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贸易打造的世界
作者 [美]彭慕兰(Kenneth,Pomeranz),史蒂文·托皮克(Steven,Topik) 著; 黄中宪 译
出版日期 2022-10-01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号
(13位)
9787208175587
ISBN号
(10位)
7208175586
开本 32
页数  
装帧 平装
定价(C$) 47.5
约合(US$) 37.53
[ 内容简介 ]

编辑推荐
  一块1896年铸造的墨西哥银元,辗转成为江西山区革命根据地流通的货币
  
  更卖力、更长时间地工作,对糖、烟草等非必需品的欲望促生了“勤劳革命”
  
  口香糖的国际大流行,靠的是墨西哥采树胶的玛雅人和其他劳动者付出的血汗
  
  稀土金属作为日益重要的战略物资,其市场为何由中国支配且难有真正竞争者
  
  
  
  92篇小史|40年研究精髓|热销20余年|新版增修15万字
  
  世界历史协会著作奖、费正清奖、汤因比奖得主——彭慕兰
  
  拉美史、全球贸易史专家——史蒂文·托皮克
  
  不平等、罪恶税、谷物全球化、能源转型、生态破坏……
  
  梳理当今世界纷乱来源,剖解“全球化”积累效应
  
  梁小民、李伯重、林满红、何帆等重量级学者一致推荐
  
  
  内容简介
  贸易如何兴起?以什么方式传播?又将如何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及其个体命运?贸易常常给全球化和商品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不可预计的后果。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突变,新观念革命都与贸易相关。贸易将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人联结在一起,促成了全球化,同时也改变了各地的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贸易打造了今日的世界格局。贸易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世界史。
  
  本书以“贸易”为主线,分为七个章节,从市场的形成、运输手段、致瘾性食品、移植、暴力、现代市场、世界贸易工业化及去工业化等方面论述了贸易与法律、文化、革命、技术科技等等之间的关系,并描绘出一幅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画卷。
  
  本书由彭慕兰与托皮克在《世界贸易杂志》(World Trade Magazine)写给读者的小文章精心编选、集结而成。彭慕兰精通中国史、东亚史,托皮克精通拉美史,本书综汇了他们蕞新的研究成果,如书中对什么时候由商人发动战争效率蕞高、贸易如何使鸟粪变成黄金、拥有蕞大舰船的明朝为什么未能赢得海上霸权、华尔街如何使美国的金融霸业落空等问题,都提供了别具洞见的答案。语言风趣生动,引人入胜。
  
  本书自出版以来,已常销20余年。第4版增订了近10万字内容,译文也经全面修订,新增章节主要涉及印度洋商品回路、罪恶税、烟草、世界史浪潮、早期旅行家、谷物、口香糖、勤劳革命、稀土金属等当下热门话题。
  
  显示部分信息
  作者简介
  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
  
  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系校聘教授,1988年于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史景迁。曾于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任教超过二十年,为“加州学派”代表人物,2013—2014年任美国历史学会会长,也是一位两次获得费正清奖的学者。
  
  主要著作有:《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荣获1994年费正清奖)、《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荣获2000年费正清奖、2001年世界历史协会年度图书奖)、《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与史蒂文·托皮克合著)等。
  
  
  
  史蒂文•托皮克(Steven Topik)
  
  1984年迄今任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历史学教授,研究方向有:拉美史(侧重墨西哥和巴西)、世界贸易史、咖啡经济史等。
  
  主要著作有:《巴西的政治经济学:1889—1930》、《贸易与炮艇:帝国时代的美国与巴西》《全球市场的转变:1870—1945》(与艾伦·威尔斯合著)、《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全球咖啡经济:1500—1989》等。
  
  显示部分信息
  目  录
  第4版序
  
  2008年中文版序
  
  前 言
  
  
  
  I 市场准则的形成
  
  1.1 福建侨商
  
  1.2 中国朝贡制度
  
  1.3 滥发通货,实质增长
  
  1.4 当亚洲就是世界经济
  
  1.5 不识好消息
  
  1.6 瓦砾里的珍珠:重新发现泉州的黄金时代(约1000—1400)
  
  1.7 阿兹特克贸易商
  
  1.8 原始积累:巴西红木
  
  1.9 一名热带地区的英国贸易商
  
  1.10 女人如何做买卖
  
  1.11 交易与折磨:世界贸易与现代早期法律文化
  
  1.12 游走各地的业务员和收税员
  
  1.13 印度洋商品回路:如何把棉花变成象牙
  
  1.14 拒绝本土化:贸易商侍臣时代的结束与公账开销
  
  1.15 本小利大的帝国:加尔各答的英国冒险家和印度金融资本家(1750—1850)
  
  
  
  Ⅱ 运输与手段
  
  2.1 木材、风、造船、货运:中国为何未雄霸海上
  
  2.2 聪明还不如交好运
  
  2.3 首都和其胃纳量:18世纪之旅
  
  2.4 尘土空间的先锋:仓库、跨大西洋贸易、开辟北美边疆地区
  
  2.5 人群模式:勇于移民的华人!
  
  2.6 说服莱佛士
  
  2.7 贸易、失序、进步:创造上海(1840—1930)
  
  2.8 从一体走向分殊
  
  2.9 稳赚的生意和部分实现的希望:英属印度的铁路建设
  
  2.10 短时间横跨数百年的发展落差
  
  
  
  Ⅲ 致瘾性食品的经济文化
  
  3.1 巧克力:从货币变成商品
  
  3.2 酝酿风暴
  
  3.3 摩卡其实与巧克力无关
  
  3.4 商业萃取:咖啡的前世今生
  
  3.5 美国与咖啡豆
  
  3.6 甜味革命
  
  3.7 为权力埋单:“罪恶税”与现代国家的兴起
  
  3.8 鸦片如何使世界运转
  
  3.9 烟草:一种魔草的兴衰
  
  3.10 让吸烟变摩登:从烟斗到卷烟,在埃及和其他地方
  
  3.11 咀嚼可以,吸食就不好:化学如何使好东西变成坏东西
  
  
  
  Ⅳ 移植:世界贸易里的商品
  
  4.1 非自然的资源
  
  4.2 橡胶大国的兴衰
  
  4.3 得黄金非幸也:在加州荒陬之地的萨特
  
  4.4 加州黄金与世界
  
  4.5 黄金城还是荒凉海岸?世界史浪潮如何漫过一个偏远地方
  
  4.6 美丽的虫子
  
  4.7 如何点石成金:鸟粪的短暂风光
  
  4.8 夏威夷如何成为美国第五十州?
  
  4.9 牛如何吃掉牛仔
  
  4.10 世界贸易的混沌效应
  
  4.11 科学农业在中国
  
  4.12 一颗马铃薯,两颗马铃薯
  
  4.13 可可与强制:自由劳动在西非农业中的进与退
  
  4.14 试图掌控:天然橡胶的百年兴衰
  
  
  
  Ⅴ 暴力经济学
  
  5.1 没人性的买卖,道理何在
  
  5.2 富裕一如波托西
  
  5.3 英格兰的海盗业始祖
  
  5.4 冒险、贸易、海上劫掠:安东尼·雪利与佩德罗·特谢拉——两位现代早期旅行家
  
  5.5 鲁滨孙的高档生活
  
  5.6 没有岛屿在风暴中:或中英茶叶贸易如何淹没太平洋岛民的世界
  
  5.7 法人企业的粗暴诞生
  
  5.8 西印度群岛海盗——当年的企业**手
  
  5.9 没有糟,只有更糟:奴隶制终结后的解放、契约仆役与殖民地种植园
  
  5.10 血腥象牙塔
  
  5.11 非洲如何抵制帝国主义:埃塞俄比亚与世界经济
  
  5.12 只此一次:罗森费尔德家族传奇
  
  
  
  Ⅵ 打造现代市场
  
  6.1 墨西哥与巴西的金银
  
  6.2 称量世界:公制革命
  
  6.3 从宫廷银行家到现代世界市场的设计师:罗斯柴尔德家族
  
  6.4 谷物全球化——与全球造就“谷物”
  
  6.5 时间如何变成那个样子
  
  6.6 美国如何加入大联盟
  
  6.7 俱乐部、赌场与崩盘:1820年以来的国家债务与风险管理
  
  6.8 更新鲜没有更好
  
  6.9 包装
  
  6.10 商标:名字算什么?
  
  6.11 开始觉得不干净:全球营销故事一则
  
  6.12 玩味全球史:箭牌、亚当斯与犹加敦半岛
  
  6.13 有了红、白、蓝,销售更上层楼:可口可乐如何征服欧洲
  
  6.14 抢先者得以生存
  
  6.15 势所未必然
  
  6.16 地点、地点、地点:在安道尔与巴拿马,历史如何赢过地理
  
  
  
  Ⅶ 世界贸易、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7.1 蔗糖业:早的工厂
  
  7.2 我们为何这么拼命工作:勤劳革命与现代早期的世界
  
  7.3 值钱纤维:棉花如何成为工业时代的织物
  
  7.4 到全世界寻找棉花
  
  7.5 杀掉金母鸡
  
  7.6 甜美成就
  
  7.7 没有哪座工厂是孤岛
  
  7.8 喂蚕吐成长
  
  7.9 化岩石——和局限为财富:劣势如何助新英格兰早早工业化
  
  7.10 侧翼突破与转型停摆:从煤炭到石油的曲折之路(1859—2012)
  
  7.11 美国石油
  
  7.12 石油致富,沙漠建国
  
  7.13 不怎么稀有,但相当奇怪:稀土金属如何成为中国“专卖”
  
  7.14 注重商店,忽视工厂:二战以来的美国“公平贸易”法与离岸制造业的兴起
  
  
  
  结语:21世纪的世界经济
  
  参考书目
  
  致谢
  
  显示部分信息
  前  言
  第4版序
  
  很高兴能为第4版《贸易打造的世界》的中文版作序。史蒂芬·托皮克和我开始在杂志上撰写日后成为此书核心内容的文章时,没想到超过二十五年后,还会有人读其中的任何一篇;此外,其中许多篇文章,初是为一家几乎只有美籍读者的杂志而写。除了多年来常参与学术辩论,过去我们两人的确常在自己的其他工作上为美国境外的读者撰文;随着我们的文章集结成书,随着此书受到好评并被我们不时修订,我们开始更加系统性地思考如何向跨国的读者介绍此书。但在那些原始文章里,想必有一些东西不只打动了对跨国经济活动感兴趣的美国人,也打动了其他地方的人。
  
  当然,本书能得到读者青睐,初版问世以来二十年的世局演变帮了大忙。这段期间的演变让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清楚地看出,金钱、人员、货物、观念大于以往的跨国界流动,乃是当世显著的特色之一——对那些流动的反应(和往往的反对)亦然(如果说有什么主题比这些流动更值得大书特书,大概就是我们的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也是贯穿本书的主题之一)。这段期间的演变也一再表明:增长始终是个复杂过程,从中既产生赢家,也产生输家;某一新产品、科技或市场关系所带来的结果,可能隔了五年、十年、二十五年,或五十年,就大为改观。
  
  与此同时,我猜本书的吸引力有一部分来自,史蒂芬和我都并非以“世界”历史学家的身份起家,更别提以“全球化”历史学家的身份起家一事。我们两人初都专攻特定地区——他专攻拉丁美洲,我专攻东亚。这使我们更加相信地区的特殊性很重要,即使地区外的联结越来越多之际亦然。从某些方面来说,自成一体的地区,其重要性或许甚于数十年前。
  
  拿大家称为东亚的这个地区来说。1980年代初期我开始读研究生时,理所当然地认为这类地区是重要单元;从日常角度来看,它们似乎在某些方面比“世界”还要真实——尽管或许不如国家单元那么真实。但那时,中国大陆与日本或韩国,或者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接触甚少。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在几个方面与日本拴在一块儿,尽管就这三个社会来说,它们与美国这个地区外国家的联结,比它们彼此间的联结重要得多;不管从政治、经济联结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学生流动之类“较柔性”的角度来看皆然。简而言之,那时的东亚地区以知性建构物的身份存在,以地缘政治对立的场域的身份存在,以我们能指出过去影响力之重要流动的地方的身份存在;但如果某一“地区”是靠内部联结与相互影响结合在一块儿的空间,那么今日东亚就比那时远更称得上一个地区。如今东亚的内部联结比以往任何时期稠密,但那些联结朝四面八方流动——不只从北京、东京这两大中心往外流动。如今约有一百万的台湾人住在中国大陆;大陆境内的外国留学生以韩国人为蕞大宗,韩国境内的外国留学生则以中国学生为蕞大宗。2017年,香港是中国内地蕞大的境外直接投资来源(但老实说其中许多投资来自数个地方,包括从中国内地本身经香港流入者);新加坡、韩国、日本在这方面都超越美国,而中国台湾(当然比美国小了许多)也只稍逊于此。音乐、电影等大众文化朝四面八方流动,包括二三十年前即使没有政治壁垒也会是不可思议的流动(例如从韩国向日本的流动)。不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终结果为何——如今预料其结果还为时太早——此倡议肯定会创造出更多地区性联结,同时不会创造出真正全球性的基础架构。
  
  因此,不管日增的网络规模和密度有多重要,若认为这些网络都指向一个无缝联结的未来,那将是大错特错。非洲史学者弗雷德里克·库珀(Frederick Cooper)说得好:“全球化”这个概念有两个问题,“全球”和“化”。就我的理解,他的观点是:如果我们把全球化当成指导概念死抓着不放,我们就是在认定照当前趋势走下去,不管人们是否想要一个每个地方都彼此相连的世界,终必然会出现那样的世界。其实我们必须切记,凡是网络,都包含某些地方,而将其他地方拒于门外;网络的结构由人的自主选择,而非由不可抗拒的过程决定。
  
  此外,即使某些网络的确几乎涵盖整个世界,若以为这使其他规模的网络或身份认同变得无关紧要,那就大错特错。许多美国人误以为美国或由美国主导的“西方”是世界的中心,误以为全球化就意味着其他每个人都日益接近(且越来越近似)那个中心,因而有时似乎未能理解这个道理。但这是个重要的道理,而且是从头至尾贯穿此书的道理。
  
  此外,放眼历史,凡是适用于地区与世界的道理,也适用于国家与世界。全球经济与民族国家在数百年间同时出现。它们往往彼此冲突,但也往往互相强化,一如两者往往是在与多民族帝国、民族离散网络和其他社会单元、空间单元的有益性紧张关系中建立起来。事实上,本书阐明,典型的民族国家建构故事,描述一个从自身国民取得税收、军人等打造有成效之国家所需资源的政府,但新兴的国家政府倚赖其他人的肯定和协助也是司空见惯(尤以20世纪为然):外国放款机构、可能付出的矿物开采权使用费(如在某些波斯湾国家所见)比国内税收高出甚多的外国公司、外籍劳工、提供安全保障的大国等。通过外部联结取得重要资源的政府,往往能在不需自己人民同意下幸存,乃至壮大,因此这样的过程能产生令人不乐见的结果;但即使如此,它们作为历史现象,其真实程度未因此稍低(当然,由国内力量推动的国家建造,往往也有其丑陋的一面)。
  
  对身为观察者的我们来说,这表明全球层级的分析虽不可或缺,但光是这样的分析并不够;借由肯定国家、地区和其他层级之历史的重要性,我们也肯定了特定文化传统赓续不绝的重要性。事实上,我们一再强调,从特定时间、地点的视角,出于客观效用的考虑,而似乎能直接以可测量的物理特性为基础的东西,大多更复杂:使白米比糙米更受青睐者,使宝贝贝壳成为恢复财富的有效工具者,或者(举个例子),使马铃薯成为某些人即使在饥荒时都拒食的“奴隶食物”者(1770年在那不勒斯就曾出现此一情况),乃是社会、文化过程。因此,把拇指般大小的蚕茧抽成约五百米长丝线的女人乃是“非专门技术”工人一说,也绝非客观,尽管晚近几百年她们一般来说被归类为这样的工人。价格反映了社会等级和文化价值观,因此,有些历史,必须予以理解,而非只是视为理所当然。
  
  当各有自己之等级体系、价值观体系的不同社会以新方式相接触时,那些历史有时会变得特别复杂且有趣;有些社会,其成员除了通过某些物品与其他社会之成员少有接触,从而大体上不清楚左右另一端之供给和/或需求的因素,而当物品在这些社会之间移动时,也会发生上述变得复杂且有趣的情况。不管是在上述哪种历史情境里,价格和市场都会变动,资源会被重新分配,而做某些事所能得到的回报或许会彻底改变,从而使人的生活改头换面。简而言之,贸易不断改造世界,往往通过弥合较地方性的价值观体系间的歧异来改造;但同样真实不假的、多元且先前就存在的世界,提供了某些信号,让人得以知道什么是值得拿来交易的东西。撰写此书时,我认定分析形形色色的例子——有些例子为任何读者所熟悉,有些则是读者所不熟悉的——或许有助于人们思考这两个道理,把这两个道理用在他们自己会经历的事情上。如果其中某些故事能让你会心一笑,那就再好不过了。
  
  彭慕兰
  
  芝加哥,伊利诺伊州
  
  2019年3月1日
  
  
  
  显示部分信息
  媒体评论
  不管是大学本科还是研究生的世界历史课,这都是绝*的指定阅读教材。……既有针对特殊事件引人入胜的探讨,又有综观全局的洞见,学生读来定然乐在其中。
  
  ——罗伯特·芬雷(阿肯色大学历史教授)
  
  
  
  小细节撬动大世界的例子,在《贸易打造的世界》这本书中比比皆是。作为哈佛、耶鲁等商学院教师的推荐教材,在严谨的基础上突破常规、脑洞大开,是这本书蕞大的魅力。
  
  ——《罗辑思维》2018年度致敬硬书
  
  
  
  没有历史学家比彭慕兰开启更多在全球层面进行比较与联结的可能性……更罕有人能像他一样,整体性地改变了全球关于比较世界不同区域发展机运的讨论。
  
  ——2021年度“汤因比奖”颁奖词
  
  
  
  经济学的《探索》频道,讲述你所不知道的贸易故事,让你手不释卷。
  
  
  
  ——何帆
  
  
  
  这是一个贸易打造的世界,它是已经形成的历史,也是正在发展的现实。我们要融入其中,也要时刻审视。这既是一个知识人的学术立场,也是一个具体的经济人必要的生活态度。
  
  
  
  ——苏小和
  
  
  
  从初充满血腥的强制贸易,到如今几乎每一个人都无法自拔,既有落后国家毁家纾难式的悲剧,又有新兴市场日新月异的改观,财富的全球化流动,亦从混沌、野蛮之初始,进化到文明、多远之阶段。从商业史角度细致剖析贸易对世界的改变,此书无疑独辟蹊径。
  
  
  
  ——《英才》杂志前执行主编 张刚
  
  
  
  彭慕兰生动的语言和精彩的故事总是让我们会心而笑,他试图跳出西方中心、民族中心的学术态度,让我们看到一名真正独立的学者矢志不渝的学术立场。
  
  
  
  ——《南方都市报》
  
  
  
  几百年前,阿拉伯人不知道地底埋着石油,南美洲的阿兹克特人也不觉得白银有什么作用。只有到全球化贸易的时期,这些商品进入流通领域,才变得价值连城,进而改变了世界。
  
  
  
  ——《财经周刊》
  
  
  
  在这个新版中,两位作者提出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广泛包容性的观点。他们都捕捉到贸易在过去的600年里有着其连贯的规律……这本书提供了传统贸易史研究路径的新方法,也注意到亚洲在世界贸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美国图书馆重量级期刊 Choice
  
  
  
  在这部引人入胜的作品中,作者阐明,六百年来,世界贸易一直在使全球各地越来越紧密相连,不只在不同经济体间,在文化、商业、政府、社会、政治上,也发挥同样的作用。
  
  
  
  ——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 甘尼特通讯社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5,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