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著名糖尿病专家、北京协和医院教授梁晓春主持编写完成。 全书共分九篇,涉及糖尿病患者治疗、保健的方方面面,每篇由众多知识点串接而成,广大读者阅读本书后,可对糖尿病相关基础知识,糖尿病饮食管理、运动疗法、安全合理用药、日常监测、并发症防治等有较为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书中提供的方法具体且操作性强,可供广大病友在日常疾病防治中参考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由著名糖尿病专家、北京协和医院教授梁晓春主持编写完成。 全书共分九篇,涉及糖尿病患者治疗、保健的方方面面,每篇由众多知识点串接而成,广大读者阅读本书后,可对糖尿病相关基础知识,糖尿病饮食管理、运动疗法、安全合理用药、日常监测、并发症防治等有较为系统而全面的认识。书中提供的方法具体且操作性强,可供广大病友在日常疾病防治中参考应用。 作者从广大糖友角度出发,结合临床实际和数十年医疗经验,把糖尿病患者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用尽量通俗的语言一一道来。为了读者理解方便,凡涉及新的医学名词或语义晦涩难懂之处,作者均提供了图示、随文注解或相关表格。 应当说,本书是一本糖尿病医学科普无障碍读物。另外,书后附有糖尿病防治必备表格,供广大糖友随时查阅。 作者简介 梁晓春,北京协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病专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综合性医院中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市 “十病十方”科研项目糖尿病领衔专家; 《中国临床医生》、《环球中医药》副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成药》、《中华全科杂志》《北京中医》等杂志的编委。 目 录 基础知识篇 一、糖尿病的基本概念 / 002 何谓血糖 / 002 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 002 血糖是如何调节的 / 003 血糖的正常波动 / 003 何谓胰岛 / 004 何谓胰岛β 细胞 / 004 何谓胰岛素 / 004 何谓胰岛素抵抗 / 005 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 / 005 何谓糖尿病 / 006 二、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 008 遗传因素 / 008 饮食因素 / 009 缺乏运动 / 009 吸烟 / 010 肥胖 / 011 心理因素 / 013 年龄因素 / 013 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 / 014 三、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 015 典型表现 / 015 不典型表现 / 015 四、糖尿病的诊断方法 / 017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017 糖尿病相关诊断指标简介 / 018 葡萄糖耐量 / 018 空腹血糖 / 018 餐后2 小时血糖 / 019 糖化血红蛋白 / 019 C 肽 / 020 诊断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 020 不能根据症状来诊断糖尿病 / 020 血糖高未必都是糖尿病 / 020 必须重视餐后血糖的检测 / 021 尿糖高不等于是糖尿病 / 021 便携式血糖仪的检测结果不能用于诊断 / 021 五、糖尿病的类型 / 022 1 型糖尿病 / 022 2 型糖尿病 / 022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 023 妊娠糖尿病 / 023 六、糖尿病的危害 / 026 七、2 型糖尿病的防控 / 028 一级预防 / 028 二级预防 / 030 三级预防 / 030 糖尿病的综合控制目标 / 031 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及要点 / 032 饮食治疗篇 一、饮食治疗的目的和意义 / 034 饮食治疗的重要性 / 034 饮食治疗的目标 / 034 饮食治疗的原则 / 035 二、饮食治疗的方法 / 037 营养素的分配 / 037 碳水化合物 / 037 脂类 / 038 蛋白质 / 041 维生素 / 042 无机盐 / 044 膳食纤维 / 047 植物化学物质 / 048 水 / 048 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 / 048 饮食方案的制订 / 050 热量计算 / 051 食物等值交换 / 053 餐次安排和食物种类 / 055 烹调方法 / 056 关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 057 关于血糖负荷 / 058 小结 / 059 三、糖尿病饮食细节 / 061 吃饭的速度 / 061 如何加餐 / 061 能不能喝粥 / 063 如何吃肉 / 064 如何吃水果 / 064 饮料的选择 / 066 饮酒问题 / 068 关于盐的用法 / 070 如何吃零食 / 071 营养素的补充 / 071 甜味剂的选择 / 072 正确认识无糖食品 / 073 早餐的问题 / 073 四、糖尿病饮食误区 / 076 节食可以降糖 / 076 主食吃得越少越好 / 076 少吃粮,多吃肉 / 077 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 077 只吃米,不吃面 / 079 吃得越素越好 / 079 用上药了就可以随便吃 / 080 吃饭就要跟着感觉走 / 080 经常饿,所以要多吃 / 081 “降糖食物”多吃没事 / 082 吃多了,加点药就行 / 082 为了少上厕所,因而少喝水 / 083 花生、瓜子多吃有好处 / 083 水果含糖高,坚决不吃 / 084 根据口感选择水果 / 084 短期放松,影响不大 / 084 得了糖尿病,身体要补一补 / 085 不需要限制植物油 / 085 运动治疗篇 一、运动治疗的机理和意义 / 088 二、运动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090 适应证 / 090 禁忌证 / 090 三、运动治疗的注意事项 / 091 四、糖友运动方案 / 092 运动处方的概念和特点 / 092 糖友运动处方的要点 / 092 运动项目 / 092 运动强度 / 093 运动量 / 094 运动时间 / 095 运动频率 / 095 运动时机 / 095 五、运动治疗的注意事项 / 096 运动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 096 运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097 运动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 097 六、合并其他疾病时的运动管理 / 098 冠心病 / 098 高血压 / 098 糖尿病肾病 / 099 脑血管病 / 099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 099 自主神经病变 / 100 周围神经病变 / 100 糖尿病足病 / 10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101 慢性阻塞性肺病 / 101 七、运动并发症的处理 / 103 常见运动并发症 / 103 运动并发症的常见原因 / 103 运动并发症的处理 / 104 糖尿病及并发症加重 / 104 低血糖反应 / 105 运动创伤 / 105 运动意外事故 / 106 八、运动治疗的细节 / 107 运动环境的选择 / 107 到底要不要晨练 / 107 运动着装有讲究 / 108 运动的三个阶段 / 108 运动与药物调整 / 109 运动别忘三件宝 / 110 糖友游泳有讲究 / 111 运动要跟着用药时间走 / 112 勤测血糖,合理运动 / 112 瘦人也需要运动 / 113 运动后的加餐原则 / 113 如何避免在运动中受伤 / 113 干家务不能代替体育运动 / 115 糖友忌走石头路 / 115 糖友运动忌暴练 / 115 糖友四季锻炼宜忌 / 115 糖友安全锻炼口诀 / 117 药物治疗篇 一、糖尿病用药原则与总体方案 / 120 降糖药的选用顺序 / 120 量体裁衣,个体化治疗 / 120 治病求本,保护胰岛β 细胞 / 120 多面出击,早期联合用药 / 121 平稳降糖,避免低血糖 / 122 二、常用降糖药物简介及使用要点 / 123 双胍类降糖药 / 123 磺脲类降糖药 / 125 格列奈类降糖药 / 128 α- 糖苷酶抑制剂 / 129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 / 130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受体激动剂类 降糖药 / 131 二肽基肽酶- Ⅳ抑制剂类降糖药 / 133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 / 134 三、胰岛素详解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与调整 / 137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分类 / 137 不同种类胰岛素的特点 / 137 胰岛素治疗时机的选择 / 138 胰岛素治疗方案的选择 / 138 联合口服药治疗 / 138 单纯胰岛素治疗 / 138 胰岛素泵持续输注治疗 / 140 初始剂量的设定 / 140 胰岛素剂量的调整 / 140 胰岛素的保存 / 141 输注方式的选择 / 141 胰岛素笔的使用 / 142 针头的规格与注射方式 / 142 注射的时间 / 143 注射部位的选择 / 144 注射部位的轮换 / 144 注射操作要点释疑 / 145 胰岛素注射并发症的处理 / 146 附1:胰岛素注射笔的注射方法 / 147 附2:胰岛素专用注射器的注射方法 / 150 胰岛素泵的使用 / 151 胰岛素泵的工作原理 / 151 胰岛素泵治疗的优点 / 152 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证 / 152 胰岛素泵治疗的禁忌证 / 152 胰岛素泵的初始剂量设定 / 153 剂量分配 / 153 胰岛素泵输入剂量的调整 / 155 低血糖的处理 / 156 意外高血糖的处理 / 156 预混胰岛素应用概要 / 157 预混胰岛素的分类 / 157 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 / 157 自我血糖监测 / 160 预混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法 / 161 需要注意的情况 / 161 四、糖友用药误区大盘点 / 164 血糖“正常”就不用吃药了 / 164 别人用得好我也用 / 164 用药量越大,血糖控制得越好 / 164 只选贵的,不选对的 / 165 自行加减药量 / 165 吃了药就不用注意饮食和运动了 / 166 重叠用药不知情 / 166 打胰岛素会“上瘾” / 167 胰岛素会越打越胖 / 167 胰岛素要到晚期才用 / 167 中医中药可以根治糖尿病 / 168 保健品也能当降糖药用 / 169 漏服药下次补 / 170 五、糖尿病手术治疗简介 / 172 适应证 / 172 禁忌证 / 173 疗效判定 / 173 手术方式的选择 / 173 手术风险 / 175 病情监测篇 显示部分信息 前 言 30 多年前,许多人还不知道糖尿病是怎么回事,也很少听说有谁得了糖尿病。然而再看看现在,亲戚朋友、街坊邻里之间随便问问就能问出好几个糖尿病患者来。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现在得糖尿病的人这么多?是中国人容易得糖尿病呢,还是生活方式改变造成的呢?答案是两者都有。首先是先天禀赋使然,我们的祖先早已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就是遗传易感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表明,在比较富裕地区的华人,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超过同地区的其他人种, 这说明中国人容易得糖尿病。那为什么过去我们国家的糖尿病发生率特别低,现在却高了呢?这就是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国家的很多人还处于勉强维持温饱或者贫困的状态,不具备糖尿病发生的条件。现在可就不同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作自动化,饮食快餐化,乡村城市化,随之而来的就是糖尿病的大众化。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 年,全球20 ~ 79 岁的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8.3%,患病人数已达到3.83 亿,其中80% 在中等和低收入国家。估计到2035年,全球将有近5.92 亿人患糖尿病。我国的最新研究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6%,约1.139 亿人患有糖尿病。此外,中国成年人中处于糖尿病前期(IGT)者为50.1%。尤为严重的是,在我国,大约2/3 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没有达标,随之而来的并发症将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非常沉重的负担。 祖国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早在2000 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治未病”的思想。《黄帝内经·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治未病”,从广义上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对于糖尿病而言,“未病先防”指的是糖尿病的预防,要知道怎么不得糖尿病;“既病防变”指的是患了糖尿病之后要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不使病情加重,带来更为可怕的并发症。 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队伍中的一员,都能为提高全民糖尿病防治水平尽一份微薄的力量;我们更殷切地期待广大糖尿病病友能从现在开始,全面掌握如何预防和识别早期并发症的知识,学会如何预防或延缓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技能,实现“远离残疾、享受健康生活”的目标,这就是本书的写作初衷。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祈读者指正。 梁晓春 2015 年6 月于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