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道德情操论
作者 (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著, 张春明 译
出版日期 2021-08-01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号
(13位)
9787509680575
ISBN号
(10位)
7509680573
开本 32
页数  
装帧 平装
定价(C$) 29.9
约合(US$) 23.62
[ 内容简介 ]

《道德情操论》文辞典雅而思想深邃,自1759年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对欧洲社会影响深远,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圣*”。总理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力荐,它是值得品读的传世经典。
  《道德情操论》对人生的诸多命题都有深刻诠释,若想赢得更幸福的人生,它值得我们每个人至少读三遍:
  • 在步入社会之前
  • 在结婚成家之前
  • 在生养孩子之前
  
   《道德情操论》不只是一本伦理学著作,她是集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哲学等于一体的巨著,不仅对人类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作了详尽阐释,而且对人生的诸多命题也有深刻诠释。
   亚当·斯密以“同情(Sympathy,即同理心)”为主线,对正义、仁慈、良心、责任、克己、功过、效用、善恶、美丑、德性、社会福祉和人性等进行了系统而辩证的剖析,完整地构架了他的道德伦理体系。
   《道德情操论》文辞典雅而思想深邃,自1759年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对欧洲社会影响深远,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圣*”。总理曾在不同场合六次力荐,是值得品读的传世经典。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著名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古典经济学开创者,举世公认的现代经济学之父。奉献了享誉学术界的两部传世经典:伦理学巨著《道德情操论》和经济学巨著《国富论》。
  张春明,
  民间译者、读书爱好者,偏爱历史、社科、经济和哲学,酷爱《道德情操论》并潜心研究十五年。1973 年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1996 年毕业于重庆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现为汽车行业经理人。
  
  卷 论行为的合宜性
  
  章 论合宜感 /3
  
  节 论同情 /3
  
  第二节 论相互同情的愉悦 / 7
  
  第三节 论评判他人情感是否合宜的方式 (一)/ 10
  
  第四节 论评判他人情感是否合宜的方式 (二)/13
  
  第五节 论亲切宜人与令人敬佩的美德 / 17
  
  第二章 论不同激情或情感的合宜度 / 20
  
  引 言 / 20
  
  节 论源于生理和心理的激情 / 21
  
  第二节 论爱情这种源于特殊心理的情感 / 25
  
  第三节 论愤怒这类讨厌的激情 / 28
  
  第四节 论仁慈这类宜人的情感 / 32
  
  第五节 论个人的喜与悲 / 34
  
  第三章 论成败对评判行为合宜性的影响,为何成功者的行为总是更易赢得赞赏 /37
  
  节 论同情悲伤与同情快乐的差异 / 37
  
  第二节 论追逐功名利禄的根源,并论等级地位的差别 / 43
  
  第三节 论嫌贫爱富与避凉附炎心理对道德观的败坏 / 52
  
  第二卷 论功与过,或论奖赏与惩罚的对象
  
  章 论功过感 / 61
  
  引 言 / 61
  
  节 论感激与奖赏、愤恨与惩罚的关系 / 62
  
  第二节 论应当感激或愤恨的真正对象 / 63
  
  第三节 论赞许与感激、谴责与愤恨的关系/ 65
  
  第四节 前三节要点概述 / 67
  
  第五节 功过感分析 / 68
  
  第二章 论正义与仁慈 / 74
  
  节 论正义与仁慈的区别 / 74
  
  第二节 论正义感与自责感,再论功德感 / 78
  
  第三节 论正义与仁慈这种本性的作用 / 81
  
  第三章 论行为后果对我们评价行为功过的影响 / 87
  
  引 言 / 87
  
  节 论引起我们 “功过感觉变化”的根本原因 / 89
  
  第二节 论哪些情形会引起我们 “功过感觉变化” / 92
  
  第三节 论赋予我们 “功过感觉变化”的终极目的 / 100
  
  第三卷 论我们评判自身情感与行为的依据,并论责任感
  
  章 论自许与自责的心理根源 / 107
  
  第二章 论喜欢赞美与喜欢值得赞美、害怕谴责与害怕令人可鄙 / 110
  
  第三章 论道德良知的影响力与威慑力 / 128
  
  第四章 论自我偏袒的天性,并论一般道德准则的起源与作用 / 150
  
  第五章 论一般道德准则的影响力与权威地位,以及它为何应被奉为神旨 / 155
  
  第六章 论责任感/ 165
  
  第四卷 论效用对行为和赞许的影响
  
  章 论物品的效用及其对行为的广泛影响/ 177
  
  第二章 论品行的效用及其对赞许的影响/ 185
  
  第五卷 论习惯与风气对审美观和道德观的影响
  
  章 论习惯与风气对审美观的影响 / 193
  
  第二章 论习惯与风气对道德观的影响 / 200
  
  第六卷 论德性
  
  引 言 / 215
  
  章 论个人德性对自身幸福的影响,或论审慎 / 215
  
  第二章 论个人德性对他人幸福的影响 / 223
  
  引 言 / 223
  
  节 论天性在我们选择个体关爱对象时所要求的顺序 / 224
  
  第二节 论天性在我们选择团体关爱对象时所要求的顺序 / 232
  
  第三节 论博爱 / 240
  
  第三章 论自我克制与自我评价 / 244
  
  第四章 本卷总结 / 272
  
  第七卷 论各种道德哲学体系
  
  章 道德理论所研究的问题 / 277
  
  第二章 各种关于美德本质的学说 / 279
  
  引 言 / 279
  
  节 主张美德以合宜为本的学说 / 280
  
  第二节 主张美德以审慎为本的学说 / 310
  
  第三节 主张美德以仁爱为本的学说 / 316
  
  第四节 主张善恶不分的学说 / 322
  
  第三章 各种关于赞许之心理根源的学说 / 332
  
  引 言 / 332
  
  节 主张赞许源于自爱的学说 / 333
  
  第二节 主张赞许源于理性的学说 /336
  
  第三节 主张赞许源于直观感受的学说 / 339
  
  第四章 不同学者阐扬道德准则的方式 / 347
  
  译后记 / 364
  
  卷 论行为的合宜性
  
  行为究竟是否合宜,究竟是端正得体还是粗野卑俗,全都取决于引发行为的那个情感,是否与激发那个情感的原因或事物相宜相称。
  
  
  章 论合宜感
  
  节 论同情[译注:这里译作“同情”的“sympathy”这个词,在本书中会频繁出现,它除了指“我们对他人悲伤或痛苦的怜悯”这种狭义的同情之外,更多是指“我们对他人情感或行为的同感共鸣、理解体谅、认同认可、赞同接受”这种广义的同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共情或同理心”。在本节第5段,作者也对“sympathy”的含义给予了解释。所以在本书中,请读者务必联系上下文,来确定“同情”的含义究竟是狭义还是广义。而且,译者并不会把“sympathy”全都直接译作“同情”,有时也会按其广义选取更贴合上下文的词,除非找不到比“同情”更好的表达方式。]
  
  01 人,无论被认为有多么自私,天性中显然还是有着某种情愫[译注:此处译作“情愫”的“principle”这个词,其通常含义为“原理、原则”,但在本书中,其实更多是指“心理、心理因素、心理机制、行为的缘由或信条、道德准则、行为准则”等。正是这一点理解,决定了本书多处翻译的概念准确性与逻辑条理性。否则,如果全都笼统的直译作原理或原则,难免就会贻笑大方。],会促使我们去关心别人的命运,从而把别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尽管除了因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开心之外,我们得不到任何好处。人类的这种情愫,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想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那种恻隐之心。比如,我们常常会因他人的悲伤而感到悲伤,这是一个显而易见并且无须任何例证的事实。这种恻隐之心,同人类其它所有原始情感一样,绝不仅仅局限于那些善良仁慈的人,尽管他们也许更富同情心。即使是那些歹毒的恶棍和铁石心肠的罪犯,也不会完全丧失同情心。
  02 由于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到他人的感受,因此,除了设想自己身处他的处境之外,我们就不可能体会到他人的具体感受。即便正在遭受酷刑拷打的是自己的亲兄弟,只要我们本人仍然轻松自在,那我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就绝不可能感觉到他所遭受的痛苦。因为,我们的感觉器官所能直接产生的感觉,绝不会、也绝不可能超出自己的身体范围;唯有借助想象,我们才能体会他受酷刑折磨时的感觉。我们借以产生同情的所谓想象力,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只是假设自己身处他的处境时,我们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想象力所展现给我们的,只是自己感觉器官的一种模拟印象,而不是他人感觉器官的那种真实感觉。借助想象,我们假设自己身处他的处境,假设自己也正忍受着他同样的酷刑折磨,仿佛我们进入了他的身体,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他,进而让我们得以体会到他的感受。我们这时所感觉到的痛苦,虽然在程度上要比他本人轻微一些,但在性质上并非完全不同。当我们深切体会到他那剧烈的痛苦,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痛苦时,那种剧痛就会开始影响我们;以致我们一想起他的痛苦感受,自己也会战栗发抖,好像遭受酷刑折磨的人就是我们自己。正如任何不幸与痛苦都会让我们感到极度悲伤那样,因此,当我们设想或想象自己身陷那种不幸与痛苦之中时,也会让我们产生几分类似的悲伤情绪。不过,我们此时的悲伤程度,却取决于自己的想象力有多丰富。
  03 可见,想象力是我们对他人不幸产生同情的根源,也正是通过设想自己身陷受害者的处境,才得以让我们能够想象并体会受害者的感觉,或者说受害者的感觉才会影响我们自己。如果还有人觉得我讲得不够清楚,那我们可以用大量显而易见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比如,当我们眼看一根棍子正要朝另一个人的腿或手臂打下去时,我们也会本能的缩回自己的腿或手臂;当棍子真的打下去时,我们自己好像也被打中了似的,从而也会感到与受害者本人类似的疼痛。又比如,当我们目不转睛的观看那种绳索上的杂技舞蹈表演时,我们也会随着表演者的扭动而不由自主的不停扭动,以平衡自己的身体,好像我们自己也走在绳子上似的。再比如,那些身体纤弱而心理脆弱的人经常抱怨说,当他们在街上看到乞丐身上露出的脓疮时,自己身上的相应部位,往往也会感觉到那种瘙痒与不适。那些可怜人身上的脓疮让他们心里所产生的厌恶,对他们身体上相同部位的影响,要大于其它任何部位;因为那种厌恶,是源于他们想象自己在遭受那种痛苦时的一种感觉,源于他们设想自己就是那些可怜的乞丐,源于设想自己身上的相同部位也同样不幸的生了脓疮。这种强烈的想象,足以让他们纤弱的身体,产生那种讨厌的瘙痒与不适的感觉。同样的道理,即使是那些身体强健的人,当他们看到溃烂的眼睛时,自己的眼睛往往也会明显觉得不舒服;而且,即使身体强壮者的眼睛,也要比纤弱者身体的其它任何部位都更为脆弱。
  04 当然,唤起我们同情的,并非只是那些让人感到痛苦和悲伤的情形。不管当事人的感受是什么,是高兴还是悲伤,又是缘何而起,每一位旁观者只要留心观察,当他想到当事人的处境时,就会油然生起一股类似情绪。在悲剧或浪漫爱情剧中,当我们看到自己关切的那些英雄人物得救时所感到的喜悦,不仅与我们看到他们遭遇不幸时所感到的悲伤同样真切,而且我们对他们不幸所产生的同情,并不比我们对其幸福所产生的同情(译按:即共情)更真切。我们不仅会像那些英雄人物自己一样,对那些在他们陷入困苦时始终不离不弃的忠实朋友,也会心生感激之情;而且我们还会像他们那样,对那些曾经伤害、抛弃、欺骗过他们的背信弃义之徒,也会深恶痛绝。凡是在人的内心容易产生触动的那种情感,旁观者总是可以借由想象——通过假设自己身处当事人的处境——来让自己也产生跟当事人相似的情绪。
  05 怜悯(pity)和悲悯(compassion)这两个词,通常用来表示对他人悲伤的同情(fellow-feeling)。而同情(sympathy)这个词,其原义也许跟前面两个词相同,但在本书中,它通常还用来表示,我们对他人情感或行为的同感共鸣或感同身受,或者用来表示所谓的共情或同理心,其实也未尝不可。
  06 在某些情况下,同情(译按:即同理心)似乎就是纯粹源于对他人某种情感的深入观察与体会。然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即使事先不知道当事人的情绪因何而起,旁观者的情绪似乎也会瞬间受到感染。比如一个人的悲伤或高兴,如果非常明显的表现在脸色上或行为举动上,就会立刻让旁人也感到几分类似的悲伤或愉悦。因为,笑脸总是令人愉悦,而愁容总是让人伤感。
  07 然而这一点并非普遍成立,或者说,并非每一种激情[译注:这里译作“激情”的“passion”,在本书中极少有热情或热忱之意,而是泛指情感、情绪、欲望、渴望、愤怒或高兴等,请读者务必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都是这样。有些激情如果表现过度,不但不会引起任何同情,反而在我们弄清楚其缘由之前,会引起我们的厌恶和反感。比如,发怒者的那种狂躁,就非常容易引起我们的反感,其程度甚至可能超过我们对激怒他的仇敌的反感。因为我们不清楚他发怒的缘由,以致我们无法产生任何类似情绪,从而也就无法同情体谅他。然而,我们却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个被他狂怒的对象的处境,并且可以预见到那个被狂怒对象将会遭到他什么样的伤害;因此,我们反而更容易同情那个被狂怒对象的恐惧与憎恨,甚至会立刻想同后者一道,去反对那个让他面临危险的狂怒者。
  08 那些悲伤或高兴的表情,之所以会让我们在自己心中也产生几分类似情绪,其实就是因为它们通常会引起我们联想,进而让我们觉得,某种不幸或好运似乎已经降临到我们观察对象的身上;而这种联想,足以对我们的情绪产生一些小影响。不过,悲伤或高兴的影响,通常会让我们的同情仅限于悲伤或高兴者本人;而愤怒的影响则有所不同,它会让我们首先想到,自己关切的人是否就是被愤怒的对象。可见,我们对待好运或不幸的这种态度,通常都会激起我们对获得好运者或遭受不幸者本人的同情;而我们对待过度愤怒的那种态度,通常不会激起我们对愤怒者本人的同情。天性似乎让我们不太情愿去体谅愤怒这种激情,甚至在搞清愤怒的缘由之前,反而更容易先让我们产生反感。
  09 在搞清楚他人悲伤或高兴的原因之前,我们的同情通常总是极不充分。这是因为,受难者的那种悲叹恸哭,通常只是表明他自己极度痛苦,但这让我们所感受到的,无非只是那种探究他“到底怎么啦”的好奇心;我们顶多有点儿同情他的倾向,而这显然不是那种真正的同情。我们首先会问他“你怎么啦?”在这个疑问得到解答之前,即使我们会为他的不幸遭遇感到忧心不安,但更多只是想要搞清楚他不幸的原因;因此,我们在这之前的同情仍然不会那么真切。
  10 综上可见,同情其实更多源于激发某个情感的原因,而很少是源于某个情感本身。因此,我们有时就会仅仅出于对某个人的担心而产生某种情绪,尽管他本人并没有那种实际感受。这是因为,当我们设想自己就是他时,即使他本人实际上并没有那种感受,我们也会出于担心而在自己心中产生那种感受。比如,我们会因为某个人的厚颜无耻与粗鲁无礼而感到羞耻,尽管他本人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任何不当之处;这是因为我们觉得,如果自己的行为如此荒唐,那我们将是多么的窘迫羞愧。
  11 一个人只要尚存一丝仁慈,那他就会认为,在那些可能会给人造成致命打击的所有不幸当中,丧失理智必定为可怕。所以,人们对“丧失理智”这种人类的极大不幸,总是会产生更强烈的同情。但那个丧失理智的可怜人,他本人可能仍然又笑又唱或者又哭又闹,对他自己的不幸反而浑然不觉。可见,丧失理智者让善良的旁观者所感到的那种痛苦,与丧失理智者本人的感受完全不同。旁观者对失去理智者的那种同情,当然只是源于一种想象;也就是他以自己现在的正常理智与判断力,去看待当他自己也不幸丧失理智时,所产生的那种痛苦感受。
  12 婴儿在遭受病痛折磨时,由于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只有不断痛苦呻吟;然而,这让婴儿的妈妈所感到的痛苦又是什么样的呢?妈妈心中的痛苦,并非仅仅源于她看到自己的孩子正在遭受病痛折磨,而且还源于她眼看孩子遭受病痛折磨自己却束手无策、源于她对孩子的病情不明而感到的担忧与恐惧。所有这些,就会让妈妈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有关痛苦与不幸的全部想象,进而让她忧心忡忡而悲伤不已。然而实际上,婴儿也许只是暂时不舒服,病情也不算太严重,而且很快就会痊愈。正是由于缺少思虑与预见,让懵懂的婴儿对恐惧和焦虑拥有免疫力;一旦他长大成人,想要摆脱人类心中的这两大苦恼,即使拥有再多的理性和哲思,都将是枉费心机的徒劳[译注:译者认为,虽然恐惧和焦虑源自思虑和预见,但也正是思虑、预见与远见,推动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
  13 我们甚至会同情一个已经死去的人。不过我们此时的这种同情,通常会忽略死者即将面临的真正痛苦——那个正等着他的可怕来世这件更重要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同情,主要源于我们想象出来的那些痛苦场景所引起的感触,可我们所想象的那些场景,却丝毫不会影响死者的安息长眠。在我们的想象中,其实担心更多的,只是死者即将被隔绝人世,再也无法享受阳光;只是他即将被埋在冰冷的坟墓中,慢慢腐烂变蛆;只是他即将不再被世人想念,并且很快就会从亲朋好友的关爱甚至记忆中消失。而所有这些,都是多么的不幸啊!想到这些,我们必然就会对那些即将遭受这些可怕灾难的死者产生同情。想到死者即将被所有人遗忘,我们就会出于同情而深切哀悼他。一方面,我们会赋予死者各种无用的荣誉或称号以示缅怀;另一方面,我们又会刻意让自己不断沮丧的回想死者的不幸,以保持自己悲痛忧伤的表情。但我们的这些同情,却无法给死者丝毫慰藉,这似乎又加重了死者的不幸。想到我们所做的一切,对死者而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想到我们无论怎样努力安慰死者的亲友,无论怎样努力减轻死者亲友的悲伤、不舍、哀哭,都无法再给死者以任何慰藉,这就会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死者不幸的伤感。然而,死者的安息长眠,并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因为逝者已矣,上述情况也就不再可能对他产生任何影响。我们所感到的那种永无休止的悲伤和忧郁,通常只是我们对死者处境的一种担忧;因为当我们联想到死者身体上的那些变化时,我们自己也会有所感触。如果允许我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即假设死去的人就是我们自己,或者假设把自己那鲜活的灵魂,附着在死者那毫无生气的尸体上,那我们自然就会感到悲伤和忧郁。正是这种虚幻的想象,才让我们对死亡感到如此恐惧;正是这些有关死后的种种可怕设想,让我们在活着的时候痛苦不堪;然而实际上,这些想象的情境并不会对我们死后造成任何痛苦。于是,在人类天性中就形成了一项重要的本能——恐惧死亡。这种对死亡的恐惧,既是人类幸福的巨大破坏者,也是抑制人类各种不义的伟大力量;它在折磨伤害个人的同时,亦捍卫守护了社会。
  
  【试读更多:微信搜索“道德情操论 张春明 译”或微博搜索“道德情操论 张春明”】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4,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