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作者 学诚法师
出版日期 2018-07-01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号
(13位)
9787201133669
ISBN号
(10位)
7201133667
开本 32
页数  
装帧 平装
定价(C$) 24.6
约合(US$) 19.43
[ 内容简介 ]

★学诚法师精彩开示
   本书作者学诚法师博客点阅量突破千万;微博开通17个语种,读者涵盖全球3/4的国家和地区。曾受邀至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国多地演讲。
   ★这是一本专门对治家家都有的“八万四千种”烦恼的生活佛法开示录
   如果说,学诚法师的“人生精进”系列:《好好说话》《好好听话》《好好做事》,让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学会做人、做事,精进人生;而“贤二问道”系列,则专门针对芸芸众生在生活中遭遇的各种貌似“过不去的坎”——八万四千种烦恼,予了300个醍醐灌顶的开示,从而让人生不白白受苦,把曾经和正在遭受的苦难*快转变成幸福的资粮。
   ★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如果你觉得一直活得不顺,活得空洞,看不清楚未来;如果你听说过很多道理,可是仍旧过不好当下;如果你在与人沟通、感情交往、与父母相处、亲子关系中出现问题……总之,生活中你只要有那些貌似过不去的时候,请仔细阅读这本生活智慧开示录,烦恼会很快断除。 ★超级实用的“烦恼对决速查手册”
   本书的特点之一是目录“超长”,标题接地气,方便读者快速找到解决烦恼的方法,静下心来,看看法师怎么解读,从而尽快断除烦恼。
  
  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一直这么不顺?一直霉运缠身”“为什么很多事情放不下?”“工作不如意怎么办?”“失恋后怎么办?”“ 如何与父母相处?”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人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其实,“外在的事情不能压垮我们,让我们心力交瘁的,都是内心过不去的坎”。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就是这样一本教人转变己见、断除人生烦恼的佛法开示录。在书中,学诚法师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精进之道”“一语点醒梦中人”三个方面,告诉我们生活中顺逆都是正常的,也都是无常的。因为无常,一切皆有变好的可能。
  作者简介
   学诚法师,1966年出生于福建仙游。1982年于莆田广化寺出家,于定海长老座下剃度,并依止圆拙老和尚修学。1988年于四川成都文殊院宽霖大和尚座下求受三坛大戒。1991年于中国佛学院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佛学院院长、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莆田广化寺、陕西扶风法门寺、北京龙泉寺方丈。同时,学诚法师还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目  录
  上篇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第一章 不要白白受苦
  没有谁活得不苦004
  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人生总是会经历这些苦004
  一切苦从妄想生005
  受不了眼前的诱惑,未来就会受苦006
  霉运缠身是什么原因006
  定义自己的人生,而不要被命运定义006
  为什么我一直这么不顺007
  为什么苦?因为“苦得还不够,怕得还不真”008
  你要把“坎坷”变成财富还是伤口008
  人生的黑暗不是因为挫折,而是因为无明008
  向上走的每一步中受的苦都是资粮009
  老想着“我真命苦”,就会真的命苦010
  遭遇苦果的时候,继续起烦恼,
  就相当于在令苦果“延期”010
  无法懒得心安理得怎么办011
  不要用“没有兴趣”给自己的懒散找理由012
  如何治理拖延症014
  为什么一定要勤奋015
  什么叫成功015
  怎么样才能快速成功呢016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条件是什么016
  人总是舍近求远,所以无法安住当下018
  不要白白受苦018
  不能主动成长,就一定被动受苦019
  与其对着果相哭,不如多想想为什么会这样020
  如何让一颗百年苦果变甜021
  人的理想不应该是“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021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022
  面临诸多选择时,选择最难的那一条路023
  看不清楚未来的时候,就走好当下的每一步023
  我们的每一点努力,都在创造不同的条件024
  
  第二章 自省的力量
  影响我们一生的不是失败,而是面对失败的心态028
  是随遇而安还是积极进取028
  随缘,不仅仅是一种安慰029
  “跟着自己的心走”很容易出问题031
  顺境要收心,逆境要放心031
  要改掉一个坏习惯,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一个好习惯032
  一直在顺境中,人反而会下堕032
  心中装了太多事,感觉过得太累。怎么办033
  顺境中不要贪着和傲慢,
  逆境中不要痛不欲生034
  不顺利的时候,再焦虑抑郁也改变不了现状035
  自己苦苦追寻的,或许是别人想要出来的围城036
  自己的习气和问题,身边的人往往看得比较准038
  病态的思维方式:眼中总看到自己所缺少的039
  为什么内心会不定期地出现疲倦、虚弱之感039
  听说的道理,是别人的人生;
  思维消化的道理,才是自己的人生040
  为什么胡思乱想,因为总是在计算外在的得失040
  想什么问题都碰不到,除非不做事041
  要有目标、有定位,才谈得上“当下”041
  再远的路也不过“一步”而已042
  自己有德行,别人才会服气042
  被医院诊断出有抑郁症怎么办043
  不放下又能如何呢043
  第三章 贪嗔痴越少,格局越大
  别人说你是最好的人,你就是最好的人吗046
  如何面对别人的批评:如蜂采蜜,只取其蜜046
  不是别人说我们好才快乐,说不好就痛苦047
  因为自己受到冒犯而生气,还是嗔心047
  联想他人的恶语才是真正地伤自己048
  别人在背后说人是非怎么办048
  帮助朋友,对方不识好人心怎么办050
  当你比人强很多时,别人才会仰望、跟从050
  如果你不关注别人,怎么知道别人在关注你呢051
  不怕吃亏051
  “爱面子”不是“自尊心”052
  格局越小,烦恼越多052
  为什么吃亏是福呢053
  不是吃亏这件事是福,而是有甘愿吃亏的心量054
  什么叫“不见他人过”055
  面对三观不同的人怎么办055
  “隐秘他人之过失”对吗056
  该不该“喜新厌旧”056
  看不惯某人所作所为的时候怎么办057
  宽容是不讲原则、软弱可欺吗058
  面对不厚道的人该怎么办060
  自强才是最好的“反击”060
  因为心善,经常被欺负,怎么办061
  不要看不起做得不好的人062
  自信和傲慢心的区别在哪062
  疾恶如仇好不好062
  做事总期待别人表扬,傲慢心重,怎么办064
  不要把别人之得当作自己之失064
  如何能改掉妒忌心064
  见不得别人过得比我好怎么办066
  改变自己的所求,才能从根本上解除痛苦066
  问心无愧,就是“完美”067
  决定我们苦乐的,就是对念头的取舍069
  跟别人比较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069
  
  第四章 有愿力,一定有成就
  如果有愿力,受苦就有意义072
  因为缺乏愿力,所有的问题都少了解决的推动力072
  正因为“没有想法”,才觉得生活没意思074
  现在如何不是最重要的,现在做什么才重要074
  容易的事,人人都能做075
  为什么发愿有用076
  改变命运的关键就在于愿力076
  你的坚持,终将美好077
  生活中有成就的人,都是有愿力的人077
  如果有人需要自己,说明自己是有价值的078
  愿要每天都发080
  以苦为师,可以学到很多东西080
  一双手要拿起别的时,自然就会先把手里的东西放下081
  怎样克服懒的习惯082
  如何才能提起自信心和积极性082
  幸福地生活是一种本领083
  愿力决定始终,智慧决定成败083
  
  中篇 精进之道
  第五章 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与其担心得罪人,不如多担心自己说活做事会造什么业088
  与人沟通,不是要去说服别人088
  想抬杠总能找出理由来089
  “狮子不会因为别人说它是狗而变成狗”090
  不会好好说话,极损福报091
  “君子争罪,小人争对”091
  人与人之间,若非善缘即是恶缘……093
  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也不要看不上不如自己的人093
  日行一善,心想事成094
  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每天开心起来095
  命运是由人的起心动念、行为语言决定的095
  有时候,睡一觉就好了096
  内心极其自卑怎么办096
  为什么爱患得患失,怎么办097
  各人有各人的福报098
  各人造业各人了,各人吃饭各人饱098
  把内心如一团乱麻似的烦恼全部写出来099
  怀才不遇怎么办100
  别人不帮你是正常的100
  人和人之间没有可比性102
  无论好坏,都不要去评论别人的因果102
  有福报的人更有条件造恶业104
  “好人得不到好报”是一个假命题105
  “衰后罪孽,都是盛时作的;
  老来疾病,都是壮年招的”105
  不在因上努力,怎么可能有好的结果107
  被信任的人欺骗怎么办108
  你心里是冰,就处处都没有温度108
  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109
  
  第六章 没有一次成功
  不是在痛苦中完成的
  如果一个人看周围的人都有不是,
  那最该反省的就是自己112
  不要以为一个人单枪匹马就能成事 112
  如何从“异类”变成“卓然不群”113
  如何强大自己的气场113
  上班前老是焦虑,各种害怕怎么办114
  事来则应,事去不留114
  想法决定心态115
  真正的心安是不求他人肯定116
  是否要回击没教养的小上司116
  对方不守承诺怎么办117
  对同行要多观功念恩117
  少去想“别人为什么会这个样子”,
  多去想“我应该怎么做”118
  别人怎么样是别人的事118
  “把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办,把自己的事当别人的事办”119
  世上没有任何事是可以让所有人都满意的119
  没有一次成长不是在痛苦中完成的120
  即使大多数人都赞美你,讨厌你的人依然会讨厌你121
  上司对我不公平怎么办122
  积累福报,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抢走的122
  把别人的讥讽当真,你就输了122
  如何突破事业瓶颈期124
  自己不爱说话,并不代表擅长表达的人有错124
  公司钩心斗角的环境让人烦恼怎么办125
  要不要跳槽125
  工作不如意怎么办126
  如何对待做错事又不自知的人127
  被别人贴了“标签”,自己就不要再贴了127
  “闻誉恐,闻过欣”128
  自己不求,也不要看不起求的人128
  不要随随便便去揣测他人129
  与其心存怨气与不甘,不如踏实积累自己的福德与人缘130
  做人讲人情,做事讲原则131
  越是受刺激后反应大,别人就越是会炫耀131
  不要把自己的不如意归罪为老实善良132
  生气不如争气132
  从自身去加强,胜过想改变别人133
  总是会被一些小事情整成内伤,怎么办134
  不是只有你过得这么难134
  怎么才能克服不敢说话的毛病136
  上台演讲如何不紧张136
  不要和别人竞争,要和昨天的自己比较137
  竞争,归根到底是跟自己比137
  
  第七章 做一个慈悲喜舍的人
  扬人恶,即是恶140
  缺少智慧,慈悲的人就可能变成滥好人141
  “疾恶如仇”的“恶”是烦恼141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伤害自己的人142
  我们应该以直报怨吗142
  “随喜”什么143
  一味地慈悲,是不是对恶行的纵容144
  与其把精力用在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上,
  不如多践行自己能做到的144
  得理要饶人145
  怎么对待伤害自己的人146
  不要把该提起的放下,把该放下的提起146
  好的东西才需要珍惜147
  忍辱绝不是懦弱或纵容他人147
  我们对别人做的,总有一天会回到自己头上148
  帮助别人后没有回报怎么办148
  看人要多看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和利益149
  觉得自己碌碌无为,
  然而又厌恶世俗不能入流怎么办149
  控制不了情绪怎么办150
  怎么看那些骗人钱财和感情的人151
  不要有素食洁癖151
  如何培养慈悲心和感恩心152
  在意别人是因为什么152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153
  是自然率真对人好,还是假装包容一切人好154
  “慈不带兵,义不养财”对吗154
  人情债怎么还155
  越施福越厚,越悭福越薄155
  第八章“情”一字,该拿它如何是好
  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放下爱恨交织的痛苦吗158
  多想一想贪爱的苦处,才能慢慢放下贪爱158
  没有人能够被别人“抛弃”159
  人为什么会失恋呢159
  失恋了该如何面对160
  对于爱情总是没有安全感,该怎么办160
  先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才能知道怎么去对待别人161
  在爱情里总是多疑怎么办161
  “情”一字,该拿它如何是好162
  为什么爱得越深,失去时痛苦就越多162
  执着于无常的事物,就是痛苦的根本163
  爱从来就是一种不坚实的东西163
  憎恨一个人,受苦、造恶业的是自己164
  恨由爱起,那“爱”又是什么164
  我们总是在“认苦为乐”164
  受伤是因为向外在索取太多了165
  别人之“得”,不是自己之“失”166
  “感情”的本质只是“执着”而已166
  不控制欲望,它就会反过来控制你167
  在现实生活中空虚迷茫,
  才会在情感中寻找救命稻草167
  争理不如争错168
  很少有人拥有认错的强大能力168
  凡事都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就会让自己烦恼不已170
  对别人不满,通常都是没看到自己的缺点170
  不要想去改变别人,否则双方都会很苦172
  为了需要花钱,而非为了满足欲望花钱172
  越是想得到爱和鼓励的人,表面上可能越强势173
  下雨了,难道要记恨老天爷吗174
  想让别人如何对待自己,自己先这样对待别人175
  被亲戚朋友催嫁怎么处理176
  幸福并不等同于结婚176
  不要因为不想做一件事而选择另一件事177
  
  第九章 百善孝为先
  每个人都会老182
  人总是要求别人怎么对自己,
  却很少要求自己怎样对别人182
  好的沟通,并非要承认对方所说的一切都对183
  爱嗔恨的人伤害最大的是自己184
  要照顾一个病人,自己首先不能病倒184
  父母不理解晚辈怎么办185
  恭敬从念恩起186
  如何与坏脾气的父母相处186
  把母亲的发火当作是菩萨加持188
  不要去领纳、计较一个病人说的话188
  恨家人怎么办189
  即使是至亲,也别觉得对方该为自己付出190
  怎么解决“婆媳不合,想离婚”的痛苦190
  你有没有为婆婆做过什么事191
  对婆家人和丈夫失望透顶怎么办192
  作为儿子,如何调解婆媳关系193
  婆婆不爱带孙子怎么办193
  
  第十章 不要把自己的“成就感”
  放在孩子身上
  老公、孩子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怎么办196
  亲子关系犹如师徒关系196
  跟孩子沟通的前提是心中一定不要有成见197
  孩子就像是父母的镜子198
  不要一味给孩子讲道理199
  孩子上中学了,特别叛逆怎么办199
  如何面对孩子的不解和对抗200
  如何教小孩子 “看人优点,念人好处”200
  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家长成长的过程201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201
  面对子女,人的缺点暴露得最充分202
  面对厌学的孩子怎么办202
  怎样帮助五岁女儿在幼儿园不受同学欺负203
  
  下篇 一语点醒梦中人
  第十一章 无常,很正常
  今日流过你面前的河,早已不是昨日之水208
  从因到果,本身就是无常的一种体现208
  因为无常,一切皆有变好的可能209
  一切都会过去的210
  处处皆有无常211
  无常,很正常211
  深刻认识无常,就能处事不惊211
  后悔不能过头212
  握得再紧的拳头,也抓不住手中的沙214
  做什么总是往不好的方面想怎么办214
  总是在想困难、想问题,想得再对又如何215 第十二章世上谁没有生离死别呢
  有什么想不开的事,到医院看看,就都想开了218
  人生总难逃一死218
  世上谁没有生离死别呢220
  再长久的陪伴也有尽头220
  不被死亡改变的事情就是生命的本质220
  人的一生都在为未来做准备,最应该为死亡做准备221
  死亡不是永别221
  生死是天注定的吗222
  亲人已经活在了自己的心里223
  病魔的力量,有一半来自于我们的烦恼与忧惧223
  
  第十三章好好用心
  想得多不是问题,想的方向错了才是问题226
  负面想法如何扭转226
  地里不种庄稼,就会长满杂草227
  得意也好,失意也好,都是内心的高低起伏228
  为什么你会说到做不到228
  哀怨自己没有鞋子,却忘了还有人没有脚229
  怕苦怕累怕委屈,心中怎么会有力量呢230
  人要学会心理上的“断奶”230
  生活中,要做减法231
  品诣常看胜如我者,享用常看不如我者231
  让我们心力交瘁的,都是内心过不去的坎232
  求人不如求己233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吗234
  钻到牛角尖里的执着不能要234
  对别人好,不是用来交换的235
  人的一生,真正能够了解自己、没有误解的人很少236
  显示部分信息
  前  言
   远离诸苦,让生命的价值和尊严自现
    现在社会的问题、心理的问题、家庭的问题等等,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精神领域的痛苦。为什么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类的痛苦却越来越多,这些痛苦的来源就是因为人性里面有一部分不是机械性的东西,属于灵性的东西被埋没掉了。
    人虽然有机械的一方面,就像我们脑神经当中的组织以及生理上的各种反应,是和物质有关;但人还有另外一种不属于物质的,属于心灵方面、灵性方面、悟性方面的层次,这方面懂的人就不多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都非常重视在心性上做功夫,从中开发智慧的宝藏。
    从人性方面不断得到升华,就是佛性。中国禅宗讲“人成即佛成”,人性里头这种觉悟的成分开发出来,就是佛性。佛就是觉悟,只有这种佛性渐强,我们人性当中光明的部分、光辉的部分才会得到显示。
    不幸的是,在一味塑造物质的机械文明里,人往往被当作机器、物质来管理,甚至人心、人性、人的各种行为都可以用物化的指标来计量。
    当人被这样来计算和管理的时候,还有什么灵性可言,还能有什么快乐呢?
    我们常常说这个人很有灵性,但是灵性是没有办法用物化的指标来计算的。比如我们现在考试里头的选择题, A、B、C、D,可以用电脑来快速地判卷,但是如果你写一篇好的文章让电脑去阅卷,让电脑去评判,电脑就没办法知道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文章虽然是由文字组成,却是人灵性的一种展现,所以电脑是判不了的,人灵性的部分是没有办法用物质的概念来规范化、标准化的。
    中国文学里的唐诗、宋词、元曲等等,也是很难用电脑来评判的。
    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等诗里的一些境界,是很难用电脑来评判的。因为这是一种感悟、一种境界、一种心里的美,一种对大自然、对人间的热爱,以及人与人之间深情的一种流露。其实我们人的心理都是非常敏锐的,有时候哪怕不用说一句话,甚至也不在一起,都可以感受到别人的心。孔子的弟子曾参是有名的孝子,他有一次外出的时候,他的母亲非常想念他,就咬自己的手指,曾参马上就感觉到了,知道是他的母亲在思念他,让他赶快回到家里。
    这个公案对现代的人来讲,当作故事听一听而已,能够真正相信的人也许并不是非常的多。
    但是现在人的心越来越麻木了,不仅对自然界、对别人,乃至对自己家里的父母、亲人都已经麻木了。其原因是人灵性的部分越来越被压抑,越来越被埋没,所以通常的人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无非是麻痹自己。
    所谓“麻痹”就是不承认自己内心当中有灵性的存在,误认为人的本性就是物质的,只是一堆原子的排列组合,人死了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然后用什么方法来麻痹自己呢?首先拿一套理论、说辞把自己蒙蔽掉;其次追逐种种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物质享受……就是内心里面的种种不健康,用另外一些极端、负面的方法来解决,结果只有错上加错。
    佛教就是要人们明了人生的真相,帮助我们远离痛苦,得到快乐,它引进的对象涵盖了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并以精神世界为研究的主方向。
    佛教认为,人的痛苦根源在于内心的无明,当这种无明破除以后,痛苦就会自然消失,快乐就会自然升起,而且这种快乐是一种永恒的快乐,并不特别依赖于外在的条件。好好学习佛法的智慧,在身语意上认真修炼,如是就会觉悟,远离诸苦,让生命的价值和尊严自现。
  显示部分信息
  媒体评论
   有想改变的愿望,才能够走出来。因为困住我们的,归根到底是自己的心,自己如果没有认识到苦,不想改变,那谁也帮助不了。
   ——小太阳
   路不在外面,在自己心里,只有真正下定决心改变自己,并从现在开始付出努力,才能走出一条路来。感恩师父充满正能量的开示,让心增加向上的力量。
   ——淑真
   每一个不顺,都是在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欠缺的地方,都是在磨炼耐心、考验发心。正面去解读,不顺就成了向上的台阶;负面去看待,不顺就成了前进的绊脚石。感恩师父!
   ——空谷幽兰
   生活不如意的时候,不应老想负面的东西,令心力更低,要关注和思维光明的一面,如家人间的互相关爱照顾,孩子的进步等等,用感恩心和欢喜心来迎接一切,营造新的未来。
   ——花开见佛
   生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对人对己都不要着急,给成长留出时间和空间。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自在般若
  显示部分信息
  免费在线读
  一切苦从妄想生
    问:为何我现在做什么都不顺,什么事儿都事与愿违呢?身边的人也不给力,难道是老天爷在跟我开玩笑吗?
    学诚法师:只是想要做的事情的因缘不具足而已。就像一棵树,时节因缘不到就不会开花,这很正常,可是我们会因为愿望落空,就给这个境界贴一个“不顺利”的标签,然后自己生闷气、痛苦、怀疑人生。一切苦从妄想生,少一点对结果的想象,多一点对自己身心的管理。
  
    定义自己的人生,而不要被命运定义
    问:为何我总觉得命运凄苦呢?
    学诚法师:命运苦也好、乐也好,顺也好、逆也好,都是已经存在的状况了,如何去过好它才是最重要的。最可悲的不是命运凄苦,而是我们沉溺于此,执着于“命苦”的标签而捆缚了自己。
    我们要去定义自己的人生,而不要被命运定义。
  
    你要把“坎坷”变成财富还是伤口
    问:我经历了很多坎坷,该如何平复过去的心灵创伤,不再胡思乱想,改善我的神经衰弱呢?
    学诚法师:你从坎坷中体会到了什么对生命有价值的东西呢?如果得到了成长,那它就变成财富;如果一直哀怨,那它就仅仅是一个不断被揭开的伤疤。
  
    老想着“我真命苦”,就会真的命苦
    问:我最近心情很浮躁,脾气也控制不住。妈妈生病了,我要自己挣钱凑学费,还要照顾妈妈,以及包揽家里所有的家务活。每天都很烦,不知道该怎么办。
    学诚法师:浮躁、暴躁是因为自己一直在排斥眼前的因缘,没有安住当下。内心一直在串习“我真命苦”“为什么要我做这些事情”等负面情绪,只会越来越深地陷入烦恼泥潭。要转一个心态去面对,接纳现状,全心成长。
  
    怎么样才能快速成功呢
    问:为何别人找对方法做事很快就成功了,而自己却怎么也找不对方法呢?即使找到了方法,却也要经历若干年才能成功,有时候还出岔子。运气也非常不好,小小年纪竟然开始信命运这回事。我怎么样才能快速找到自己做事做人的方法,进而可以得到成功的青睐呢?怎么样才能得到好运呢?请您开导,谢谢!
    学诚法师:一颗种子怎样才可以“快速”长大、结果呢?你看到别人很容易摘到果子,那是因为他在很早之前就种下了种子,辛勤浇灌。不要羡慕他人的果,自己好好在因上努力,这就是成功的秘诀。多一点耐心,也多一点信心。
  
    人的理想不应该是“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问:我觉得时间走得太快了,我还没想好自己要什么,理想是什么。我总是想得很多,心里很乱。我该怎么办?
    学诚法师:人的理想不应该是“ 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而是“我想创造什么价值”。有了理想,就要去实践,不然理想就会变成妄想。妄想多了,行动跟不上,人就会被压垮。反过来,哪怕为理想迈出小小一步,人都会感到充实和自信。
  
    要改掉一个坏习惯,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一个好习惯
    问:我有时难以调伏自心,明知生气不对却还是抑制不住。请问师父有什么办法能够调伏自心,并且消除生气后产生的过患?
    学诚法师:每个人都会有脾气,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若想让事情顺利进展,若想让自己得到周围人的喜欢,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坏脾气。“生气”是一种思维习惯,要改掉一个坏习惯,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一个好习惯。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多练习去看一个人的优点和付出,增长自己的感激之心,
    慢慢就能屏蔽生气的心。
  
    “跟着自己的心走”很容易出问题
    问:有时我总会做一些伤害别人的事,虽然结果对自己未必有利,但却是自己想做的。遇事该跟着自己的心走吗,应如何抉择?
    学诚法师:跟着业果走,跟着智慧走。要警惕“跟着自己的心走”,因为我们心里装着的,绝大部分是烦恼。
  
    为什么内心会不定期地出现疲倦、虚弱之感
    问:为什么内心会不定期地出现疲倦、虚弱之感?当处于这样的状态时,觉得家庭、工作、人际交往都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无力应对。所以很想逃离却又无处可逃。请问,这种状态该如何应对?
    学诚法师:这是人心力起伏,心力低落的时候,很小的事都变成了重担。修行就如同给心充电,手机每天都要充电,心也是一样。
  
    再远的路也不过“一步”而已
    问:知易行难的时候该怎么办,感恩!
    学诚法师:告诉自己,“其实,我只需要走一步,就是当下这一步。”再远的路,也不过“一步”而已。
  
    别人在背后说人是非怎么办
    问:对于别人的“闲言碎语”,背后说人是非,您怎么看?
    学诚法师:装聋作哑,风平浪静。对方恶口,只有自己去领纳了,才会真正伤害到自己。譬如一个人用你听不懂的语言辱骂你,即使听到也只是“某种声音”而已,不会引发嗔火。他人的烦恼我们不去领纳,就伤害不了自己。不要把别人的话与自己结合起来想,多注重自己的念头,做自己该做的事。有人赞叹、夸奖而不骄傲;有人诋毁、讥讽而不嗔恨,这些境界就过去了,否则就是把外在的垃圾搬到自己心里。
  
    如果有愿力,受苦就有意义
    问:我总觉得活着就是受苦,很累很累的时候真不想再这么继续下去,我很怕自己某天就坚持不下去了。即便人死去,只是另外一个轮回,谁知道呢!但是目前的当下,真是让人难以忍受!
    学诚法师:如果有愿力,受苦就有意义,苦就不再是苦,而是生命的庄严。真正要做的,不是去忍耐苦、
    对抗苦,而是转变内心的知见。
  
    人与人之间,若非善缘即是恶缘……
    问:请问如何理解人与人相克之说?
    学诚法师:佛法中没有“相克”的说法,人与人之间若非善缘即是恶缘,无论是哪种因缘,今生我们都应该以善相待:善缘令它增长,恶缘令它消除,乃至更进一步,都转化为一起修行的法缘。环境应该“依正不二”——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能拥有什么样的环境;福地福人居,而不是倒过来。
  
    事来则应,事去不留
    问:我最近工作上承担的事务太多,内心意识到周期性崩溃又快到了。好希望这次能不崩溃,不知怎么办。求助!
    学诚法师:事来则应,事去不留;手中事多,心上事少。做事的时候专注眼前一件事,不要想着做过的事,也不要想着还没有做的事。
  
    真正的心安是不求他人肯定
    问:我这半年来在公司做事主动积极,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事情,能做的都做了,可感觉自己的身体能量下降了。而且别的同事也不会记得我的付出,老板也看不见。
    学诚法师:心里有所期待就会有包袱;有执着就越来越累。要记住:真正的心安,是不求他人肯定。
  
    没有一次成长不是在痛苦中完成的
    问:工作中自己不是个聪明伶俐的人,平时挨个骂很正常。以为活得够二了,可偶尔碰到某个点上,还是很委屈,今天就被领导数落了两句,之前都没有过,伤心。
    学诚法师:绝大部分人的成长都是在痛苦中完成的;如果一切顺心如意,我们就会被这温柔的陷阱麻痹。不要害怕境界,要怕自己没有法。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4,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