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7卷。包括卷六—卷十二:《针灸甲乙经校释(下) (第2版)》对原文分别从提要、校勘、注释、语译、按语等编写,校勘精审,注释详明,语译通达,是对经典著作很有深度的全面整理。 卷之六 八正八虚八风大论 逆顺病本末方宜形志大论第二 五脏六腑虚实大论第三 阴阳清浊顺治逆乱大论第四 四时贼风邪气大论第五 内外形诊老壮肥瘦病旦慧夜甚大论第六 阴阳大论第七 正邪袭内生梦大论第八 五味所宜五脏生病大论第九 五脏传病大论第十 寿夭形诊病候耐痛不耐痛大论第十一 形气盛衰大论第十二 卷之七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上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中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下 足阳明脉病发热狂走第二 阴衰发热厥阳衰发寒厥第三 太阳中风感于寒湿发痉第四 阴阳相移发三疟第五上 卷之八 五脏传病发寒热上 五脏传病发寒热下 经络受病人肠胃五脏积发伏梁息贲肥气痞气奔豚 第二 五脏六腑胀第三 水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第四 肾风发风水面且付肿第五 卷之九 大寒内薄骨髓阳逆发头痛(颔项痛附) 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发卒心痛胸痹心疝三虫第二 邪在肺五脏六腑受病发咳逆上气第三 肝受病及卫气留积发胸胁满痛第四 邪在心胆及诸脏腑发悲恐太息口苦不乐及惊第五 脾受病发四肢不用第六 脾胃大肠受病发腹胀满肠中鸣短气第七 肾小肠受病发腹胀腰痛引背少腹控睾第八 三焦膀胱受病发少腹肿不得小便第九 三焦约内闭发不得大小便第十 足厥阴脉动喜怒不时发癞疝遗溺癃第十一 足太阳脉动发下部痔脱肛第十二 卷之十 阴受病发痹上 阴受病发痹下 阳受病发风第二上 阳受病发风第二下 八虚受病发拘挛第三 热在五脏发痿第四 手太阴阳明太阳少阳脉动发肩背痛肩前膈皆痛肩似拔 第五 水浆不消发饮第六 卷之十一 胸中寒发脉代 阳厥大惊发狂痫第二 阳脉下坠阴脉上争发尸厥第三 气乱于肠胃发霍乱吐下第四 足太阴厥脉病发溏泄下痢第五 五气溢发消渴黄瘅第六 动作失度内外伤发崩中瘀血呕血唾血第七 邪气聚于下脘发内痈第八 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发痈疽风成发厉浸淫第九上 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发痈疽风成发厉浸淫第九下 卷之十二 欠哕唏振寒噫嚏弹泣出太息淡下耳鸣啮舌善忘善饥 寒气客于厌发喑不能言第二 目不得眠不得视及多卧卧不安不得偃卧肉苛诸息有音及喘第三 足太阳阳明手少阳脉动发目病第四 手太阳少阳脉动发耳病第五 手足阳明脉动发口齿病第六 血溢发衄第七(鼻鼽息肉著附) 手足阳明少阳脉动发喉痹咽痛第八 气有所结发瘤瘿第九 妇人杂病第十 小儿杂病第十一 据校书目 引用及参考书目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针灸学专书,也是早多地收集和整理古代针灸资料的重要文献。本书的内容主要取材于《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这三部书是晋代以前在医学基础理论和针灸治疗等方面带有总结性的主要医学著作,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皇甫谧为使其内容更加系统化和切合实用,“乃撰集三部,使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至为十二卷。” 本书对我国针灸学的发展影响很大,起到了承先启后的巨大作用。由晋到宋的针灸书,如王惟:一的《铜人俞穴针灸图经》,其穴位和适应证基本上没有超出本书的范围,它如《千金》、《外台》等书中有关针灸部分,也和本书基本一致,《外台》则完全取材于本书。而《资生经》等针灸专著,也无一不是参考遵循本书编辑而成。在明清两代的针灸著作中,如《针灸聚英》、《针灸大成》、《针灸集成》、《针灸心法要诀》等,也都是在本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就是现在,在厘定某个穴位和进行临床治疗时,也往往参考和取材于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