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观念力——叔本华论文集》是一本哲学社科类图书。 叔本华是世界知名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对后来的很多大思想家、大文学家有过很深的影响,尤其是尼采。至今,叔本华的著作仍然是哲学系师生和社会思想者们的书目。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观念力——叔本华论文集》精选了叔本华的11篇论文汇集成书,这11篇论文里面,有《生存空虚说》《性爱的形而上学》《论女人》《论天才》《论自杀》等名篇,体现了叔本华的哲学思想精髓。 叔本华善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寻找人生问题,思考世俗话题,加上他的哲学文章不仅没有哲学味儿,反而带着文学味儿,这使得他的作品成为哲学界*好读,*宜读的书。《观念力——叔本华论文集》也不例外,这本书翻译流畅,用文学名著的笔法,但写的是哲学内容,有一般哲学书没有的酣畅,更有一半文学著作没有的深刻,不仅适宜于学术研究,而且对于挖掘思维深度,提高思想境界也非常适宜,帮助从平凡人向思想者转换,非常适合大众阅读。 目 录 叔本华的生平及哲学/001 论女人/001 关于思考/023 读书与书籍/039 关于噪音/051 论自杀/059 观相论/069 生存空虚说/083 关于疯狂/095 性爱的形而上学/105 论天才/157 文学的美学/193 叔本华年谱/219 显示部分信息 在线试读 关于思考 不管藏书多么丰富的图书馆,假如不加整顿、杂乱无章的话,它给我们的利益,还不如那些规模小、藏书少,但整理得条理井然、分类清楚的图书馆。同理,不管你胸中的知识如何渊博,如若不能反复思考、咀嚼消化,它的价值远逊于那些所知不多但能予以深思熟虑的知识。我们若将所学的知识消化吸收,变为己有,并且能够充分应用发挥的话,就必须经过思考的过程,把自己的知识在诸方面相结合,或是把你的真理和其他真理互相比较。当然,我们所能“深思熟虑”的东西,范围狭窄得很,它只局限于我们所熟知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求上进,不断学习。 读书或学习,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爱读什么就读什么,爱学什么就学什么,但这里的所谓“思考”,可就不是这回事了,它像在风中煽火一般,必须始终不断地扇动,才能维持火焰不熄。思考时,必须要对思考的对象发生“兴趣”,不断刺激它,并且持之以衡、不可懈怠。思考兴趣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是纯粹客观性的,一是主观性的。后者是在有关自我的事件时引发了思考的兴趣,前者是对宇宙万物产生兴趣。这一类人之所以思考,就如同我们的呼吸一般,纯属生理的自然现象,当然,这类人并不多见,连一般的所谓学者,真正在思考的,也少得可怜。 思考和读书在精神上的作用,可说是大异其趣,其距离之大,恐令人难以置信。本来人类的头脑就有个体差异,有的人喜爱读书,有的人迷于沉思,再加上前述的距离,这原有的差异,越发扩大起来。读书的时候,精神的一切活动全为书本所支配,随书本之喜而喜,随书本之忧而忧,这正如把印章盖在封蜡上一样,其喜怒哀乐的情绪,原不属于自己的精神所有。思考时则不然,在思考的瞬间,精神和外界完全隔绝,随着自己的思考而活动,它不像读书,被别人特定的思想所控制,而是按照当事者的禀性和当时的心情,提供了一些数据和情绪而已。 所以,一天到晚沉浸在书中的人,他的精神弹力便消失殆尽,这就和长时期被重物所压的弹簧一般,它的弹力必定会消失的。你如果想做个没有个性没有思想的动物,去当个“蛀书虫”确是不二法门。大概说来,一般“博闻多识”的人,大都没有较佳的才慧,他们的著作不能成功,正是因为一味死读书的关系。这类人正如蒲柏1所云:“只是想做个读者,不想当作者。” 所谓“学者”是指那些成天研究书本的人;思想家、发明家、天才以及其他人类的“恩人”,则是直接去读“宇宙万物”。 严格说来,有根本思想的人才有真理和生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只有对自己的根本思想才能真正彻底地理解,从书中阅读别人的思想,只是拾人牙慧而已。 经阅读后所了解的思想,好像考古学家从化石来推断上古植物一样,是各凭所据,从自己心中所涌出的思想,则犹似面对盛开的花朵来研究植物一般,科学而客观。 读书不过是自己思考的代用物而已。我们只能把书本当作“引绳”,阅读时依赖他人把自己的思想导向某方面。但话说回来,有很多书籍非但无益,还会引导我们走向邪路,如果轻易被它们诱惑的话,我们非陷入深渊歧途不可。所以,我们心中要有个“守护神”,靠他来指点迷津,引向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