一
  《大学》
  《荀子》中的折中倾向
  《庄子》哲学中的折中倾向
  司马谈和刘歆的折中主义思想
  第十七章汉帝国的理论家:董仲舒
  阴阳家和儒家的合流
  对宇宙本体的理论
  人性的学说
  社会伦理学说
  政治哲学
  历史哲学
  对《春秋》的解释
  社会进步的三个阶段
  第十八章儒家兴盛和道家再起
  思想的统一
  孔子在汉代思想界的地位
  汉代经学中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之争
  扬雄和王充
  道家与佛家
  政治和社会背景
  第十九章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
  名家再次引起人们的兴趣
  对孔子的重新诠释
  向秀和郭象
  道是“无”
  万物的“独化”
  典制与道德
  有为与无为
  知识与模仿
  齐万物
  终极的自由与快乐
  第二十章新道家:豁达率性的风格
  风流与浪漫精神
  “杨朱的乐园”
  率性的生活
  感情
  情爱
  第二十一章中国佛学的基础
  佛教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佛学的一般概念
  二谛义
  僧肇的哲学
  道生的哲学
  第二十二章禅宗:潜默的哲学
  禅宗起源的旧说
  义不可说
  修禅的方法
  顿悟
  无成之功
  第二十三章更新的儒家:宇宙论者
  韩愈和李翱
  周敦颐的宇宙论
  精神修养的方法
  邵雍的宇宙论
  事物演化的规律
  张载的宇宙论
  第二十四章更新的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程颢对“仁”的认识
  程朱的“理”的观念的来源
  程颐的“理”的观念
  陶冶感情的方法
  寻孔颜乐处
  第二十五章更新的儒学:主张柏拉图式理念的理学
  朱熹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理”或原理
  太极
  “气”
  性和心
  政治哲学
  修心养性的方法
  第二十六章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宇宙心学
  陆九渊论心
  王守仁的宇宙观
  “明德”
  良知—来自直觉的认识
  “正事”
  “用敬”
  对佛学的批评
  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入
  反对更新的儒学的思潮
  孔教运动
  西方思想的传入
  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
  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抗日战争时期的哲学耕耘
  哲学的性质
  人生的境界
  形而上学中的方法论
  英文版编者引言
  译后记
  
  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照某些哲学家说,这是必须的。佛家就说,生就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也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有些道家的人“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疣溃痈”。这都是以为,欲得到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后的解脱。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
   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人世的哲学”。从人世的哲学观点看,出世的哲学是太理想主义的、无实用的、消极的。从出世的哲学观点看,人世的哲学太现实主义了、太肤浅了。它也许是积极的,但是就像走错了路的人的快跑:越跑得快,越错得很。
   有许多人说,中国哲学是人世的哲学。很难说这些人说的完全对了,或完全错了。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不能说这些人说错了,因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无论哪一家思想,都是或直接或间接地讲政治、说道德。在表面上,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的理想人格,也是人世的。中国哲学中所谓“圣人”,与佛教中所谓“佛”,以及耶教中所谓“圣者”,是不在一个范畴中的。从表面上看,儒家所谓“圣人”似乎尤其是如此。在古代,孔子以及儒家的人,被道家的人大加嘲笑,原因就在此。
   不过这只是从表面上看而已,中国哲学不是可以如此简单地了解的。专就中国哲学中主要传统说,我们若了解它,我们不能说它是人世的,固然也不能说它是出世的。它既入世而又出世。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中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一样。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它们还在那里,但是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如何统一起来?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就是圣人。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而且宜于为王。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
   照中国的传统,圣人的人格既是“内圣外王”的人格,那么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有这种人格。所以哲学所讲的就是中国哲学家所谓“内圣外王”之道。唯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
   历稽载籍,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著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学,而其识其才,较之学术巨著尤为需要。
   余著此书,于史料选材,亦既勉竭绵薄矣,复得借重布德博士(DerkBodde)之文才,何幸如之。西方读者,倘觉此书易晓,娓娓可读,博士与有力焉;选材编排,博士亦每有建议。
   本书小史耳,研究中国哲学,以为导引可也。欲知其详,尚有拙著大《中国哲学史》,亦承布德博士英译;又有近作《新原道》,已承牛津大学休士先生(E.RHughes)英译;可供参阅。本书所引中国原著,每亦借用二君之英译文,书此志谢。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恐是学习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史的*好选择之一。
   ——哲学家 李泽厚
   中国哲学里,我推荐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部头很小,讲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过程和问题。它本来是写给美国人的,非常通俗易懂。对于所学专业不是哲学的学生是*基本的。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 陈来
   我素以为《中国哲学简史》是一本出神入化的书。写这书时,父亲已有哲学史方面的研究成绩,又创造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和“贞元六书”俱已流传。《简史》将两方面成就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内行不觉无味,外行不觉难懂。
   ——著名作家、冯友兰之女 宗璞
   阅读《中国哲学简史》,在人生旅途上,做有思想的行者。
   ——清华大学校长 邱勇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5,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