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认识力—叔本华选集
作者 【德】叔本华 著,【台】刘大悲 译
出版日期 2015-04-01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ISBN号
(13位)
9787548420422
ISBN号
(10位)
7548420420
开本 32
页数  
装帧 平装
定价(C$) 14.4
约合(US$) 11.38
[ 内容简介 ]

编辑推荐
   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认识力——叔本华选集》是一本德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的论说作品的精选集,由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刘大悲翻译,译本保留了原德文本的精华,又有自己的语言、结构特色,更适合大众阅读。
    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认识力——叔本华选集》以优雅的文体,犀利的笔触阐述了作者对人生、宗教文学艺术等的看法,讨论的内容涉有“论心理”“论宗教”“论生命意志的肯定与否定”等,这些错综复杂的没有定论的哲学问题,经过大师深刻而透彻的讨论,变得简单明晰。另外,读者可以通过本书深刻体会“唯意志论”集大成者叔本华的哲学思想。
    《认识力——叔本华选集》的译文**限度地以接近普通读者的语言与口吻进行阐释,语言流畅、精练,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内容简介
    叔本华创作的《认识力--叔本华选集》讲述了: 生命的情景好像镶嵌粗陋的图画:从近处看,看不出 什么东西,要发现它的美,必须从远处看。
    风格是心灵的表现。心灵比身体更可信。
    哲学不是每个人都能了解的——柏拉图曾经这样 说过,你应该记住这句话。
    虽然死亡可以结束我们的生命,却无法结束我们 的存在。
    自杀是一种怯懦行为。
    我们可以说生命可以看作一种燃烧过程;智慧是 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光。
    智慧是内涵的量度,不是外延的量度。
    知识即权力。
    憎恨是一种“心灵”上的东西,而轻视则是大脑 的一种情绪产物。
    只有取材于自己头脑中的作家,他们的作品才是 值得阅读的。
  目  录
  叔本华的生平及哲学 001
  论存在的空虚 019
  
  论生命意志的肯定与否定 027
  
  关于宗教的对话 037
  
  论不朽的根本存在 067
  
  论本体与现象的对立 085
  
  论哲学与智慧 095
  
  论心理 119
  
  论宗教 141
  
  一 信仰与知识 143
  
  二 启示 144
  
  三 论基督教 145
  
  四 论一神教 155
  
  五 《旧约》和《新约》 156
  
  六 教派 161
  
  七 理性主义 162
  
  八 基督教已经衰亡 166
  
  杂论 191
  
  叔本华年谱 227
  
  
  
  显示部分信息
  前  言
  叔本华的生平及哲学
  
  想一个自己从未深入思考的问题是危险的,我们读书是别人替我们思考,我们不过是在重复作者的精神过程而已。所以一个人如果整日读书,他将逐渐失去思考能力。
  
  ——叔本华
  
  叔本华(1788~1860)在世时,他的哲学整整沉寂了三十多年,终,他像一个从一场长期艰苦的战争中凯旋的英雄,顿时名噪全欧,誉满天下。各国人士络绎不绝地去拜访他,全国的报章杂志不断登载他的名字;他的信徒们,三番五次替他做肖像画、做雕塑,当神一样供奉在屋中顶礼膜拜,说来令人难以置信,竟然有两位太太也曾去造访。我们这位素来被称为极忧郁、极悲观的哲学家,后,“乐观”地躺在沙发上溘然长逝。
  
  近代,很多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如尼采、克尔恺郭尔、瓦格纳、托马斯·曼等,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受叔本华哲学的影响。其中尤以尼采所受的影响。这位狂傲不羁的存在主义先驱,在回忆购买叔本华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情景时,这样写道:一个不知名的幽灵,悄然对我说:赶快把这本书带回去!我一回到家,随即把我的宝贝翻开。我屈服在他那强力、崇高的天才魔力之下了。
  
  他花了十四天的工夫,几乎是废寝忘食地沉浸在那本书中。他又说:
  
  我像热爱叔本华的所有读者一样,刚读页,便恨不得一口气把全书读完。而且,我感觉到,我是很热心地、专注地倾听他吐出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
  
  叔本华的哲学为何有如此深远的影响?有如此魅力?当然,首先得归功于他独树一帜的“意志哲学”,此外,他超群的语言才华也功不可没。华莱士在《叔本华的一生》中这样写道:
  
  当读者翻开《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本书的瞬间,先获得的印象就是他那独特的语言。这里面没有像谜团一般的康德式术语,没有黑格尔诡异的辩证法,没有斯宾诺莎的几何学:一切都既清楚而又有次序,全部美妙地集中于对主要概念——意志世界、斗争、痛苦——的论述上。 何等直率坦诚!何等生动有力!何等坚强刚直!他的前辈们,曾以种种理论对那不可见的意志提出抽象的解释,然而这些理论很少能清楚明白地揭示世界的真相,而叔本华,作为一个商人的儿子,在叙述、举例和推论方面都很详明,甚至还富有幽默感。
  
  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诞生于波兰格但斯克,他父亲名叫海因里希·弗罗里斯,母亲名叫约翰娜·亨利德。两人在1785年结婚,当时海因里希38岁,约翰娜19岁。
  
  叔本华的先祖原是荷兰人,在他的曾祖父时代才移居格但斯克。他们一家,素来就是有钱有势的地方望族,俄皇彼得大帝和皇后凯瑟琳到格但斯克游览的时候,他的家就作为俄国皇室的专用招待所。家业传到他祖父手中,他祖父把事业扩展,又置了许多产业,家庭声势更加浩大。
  
  他的父亲个性刚愎而且暴躁,但天资甚高,长袖善舞具有商业头脑,并且,早年曾旅居英、法多年,英、法文学知识相当丰富,对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尤为偏爱。他在政治上主张自由民主的共和政体,爱好自由,尊崇独立。他很欣赏英国的政治和家庭制度,因此家庭布置及家具等都是仿照英国的风格。叔本华之所以对英国独具好感,大概就是因为他在幼年时期耳濡目染,受到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叔本华一生对自己的祖国——德国,有轻蔑的偏见,他比较尊重外国的思想家,他每天都读《泰晤士报》,但从来不看德国报纸,假如后来不是因为德国报纸登载关于他的新闻,他也许永远不会过目。此外,海因里希还抱有世界主义的理想,他企图把叔本华教育成“世界公民”,之所以为叔本华取名“阿瑟”,就是因为此名可适用于欧洲各国。
  
  显示部分信息
  在线试读
  论不朽的根本存在
  
  一
  
  你们应该读读尚保罗1的作品《瑟琳娜》2,这样,就可以知道一流作家如何想借错误观念来讨论自己认为无意义的东西,虽然他不断为这些自己无法忍受的荒谬思想所困扰,可是并不希望摒除这错误观念,因为他曾经渴望获得它。这里所说的观念是指我们个人意识死后,持续存在的观念。尚保罗在这方面的努力显示出,这种观念并非像一般人所想的,不是有益的错误,而是有害的错误。
  
  因为灵魂和肉体之间不真实的对立以及将整个人格提升到对永恒存在之物的主导地位之上,从而让我们不能对那不受时间、因果关系和变化影响的我们的内在生命的不可毁灭性获得真正的认识。而且这种错误观念甚至也不能看作真理的代替品,因为理性不断地指出其中的荒谬、不合理,因此也不得不摒除和它联系的真理。因为,就长时间而论,只有在一种纯粹无杂染的状况下,真理才能继续维持下去。如果包含错误,便多少带有错误的脆弱性。
  
  二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问你有关死后持续存在的问题,这个人又属于那种希望知道一切事物却不学习任何东西的人,那么适当而接近正确的回答是:“在你死后,你将是自己未出生时的东西。”因为这个答案含有下述意思:如果你要求一种存在有起始而没有终结的话,那是荒谬的。不过,它还含有一种暗示,即世界上可能有两种存在,也有两种虚无和它相对。
  
  可是,你也可以回答:“不管你死后成为什么,即使化为虚无也会像你现在的个别有机体的情形一样自然而恰当。于是你需要担心的是转变的时刻。的确,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就会得到一个结论:像我们人类这样的存在,宁可不存在。因此,我们不再存在的这个观点,不再存在于其中某一时间的观点,从合理的角度来看,就像所谓从未出生这个观点一样,对我们根本没有什么困扰。现在,由于这个存在本质上是个人的存在,因此,人格的终结不能视为损失。”
  
  三
  
  如果我们想象一种动物能够观察、认知和了解一切事情,那么,关于我们死后是否存在的问题,对这种动物而言也许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在我们当下个别的存在状态之外,存在与否不再有任何意义,只是彼此无法区别的概念而已。因此所谓毁灭的观念和持续存在的观念,都不能用在我们固有的本质存在即物自体上面,因为这些观念都是从时间范围内借用的,而时间又只是现象的形式。
  
  我们也可以想象我们的表面现象之下这个核心的不可毁灭,只是它的持续存在。同时,只要我们在本质上根据物质世界的结构来看,也可以想象这个核心及其一切形式的变化,是仍然牢固地存在于时间中的东西。
  
  现在,如果我们否认这个核心持续存在,那么根据形式的结构,我们把自己在时间上的终结看作一种消灭,设若产生它的材料没有了,这个“消灭”也就不见了。不过,两个观念都是现象世界的形式转变到物自体,从一种非持续存在到不可毁灭,甚至连抽象观念也难得建立,因为我们缺乏所需要的一切直觉知识。
  
  不过,事实上,许多新东西不断产生以及早已存在的东西不断消灭,应该视为一种由两片透镜装置(大脑作用)所产生的幻象,我们只能透过这个装置来看一切东西,它们是空间和时间以及两者的彼此透入即因果关系。因为我们在这些条件下所知觉的一切东西只是现象,所以我们不知道事物本身像什么,就是说,除了对它们所产生的知觉之外,我们不知道它们本身像什么。这就是康德哲学的真正中心思想。
  
  四
  
  我们怎能相信当一个人死亡时,某一东西本身便消灭了呢?人类直觉地知道,当这种情形发生时,这只是时间中的终结现象,只是一切现象形式中的终结现象,事物本身即物自体根本没有受到影响。
  
  我们都觉得,我们并非任何人从无中创造出来的东西。从这里便产生一种信念:虽然死亡可以结束我们的生命,却无法结束我们的存在。
  
  五
  
  你越是明显地感觉万物的脆弱、空虚和梦幻,便越是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内在生命的永恒。因为,只有与此相反时,上述万物的性质才是显然的,正如只有看着不动的河岸而非船只本身时,才能看到行船的速度一样。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4,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