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哲学导论-综合原典阅读教程-(第9版)
作者 (美)罗伯特•所罗门 著,陈高华 译
出版日期 2012-12-01
出版社 世界图书
ISBN号
(13位)
9787510048616
ISBN号
(10位)
7510048613
开本 16
页数 560
装帧 平装
定价(C$) 34.3
约合(US$) 27.1
[ 内容简介 ]

名师名作 本书是作者最著名的哲学导论,作者以高超的写作技巧和对哲学深邃的理解,将哲学史和哲学议题糅合成有机的整体,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对哲学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初步了解。
    ★ 原典核心 本书主要内容是由从将近100位大哲学家的著作中选出的选文,以及作者对这些选文的介绍和评论组成。这种以原典为核心学习材料的方法,能让学生对哲学的面貌有最原汁原味的理解。
    ★ 视野宽广 本书作者以对非西方哲学传统的熟悉驰名,书中不仅选取了大量非西方哲学家的作品,而且作者始终秉承东西方哲学都是在对基本哲学问题做出回答的观念,为初学者提供了最全面的哲学视角。
    ★ 流畅可读 本书作者文风生动风趣,擅长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讲解复杂的哲学思想。作为一本入门导论,作者刻意避免了哲学行话和专业术语的使用,这种平易近人能够减轻初学者对哲学的畏惧感。
  
  

  ★ 名师名作
  本书是作者最著名的哲学导论,作者以高超的写作技巧和对哲学深邃的理解,将哲学史和哲学议题糅合成有机的整体,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对哲学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初步了解。

  
    ★ 原典核心
  本书主要内容是由从将近100位大哲学家的著作中选出的选文,以及作者对这些选文的介绍和评论组成。这种以原典为核心学习材料的方法,能让学生对哲学的面貌有最原汁原味的理解。

  
    ★ 视野宽广
  本书作者以对非西方哲学传统的熟悉驰名,书中不仅选取了大量非西方哲学家的作品,而且作者始终秉承东西方哲学都是在对基本哲学问题做出回答的观念,为初学者提供了最全面的哲学视角。

  
    ★ 流畅可读
  本书作者文风生动风趣,擅长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讲解复杂的哲学思想。作为一本入门导论,作者刻意避免了哲学行话和专业术语的使用,这种平易近人能够减轻初学者对哲学的畏惧感。

内容推荐
    本书是罗伯特·所罗门编著的著名哲学教材,它以实在、宗教、知识、自我、心灵与身体、自由、伦理学、正义八个哲学核心议题为经,以历代哲学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纬,以作者自己对议题和文献背景的细致评注和解释为引导,使之成为一部以哲学经典文献为核心、以强调通过阅读原典学习哲学为特色的优秀哲学导论。
    书中选取的文献时间跨度约2500年,选取范围包括最古老的哲学残篇至最前沿的女性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认知科学领域的论著,囊括了从柏拉图、孔子、笛卡尔、康德至艾玛?高曼、弗洛伊德、爱因斯坦、马尔科姆?艾克斯等历史上最重要哲学家的作品,使读者能够鲜明地感受到哲学既扎根于过去,又活跃于现在。
    在每一个议题的展开中,随着不同时期的哲学家的作品的展现,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多元并包的视角——包括分析哲学、大陆哲学、女性主义和非西方的观点等,这种并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不同观点之间的对话之中,对其进行仔细的评估,并通过回答作者给出的超过300个章节提问来检测自己的消化程度。每一章最后还提供了参考文献和进一步阅读材料,方便学生深入学习。
  
  


    本书是罗伯特·所罗门编著的著名哲学教材,它以实在、宗教、知识、自我、心灵与身体、自由、伦理学、正义八个哲学核心议题为经,以历代哲学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纬,以作者自己对议题和文献背景的细致评注和解释为引导,使之成为一部以哲学经典文献为核心、以强调通过阅读原典学习哲学为特色的优秀哲学导论。

  
    书中选取的文献时间跨度约2500年,选取范围包括最古老的哲学残篇至最前沿的女性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认知科学领域的论著,囊括了从柏拉图、孔子、笛卡尔、康德至艾玛?高曼、弗洛伊德、爱因斯坦、马尔科姆?艾克斯等历史上最重要哲学家的作品,使读者能够鲜明地感受到哲学既扎根于过去,又活跃于现在。

  
    在每一个议题的展开中,随着不同时期的哲学家的作品的展现,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多元并包的视角——包括分析哲学、大陆哲学、女性主义和非西方的观点等,这种并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不同观点之间的对话之中,对其进行仔细的评估,并通过回答作者给出的超过300个章节提问来检测自己的消化程度。每一章最后还提供了参考文献和进一步阅读材料,方便学生深入学习。

作者简介
    罗伯特·C·所罗门(RobertC.Solomon,1942—2007)是世界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教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19世纪德国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和尼采,以及20世纪大陆哲学,特别是萨特和现象学,同时擅长于伦理学和关于情感的理论。他在密歇根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并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匹兹堡大学和加州大学执教。他是著名的哲学教师和讲演者,擅长以清晰风趣且不失严谨的文风阐述艰深的哲学问题。他出版过四十多本著作,其中包括《哲学导论》(IntroducingPhilosophy)、《哲学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Philosophy)、《激情》(ThePassions)、《在黑格尔的精神之中》(In the Spirit of Hegel)、《关于爱》(AboutLove)、《哲学底线》(Above the Bottom Line)、《伦理学与卓越》(Ethics andExcellence)以及《哲学的乐趣》(The Joy of Philosophy)等。
  
  
  
  

  罗伯特·C·所罗门(Robert
  C.Solomon,1942—2007)是世界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教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19世纪德国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和尼采,以及20世纪大陆哲学,特别是萨特和现象学,同时擅长于伦理学和关于情感的理论。他在密歇根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并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匹兹堡大学和加州大学执教。他是著名的哲学教师和讲演者,擅长以清晰风趣且不失严谨的文风阐述艰深的哲学问题。他出版过四十多本著作,其中包括《哲学导论》(Introducing
  Philosophy)、《哲学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Philosophy)、《激情》(The
  Passions)、《在黑格尔的精神之中》(In the Spirit of Hegel)、《关于爱》(About
  Love)、《哲学底线》(Above the Bottom Line)、《伦理学与卓越》(Ethics and
  Excellence)以及《哲学的乐趣》(The Joy of Philosophy)等。


  

目录TABLE OF CONTENTS
  导 言 
  哲学的历史 
  导 论 
  苏格拉底 
  阿里斯托芬,《云》 
  柏拉图,《申辩》 
  柏拉图,《克力同》 
  柏拉图,《斐多》 
  柏拉图,《理想国》 
  什么是哲学? 
  柏拉图,《申辩》 
  卡尔?雅斯贝尔斯,“轴心时期” 
  老子,《道德经》 
  哲学探讨的现代路径  TABLE OF CONTENTS
  导 言 
  哲学的历史 
  导 论 
  苏格拉底 
  阿里斯托芬,《云》 
  柏拉图,《申辩》 
  柏拉图,《克力同》 
  柏拉图,《斐多》 
  柏拉图,《理想国》 
  什么是哲学? 
  柏拉图,《申辩》 
  卡尔?雅斯贝尔斯,“轴心时期” 
  老子,《道德经》 
  哲学探讨的现代路径 
  勒内?笛卡尔,《谈谈方法》 
  逻辑简介 
  演绎论证 
  归纳论证 
  类比论证 
  充要条件、“逻辑可能性”和反例论证 
  归谬法 
  最阴险的种种谬误 
  重要词汇 
  参考文献与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一部分 世界与彼岸
  第1章 实 在 
  1.1 “世界真实地存在的方式”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1.2 最初的希腊哲学家 
  伊奥尼亚的自然主义者 
  一元论、唯物主义和非实质的“基质” 
  赫拉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原子和多元论 
  泛灵论 
  毕达哥拉斯 
  现象/实在的区分 
  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残简》 
  智者 
  形而上学 
  1.3 东方的终极实在:印度、波斯和中国 
  精神作为实在:《奥义书》 
  《奥义书》 
  实在、善与恶:-死妓固乩r 《圣特-阿维斯塔》 
  孔子 
  孔子,《论语》 
  老子,或《道德经》的诗哲 
  老子,《道德经》 
  佛陀 
  佛陀,《燃烧经》 
  1.4 两种形而上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 
  柏拉图,《会饮》 
  柏拉图,《理想国》 
  柏拉图,《美诺》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1.5 现代形而上学 
  勒内?笛卡儿 
  勒内?笛卡儿,《论实体》 
  勒内?笛卡儿,《第六沉思》 
  别涅迪克特?德?斯宾诺莎 
  别涅迪克特?德?斯宾诺莎,《伦理学》 
  戈特弗里德?威廉?冯?莱布尼茨 
  戈特弗里德?威廉?冯?莱布尼茨,《单子论》 
  马丁?海德格尔 
  马丁?海德格尔,《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 
  菲利普?布里克尔,《大卫?K?刘易斯的〈论世界的多样性〉》 
  概要与结论 
  本章复习题 
  重要词汇 
  参考文献与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2章 宗 教 
  2.1 什么是宗教? 
  约翰?威兹德姆,《诸神》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论宇宙的设计 
  西谷启治,《什么是宗教?》 
  2.2 西方宗教 
  神的传统概念 
  2.3 上帝证明:存在论论证 
  圣安瑟伦,论存在论论证 
  勒内?笛卡儿,论存在论论证 
  伊曼纽尔?康德,驳存在论论证 
  查尔斯?哈茨霍恩,论存在论论证 
  2.4 作为造物主的上帝:理智与设计 
  圣托马斯?阿奎那,论宇宙论论证 
  圣托马斯?阿奎那,论“第五种方式” 
  大卫?休谟,论一个不完满的宇宙 
  保罗?戴维斯,《上帝之心》 
  科里?朱尔,论“精确调节”论证 
  2.5 宗教、道德和恶 
  宗教与“实践理性” 
  伊曼纽尔?康德,论上帝和道德 
  威廉?詹姆斯,《信仰意志》 
  恶的问题 
  圣奥古斯丁,《忏悔录》 
  印度教、佛教、业和慈悲 
  《薄伽梵歌》 
  2.6 超越理性:信仰与非理性 
  作为体验的上帝 
  穆罕默德?阿尔-加扎里,《从错误中解脱》 
  信仰的跳跃 
  索伦?克尔凯郭尔,论主观真理 
  作为终极关怀的上帝 
  保罗?蒂利希,论终极关怀 
  2.7 对宗教的怀疑 
  费奥多?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卡尔?马克思,《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 
  弗里德里希?尼采,《善恶之彼岸》 
  弗里德里希?尼采,《敌基督者》 
  弗里德里希?尼采,《快乐的科学》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一个幻想的未来》 
  让-保罗?萨特,《成为上帝的欲望》 
  概要与结论 
  本章复习题 
  重要词汇 
  参考文献和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3章 知 识 
  伯特兰?罗素,《哲学问题》 
  柏拉图,《泰阿泰德》 
  3.1 理性主义者的信心:笛卡儿 
  勒内?笛卡儿,《第一沉思》 
  勒内?笛卡儿,《第二沉思》 
  勒内?笛卡儿,《第六沉思》 
  3.2 人类理智的天赋观念:约翰?洛克 
  约翰?洛克,《人类理智论》 
  戈特弗里德?威廉?冯?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 
  3.3 经验主义的知识论 
  约翰?洛克,《人类理智论》 
  3.4 取消常识:贝克莱主教 
  乔治?贝克莱主教,《人类知识原理》 
  3.5 意气相投的怀疑论者:大卫?休谟 
  大卫?休谟,《人性论》 
  大卫?休谟,《人类理智研究》 
  3.6 康德的革命 
  伊曼纽尔?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伊曼纽尔?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3.7 康德之后的欧洲战场: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 
  黑格尔 
  G?W?F?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G?W?F?黑格尔,《历史中的理性》 
  叔本华 
  亚瑟?叔本华,《作为意愿和表象的世界》 
  尼采 
  弗里德里希?尼采,论真理 
  3.8 现象学 
  埃德蒙德?胡塞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 
  埃德蒙德?胡塞尔,《1929年巴黎讲演》 
  3.9 解释学和实用主义:相对主义再思考 
  理查德?罗蒂,《团结还是客观性?》 
  永见勇,《文化鸿沟:我们为何会误解?》 
  3.10 女性主义认识论 
  伊丽莎白?格罗兹,《论女性主义知识》 
  邬玛?纳瑞安,《论女性主义认识论》 
  概要与结论 
  本章复习题 
  重要词汇 
  参考文献与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二部分 认识你自己
  第4章 自 我 
  4.1 意识与自我:从笛卡儿到康德 
  勒内?笛卡儿,《第六沉思》 
  约翰?洛克,论人格同一性 
  大卫?休谟,论“没有自我” 
  伊曼纽尔?康德,反对灵魂 
  梅瑞迪斯?迈克尔斯,论“人格同一性” 
  4.2 存在主义:自我同一性与选择的责任 
  让-保罗?萨特,论存在主义 
  让-保罗?萨特,论自欺 
  让-保罗?萨特,《禁闭》 
  4.3 个人与共同体 
  弗里德里希?尼采,论交流意识 
  索伦?克尔凯郭尔,论“公众” 
  索伦?克尔凯郭尔,论自我与激情 
  马丁?海德格尔,论“此在”和“常人” 
  大卫?里斯曼,论个人主义 
  抗议的声音 
  马尔科姆?艾克斯,论作为“非洲人” 
  马尔科姆?艾克斯,《在奥杜邦》 
  雪莉?奥特娜,《女性之于男性恰如自然之于文化?》 
  安?弗格森,论雌雄同体 
  G?W?F?黑格尔,论“精神”与个人 
  G?W?F?黑格尔,《历史中的理性》 
  索伦?克尔凯郭尔,一个驳斥 
  卡尔?马克思,论社会自我 
  4.4 唯一自我?任一自我?个人“本质”概念的探析 
  赫尔曼?黑塞,《荒原狼》 
  露西?伊利格瑞,《此性非一》 
  吉纳维芙?劳埃德,《理性之人》 
  《法句经》 
  老子,《道德经》 
  概要与结论 
  本章复习题 
  重要词汇 
  参考文献与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5章 心灵与身体 
  5.1 何谓意识? 
  勒内?笛卡儿,《第六沉思》 
  勒内?笛卡儿,《第三沉思》 
  5.2 二元论问题 
  勒内?笛卡儿,《心灵的激情》 
  5.3 对二元论的驳斥 
  激进行为主义 
  逻辑行为主义 
  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 
  同一性理论 
  J?J?C?斯马特,《感觉和大脑过程》 
  杰罗姆?谢弗,驳同一性理论 
  取消唯物主义 
  保罗?M?丘奇兰德,论取消唯物主义 
  功能主义:心灵与计算机 
  大卫?布兰登-米切尔和弗兰克?杰克逊,《心智哲学》 
  约翰?R?塞尔,《计算机的神话》 
  约翰?R?塞尔,《心灵、大脑与科学》 
  联结主义 
  5.4 意识问题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无意识” 
  托马斯?内格尔,《人的问题》 
  科林?麦克金,论“意识的奥秘” 
  改变我们的心灵:整体论与意识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 
  伽林?斯特劳森,论“认知经验” 
  威廉?詹姆斯,《意识存在吗?》 
  弗里德里希?尼采,论“种类的天才” 
  概要与结论 
  本章复习题 
  重要词汇 
  参考文献与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6章 自 由 
  6.1 宿命论与业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西谷启治,论命运 
  6.2 先定论 
  圣奥古斯丁,《论意志的自由选择》 
  穆罕默德?伊克巴尔,《伊斯兰宗教思想的重建》 
  杰奎琳?特里米耶,论约鲁巴人的奥瑞 
  乔纳森?爱德华兹,《意志自由》 
  6.3 决定论 
  强决定论 
  保罗?亨利?霍尔巴赫男爵,《自然的体系》 
  丹尼尔?丹尼特,《休息室》 
  决定论VS非决定论 
  罗伯特?凯恩,《论非决定论》 
  意识的角色 
  弱决定论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论因果关系与必然性 
  大卫?休谟,论因果关系与性格 
  罗伯特?凯恩,论“回旋余地” 
  哈里?法兰克福,《意志自由与人的概念》 
  6.4 强制与无知 
  亚里士多德,论自愿行动 
  朱迪丝?奥尔,性、无知与自由 
  约翰?霍斯泊斯,《这自由是什么意思?》 
  条件作用 
  B?F?斯金纳,超越自由 
  B?F?斯金纳,《瓦尔登湖二号》 
  罗伯特?凯恩,超越斯金纳 
  安东尼?伯吉斯,《发条橙》 
  凯瑟琳?麦金农,论对女人的性胁迫 
  6.5 实践中的自由 
  哈里?法兰克福,《强迫与道德责任》 
  6.6 激进自由:存在主义 
  让-保罗?萨特,论“绝对自由” 
  费奥多?陀思妥耶夫斯基,《最有利的利益》 
  一行禅师,《打开电视》 
  概要与结论 
  本章复习题 
  重要词汇 
  参考文献与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三部分:善与权利
  第7章 伦理学 
  7.1 道 德 
  圣奥古斯丁,《论自由》 
  7.2 道德是相对的吗? 
  吉尔伯特?哈曼,《道德相对主义辩护》 
  7.3 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 
  柏拉图,《理想国》 
  7.4 我们是天生自私的吗?一个争论 
  孟子,论人性:人性本善 
  荀子,《性恶篇》 
  约瑟夫?巴特勒,驳利己主义 
  一位当代利己主义者:安?兰德
  塔拉?史密斯,利己主义的必要性(安?兰德) 
  7.5 作为德性的道德: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7.6 道德与情感:休谟和卢梭 
  大卫?休谟,论“理性作为激情的奴隶” 
  让-雅克?卢梭,《爱弥儿》 
  7.7 道德与实践理性:康德 
  伊曼纽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7.8 功利主义 
  杰里米?边沁,《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功利主义》 
  7.9 道德的创造:尼采与存在主义 
  弗里德里希?尼采,论“作为群体本能的道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论“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 
  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7.10 伦理学与性别 
  弗吉尼亚?赫尔德,论女性主义伦理学 
  约翰?科维诺,《同一的性:关于同性恋的伦理学、科学和文化争辩》 
  概要与结论 
  本章复习题 
  重要词汇 
  参考文献与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8章 正 义 
  8.1 正义问题 
  8.2 两种古代的正义理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8.3 两种现代的正义理论:休谟和密尔论功利和权利 
  大卫?休谟,论“正义与功利”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功利主义》 
  8.4 社会契约 
  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 
  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 
  托马斯?杰斐逊 等,《独立宣言》 
  8.5 两种当代的正义理论:罗尔斯与诺齐克 
  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 
  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 
  8.6 正义还是关怀:一种女性主义视角 
  切希尔?卡尔霍恩,《正义、关怀、性别偏见》 
  8.7 个人权利与自由 
  约翰?洛克,《政府论下篇》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论自由》 
  马尔科姆?艾克斯,论公民权和人权 
  8.8 遵守法律:公民不服从与无政府主义 
  亨利?大卫?梭罗,论“公民不服从” 
  艾玛?高曼,《无政府主义真正意味着什么》 
  8.9 一项被忽视的权利:吃的权利 
  阿玛蒂亚?森,《财产与饥饿》 
  概要与结论 
  本章复习题 
  重要词汇 
  参考文献与进一步阅读材料 
  哲学家小传 
  重要词汇 
  出版后记 
  

TABLE OF CONTENTS

  导 言 

  哲学的历史 

  导 论 

  苏格拉底 

  阿里斯托芬,《云》 

  柏拉图,《申辩》 

  柏拉图,《克力同》 

  柏拉图,《斐多》 

  柏拉图,《理想国》 

  什么是哲学? 

  柏拉图,《申辩》 

  卡尔?雅斯贝尔斯,“轴心时期” 

  老子,《道德经》 

  哲学探讨的现代路径 

  勒内?笛卡尔,《谈谈方法》 

  逻辑简介 

  演绎论证 

  归纳论证 

  类比论证 

  充要条件、“逻辑可能性”和反例论证 

  归谬法 

  最阴险的种种谬误 

  重要词汇 

  参考文献与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一部分 世界与彼岸

  第1章 实 在 

  1.1 “世界真实地存在的方式”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1.2 最初的希腊哲学家 

  伊奥尼亚的自然主义者 

  一元论、唯物主义和非实质的“基质” 

  赫拉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原子和多元论 

  泛灵论 

  毕达哥拉斯 

  现象/实在的区分 

  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残简》 

  智者 

  形而上学 

  1.3 东方的终极实在:印度、波斯和中国 

  精神作为实在:《奥义书》 

  《奥义书》 

  实在、善与恶:-死妓固乩?br />
  《圣特-阿维斯塔》 

  孔子 

  孔子,《论语》 

  老子,或《道德经》的诗哲 

  老子,《道德经》 

  佛陀 

  佛陀,《燃烧经》 

  1.4 两种形而上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 

  柏拉图,《会饮》 

  柏拉图,《理想国》 

  柏拉图,《美诺》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1.5 现代形而上学 

  勒内?笛卡儿 

  勒内?笛卡儿,《论实体》 

  勒内?笛卡儿,《第六沉思》 

  别涅迪克特?德?斯宾诺莎 

  别涅迪克特?德?斯宾诺莎,《伦理学》 

  戈特弗里德?威廉?冯?莱布尼茨 

  戈特弗里德?威廉?冯?莱布尼茨,《单子论》 

  马丁?海德格尔 

  马丁?海德格尔,《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 

  菲利普?布里克尔,《大卫?K?刘易斯的〈论世界的多样性〉》 

  概要与结论 

  本章复习题 

  重要词汇 

  参考文献与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2章 宗 教 

  2.1 什么是宗教? 

  约翰?威兹德姆,《诸神》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论宇宙的设计 

  西谷启治,《什么是宗教?》 

  2.2 西方宗教 

  神的传统概念 

  2.3 上帝证明:存在论论证 

  圣安瑟伦,论存在论论证 

  勒内?笛卡儿,论存在论论证 

  伊曼纽尔?康德,驳存在论论证 

  查尔斯?哈茨霍恩,论存在论论证 

  2.4 作为造物主的上帝:理智与设计 

  圣托马斯?阿奎那,论宇宙论论证 

  圣托马斯?阿奎那,论“第五种方式” 

  大卫?休谟,论一个不完满的宇宙 

  保罗?戴维斯,《上帝之心》 

  科里?朱尔,论“精确调节”论证 

  2.5 宗教、道德和恶 

  宗教与“实践理性” 

  伊曼纽尔?康德,论上帝和道德 

  威廉?詹姆斯,《信仰意志》 

  恶的问题 

  圣奥古斯丁,《忏悔录》 

  印度教、佛教、业和慈悲 

  《薄伽梵歌》 

  2.6 超越理性:信仰与非理性 

  作为体验的上帝 

  穆罕默德?阿尔-加扎里,《从错误中解脱》 

  信仰的跳跃 

  索伦?克尔凯郭尔,论主观真理 

  作为终极关怀的上帝 

  保罗?蒂利希,论终极关怀 

  2.7 对宗教的怀疑 

  费奥多?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卡尔?马克思,《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 

  弗里德里希?尼采,《善恶之彼岸》 

  弗里德里希?尼采,《敌基督者》 

  弗里德里希?尼采,《快乐的科学》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一个幻想的未来》 

  让-保罗?萨特,《成为上帝的欲望》 

  概要与结论 

  本章复习题 

  重要词汇 

  参考文献和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3章 知 识 

  伯特兰?罗素,《哲学问题》 

  柏拉图,《泰阿泰德》 

  3.1 理性主义者的信心:笛卡儿 

  勒内?笛卡儿,《第一沉思》 

  勒内?笛卡儿,《第二沉思》 

  勒内?笛卡儿,《第六沉思》 

  3.2 人类理智的天赋观念:约翰?洛克 

  约翰?洛克,《人类理智论》 

  戈特弗里德?威廉?冯?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 

  3.3 经验主义的知识论 

  约翰?洛克,《人类理智论》 

  3.4 取消常识:贝克莱主教 

  乔治?贝克莱主教,《人类知识原理》 

  3.5 意气相投的怀疑论者:大卫?休谟 

  大卫?休谟,《人性论》 

  大卫?休谟,《人类理智研究》 

  3.6 康德的革命 

  伊曼纽尔?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伊曼纽尔?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3.7 康德之后的欧洲战场: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 

  黑格尔 

  G?W?F?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G?W?F?黑格尔,《历史中的理性》 

  叔本华 

  亚瑟?叔本华,《作为意愿和表象的世界》 

  尼采 

  弗里德里希?尼采,论真理 

  3.8 现象学 

  埃德蒙德?胡塞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 

  埃德蒙德?胡塞尔,《1929年巴黎讲演》 

  3.9 解释学和实用主义:相对主义再思考 

  理查德?罗蒂,《团结还是客观性?》 

  永见勇,《文化鸿沟:我们为何会误解?》 

  3.10 女性主义认识论 

  伊丽莎白?格罗兹,《论女性主义知识》 

  邬玛?纳瑞安,《论女性主义认识论》 

  概要与结论 

  本章复习题 

  重要词汇 

  参考文献与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二部分 认识你自己

  第4章 自 我 

  4.1 意识与自我:从笛卡儿到康德 

  勒内?笛卡儿,《第六沉思》 

  约翰?洛克,论人格同一性 

  大卫?休谟,论“没有自我” 

  伊曼纽尔?康德,反对灵魂 

  梅瑞迪斯?迈克尔斯,论“人格同一性” 

  4.2 存在主义:自我同一性与选择的责任 

  让-保罗?萨特,论存在主义 

  让-保罗?萨特,论自欺 

  让-保罗?萨特,《禁闭》 

  4.3 个人与共同体 

  弗里德里希?尼采,论交流意识 

  索伦?克尔凯郭尔,论“公众” 

  索伦?克尔凯郭尔,论自我与激情 

  马丁?海德格尔,论“此在”和“常人” 

  大卫?里斯曼,论个人主义 

  抗议的声音 

  马尔科姆?艾克斯,论作为“非洲人” 

  马尔科姆?艾克斯,《在奥杜邦》 

  雪莉?奥特娜,《女性之于男性恰如自然之于文化?》 

  安?弗格森,论雌雄同体 

  G?W?F?黑格尔,论“精神”与个人 

  G?W?F?黑格尔,《历史中的理性》 

  索伦?克尔凯郭尔,一个驳斥 

  卡尔?马克思,论社会自我 

  4.4 唯一自我?任一自我?个人“本质”概念的探析 

  赫尔曼?黑塞,《荒原狼》 

  露西?伊利格瑞,《此性非一》 

  吉纳维芙?劳埃德,《理性之人》 

  《法句经》 

  老子,《道德经》 

  概要与结论 

  本章复习题 

  重要词汇 

  参考文献与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5章 心灵与身体 

  5.1 何谓意识? 

  勒内?笛卡儿,《第六沉思》 

  勒内?笛卡儿,《第三沉思》 

  5.2 二元论问题 

  勒内?笛卡儿,《心灵的激情》 

  5.3 对二元论的驳斥 

  激进行为主义 

  逻辑行为主义 

  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 

  同一性理论 

  J?J?C?斯马特,《感觉和大脑过程》 

  杰罗姆?谢弗,驳同一性理论 

  取消唯物主义 

  保罗?M?丘奇兰德,论取消唯物主义 

  功能主义:心灵与计算机 

  大卫?布兰登-米切尔和弗兰克?杰克逊,《心智哲学》 

  约翰?R?塞尔,《计算机的神话》 

  约翰?R?塞尔,《心灵、大脑与科学》 

  联结主义 

  5.4 意识问题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无意识” 

  托马斯?内格尔,《人的问题》 

  科林?麦克金,论“意识的奥秘” 

  改变我们的心灵:整体论与意识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 

  伽林?斯特劳森,论“认知经验” 

  威廉?詹姆斯,《意识存在吗?》 

  弗里德里希?尼采,论“种类的天才” 

  概要与结论 

  本章复习题 

  重要词汇 

  参考文献与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6章 自 由 

  6.1 宿命论与业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西谷启治,论命运 

  6.2 先定论 

  圣奥古斯丁,《论意志的自由选择》 

  穆罕默德?伊克巴尔,《伊斯兰宗教思想的重建》 

  杰奎琳?特里米耶,论约鲁巴人的奥瑞 

  乔纳森?爱德华兹,《意志自由》 

  6.3 决定论 

  强决定论 

  保罗?亨利?霍尔巴赫男爵,《自然的体系》 

  丹尼尔?丹尼特,《休息室》 

  决定论VS非决定论 

  罗伯特?凯恩,《论非决定论》 

  意识的角色 

  弱决定论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论因果关系与必然性 

  大卫?休谟,论因果关系与性格 

  罗伯特?凯恩,论“回旋余地” 

  哈里?法兰克福,《意志自由与人的概念》 

  6.4 强制与无知 

  亚里士多德,论自愿行动 

  朱迪丝?奥尔,性、无知与自由 

  约翰?霍斯泊斯,《这自由是什么意思?》 

  条件作用 

  B?F?斯金纳,超越自由 

  B?F?斯金纳,《瓦尔登湖二号》 

  罗伯特?凯恩,超越斯金纳 

  安东尼?伯吉斯,《发条橙》 

  凯瑟琳?麦金农,论对女人的性胁迫 

  6.5 实践中的自由 

  哈里?法兰克福,《强迫与道德责任》 

  6.6 激进自由:存在主义 

  让-保罗?萨特,论“绝对自由” 

  费奥多?陀思妥耶夫斯基,《最有利的利益》 

  一行禅师,《打开电视》 

  概要与结论 

  本章复习题 

  重要词汇 

  参考文献与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三部分:善与权利

  第7章 伦理学 

  7.1 道 德 

  圣奥古斯丁,《论自由》 

  7.2 道德是相对的吗? 

  吉尔伯特?哈曼,《道德相对主义辩护》 

  7.3 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 

  柏拉图,《理想国》 

  7.4 我们是天生自私的吗?一个争论 

  孟子,论人性:人性本善 

  荀子,《性恶篇》 

  约瑟夫?巴特勒,驳利己主义 

  一位当代利己主义者:安?兰德

  塔拉?史密斯,利己主义的必要性(安?兰德) 

  7.5 作为德性的道德: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7.6 道德与情感:休谟和卢梭 

  大卫?休谟,论“理性作为激情的奴隶” 

  让-雅克?卢梭,《爱弥儿》 

  7.7 道德与实践理性:康德 

  伊曼纽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7.8 功利主义 

  杰里米?边沁,《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功利主义》 

  7.9 道德的创造:尼采与存在主义 

  弗里德里希?尼采,论“作为群体本能的道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论“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 

  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7.10 伦理学与性别 

  弗吉尼亚?赫尔德,论女性主义伦理学 

  约翰?科维诺,《同一的性:关于同性恋的伦理学、科学和文化争辩》 

  概要与结论 

  本章复习题 

  重要词汇 

  参考文献与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8章 正 义 

  8.1 正义问题 

  8.2 两种古代的正义理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8.3 两种现代的正义理论:休谟和密尔论功利和权利 

  大卫?休谟,论“正义与功利”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功利主义》 

  8.4 社会契约 

  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 

  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 

  托马斯?杰斐逊 等,《独立宣言》 

  8.5 两种当代的正义理论:罗尔斯与诺齐克 

  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 

  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 

  8.6 正义还是关怀:一种女性主义视角 

  切希尔?卡尔霍恩,《正义、关怀、性别偏见》 

  8.7 个人权利与自由 

  约翰?洛克,《政府论下篇》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论自由》 

  马尔科姆?艾克斯,论公民权和人权 

  8.8 遵守法律:公民不服从与无政府主义 

  亨利?大卫?梭罗,论“公民不服从” 

  艾玛?高曼,《无政府主义真正意味着什么》 

  8.9 一项被忽视的权利:吃的权利 

  阿玛蒂亚?森,《财产与饥饿》 

  概要与结论 

  本章复习题 

  重要词汇 

  参考文献与进一步阅读材料 

  哲学家小传 

  重要词汇 

  出版后记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这无疑是最好的哲学教材之一。它的覆盖范围极其广阔,它将材料沿着历史顺序和议题发展天衣无缝地整合起来,它对每一位哲学家的选文的介绍和阐释,以及一种对比的视角完美无瑕地融合在一起。
  
     ——Christian Coseru,查尔斯顿学院
    罗伯特·所罗门在当代哲学中拥有最好的写作风格,阅读《哲学导论》的乐趣主要来源于他明晰、风趣、极富激发性的文体。
  
    ——Jonathan Scott Lee,科罗拉多学院
    这本书非常迷人,因为它既有深度,又能让一年级新生简明易懂。
    ——Dale J. Pritchard, 杰斐逊学院
  
  


    这无疑是最好的哲学教材之一。它的覆盖范围极其广阔,它将材料沿着历史顺序和议题发展天衣无缝地整合起来,它对每一位哲学家的选文的介绍和阐释,以及一种对比的视角完美无瑕地融合在一起。


  

   ——Christian Coseru,查尔斯顿学院

    罗伯特·所罗门在当代哲学中拥有最好的写作风格,阅读《哲学导论》的乐趣主要来源于他明晰、风趣、极富激发性的文体。


  

  ——Jonathan Scott Lee,科罗拉多学院

    这本书非常迷人,因为它既有深度,又能让一年级新生简明易懂。

    ——Dale J. Pritchard, 杰斐逊学院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哲学导论》所针对的,是那些初涉哲学且不具特殊天赋的读者。作为一本教科书,它主要供一两个学期的导论性课程用,为的是就广泛多样的问题和视角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材料。本教程的要旨在于,就所讨论的问题给学生们提供可选择的路径,让他们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些结论,可以是基于本教程的讨论,也可以基于课堂辩论和朋友或同学间的论证。哲学的目的是鼓励每一个人自己独立思考,没有哪一个单一的论证或信息来源可以取代人们之间对话和讨论。说到底,教科书就是一部资料集,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应看作进一步论证的一个起因,而不应看作结果的最终陈述。本教程并不想要学生偏向任何具体的哲学观点,而是向他们呈现基本的哲学问题和强有力的哲学论证,并由此鼓励他们自己独立思考。
    《哲学导论》源于三十多年来我在不同城市、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的不同学校的教学讲义。我以为,哲学确实是一个令人激动的主题,不仅专家和少数具有天赋的专业研究生可以接触,而且每一个人都可以接触,本教程正是基于这样一个信念而撰写的。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无论他或她是否念过哲学课程。我们绝大多数人关心的是同样的基本问题,运用的是同样的基本论证。不同的是,学习过哲学的人比起没有学过哲学的人来有一个优势,就是他见识过更强有力、更多样化的论证。在这本教程中,过去两千五百年的主要哲学家们为学生提供了这些各种各样的论证的来源。
    因此,《哲学导论》是一本把哲学史与当前关于哲学问题的思考结合在一起的教程,而这两种研究哲学的方式常常是彼此对立的。不过,哲学史是思考哲学问题的历史,而哲学问题就是那些由哲学史所形成和促发的问题。这二者不可或缺。因此,本教程的前面几章遵循一个大致的年代顺序,从古希腊人和早期文化,到中世纪和现代时期,以及规定了这些时期和作为一个整体的哲学的伟大哲学家们。但是,在同样的这几章里,还引入和呈现了关于哲学的核心问题的不同回答,比如实在的本性、上帝的存在和本性、人类知识的可能性、真理的本性,以及自我和人格同一性问题。
    这种双头并进的做法让初学的学生既直接接触到选自哲学史上重要著作的大量阅读材料,又避免面对那些常常艰涩难懂的大部头著作,它们没有注疏,甚至没有编辑,情形就如我们看到的原书或绝大多数文选那样。不过,本教程并不是一个历史导论,而是一个哲学问题以及关于这些问题的各种解答方式的导论。因此,哲学史是为阐明这些问题及其回答服务的,而不是相反。
    哲学的语言常常是专门的,有时还是艰涩难懂的,不过,本教程尽可能地不使用行话和专门术语。必要时,本教程也会小心谨慎地引入最重要的并被广泛使用的哲学术语,这些术语都收集在本教程后面的重要词汇表中,并作了扼要说明。此外,本教程后面还对书中论及的哲学家提供了一个小传。虽然这本书主要论述的是哲学家的观念而不是他们的生平,但是,让学生对他们在历史上的确切地位有一个了解,也不无裨益。
    
    致教师:如何使用这本教程
    《哲学导论》是为一个完备课程而撰写的教程,章节安排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不过,在写的时候,每一章也是独立成篇的,因此,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课程中使用这本教程,也是可以的。同样,在每一章中,可以选用不同的选文用作简短讨论。比如,一些教师可能只想使用第2章(宗教)的前面几个部分,或者第4章(自我)和第6章(自由)的一些关键部分。一些教师可能想要突出多元文化的内容,还有一些教师可能选择忽视这部分内容,而集中于正统的西方哲学。
    一门完整的课程可能要包括导论和全部八章在内,不过,对于通常的一学期课程来说,这些内容可能就过于繁重了。相反,一门简要的课程(比如,夏季学期的课程,或者每周或一学季只上一次的课程,或者更愿意详细讨论一些重要问题的课程)可能只需用到一半篇幅的内容。下面的大纲是为不同长度、不同种类课程使用本书所提的建议:
    
    大课程(完整学期)
    导论;1至8章
    小课程(夏季学期,业余课程,学季)
    导论;1至4章
    两学期课程
    第一学期:导论;1至5章
    第二学期:导论;6至8章
    一般课程(14-16周学期;括号内的是可选章节)
    导论;1、2、(3)、4、(5)、6、7、(8)章
    伦理学和宗教/价值课程
    导论;2、4、7、8章
    形而上学与认识论课程
    导论;1、(2)、3、(4)、5、7章
    
    有些课程可能更愿意从第2章(宗教)或第7章(伦理学)开始,并且重排各章的顺序。不过,基本课程——适合于一般学期,即一个学期有14-16周,每周三次课的课程——安排如下:
    
    导论;1、2、3、5、6、7、8章
    
     剩下各章可根据时间和兴趣而增加。
    由于一些至关重要的章节(比如知识、自我、自由和伦理学各章)过长,涉及内容过多,许多教师更愿意选定其中一些部分而不是整章。例如,一些教师可能更愿意只讨论三种标准的真理学说,而略去随后的关于欧洲哲学(康德及其后继者)的内容。其他一些教师则可能更愿意略去这些真理学说,而直接从关于休谟的论述进入康德。因此,有些教师可能更愿意讨论上帝存在的论证,而略去恶的问题;有些教师可能想只谈论自由VS决定论的基本问题,而不愿让学生陷入(比较而言)微妙难缠的各种“弱决定论”之中。其他一些教师可能只想讲授伦理学简史(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密尔),而不愿论述诸如伦理相对主义这样的一般主题。一些教师可能强调哲学的全球性和跨文化性质,而另一些教师可能完全不顾多元文化的内容,而只集中于西方哲学的历史。还有一些教师更愿意只集中于当前讨论的哲学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历史发展多少有些忽略。我自信这一版能更好地满足以上各种所需。
    
    致学生:做哲学
    对于哲学的任何研究——阅读别人对于哲学的所作所为也好,自己“做”哲学也好——其要旨无非是力图提出自己的思想。与其他任何领域相比,哲学与其说是一门学科,不如说是一种思考方式,人们只要加入进来就能对它有所理解。因此,在阅读本教程时,任何时候都不必犹豫放下书本进行自己的思考和写作。比如,当你在阅读形而上学部分时,你可以思考一下你会如何提出自己关于实在的观点,会如何回答古希腊的第一批哲学家或东方哲学家们提出的问题。面对一个论点时,想想你会如何加以辩护或反驳。面对一个看似陌生的观念时,试着用自己习惯的术语加以表述,并去理解隐藏在观念背后的视野。面对一个问题时,不仅去看早先哲学家们所提供的答案,也要提出你自己的答案。哲学不同于物理学或生物学,在其中,你自己的答案可能与过去的哲学家们提供的那些答案一样合理,而出自不同传统的答案可能同样值得注意。这就是哲学乍看起来难学的原因所在,但是,也正因为此,哲学才如此地具有个人价值、令人享受。
    绝大多数阅读材料和每一章后面都紧接着要你去回答的问题,你可以与同学大声争论,也可以在课堂或写作中加以讨论,或许还可以班刊的形式或课堂笔记的形式加以记录。绝大多数问题只是要求你清楚地表述一下刚刚读到过的观点,(或多或少)用你自己的话将它们表述出来。我们常常在读到新内容或难懂的内容时,就会“跳过”去读下一部分内容。我们都有阅读长篇文章的经历,甚至为此花上大量的时间,之后却发现自己对于所读内容说不出任何东西。因此,这些问题的目的就是迫使你去说或写点什么。有些问题是用来激发思想的,不过,绝大多数问题是为了给你提供即时反馈的。因此,我们要求你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并且把它们当作整个阅读任务的完整部分。
    
    哲学写作
    只要记住了前述观念,你就会清楚为何与朋友和同学谈论哲学、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反驳以及写下自己的观念会如此重要。表述巩固理解,而对反驳作出回应则扩展了理解。在任何哲学课程中,哲学论文写作都是特别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有一些需要记住的一般方针:
     1.文章开头提出你的主要问题。对一些哲学问题进行“思考”很有趣,但也容易迷失方向而显得漫无目的。例如,对“自由”进行思考就涉及太多的不同问题和视角。而探讨如下问题——“行动自由与科学决定论相容吗?”“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存在自由吗?”——则让你的思考有一个具体的方向和展开方式。
     2.面对所解决的问题时要清楚困难所在。问题所涉的术语全都清楚吗?确实,文章开头并不总是要确定术语。然而,对关键术语加以定义,可能是你能达到的最基本的也是最困难的结论。依靠词典(哪怕是一部很好的词典)来澄清你的问题,这种做法没有什么思想内涵。词典并非是由哲学家们来编撰的,它们常常反映的是一些流行用法——其中包括的恰恰是你试图要纠正的哲学误解。
     3.阐明你要论证的观点。不要强迫读者(你的教师)去猜你的观点所在。你一旦清楚所要探究的问题,就有助于阐明你想要获得的答案,反之亦然。事实上,在写作时,你可能会多次改变想法——无论是关于问题还是关于答案,这对于在进行写作之前只用一个晚上打草稿的人来说,这是非常实在的危险。
     4.论证你的观点。对你为何持这一观点加以证明。对于学生论文常见的批评是“这是你的主张:论证在哪呢?”若考题要求你“批判地”论述一个观念或一段引文,这并不是说一定要你抨击它或找它的错,而是说你必须思考它的优点和可能的不足,想想有什么支持它的理由,以及你自己对于它的看法及其理由。
     5.考虑那些针对你的观点和论证的反驳,并对相反的观点加以抨击。如果你不清楚你所反对的观点,那你无疑也不清楚你自己的观点。如果你无法设想人们可能会怎样不同意你的观点,那你可能并没有彻底想清楚自己的观点。
     6.不要为自己幽默、迷人、真诚和个性化担心。那些最有力的哲学作品,那些历经数世纪而不衰的哲学作品,常常反映了作者最深层的关注和生活态度。然而,请记住,没有任何哲学作品能够仅仅是幽默、迷人、真诚和个性化。确保你写的每一个字——包括一个笑话——都与你所处理的主题有关。你的作品之所以具有哲学味,在于它包括一般关注,以及为了证明一个重要观点、回答一个古老的问题所作出的小心谨慎的论证。
  
  
  ◆ 导论◆———————————————————————
   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他不是第一个哲学家,但他曾经是,而且依然是哲学家们的典范。德尔菲的神谕曾宣称,苏格拉底(公元前470—前399年)是雅典最智慧的人,而他的人生观采用的正是德尔菲的铭文——“认识你自己”。他的卓越之处在于他意识到自己的无知,然而,他这样的自诩,谦卑中不无傲慢,此后,他用尽余生所做的,就是愚弄那些自称“智慧之人”的雅典人。
    在苏格拉底和当时的其他批评者看来,雅典政府腐败不堪、笨拙无能,与几年前伯利克里的“黄金时代”相比,恍若隔世。哲学论辩变成了耍小聪明和散布谣言,以及为了赢得辩论和法律诉讼所使用的修辞诡计,政治野心取代了正义和对美好生活的追寻。苏格拉底认为,雅典人滑巧地高举着他们的原则,如同在一场球赛中举着写满口号的横幅,可是,他们却很少去践行它们,至于对它们加以省察,那更是少之又少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发展了一套提出看似幼稚的问题的技巧,使他的听众陷于他们自己导致的混乱和伪善中,由此戳穿他那个时代的矫饰自负。针对他们那些安逸的确定性,他教之以“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他称自己为“牛虻”(一种令人讨厌的虫子,叮人很痛),要使他的同胞公民远离他们一直以来的那种自鸣得意、自以为是的心态。因此,他树敌不少,遭人讽刺,阿里斯托芬的戏剧《云》就是一个例子。
    
     阿里斯托芬,《云》①
    苏格拉底的学生:一只跳蚤咬了凯瑞丰的眉毛之后,跳到了苏格拉底的头上。于是苏格拉底问凯瑞丰,这只跳蚤所跳的距离是它自己的脚长的多少倍。
     斯瑞西阿得斯:他是怎样测量的呢?
    学生:绝妙啊。他熔化了一块蜡,捉住这只跳蚤,把它的双脚浸在蜡里,然后,冷却的蜡上面就形成了一双波斯鞋。再把它们截下来测量,他就这样找到了它们的尺寸。
     斯瑞西阿得斯:宙斯啊!这是多么敏捷的才思呀!
     学生:可是,昨天有一只壁虎打断了他的一个伟大思想。
     斯瑞西阿得斯:那又是怎么回事?告诉我。
     学生:当时他正张口凝望着月亮,探究她的循环轨道,一只壁虎在屋檐上拉屎,把他弄脏了。
    
    在这部戏剧中,阿里斯托芬描述的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显得非常可笑,而雅典公众,则把阿里斯托芬的挖苦讽刺当作对苏格拉底的不断批评的一个温和复仇。阿里斯托芬的“云”,指涉的是我们在说某个人“陷入云里雾里”时所意味的那种混乱。苏格拉底“好吃无能”,只不过善用言辞行骗,阿里斯托芬的这一描述,可能表达的正是一般公众的意见。
    然而,苏格拉底的学生却真切地敬慕他。他们说,他是“我们时代最勇敢、最有智慧和最正直的人”,是腐化社会中的一位真理殉道者。他的批评的价值,不仅仅是剧作家的讽刺题材。由于苏格拉底总是这样令人讨厌,政府设法以“败坏雅典青年”和“不信城邦的神”的罪名审判他。正是因为这些捏造的“罪行”,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但是,在审判中,他再一次成了那些判处他死刑的人的一只牛虻。
    
     柏拉图,《申辩》
    他提出死刑。好吧。陪审团的先生们,我应该向你们提出什么替代的刑罚呢?显然应是我该受的一种刑罚,那什么是我该遭受或付出的呢?要知道,我一生并没有过得庸庸碌碌,只是我不关心绝大多数人所忙碌之事:理财、治家、将兵,或作公众演说,或任其他公职,也不加入城邦中存在的朋党与帮派。我以为自己过于忠厚,若从事那些事情,就难以保命。我没有走上这条道路,如果走了这条路,我对你们对我自己都没有助益,但是,我私下里到你们每一个人那里,告诉你们每一个人我所说的,乃是最大的益处,我劝说你们每一个人,不要先关心自己的属物,而要先关心自己,尽可能地使自己变好变智慧,不要关心城邦的拥有甚于城邦自身,关心其他事情也应如此。我这样一个人该受到什么?陪审团的先生们,如果真的要按照我的品行提出我的应得之物,应该是好的东西,是某种相配的东西。
    
     苏格拉底在这里认为,国家应该给予他公餐奖励,而不是处罚,因为他是公众的恩人,使他的学生变得正直良善。
    
    陪审团的先生们,要不了多久,那些想要诋毁城邦的人就会给你们加上杀害智慧者苏格拉底的声名和罪责,因为他们说我是一个智慧者,尽管我不是。只要你们再等一小会儿,这就会自然地发生。我这把年纪,已经活了很久,离死不远了。我的这些话,不是对你们所有人说的,而是对那些判我死刑的人说的,对于这些陪审员,我还要说:或许你们以为,我之所以被判罪,是因为我缺乏可以说服你们的言辞,好似我应该尽我所能地用言行来避免这个判决。完全不是这样。我之所以被判罪,并不是因为缺乏言辞,而是因为缺乏胆大妄为和厚颜无耻,不愿意对你们说那些你们最喜欢从我这里听到的话,我不哀悼、不恸哭,不说也不做许多与我不相称的事情,而你们习惯从别人那里听到这些。因而,我不认为为了逃脱危险我应做卑劣之事,现在我也不后悔做了这样的辩护。我宁愿这样辩护而死,也不愿别样辩护而活。无论是我还是其他任何人,无论是在审判还是在战争中,都不应竭力设法避免死亡。的确,在战斗中,很明显常常有人为了逃命,丢盔弃甲,哀求追击者,而且,只要一个人敢于说和做任何事情,就有许多办法在任何危险中逃避死亡。陪审团的先生们,逃避死亡不难,逃避邪恶却要难得多,因为邪恶比死亡跑得更快。我年迈迟缓,被那慢一些的追击者抓住了,而我的控诉者们,聪明又敏捷,被那更快的邪恶追上了。如今我要离开你们了,接受你们判处我的死刑,但是,真理会判处他们邪恶和不义。那么,我坚持我的判罚,他们坚持他们的判罚。或许这必定如此,我认为它就当如此。
    现在,我要对那些判我有罪的人预言,因为我正处于人们最会预言的时机,即临死之前。我说,投票杀我的先生们,我死后不久,你们的报应就会到来,这可是比你们杀我要残酷得多的报应。你们这样做,以为可以避免对你们的生活作出说明,但我认为,结果会完全相反。会有更多的人来检验你们,而你们没有注意到,我现在阻止了他们。他们更难以对付,因为他们更年轻,而你们对他们会更加愤恨。如果你们以为,你们可以靠杀人阻止人们责备你们未能正确地生活,那你们可错了。逃避这样的检验既不可能也不好,不过,最好最容易的做法不是败坏他人的声誉,而是把自己变得尽可能地好。你们那些判我有罪的人,这就是我的预言,我要离你们而去了。
    
    在狱中,他有逃跑的机会。但他拒绝了。他一直教导说:“真正重要的事情不是活着,而是活得好。”“活得好”,以及生命中更加令人愉悦的事情,就是指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因此,当他的朋友克力同试图说服他时,他用自己强有力的论证反驳了克力同的辩解和论证。你们仔细地考察一下这些论证的结构,对它们的合理性作出判断。
    
     柏拉图,《克力同》
     苏格拉底:我好心的克力同啊,我们为何要如此顾忌大多数人的想法呢?我们应当更多注意最有理性的人,他们相信事实真相。
    克力同:你看,苏格拉底,一个人也必须注意大多数人的意见。你当前的境遇清楚表明,若大多数人中伤某人,他们造成的邪恶可不小,相反极大。
    苏格拉底:真希望大多数人能造成极恶,那样他们也就有能力行大善,若这样倒好了,可如今他们两样都不行。他们既不能使人变得智慧,也不能使人变得愚蠢,而是所作所为随意得很。
    克力同:可能是这样。但是,苏格拉底,请告诉我,你是在担心这个吗?若你从这里逃走,控告者会为难我和你的其他朋友,说我们把你偷走,逼使我们丧失所有资财,或者处以大量罚金,此外还要遭受其他惩罚。若你有这样的忧虑,请打消吧。为了保全你,冒这样的风险是正当的,如有必要,冒更大的风险都可以。请听我劝吧,别固执了。
     苏格拉底:我心里有这些担心,也有许多别的忧虑。
     克力同:请不要有这样的忧虑。有人情愿救你,带你离开此地,花钱不多……
    另外,苏格拉底,我不认为你如今所为是对的,在能保全自己时放弃生命,迫不及待地毁灭自己,那可遂了敌人的心愿,他们正迫不及待地要毁灭你呢。
    ◆◆◆
    苏格拉底:我亲爱的克力同,若目标正当,你的热心很可贵;否则,你愈是热心就愈难办。因此,我们必须考察此事该不该做,我这种人不仅是现在,而且总是,只听从经由反思得出的最有利于我的论证。我不能因为如今所遭受的命运,就抛弃我曾使用的论证。它们在我看来,依然如故。我如往常那样珍视和尊重这些未曾变动的原则,此刻,我们若提不出更好的论证,那我肯定不会认同你,哪怕大多数人携淫威恐吓我们如小孩,加以更残酷的威胁,如下狱、杀头和没收财产。我们应如何来更合理地考察这个问题呢?我们是不是先看看你关于众人意见的论证,是否在一切情形下,一些意见应得到注意,另一些意见不应得到注意?或者,在我就刑赴死之前,这些话不错,而如今,论证所言显然徒劳,如同儿戏般毫无意义?克力同,我急切盼望同你一起考察,这一论证在我当前的境遇中是显得有所不同,还是依然如故,我们是要抛弃它,还是要相信它。人们常说,无论在什么地方,有些意见应重视,另一些则不必重视。你觉得这是一个合理的说法吗?……再来考察下面这一说法是否依然未变:最重要的不是生活,而是好的生活。
     克力同:依然未变。
     苏格拉底:好的生活、美的生活、正义的生活是一回事。这一说法依然有效,是不是?
     克力同:是。
    苏格拉底:那么,根据我们所同意的,接下来我们必须考察,在雅典人没有赦免我的情况下,企图逃离这里于我而言是否正当。如果这样做是正当的,我们就这样去做;若不是,我们就要抛弃这种想法。克力同,至于你所提及的钱财、声誉、孩子抚养问题,确实是那些人的想法,他们轻易就置人死地,要是可以,又随兴地起死回生,一切皆无思虑。我说的是那些大众。至于我们,我们的论证通向了这一点,如我们刚才所说,唯一有效的考量是,我们贿赂、感谢那些领我逃离这里的人,以及我们自己设法逃生,这样的行为是正当呢,还是完全背理呢。如果这样做是不正当的,那么我们就根本无需考虑我们是否必须要在这里静候待死,或者遭受其他悲苦,而要考虑如何免于作恶。
     克力同:我觉得你说得太好了,苏格拉底,那你看我们应当怎么办。
    苏格拉底:我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考察这个问题吧,在我陈述的时候,你若能提出反驳,就请说,我定会听你的话;但是你若没有异议,我亲爱的克力同,那就请你从现在开始不要再说那一套陈言,劝我违背雅典人的意愿,离开这里。我觉得,重要的是在我就死之前使你信服,而不是要逆你心愿而为……
     苏格拉底:那么……我问你:曾与某人达成协约,且又是正当的事,是应当履行呢,还是可以背信负诺呢?
     克力同:应当履行。
    苏格拉底:由此考虑:如果我们不经国家允许而离开这里,我们不是伤害了那些我们最不应伤害的人吗?我们要不要一直坚持正当的协约?
     克力同:我回答不了你的问题,苏格拉底,我不明白。
    苏格拉底:请这样想。假设我设想逃离这里,无论人们应称它是什么行为,这时法律和国家来到我们面前,问道:“告诉我,苏格拉底,你想要干什么?你这样的行为不是要毁灭我们的法律,甚至整个城邦吗?或者你认为,法庭判决毫无效力,可以为私人废弃和无视,城邦可能也不会被毁灭?”我们应如何答复这些以及其他类似的论说?人们对此有许多话可说,尤其是代表着我们所毁灭的法律的演说家,他会说法庭的判决必须执行。我们应这样答复,“城邦冤枉了我,它的判决不公”。我们应该这样说,或说这些话吗?
     克力同:是的,以宙斯之名,苏格拉底,这就是我们的答复。
    苏格拉底:那么,假如法律这样说:“苏格拉底,我们之间不是同意,要尊重城邦作出的判决吗?”我们若对他们的话表示惊讶,他们或许会补充说:“苏格拉底,不必惊讶于我们所说,只管答复就好了,因为你惯于问答。现在就来吧,你对我们和城邦有何指责,你要毁灭我们?首先,不是我们让你出生吗?你的父亲不是通过我们娶了你母亲才生的你吗?请说,我们管理婚姻的法律中有什么可让你批评的?”我会说,没有什么可批评的。“或者我们中那些关于抚育婴孩和你也受过的教育的法律让你不满?还是那些指示你父亲教你人文和体育的法律不对?”我会说,它们都对。“那好”,他们继续说,“既然你生于此、养于此、教于此,那首先,你能否认你和你的祖先是我们的子民和奴仆吗?如果确是这样,那你认为我们之间在权利上是平等的,无论我们对你做了什么,你都可以正当地对我们回应什么吗?你与你父亲在权利上是不对等的,若你有个主人,你们之间也是如此,不可以所受还施他们,不可以辱骂回应辱骂,不可以责打回应责打,以及许多其他类似的报复。你觉得你有报复你的国家及其法律的权利吗?如果我们要处死你,且认为此举正当,你就能竭尽全力来毁灭我们吗?而且你还要说这样做是正当的,你这位真正念念不忘美德的人就是这样吗?你如此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4,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