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天创的学术传统,曾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只是在范文澜、胡绳等人的近代史研究开展之后,这个框架才被完全以意识形态要求改写中国近代史的所谓“新的学术传统”所取代,旧中国史学蜀,有关近代中国及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的著述,几乎半数以上都是“因袭”蒋延黻的史学观点。 这本书被称为“史界有名的小书”,“学术含量很高”,“在史学界早有盛名”,“众多近代史中力作之一”,“传世之作”,“诺大著作堆垒成的金字塔的塔尖”,“字字珠玑,让人叹绝”,“迄今仍是近代史上的一本经典”,“史学名著”,“中国近代史的开山之作”,“比后来大多数同类著作都要高明”,“开了风气之先”,“眼界开阔,独辟蹊径”,“不是雕虫小技,而是大手笔”,“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学术精品”,“对近代史学有开创性贡献”,“小书大历史”,“疑聚了他十年研究的心”,“一部有分量的史学著作”…… 这本书不仅奠定了蒋氏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折射出他那一代受西潮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之前途命运的独特理解。 总论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第一节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第二节 英国人作鸦片买卖 第三节 东西对打 第四节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第五节 不平等条约开始 第六节 剿夷派又抬头 第七节 剿夷派崩溃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第一节 旧社会走循环套 第二节 洪秀全企图建新朝 第三节 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第四节 洪秀全失败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第一节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第二节 步步向前进 第三节 前进遇着阻碍 第四节 士大夫轻举妄动 第五节 中日初次决战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第一节 李鸿章引狼入室 第二节 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第三节 顽固势力总动员 第四节 孙总理提民族复兴方案 第五节 民族扫除复兴的障碍 第六节 军阀割据十五年 第七节 贯彻总理的遗教 附二种 评《清史稿·邦交志》 琦善与鸦片战争 第四节 洪秀全失败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第一节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第二节 步步向前进 第三节 前进遇着阻碍 第四节 士大夫轻举妄动 第五节 中日初次决战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第一节 李鸿章引狼入室 第二节 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第三节 顽固势力总动员 第四节 孙总理提民族复兴方案 第五节 民族扫除复兴的障碍 第六节 军阀割据十五年 第七节 贯彻总理的遗教 附二种 评《清史稿·邦交志》 琦善与鸦片战争 在19世纪以前,外国没有什么火宗货物是中国人要买的,外国商船带到 中国来的东西只有少数是货物,大多数是现银。那时的经济学者,不分中外 ,都以为金银的输出是于国家有害的。各国都在那里想法子增加货物的出口 和金银的进口。在中国的外商,经过多年的试验,发现鸦片是种上等的商品 。于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乃奖励种植统制运销。乾隆初年,鸦片输入每 年约四百箱,每箱约百斤。乾隆禁止内地商人贩卖,但 P10 是没有效果,到了嘉庆初年,输入竟加了十倍,每年约四千箱。嘉庆下令禁 止入口,但是因为官吏的腐败和查禁的困难,销路还是继续增加。 道光对于鸦片是最痛恨的,对于禁烟是最有决心的。即位之初,他就严 申禁令,可是在他的时代,鸦片的输入增加最快。道光元年(1821年)输入尚 只五千箱,道光十五年,就加到了三万箱,值价约一千八百万元。中国的银 子漏出,换这有害无益的鸦片,全国上下都认为是国计民生的大患。广东有 些绅士,觉得禁烟绝不能实行,因为“法令者,胥役之所藉以为利也,立法 愈峻,则索贿愈多”。他们主张一面加重关税,一面提倡种植,拿国货来抵 外货,久而久之,外商无利可图,就不运鸦片进口了。道光十四五年的时候 ,这一派的议论颇得势,但是,除许乃济一人外,没有一人敢冒天下之大不 韪,公开提倡这个办法。道光十八年,黄爵滋上了一封奏折,大声疾呼地主 张严禁。 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