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一个人与这个时代
作者 邹煜 整理
出版日期 2013-12-01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号
(13位)
9787313103932
ISBN号
(10位)
731310393X
开本 32
页数 372
装帧 平装
定价(C$) 17.5
约合(US$) 13.83
[ 内容简介 ]

白岩松二十年央视成长记录 一个时代变迁备忘
    正襟危坐,西装革履,些许严肃,微皱眉头,这是白岩松的公众形象,这或许与我们时下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有点格格不入,但他敢于迎接挑战,追寻着新闻的客观与公正,忧心忡忡地关注着种种社会问题和现象,冀希着社会更加美好。本书是白岩松的20年央视成长记录,通过白岩松讲述这20年里他所亲历的故事、他所关注的新闻和人,来打量、记录他,更重要的是,记录这个变革的时代。
    白岩松:央视著名主持人,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员,《新闻周刊》、《感动中国》、《新闻1+1》等节目主持人。1989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邹煜: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有声媒体语言研究中心任职。
  
   白岩松二十年央视成长记录 一个时代变迁备忘

    正襟危坐,西装革履,些许严肃,微皱眉头,这是白岩松的公众形象,这或许与我们时下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有点格格不入,但他敢于迎接挑战,追寻着新闻的客观与公正,忧心忡忡地关注着种种社会问题和现象,冀希着社会更加美好。本书是白岩松的20年央视成长记录,通过白岩松讲述这20年里他所亲历的故事、他所关注的新闻和人,来打量、记录他,更重要的是,记录这个变革的时代。

    白岩松:央视著名主持人,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员,《新闻周刊》、《感动中国》、《新闻1+1》等节目主持人。1989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邹煜: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有声媒体语言研究中心任职。

  
内容推荐 从1993年到2013年,这20年的中国电视新闻经历 了非同寻常的20年,从电视新闻杂志、直播连线到新 闻评论,电视新闻的传播语态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作为这20年中国电视新闻变革的亲历者,集记者、主 持人、制片人和新闻评论员于一身的白岩松与这个时 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个人与这个时代:白岩松 二十年央视成长记录》是白岩松的20年央视成长记录 ,通过白岩松讲述这20年里他所亲历的故事、他所关 注的新闻和人,来打量、记录他,更重要的是,记录 这个变革的时代。
   从1993年到2013年,这20年的中国电视新闻经历 了非同寻常的20年,从电视新闻杂志、直播连线到新 闻评论,电视新闻的传播语态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作为这20年中国电视新闻变革的亲历者,集记者、主 持人、制片人和新闻评论员于一身的白岩松与这个时 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个人与这个时代:白岩松 二十年央视成长记录》是白岩松的20年央视成长记录 ,通过白岩松讲述这20年里他所亲历的故事、他所关 注的新闻和人,来打量、记录他,更重要的是,记录 这个变革的时代。
作者简介
   邹煜: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有声媒体语言研究中心任职。
  
  


  


   邹煜: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有声媒体语言研究中心任职。
  


  
目录1 -1993 触“电”:电视人生前传
  “流行音乐是我的爱好”
  首次“触电”
  1026
  2 1993-1996 好奇:命运的偶然转身
  “混”进电视
  自己是主持人了?
  平视
  新闻最核心的在于人
  “路标”
  渴望年老?
  我用主持人的方式做记者
  好的记者都是啄木鸟
  舆论监督就是新闻的天然属性
  “媒治” 1 -1993 触“电”:电视人生前传
   “流行音乐是我的爱好”
   首次“触电”
   1026
  2 1993-1996 好奇:命运的偶然转身
   “混”进电视
   自己是主持人了?
   平视
   新闻最核心的在于人
   “路标”
   渴望年老?
   我用主持人的方式做记者
   好的记者都是啄木鸟
   舆论监督就是新闻的天然属性
   “媒治”
  3 1996-2000 拓展:大范围地走向公众
   我是在给自己树一面镜子
   好的主持人只可诞生而无法训练
   我是“第三种语言系统”
   不要在别人的结论那里就终止了
   有任何问题,切给我
   三峡大江截流:中国直播的转折点
   悉尼奥运直播:另一种样态的直播
  4 2000-2001 逃离:拿得起也放得下
   换个地平线再升一回
   新闻主持人不该被过度消费
   “前店后厂”
   《子夜》一直就没诞生
   我是防止申奥未成而去的
  5 2001-2003 收获与放弃:制片人生涯
   直播常态化
   我们第一个报道SARS
   “被动”做了两年制片人
   “新闻胶囊”
   我必须回到以白岩松的方式做主持
  6 2003-2008 转身:我从未跨越新闻的边界
   人生和职业的转折期
   真正的主持人中心制是内容中心制
   足球对我来说就是新闻事件
   影响力下降是进步的标志
   新闻的内核必须是严肃的
   我就是要做一个长跑的人
   《新闻周刊》:卖选择
   节目很火是危险的
   “看”:中国电视的开创性工作
  7 2008—评论:一个“脱敏”的过程
   我看电视评论节目
   观点已经成为新闻了
   《新闻1+1》所卖的选择
   有质感的表达:内容为王
   评论是一个脱敏的过程
   《奥运1+1》:平行逻辑
   新闻频道与“拉玛西亚”
  8 未来:电视知识分子
   我更愿意做“希望新闻”
   我是央视的八哥
   让新闻有不同的色彩
   “岩松工作室”
   “听证会”
   新闻的第二、第三落点
   至今无法被超越
  9 凝望:镜头外的人生
   “新闻私塾”
   理性现在是个奢侈品
   “思想慈善”
   “精神地标”
   开学了
   持有广院的“原始股”
   与这个时代无关的阅读
   生命中最美的馈赠
   与赞扬和争议同行
  10 聆听:时代的跫音
   “路标”手迹
   我们能走多远
   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
   纪念,是为了再次出发
   如何领导?
  后记
   1 -1993 触“电”:电视人生前传

   “流行音乐是我的爱好”

   首次“触电”

   1026

  2 1993-1996 好奇:命运的偶然转身

   “混”进电视

   自己是主持人了?

   平视

   新闻最核心的在于人

   “路标”

   渴望年老?

   我用主持人的方式做记者

   好的记者都是啄木鸟

   舆论监督就是新闻的天然属性

   “媒治”

  3 1996-2000 拓展:大范围地走向公众

   我是在给自己树一面镜子

   好的主持人只可诞生而无法训练

   我是“第三种语言系统”

   不要在别人的结论那里就终止了

   有任何问题,切给我

   三峡大江截流:中国直播的转折点

   悉尼奥运直播:另一种样态的直播

  4 2000-2001 逃离:拿得起也放得下

   换个地平线再升一回

   新闻主持人不该被过度消费

   “前店后厂”

   《子夜》一直就没诞生

   我是防止申奥未成而去的

  5 2001-2003 收获与放弃:制片人生涯

   直播常态化

   我们第一个报道SARS

   “被动”做了两年制片人

   “新闻胶囊”

   我必须回到以白岩松的方式做主持

  6 2003-2008 转身:我从未跨越新闻的边界

   人生和职业的转折期

   真正的主持人中心制是内容中心制

   足球对我来说就是新闻事件

   影响力下降是进步的标志

   新闻的内核必须是严肃的

   我就是要做一个长跑的人

   《新闻周刊》:卖选择

   节目很火是危险的

   “看”:中国电视的开创性工作

  7 2008—评论:一个“脱敏”的过程

   我看电视评论节目

   观点已经成为新闻了

   《新闻1+1》所卖的选择

   有质感的表达:内容为王

   评论是一个脱敏的过程

   《奥运1+1》:平行逻辑

   新闻频道与“拉玛西亚”

  8 未来:电视知识分子

   我更愿意做“希望新闻”

   我是央视的八哥

   让新闻有不同的色彩

   “岩松工作室”

   “听证会”

   新闻的第二、第三落点

   至今无法被超越

  9 凝望:镜头外的人生

   “新闻私塾”

   理性现在是个奢侈品

   “思想慈善”

   “精神地标”

   开学了

   持有广院的“原始股”

   与这个时代无关的阅读

   生命中最美的馈赠

   与赞扬和争议同行

  10 聆听:时代的跫音

   “路标”手迹

   我们能走多远

   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

   纪念,是为了再次出发

   如何领导?

  后记

  显示部分信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混”进电视 在《痛并快乐着》中,白岩松写道:1993年,年 初,办公室的电话晌了, 找我的,当我放下手中的工作去接这个电话的时候, 我并不知道。从此,另 一种生活开始了…… 其实,在白岩松大学毕业的时候,干电视已经是 学新闻的学子们追求的 热门目标了,但是在他心中,当时却似乎很少做过电 视梦。他说,进《东方时空》 完全是一个偶然的因素。
   刚进《东方时空》,他的工作是做策划。在2013 年5月出版的《点燃理 想的日子——我与<东方时空>二十年》一书中,自岩 松接受访谈时说:“我 刚开始很好奇。战胜疲劳也好,或者让你不厌倦也好 。一个重要的因素其实 不在于你的收入,而在于你是否有足够的好奇。在《 东方之子》做策划这件 事当时让我非常好奇。因为它跟我延续在做的一件事 情有关——我在报纸的 时候已经开始对人极度感兴趣,所以这就是命。” 你就是我要的人 进《东方时空》完全是一个偶然的因素。
   因为我当时一直在做报纸,《中国广播报》,不 断地在上面写 文章,慢慢地就被周围小范围的人知道,可能是这些 人还觉得, 这小子的文章写得还蛮有意思的。
   当时《东方时空》正在筹办,四处招兵买马。当 时《东方之子》 的制片人时问,找到崔永元:“有没有人啊,哥们儿 ,介绍点人。” 那小崔介绍的人当中有我一个。
   有一天,时间就打电话过来,说见一面吧。当时 对于我来说, 不管哪的人,见一面就见一面呗,也没什么负担。
   见面的时候我就给他准备了几篇人物采访稿,那 是我当时采 访香港歌星的几篇稿子,当然是用我的方式去采访的 ,不是那种 娱乐的、八卦的,就是人物采访,因为我已经连续在 《中国广播报》 连载了,而且当时在中国最牛的流行音乐杂志——上 海的《音像 世界》上连续连载了将近一年我的人物访谈稿。那是 当时中国最 牛的音像杂志。所以,我挑了几篇给时间,时间当时 看了两篇就说: “你就是我要的人。” 我是策划,不是主持人 虽然我进入《东方时空》就走上了主持人的道路 ,但是请注 意,时间当时找我的时候,不是选一个主持人,而是 要找一个策划。
   这个策划是帮着主持人来设计问题,帮着栏目去分析 一个人物。
   当时之所以让我去做策划,我想可能是因为我采 访人物的方 式跟过去不太一样的缘故吧。我的方式不是那种简单 的、面上的, 还是应该相当深的。那我觉得这跟我对流行音乐的熟 悉是有关的, 所以就这样,时间说,好,赶紧来上班吧。这是兼职 ,而且那个 时候大部分是晚上去,所以对我来说影响也不大。
   年轻人有大量的时间,而在当时,干好本职工作 之余到别的 媒体帮帮忙也是一种时尚,尝试点新东西总是好的。
   自己是主持人了? 在《东方时空》栏目做了100期节目以后,我对 自己有了两个定位:第一个定位是决定从电台去到电 视台;第二个定位就是意识到自己是个主持人了。“ 谁早上看电视啊?” 之所以有这两个定位,我觉得主要有这样两种原 因。
   第一个是当时电视台很牛,大家都想去。可是, 第一次电视台让我去的时候我没去,我给拒绝了,那 好像是1993年三四月份的事。我为什么拒绝了?因为 当时我正在筹办《流行音乐世界》,我还是认为这边 是主业,那边不过是个兼职。最开始让我做主持人的 时候,我也没太想干,因为我觉得怕人认出来,影响 本职工作,影响不好。
   但是,时间说:“谁早上看电视啊?”我一想也 是,只是没想到《东方时空》很快火了。
   因此我第一次是拒绝的,也就是说一开始我并没 有想从电台去电视台。
   那么,直到1993年大约六七月份,我筹办的《流 行音乐世界》报纸被主管部门给毙了。因为当时领导 的思想还不够解放,他觉得中国为什么要办一个关于 流行音乐的报纸?流行音乐还不是社会的主流,甚至 意味着还遭受着某种歧视,所以这张报纸被毙掉了。
   虽然已经开始试验做样板,而且名片都已经印了 ,但由于这张报纸被毙掉了,我才下决心,从电台去 到电视台。那这是第一个决定,是被动的,因为自己 筹办的报纸被毙掉而导致的。
   “我主持人?别逗了!” 第二个是主持人的自我定位的问题。虽然孙玉胜 在《十年》中提到,《东方时空》第一天播出后,同 行的评价不高,觉得除了《音乐电视》之外没有什么 新意。可能很多人会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但是我必 须清晰地回到那个时候,我们进去做《东方之子》的 时候,我从来没有关注外面的评价。
   首先,因为我当时没打算拿这儿当主业;其次, 大家更在意自我的评价,也就是自己认为好不好,自 己想干什么。所以没去关注别人的评价。不像现在, 做个电视,大家会看收视率,会看其他很多很多东西 ,被舆论绑架,被收视率绑架,被其他东西绑架。那 个时候我们根本不关心别人怎么说,如果别人说好, 有时候我们甚至还会怀疑一下。
   因为最开始我是“被”当做主持人的,而我也一 直是像做记者一样地去采访,做我该做的事情。突然 有一天,我接到我们组的一个编导乔艳琳的电话,她 告诉我:“小白,你当选咱们整个《东方时空》第一 季度唯一的一个最佳主持人。”我一愣,说:“我主 持人?别逗了!”她说:“是。” 那天在电台旁边,正好要跟哥们儿去吃饭,而且 还是接的呼机,我回的电话,我印象很深。
   从那天开始,突然犹犹豫豫当中,我觉得,我是 主持人了。
   所以,这是这两个定位的由来。
   P23-26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4,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