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台北故宫
作者 周兵 著
出版日期 2009-02-01
出版社 金城出版
ISBN号
(13位)
9787802511439
ISBN号
(10位)
7802511437
开本 32
页数 194
装帧 平装
定价(C$) 16.7
约合(US$) 13.19
[ 内容简介 ]

不管走进哪一个故宫,都有助于我们靠近平静,平静才离幸福更近。所以,我们才越发需要走进故宫,从北京到台北,从屏幕到文字。周兵们,已经不仅仅在记录故宫的故事,也在记录这个时代与我们自己。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台北故宫,第一次领略到这其中的传奇和宏荚,《台北故宫》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一看一读。
  凤凰卫视主持人/陈鲁豫
  每个人身上都有文化的遺传,到了一定年龄,密码自然启动,带你回望历史。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时代也是这样。《台北故宫》就是一次转身的凝视。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柴静
  一个历史文献纪录片的拍摄者,应集考据家、历史家、艺术家于一身。
  一份中国文化的影像志和影像述说,一直是周兵念兹在兹的目标。
  南开大学教授、艺术史博士/郭长虹
  
   内容简介
  2009开年大型纪录片《台北故宫》总局地演周兵,以独家视角揭秘台北故宫的旷世文物,讲述一段不应忘却的历史和一些不得不面对的真相,记录一件件国宝的远离、迁转、颠沛以及它们曾经的传奇和现在的精彩!
  为什么一些记忆值得人们去珍视?
  为什么一段历史总被人们说起?
  为什么一种怀念总是游荡在一些人的情感里?
  我们的记忆其实是历史中的一种碎片,看起来似乎很完整,然而是什么在串起它,并深入我们的内心,总也挥之不去。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现实的存在,也是历史的一种怀念与情绪。
  2005年《故宫》播出时,我曾经写下这样的话:“就电视创作领域而言。我们试图改变些什么,就文化传承而言,我们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一份子。”2009年我们的愿望再一次得到了延续,这就是电视纪录片《台北故宫》的诞生。从《故宫》到《台北故宫》就像一个文化工程
  的传递。
  用电视纪录片的形式来表现台北故宫,实际上是在表达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切和了解,并把这个过程中的收获通过纪录片传递出去,而用文字的书写则是试图让更多的人解读那些久远历史带来的一些文化行为的信息。
  60年前,中国内地的那场战争使60多万件的珍宝漂洋过海,到台湾这块土地上,几经颠沛流离。在台湾的基隆海港,台中的山村北沟,台北的外双溪,都曾留下这些珍宝的足迹,本书不仅仅记录那一件件国宝的运离、迁转、颠沛,展示它们曾经的传奇和现在的精彩,而且要讲述一些震荡中国人心灵和情感的故事,更要表达一些隐藏在我们内心的某种情感,某些可以拨动起来的心结,某些你不得不面对的真相。
  这些记忆和叙述不仅仅是海峡这边大陆人的记忆,也是海峡对岸台湾人的记忆,也是全球华人的共同记忆和情怀。
  
   作者简介
  周兵,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片电影制片厂导演。作为总导演,拍摄过《故宫》、《敦煌》、《台北故宫》、《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等大型纪录片。 纪录片作品及获奖情况: 1997年《周恩来》荣获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特别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金鹰电视节特别奖,任编导; 2002年《三峡移民》荣获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最佳纪录片及最佳摄影奖,任制片人; 2003年《晋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荣获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大奖,任制片人; 2005年《黄河人家》荣获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2005年十大纪录片",入选法国"非帕"国际电视节,任制片人; 2006年《故宫》获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节最佳长篇纪录片奖、最佳编导奖,任总编导;《故宫》荣获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最佳纪录片长篇及最佳摄影两项"金熊猫奖",任总编导;《梅兰芳》获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节优秀长篇纪录片奖,任总编导。 2006年 获"真实中国"年度最佳导演称号。 2008年《昆曲六百年》荣获第二十四届电视金鹰节优秀纪录片奖,任制片人、艺术指导。 主要书籍作品: ◆2001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的《记忆》,任副主编; ◆200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东方时空》系列丛书,任编委或主编。 ◆2005年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故宫》,任主编; ◆2008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昆曲六百年》,任主编。 ◆2009年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梅兰芳影像志》的作者。
  
   目录
  第一章 大迁移
  南迁避战火
  第一次迁移:从北平到上海
  第二次迁移:三路转运大后方
  从大陆到台湾
  第三次迁移:风雨中鼎轮
  第四次迁移:仓皇海沪轮
  第五次迁移:飘摇昆仑舰
  马衡的坚守
  第六次迁移:白市驿抢运
  第七次迁移:最后的飞离
  第二章 六君子
  杭立武
  求学
  归国
  发起设立难民区
  主持文物迁运
  主持文物迁台
  李济
  三次改行
  半个蚕茧亮
  发掘殷墟
  南迁——失去两个女儿
  迁台——父子分离
  最后的《安阳》
  庄严
  入宫
  迁运中的苦与乐
  迁台后的牵挂
  两件憾事
  那志良
  进宫
  南迁
  迁台
  晚年
  昌彼得
  去台湾
  昌彼得与《四库全书》
  昌彼得眼申的蒋复璁
  索予明
  第三批的迁运风波
  北沟17年
  回忆李济
  南京大鼎
  第三章 在台湾
  在台湾的三次搬迁
  台中掩厂仓库
  雾峰乡北沟
  《四库全书荟要》被泡事件
  台北故宫建成
  台北故宫的特色展览
  “乾隆皇帝的文化大业”
  “比上帝还精巧”
  “天下第一家一清代帝王文物展
  大观展
  “华丽彩瓷——乾隆洋彩”
  国宝历次出国展览
  196l-1962年美国巡展
  中华瑰宝展
  帝国的回忆
  奥地利展
  晋唐法书名迹特展
  国宝风波
  “翠玉白菜”受损
  “女尸图”失窃案
  地震
  故宫国宝的文化传播
  亲近民众
  文化魅力
  宣传创举
  第四章 大故事
  国宝中的国宝之传奇
  《快雪时晴帖》与三希堂
  《寒食帖》
  《花气熏人帖》
  《清明上河图》
  《富春山居图》
  礼乐重器
  瓷器精品
  古籍善本
  台北故宫的精品
  藏文大藏经
  多宝格
  汝窑
  散氏盘
  宋画三绝
  镀金镶珊瑚松石坛城
  帝监国说
  国子监刊本
  龙形佩
  大雁玉带饰
  掐丝珐琅天鸡尊
  清高宗夏朝冠
  乾隆香山九老
  汉六朝玉角形杯
  附录
  后记
  参考书目
  参考文章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大迁移
  南迁避战火
  1931年,“九一八”爆发,离东北只有200多公里的北平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这座文化古城沦陷,不仅人民受难,许多文物也将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为此制定了周密的抢运计划,决定转移故宫文物至内地保存。
  抢运计划不可谓不好,然而就算在这样的危机关头,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国宝的迁移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抢运计划一经提出,便引起各方争议。国民党元老张继主张迁往西安。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主张转至上海。而北平各阶层及普通市民则反对国宝南迁,他们认为文物固然重要,却比不上国土和人民,这时迁走文物,无疑会动摇人心,而且古物一散不可复合,南迁会造成文物失散。当时不仅有以周肇祥为首的“北平市民众保护古物协会”公开表示将以武力阻止南迁,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还经常接到恐吓电话:“你是不是要担任押运古物
  的工作?当心你的命!”
  这中间还发生过一件更为荒唐的事情。1932年8月,北平政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原本是为研究如何保护故宫国宝一事,没想到与会人员不仅不对如何更好地保护国宝提出建议,反而形成了拍卖文物以购买500架飞机抗敌的荒谬决议。吓得易培基和其他博物院领导四处奔走呼吁,在张学良、蒋伯诚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阻止和反对下,拍卖文物的风波才得以平息。
  文物抢运计划直至1933年初仍未能正式实施。期间,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一直在进行整理、挑选、装箱的工作。为防止文物途中破损,装箱是个相当重要的技术活。古籍文献好装,瓷器、玉器、青铜器等易碎易变形文物就需要特别小心了。故宫为此专门请来了琉璃厂的老古玩商传授包装技术,又仔细观察江西景德镇运送瓷器时的捆扎方法。每件国宝均以数层纸张包裹,外面再用草绳层层缠紧,依次装箱后,在空隙间塞满棉花,然后钉箱盖,贴封条。为做到万无一失,工作人员特意买来许多普通瓷器反复作实验,确定无一损坏,才开始用这样的程序装箱。装了几箱之后,大家总结出了四字真言:“稳、准、隔、紧”。庄严先生这样解释前两个字:“所谓稳者,不外小心是也;所谓准者,换言之即为正确,没有错误。”而对于后两个字,那志良先生也有叙述:“一个是紧,一个是隔离,每捆瓷器捆扎紧紧的,捆与捆之间用稻草谷壳,塞得紧紧的,便少有破碎之虞。”后来,整个南迁历时10余年,数十万件国宝历经波折,但受损者几乎没有。
  这些箱子从20世纪30年代被制作出来存放紫禁城里的文物,在大陆颠沛流离了15年之后,又被运去了台湾。
  第一次迁移:从北平到上海
  1933年1月,曰军进入山海关,局势险恶,迁移文物势在必行。代理行政院长宋子文代表政府作出“北平安静,原物仍运还”的承诺,并最终决定将文物迁往上海。
  决定一出,周肇祥等人便放出话来,说只要文物列车启运,就会有人在铁路沿线埋炸弹炸毁列车,同时还阻挠司机和搬运工人前往故宫运送文物。无奈之下,易培基只得给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秘书长李宗桐打电报陈述原委,李向代理行政院长宋子文请示,宋又电告北平市长周大文,周大文派法警将周肇祥密捕,直到文物运出北平10天之后才把他放出来。
  1933年2月4日,故宫博物院院长秘书吴瀛接到文物准备起运的通知,前往故宫待命。临行前,妻子问他会去哪儿?他摇头不能作答。不仅他不知道,当时的故宫工作人员谁也说不清楚自己和国宝的最终去向。
  2月5日中午,大批板车拖进神武门,日落时分,从紫禁城到车站开始全面戒严,文物在天黑以后正式启运。沿途军警林立,街上空无一人,除了板车急驰的辘辘声,听不到一点别的声音。那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去,从此关山万里,海天相隔,他们以及19557箱文物就再也没有回
  到故地。
  2月6日清晨,两列火车从北平西站出发,开往浦口。18节车厢上装着长三尺,宽、高各一尺半,浮贴着封条的2000余口木箱。木箱里除故宫的珍贵文献、书画、档案珍本外,还包括无价之宝——全套文渊阁《四库全书》。列车开启,沿途有各地方军队保护,车顶四周架机关枪,车厢内遍布持枪宪警。此外还有张学良的马队随车驰聚,警戒护卫。除特别快车外,其余列车都要让道给文物列车先行。重要关口,车内熄灯。
  这是国宝在长达16年的迁徙中待遇最好的一次。此后条件日劣,再没有更多的人力物力可用以保护迁移的文物。虽如此,所有文物仍无一损毁或丢失。
  为防日军轰炸,列车绕开天津,由平汉线转陇海路再转津浦线,一路上只在添水加煤时才停车。车一停,押运人员赶陕下车,把每列车厢上的封条检查一遍。列车最终到达浦15后发现,由于此行仓促,浦121根本没找到适合保存文物的地点,所有文物必须留在火车上,而火车上的条件不可能长期保存娇贵的古籍善本、书画文献。负责押运的吴瀛、那志良和同事们心急如焚地等了足足一个月之后,才得到将文物转运上海的指示。
  国宝最终存放于上海天主堂街仁济医院及四川路业广公司内,北京故宫博物院驻沪办事处随之成立。此后,又有包括瓷器、玉器、铜器、书画、文献、档案等精品在内的四批文物陆续运到上海,前后总共5批合计19557箱。文物在上海保存了4年,其间还挑选了80箱精华之物,前往英国举办“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轰动一时。
  文物暂时脱离危险之后,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又继续上演。数月前,国民党元老张继与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为国宝去向而引发的矛盾,以易培基获胜告终。现在张继夫妇又串通最高法院指控易培基私占故宫宝物,同时以妨害秘密罪控告吴瀛。张继的后台是汪精卫,易培基的后台是吴稚晖、李石曾等。双方都搬出自己的后台,两人之争演变成两派之争,最终张继一方占了上风,易培基被迫引咎辞职,吴瀛携家眷黯然南下,新院长马衡走马上任开始主持上海方面工作。
  1936年1 1月,国民党政府在南京朝天宫建成库房,准备将存沪文物运至南京保存。12月,文物依然分作5批运抵南京,同时工作人员开始计划举办大型展览。没想到第二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8月,上海沦陷,南京危急。展览一事被搁置,抢运文物至安全地带的问题又
  被提到日程上来。
  第二次迁移:三跆转运人后方
  日军入侵,国军节节败退,国民党政府决定迁都重庆,并下令转移文物。同时撤运所有文物来不及,就由工作人员分三队带着文物沿南、中、北三路运往大后方。1937年8月,故宫文物迁移中最艰难的一段日子开始了。南路:南京一汉口——长沙——贵阳——安顺押运人员:庄严、曾湛瑶、那志良、朱家济、李光第、郑世文
  1937年8月14日,招商局“建国轮”装上首批西迁文物80余箱(主要包括曾送往伦敦展览的精品)由南京水路运至汉口,然后转汽车抵长沙,存放在湖南大学图书馆的地下室。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计划在附近的山上开一个山洞来贮放文物。计划还未实施,曰军开始对湖北、湖南轮番轰炸,长沙危险,行政院赶紧下令将文物迁至贵阳。这次的迁移非常及时,迁走不到一个月,湖南大学图书馆就被敌机炸平了。幸而文物已及早转移,没有任何损失。
  南路迁运路线非常曲折。因当年的湘西一带时有土匪抢劫,为文物安全,湖南公路局先派出lO辆汽车绕道广西桂林、柳州,车至广西边境,由广西公路局派卡车接运。到贵州边境,再换贵州公路局车辆。1938年1月车到贵阳,11月文物转移到更为安全的安顺华严洞储存,并成立故宫博物院驻安顺办事处。1939年4月13日,南京古物保存所的文物5箱包含秦汉古剑等珍贵文物计1 18件也移藏华严洞。
  在安顺一呆,就是6年。庄严的儿子庄灵便出生于贵阳,第二年跟文物一起迁到安顺。那时的贵州条件非常差,有俗语称其为“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两银”。据庄灵后来回忆,抗战时期,故宫博物院的薪水时常发不下来。他母亲,即庄严的妻子需要外出兼职以贴补家用。兼职处在离家四五里远的钱江中学,庄严的妻子走路去那里教书,换回一担谷子,再找人碾成米。每天吃的糙米饭里面还掺有石子、谷壳、麦子、虫子,被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戏称为“八宝饭”,菜就是辣椒粉拌酱油,衣服洗了补,补了洗,破破烂烂。
  ……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4,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