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同名展览在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展出,人均排队4小时,盛况空前!】 【180余幅插图,全彩印刷,精装典藏】 大英博物馆馆长亲自撰写,大英博物馆、BBC联手打造 历时4年,动员100多名馆员、400余位专家参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100件,展现200万年人类史 BBC播出,创下1100万人口同时收听的纪录 位居英国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美国版上市第1周即进入《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畅销榜,在榜时间超过4个月 《星期天泰晤士报》年度历史图书;《每日电讯报》年度好书;获2011年全英博物馆“艺术基金奖” 入选中国第十届文津图书奖少儿类推荐图书 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巨献。——《纽约时报》 以完美的冷静笔触穿越各个大陆、各种文化与各个时期,《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是以收藏全球文物为宗旨的博物馆在当今世界上何以仍能保有重要地位的明证,它让人欲罢不能,充满了深厚的人文关怀,文明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阅读。———《华尔街日报》 内容简介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内容简介:《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由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联合打造,由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亲自撰写,一共动员100多名馆员、400多名专家,编撰时间长达4年,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了100件代表性物品,全面展现了人类200万年文明史。这是一项“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以广播形式在BBC播出时,创下了1100万人口同时收听的纪录,《纽约时报》盛赞其为“*的巨献”。 作者简介 尼尔·麦格雷戈,英国艺术史学者,2002年至2015年任大英博物馆馆长。 1946年出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在牛津大学研修德文与法文,后在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之后在爱丁堡大学修习法律,1972年取得苏格兰律师*。1973年在英国首屈一指的艺术史学院考陶德艺术学院研修艺术史。 1975年至1981年,在英国雷丁大学教授艺术与建筑史。1981年至1987年,主编英语世界历史悠久的美术及装饰艺术期刊《柏林顿杂志》。1987年至2002年,主持英国国家美术馆。2010年,获英国女王颁赠功绩勋章。 主要作品有《目睹拯救:艺术作品中的基督形象》《大师之作的诞生》《英国绘画》《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等。 目 录 序/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导言/来自过去的讯息 部分/人之所以为人 第二部分/冰河时代后的食与性 第三部分/早的城市与国家 第四部分/文学与科学的开端 第五部分/旧世界,新势力 第六部分/孔夫子时代的世界 第七部分/帝国缔造者 第八部分/古代享乐,现代香料 第九部分/信仰的兴起 第十部分/丝绸之路及其延伸 第十一部分/宫墙之内:宫廷的秘密 第十二部分/朝圣者、入侵者和商人 第十三部分/地位的象征 第十四部分/与神相见 第十五部分/现代世界的入口 第十六部分/次经济全球化 第十七部分/宽容与褊狭 第十八部分/探索、剥削与启蒙运动 第十九部分/批量生产,大众宣传 第二十部分/我们制造的世界 地图 文物清单 致谢 显示部分信息 媒体评论 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人类史 上前 所未有的巨献。——《纽约时报》 以完美的冷静笔触穿越各个大陆、各种文化与各个时期,本书是以收藏全 球文物为宗旨的博物馆在当今世界上何以仍能保有重要地位的明证。本书让人欲罢不能,充满了深厚的人文关怀,文明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阅读。——《华尔街日报》 比起学术专著,麦格雷戈通过更为多彩的途径抓住了历史的魔力与重要性所在。——《星期日泰晤士报》 无所不包又妙趣横生,具有纪念意义而又活泼易读。——《每日电讯报》 文笔优美、引人入胜的图书,以视觉呈现的一段人类历史。——《纽约时报》 近期令人受益无穷的好书。——《独立报》 经过深入研究的非凡的智慧之作。——《卫报》 作者呈现了文物从历史中再现并复原失落文明的力量。——《金融时报》 本书引发的举国关注达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第 一期节目就吸引了超过1200万听众,英国境内超过550家博物馆随即针对各自地方历史开展了类似的活动。——《经济学家》 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人类史 上前 所未有的巨献。——《纽约时报》 以完美的冷静笔触穿越各个大陆、各种文化与各个时期,本书是以收藏全 球文物为宗旨的博物馆在当今世界上何以仍能保有重要地位的明证。本书让人欲罢不能,充满了深厚的人文关怀,文明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阅读。——《华尔街日报》 比起学术专著,麦格雷戈通过更为多彩的途径抓住了历史的魔力与重要性所在。——《星期日泰晤士报》 无所不包又妙趣横生,具有纪念意义而又活泼易读。——《每日电讯报》 文笔优美、引人入胜的图书,以视觉呈现的一段人类历史。——《纽约时报》 近期令人受益无穷的好书。——《独立报》 经过深入研究的非凡的智慧之作。——《卫报》 作者呈现了文物从历史中再现并复原失落文明的力量。——《金融时报》 本书引发的举国关注达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第 一期节目就吸引了超过1200万听众,英国境内超过550家博物馆随即针对各自地方历史开展了类似的活动。——《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