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佛教 神佛初现放异彩 ——两汉佛教 黄河岸边的佛堂 ——两汉佛教建筑 三国佛教 戒律初行闻佛音 ——曹魏佛教 超然远诣玄佛风 ——东吴佛教 两晋十六国佛教 空还是有 ——西晋佛教 异域圣僧渡中土 ——五胡十六国佛教 佛儒合明的时代 ——工业区晋佛教 南北朝佛教 洞窟中的佛光 ——北朝佛教 南朝四百八十寺 ——南朝佛教 隋朝佛教 护佛入刑律,人王兴三宝 ——隋代佛教 南北佛风的融合 ——隋代佛教的展开 唐朝佛教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唐代佛教 盛世繁花枝枝茂 ——唐朝的佛教宗派及祖庭 边土的氤氲佛香 ——少数民族政权佛教 五代十国佛教 夹缝中的飘摇 ——五代十国佛教 高僧聚杭州 ——十国时期吴越国的佛教 两宋佛教 以儒治国,以佛治心 ——两宋佛教 官化了的禅寺 ——中国的五山十刹 辽、金、西夏佛教 因释而废的王国 ——辽代佛教 僧尼服俗与试经度僧 —金代佛教 三教合一 ——西夏佛教 元朝佛教 国家财富,半入西蕃 ——元代佛教 藏城盛开的莲花 ——藏密九派 明朝佛教 昔日黄花犹未衰 ——明代佛教 谄曲贪暴,妄求天堂 ——明太监建庙 九莲圣母步红尘 ——李太后与佛教 清朝佛教 清廷上下崇黄教 ——清代佛教 历世活佛朝中土 ——大清皇帝与达赖、班禅 九五之尊着佛装 ——清三帝与佛教 皇家园林觅佛踪 ——三山五囝 近代佛教 开启复兴新象 ——近代佛教 当代佛教 释迦重返人间 ——当代佛教 佛教名山 天下名山僧占多 ——四大佛教名山 白云深锁古佛堂 ——五岳 附录 后记 书摘 北朝的两次灭佛 我国历史上一共有过三次灭佛事件,其中发生在北朝的有两次。北魏太 武帝拓拔焘在位时于439年灭了北凉,统一了北方。他对佛教的态度起初尚 取容忍策略。后来亲近道教的大臣崔浩当权;新天师道的创始人寇谦之正在 谋求道教取得国教的地位;道教在佛道之争中贬佛教为“夷狄之教”,这与 太武帝极力推行汉化政策合拍;佛教的迅速发展也与国家产生了争夺经济利 益和人口的矛盾。这些因素促使了太武帝产生灭佛之心,他下令禁止50岁以 下的人出家,一律还俗以充兵役。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发生了杏城盖吴 起义,他率部亲征,抵长安时发现一些大的寺庙内私藏兵器、寺僧淫乱犯戒 等情形,遂认为“佛教乃当世一个祸害”,于是敕全国灭佛。此次灭佛至45 2年文成帝拓拔溶即位后下令恢复佛教才结束。 北周武帝宇文邕亲政后不久,就开始历时数年的百僚及僧道的辩论会, 欲以此斥佛,但各有道理不能定夺。后来,为了消灭北齐,富国强兵,他鉴 于寺院房产田地太多,下令整顿寺院,尽毁经像,令僧道还俗。灭北齐后, 又将齐境的佛寺经像尽毁,并释放各寺奴婢。此次灭佛事件,直至武帝逝世 ,宣帝、静帝即位,杨坚辅政,下令恢复佛寺才得以结束。 P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