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看待食物就像看待人一样,会发生什么?我们不需要老学究般地对它追根溯源查家谱,也不需要神经质地将它们一会儿奉若神明一会儿打入地狱,我们可以知道它们的苦恼和快乐,它们与人的相处共存,它们与人碰撞出的火花。 我用写人的方法写食物,《人和食物是平等的》很像一本来自食物王国的哲学书的名字。希望这本书不是菜谱,也不是觅食指南,而是我们和食物的《老友记》。 作者简介: 殳俏,专栏作家,毕业于复旦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史学硕士,喜欢美食,喜欢华服,喜欢岛国,喜欢热闹。 个人写作的灵感源于好玩,源于温暖。为《上海壹周》、《申江服务导报》、《东方早报》、《城市画报》、《三联生活周刊》、Meimei,Cosmogirl等报刊开设专栏,分别撰写医学、奢侈品、美食、情感、星座等内容。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开往高丽的慢船》,2004年翻译出版了意大利符号学家艾柯的杂文集《带着蛙鱼去旅行》(与人合译),2005年与朋友合著出版了图文小说集《复兴公园》。 相信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还是有爱,有食物。 目录: 爱丽丝不懂胡椒 被烹的美食家 都搅和在巧克力里 饭吃人 假装高潮 空缺的渔猎笔记 美味关系之三国演义 觅食绕道走 鲜红的面条,湛蓝的烤饼 谁来把我关起来? 晚餐恩仇录 我脆弱,我罪恶 找吃的,找杀人犯 有多少菜可以重来 1924年之吃的幸福生活 参汤,老爷 餐馆的旁观者 餐馆语言学 地方差异 顶级馆 封闭空间的闲情逸致 烹调秀 人心向肉 肉类时间表 食色男女 误操作 星际饕餮争霸赛 厌食 野惊魂 专拣便宜的吃 自吃自话 外食拉警报 自动饮料贩卖机哲学 冰果杀手镜 Baby Killer 被鄙视的父母 花园式屠宰场 …… 爱我,带我去Nobu 成了精的面包 好厨师的双重生活 口水之后,张嘴之前 后记 编辑推荐: 殳俏文章难得不张狂,不做作,她的见识埋在嘻嘻哈哈的谈笑中。她有过比较丰富的国际餐饮经验,字里行间能读到她对重油主义的中华美食一点点的不以为然,但她不明说,她只是引用《成长的烦恼》小儿子本的话,把中国餐馆外卖的蟹粉豆腐说成“那个像鼻涕一样的东西”。 我没见过殳俏,知道她是上海人,知道她现在远嫁北京,知道她作为一个渊博的食经写手,年轻得不成体统。 不过文章写得真漂亮。作者一肚子时尚的杂学,食物、风俗、时装、八卦、文学、历史、电影、电视、地理、各国的美食、欧美日韩各路明星……一切没用的知识她似乎都知道。一个女孩子懂那么多想干什么?当然懂那么多不写出来就太可惜了。 ——小宝《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