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有关宋代词人及其词作的通俗读物。本书用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通过一个个词人和一首首宋词,描绘出了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 目 录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只恐流年暗中换:花蕊夫人 遥望妩媚亦清香:李清照 瘦削的背影与丰满的传奇:张玉娘 坟前清酒,杨柳依依:戴复古妻 前生名妓后生尼:琴操 风尘难没,侠女本色:严蕊 烟花深处有香软的怀抱:李师师 断肠女,夭风流:朱淑真 多情公子空挂念 亡国之叹如一江春水:李煜 大雅大俗,尽藏青楼:柳永 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这一生,为谁辛苦为谁忙:姜夔 一树梨花压海棠:张先 醉卧花市,月夜灯如昼:欧阳修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 天涯落寞,心事斑驳 西江弯月破尽一腔心事:黄庭坚 青灯独卧思故国:刘辰翁 当世不知我,后世当谢我:王安石 传统文人的理想生活:晏殊 物是人非,事事只能休:张炎 功名利禄如云烟粪土:晏几道 无望复中原,大江东流去 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岳飞 只恨堂堂大宋空无人:陆游 清明浩荡,肝胆皆冰雪:张孝祥 儒冠误身,英雄无路:辛弃疾 天地男儿的军旅梦:刘克庄 一叶扁舟,踽踽独行:蒋捷 岁月淡美,人生简静 隐士出名也风流:林逋 性命双修,道佛双成:张伯端 泪为苍生美人流:贺铸 洗尽凡心,满身清露:朱敦儒 山乡清丽,人生简静:范成大 踏破铁鞋不如随遇而安:夏元鼎 显示部分信息 前 言 宋朝文人的自由培育了优质文化的佳酿,然而也是因为太过自由,而显得凌乱、散漫,每每励精图治的后都是人去朝空。 如果非要为宋朝的历史寻找一个可以匹配的标本,应该就是曾卓的那首诗,“一棵悬崖边的树”。她被历史的风吹到悬崖边,因为崖边的晚照、晴空、如茵的绿草、奔流的小溪而变得绿冠成荫。也因为这种滋养,宋朝的大树生长得越来越丰盈。可惜枝繁叶茂的时候,她也负着危险。她总像是即将要展翅飞翔,又像是会倾跌进深谷里一样。“物极必反”,大概就是这个道理。能够明辨这一层,便会对宋朝的风华有不同的理解。 这是一个自由但也任性,开阔但也禁锢,舒适但也离乱的朝代。盛与衰在此交融,高雅与低俗在这里磕碰,尘世的欲想与来世的幻想在这里纠结。只有美丑并立、雅俗同分的时代,才能够看到如此的妖娆。犹如“绝情谷”的情花,因太过鲜艳、绚烂,所以含着深深的剧毒。很多人都中了宋朝的“毒”,受了历史的蛊惑,受了前人艳羡评论的指引。而宋朝与生俱来的希望是平安,她只愿意在绝情谷底被世俗深深地遗忘,然后体味自己的绽放与凋零。 在宋朝的花园里,凝霜含露,美的一朵情花莫过于宋词。她占尽园中风情,将尘世的浮名、仕途的追逐、江湖的杀气、女子的娇艳、爱情的甜美,都汇集在词人们的笔下,凝结在一首首的词作中。没有人能够给宋代的飘忽找到合适的注脚,如果非要选择一个具体的意象,那么恐怕也只有宋词了。在宋词中体味其千娇百媚的世间万象,也在缕缕宋词的芳香中,深味人间悲欢离合的爱憎。 宋词里有数不清的繁荣。当年的汴京城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勾栏瓦肆里的说唱艺术,青楼女子倚门回首的娇媚,集市上的叫卖声、吆喝声、说笑声此起彼伏,连绵成一幅清明上河图。 宋词里游走着各行业的精英。寇准、包公、水浒英雄的故事,连同人们的记忆与想象一起被保存下来,尘封在历史的祠堂,活跃在21 世纪的荧幕。琴操、严蕊、李师师们香艳的往事,随着青楼娱乐业的鼎盛,气韵悠扬。 宋词里有沙场的英雄。岳飞的怒发冲冠,辛弃疾的金戈铁马,陆游的王师北定,文天祥的丹心汗青,杨家将与杨门女将……连年的征战造就了时代的英雄,杀敌报国、驰骋疆场,为一朝安逸撑起了和平的天空。 蓦然回首,京都繁华已尘埃落定;时光轮回,谁在墨香古卷的词香里永远不老? 显示部分信息 在线试读 断肠女,夭风流:朱淑真 有这样一种很流行的说法,“看一个人的底牌,要看他的朋友;看一个人的实力,要看他的对手”。 这句话非常有道理。有时候即便算不上对手,但别人选取参照物的时候,就可以看得出这个人的分量了。 举个例子,假如夸奖男子长得很漂亮,别人会说“貌似潘安”,因为潘安非常英俊,走到街上,各年龄层的女子都会捧上鲜花,以示爱意。如果别人的评价是“比左思美丽”,这就不算夸奖了。左思丑得很,逛街的时候,有好事的小孩子会向他丢“臭鸡蛋”,暗示其“妨碍市容”。 所以,能够和厉害的人并列,即便稍逊几分,和其他人比起来,也还是胜人一筹的。故而,“比东施靓丽”并不是美誉,而“比西施差些”却是称赞。 参照物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在一个行业里的地位。而很多人就是因为这种相似的比较才认识朱淑真的。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朱淑真词才力不逮易安,然规模唐、五代,不失分寸。”李清照(号易安)是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才情女子人”,后世能够把朱淑真放在这个水平线上衡量,无论高低,本身已经是对她的一种肯定与荣耀。 朱淑真生于南宋初,具体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官宦世家,号幽栖居士。 从朱淑真和李清照的自号上就可以推见两人生活的差别。虽同样是官宦小姐,且都才情并茂,但李清照却是“易安”,而朱淑真只能“幽栖”;说到底,还是家庭生活能够成就女人的幸福。“赌书消得泼茶香”,李清照生活得再苦再累,至少在尘世间找到了赵明诚。 正所谓,“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两个人风雨同舟,不离不弃,且志趣相投,互为知己。这样的婚姻即便放在21 世纪,也是令人羡慕的,更何况在男尊女卑的时代。 而关于朱淑真的婚姻历来就有种种不同的猜测:有人说她嫁给了市井小民,也有人说她嫁给了官宦。虽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但却有一个共识,那便是朱淑真不幸福。“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一个男权世界里,婚姻的不幸将注定女人一生的凄凉。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减字木兰花·春怨》 这首《减字木兰花·春怨》似乎是朱淑真感情生活的写照。独行独坐独愁独卧,一连五个“独”字,衬托了她的孤独和寂寞。黯然神伤处,料峭春寒竟然也来“招惹”我。 下阕“此情谁见”,既映衬了上面提到的孤独,也引出了泪洗残妆没人在乎的哀伤。因愁生病,因病添愁,愁愁病病,无穷无尽,寒灯里面的灯芯已经剪尽,东方既白,却又是一夜难眠。这种愁苦的情绪在朱淑真的很多词作里面都有体现: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帷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菩萨蛮》 这首《菩萨蛮》从山水自然写到闺中愁怨,起来在窗前等待心上人,却没有等到。“多谢”两句,写得十分巧妙,既把月亮比拟得十分富有人情味,也深刻地暗示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意味,含义隽永,深婉动人。朱淑真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女词人,多情而又敏感,情思细密又包含哲理。从月亮的残缺中得到理解和安慰,令人不禁感叹女词人的善解人意,也不免更加怜爱这份含泪的笑容。 世人总喜欢拿朱淑真和李清照相比,李清照的闺情词写得温婉细腻,如娇俏的小女儿当窗理云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在那种春闺愁绪中人们品咂的是小女儿娇憨之态。但是,在朱淑真的词里,人们几乎看不到“争渡”的快乐,有的只是闷闷的愁苦,落落的寡欢。 只有一首《清平乐·夏日游湖》,似乎是朱淑真词作中较为明快的一首。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清平乐·夏日游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