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好喝!3分钟爱上中国茶
作者 茶的故事
出版日期 2020-05-01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号
(13位)
9787571309503
ISBN号
(10位)
7571309506
开本 32
页数  
装帧 平装
定价(C$) 26.3
约合(US$) 20.78
[ 内容简介 ]

百万粉丝关注的微信公众号“茶的故事”首部力作,一本美妙的泡茶、喝茶、鉴茶指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茶学家陈宗懋、刘仲华,央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总导演王冲霄,亲笔作序推荐。
  
  精选线上百万茶友关心的高热度话题,人人看得懂、有收获的茶知识轻科普。
  
  每一章都可以扫码提问,随时为您解答疑惑,这是一本内容可延伸、可对话的茶书。
  
  用一杯茶的时间,感知生活的幸福。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茶文化和知识的百科图书。本书从一杯好喝的茶对人体身心健康的益处着眼,从历史讲到当下,从产地讲到茶桌,囊括了茶叶的选购、储存、冲泡、品饮等方方面面。全书分为八章:什么是茶、喝茶的常识、怎样泡好一杯茶、如何挑选合适的茶具、如何品味一杯茶、哪款是你*爱的茶、如何选购茶、中国人的茶生活。
  
  本书以独特的角度诠释了如何从众多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款。对于茶的历史文化、诸多品种的介绍、冲泡与品饮等,能够带给读者全然不同的认识与理解。
  作者简介
  简介:一个和茶有关的公众号,一位您身边的茶专家。2013年创立,倡导“茶的根本,在于一杯好喝的茶汤”的理念,每天分享有趣、有料、与日常饮茶相关的茶知识。微信公众号粉丝规模达300万。新榜中国微信公众号500强,央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媒体支持机构。
  
  
  目  录
  
  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茶
  
  一杯茶在身体里的旅行................. 2
  
  喝茶有什么好处....................... 4
  
  中国茶分几类?有什么区别............. 6
  
  茶树与茶叶:红茶树上长红色茶吗....... 9
  
  药用、食用、饮用,茶的数千年历史总结. 10
  
  你曾旅游过的那些名山,都盛产什么茶... 14
  
  茶叶中的“杀青”是什么意思........... 16
  
  茶叶为什么会有各种形状............... 18
  
  什么是茶的烘焙....................... 20
  
  第二章/ 喝茶的常识
  
  不同体质的人该喝什么茶................24
  
  一天之中,该怎么喝茶................. 26
  
  不同季节该喝什么茶................... 28
  
  不同年龄段,喝茶要注意什么........... 32
  
  女性喝茶,要注意几个特殊时期......... 35
  
  儿童到底能不能喝茶.................... 34
  
  喝茶伤胃还是养胃...................... 38
  
  “醉茶”是怎么回事.................... 40
  
  喝茶真的能解酒吗...................... 41
  
  喝茶到底能不能减肥.....................42
  
  茶沫脏吗?对人体是否有害.............. 44
  
  隔夜茶有毒,是真的吗.................. 45
  
  喝茶失眠?就看你怎么喝................ 46
  
  六招教你保存好心爱的茶................ 48
  
  不可不知的茶渣妙用.................... 50
  
  第三章/ 怎样泡好一杯茶
  
  水为茶之母,选好水才能泡好茶.......... 54
  
  掌握3 个窍门,新手也能泡好茶.......... 56
  
  投茶量应该怎么把握.................... 58
  
  泡茶时到底是先加茶还是先加水.......... 60
  
  注水方式也会影响茶的口感.............. 62
  
  洗茶、润茶、醒茶有什么区别............ 64
  
  茶叶越耐泡,说明品质越好吗............ 66
  
  煮茶是怎么回事........................ 68
  
  如何像茶艺师一样优雅地泡茶............ 70
  
  第四章/ 如何挑选合适的茶具
  
  不同材质的茶具有什么差异,该怎么选.... 76
  
  常用茶具,你都用对了吗................ 80
  
  用对这些茶具,让泡茶更有仪式感........ 84
  
  怎样选一把适合自己的紫砂壶............ 88
  
  别把好壶养废了........................ 91
  
  茶具清洁,让你的茶桌焕然一新.......... 94
  
  学会这个拿盖碗的手势,不烫手还好看.... 96
  
  专题一/ 了解几种小茶具,像茶艺师一样
  
  泡茶.................................. 98
  
  第五章/ 如何品味一杯茶
  
  一看就清晰的喝茶维度................. 102
  
  干茶的信息........................... 103
  
  茶汤的颜色............................106
  
  茶这么香,是不是添加进去的............108
  
  茶的滋味............................. 110
  
  叶底的信息........................... 113
  
  喝茶为什么会有回甘................... 114
  
  喝茶会出汗是怎么回事................. 116
  
  为什么茶中会喝出酸味................. 118
  
  为什么有时喝茶会喝出“水味”......... 120
  
  香精茶该怎么分辨..................... 122
  
  劣质茶的6 个信号..................... 124
  
  不苦不涩不是茶吗..................... 126
  
  第六章/ 哪款是你最爱的茶
  
  西湖龙井,喝过才知春天味............. 130
  
  洞庭碧螺春,传说中的“吓煞人香”......132
  
  太平猴魁,出自黄山的清香味........... 134
  
  黄山毛峰,雀舌状,兰花香............. 136
  
  六安瓜片,“重口味”喝出内涵..........138
  
  信阳毛尖,好一幅杯中景色..............140
  
  安吉白茶,绿茶中的另类............... 142
  
  福鼎白茶,工艺最纯粹的好茶............144
  
  君山银针,黄汤黄叶满口香..............147
  
  大红袍,不是红茶而是乌龙茶............149
  
  铁观音,风靡全国的乌龙茶............. 152
  
  凤凰单丛,茶叶中的香水................154
  
  台湾高山茶,高山云雾孕育乌龙精品......156
  
  东方美人茶,被虫子咬出来的好茶........160
  
  正山小种,世界红茶的发源............. 162
  
  滇红,就是云南的浓香滋味..............164
  
  祁门红茶,用香气征服世界..............166
  
  英德红茶,香飘海外的中国红茶..........168
  
  安化黑茶,茶马古道上的粗犷醇厚....... 170
  
  六堡茶,一味祛湿解热的“良药”....... 172
  
  普洱茶,时光的轮转尽在这杯茶汤........174
  
  柑普茶,陈皮与普洱的完美结合......... 177
  
  茉莉花茶,越喝越美的养颜茶............179
  
  抹茶,古典又时尚,可以吃的茶..........182
  
  专题二/ 白茶,久藏更好喝..............184
  
  专题三/ 普洱茶怎么泡才好喝............186
  
  第七章/ 如何选购茶
  
  好茶的5 个通用标准....................190
  
  不同季节的茶有什么区别............... 192
  
  明前茶、雨前茶到底差别在哪里..........194
  
  茶上的毫毛是什么......................196
  
  想收藏茶叶,一定要知道这些常识........198
  
  拼配茶和纯料茶,到底哪种好........... 201
  
  高山茶与平地茶该怎么辨别............. 203
  
  茶叶老、有茶梗,是品质不好吗......... 206
  
  避免买到陈茶的几个窍门............... 209
  
  第八章/ 中国人的茶生活
  
  这样搭配,让你的茶桌更好看........... 212
  
  细节处读懂中国茶礼仪................. 214
  
  向往的生活,把茶日子过成了诗......... 217
  
  茶的五大精神......................... 220
  
  何必出远门,喝茶也是一场修行......... 223
  
  后记................................ 226
  
  
  显示部分信息
  前  言
  
  从2013 年央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开播,“茶的故事”微信公众号就在记录和传播与茶文化相关的内容,包括美丽的产地、神秘而有趣的制作工艺、名茶背后的故事,等等。
  
  后来,我们花了数年的时间,精心整理了喝茶人关心的日常饮茶知识,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这种源于中国的健康饮料给人带来的味觉愉悦和内在享受。
  
  每一天,我们都在和消费者、喝茶人打交道,倾听他们期待的话题,解决与茶有关的疑惑。我们的足迹几乎遍布中国所有茶区,分享最真实的茶山源头情况。我们品尝了来自世界各地超过一万款的茶,分析并探讨它们的优劣。
  
  如今,“茶的故事”已经成长为持续保持茶行业粉丝规模第一的公众号。基于这样的积累,我们希望用一本书,尽可能整理出大众渴望了解的日常和茶有关的话题,让对茶好奇,或是喜欢喝茶的人能从新的角度认识茶、爱上茶,于是就有了这本《好喝! 3 分钟爱上中国茶》。
  
  “好喝!”这可能是我们在喝到一杯好茶的时候,最常用、最直接、最朴实的表达了,也是这本书想传达给大家的理念:茶的根本,在于一杯好喝的茶汤。
  
  当然,一本书的承载能力有限,茶的知识还有很多,而且中国的茶类如果细数下来有数千款,有很多好喝的茶没有介绍到,但并不遗憾的是,我们的公众号会持续创作,介绍更多好茶。
  
  此外,你在阅读的时候会发现,每一个章节都是一扇门,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可以了解到更多的茶知识,你也可以提出你喝茶时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想法—这是一本可以对话的书。
  
  最后特别感谢各位读者对“茶的故事”的支持与喜爱,这激励着我们在茶这件事情上分享更多有价值的内容,让大家感受到喝茶带来的幸福。希望你能爱上这本书,爱上中国茶。
  
   “茶的故事”团队
  显示部分信息
  媒体评论
  
  推荐序一:
  
  放心喝茶,更好喝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茶学家 陈宗懋
  
  茶是中国人*熟悉的饮品,从药用到饮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
  
  很多人有喝茶的习惯,享受着茶带来的益处,是因为茶的很多有益成分对我们的身体发挥了作用。例如,只有茶中才有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帮助我们延缓衰老,还能增强体质。科学研究表明,两杯红茶的抗氧化能力相当于225 毫升红葡萄酒,或5 个洋葱,或6 个苹果的抗氧化能力。除了抗氧化,茶还在提高人体免疫力、降血压、降血脂、减肥、预防心血管疾病、防龋齿、杀菌抗病毒、抗过敏、预防神经退化性疾病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日常保健作用。
  
  尽管茶就在我们身边,但很多朋友对于过浓的茶不饮、临睡前不饮茶、进餐前不饮茶,以及四季有不同的饮茶方法、不同人群如何科学饮茶等喝茶人应知道的知识并不了解。
  
  很高兴 “茶的故事” 微信公众号多年来一直坚持向大家介绍科学饮茶的知识,这些内容科学严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广受读者的喜爱。欣闻“茶的故事”团队计划以百万粉丝的阅读需求数据为依据,将多年撰写的文章重新梳理,并集结成册,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我十分期待,相信这本书里的内容可以帮助大家建立正确的茶叶认知和消费观。
  
  茶是一门学问,也是老百姓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好喝! 3 分钟爱上中国茶》从普通人的需求出发,真诚而科学地解答与茶相关的问题,希望这本书能帮助大家爱上中国茶,享受中国茶带给大家的美好生活与健康福利。
  
  
  
  推荐序二:
  
  感受中国茶的魅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茶学家 刘仲华
  
  作为一名茶叶科技工作者,我经常思考如何让茶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发挥更大的价值。茶起源于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到今天走进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茶的健康和文化属性。
  
  曾经茶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是古老的、传统的,而今天茶可以用各种符合现代生活的形式,滋养大家的身心。茶从日常的冲泡饮用,到深加工提取其中的活性成分,再延伸应用到具有健康属性的生活用品。茶已经成为时尚的生活方式,这是非常值得高兴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茶树资源与品种、茶树生态绿色高效栽培、茶叶加工、茶叶深加工等领域,我国在技术研发、装备升级、产品创新、产业规模等多个方面,均已达到*水平。但是,对于茶科学与茶文化知识的大众普及还非常不够,我国大批先进的茶叶科技成果转化不够、优秀的茶叶新产品推广传播不足。在这方面“茶的故事”团队一直在努力,我非常认同他们从科学、实用的角度,以轻科普的形式传播普及茶叶科学文化知识。“茶的故事”作为茶业领域*个跨界组合、粉丝规模超百万的新媒体大号,担当这一历史使命无疑是光荣的、令人欣慰的,更是值得肯定的。
  
  对于喝茶的人来说,一杯茶*简单直接的要求就是好喝、健康。这本《好喝! 3 分钟爱上中国茶》从茶的基本分类、口感特点开始,带领大家去认识一杯茶的美好,帮助大家自己学会每天泡上一杯茶,再到将喝茶变成健康愉悦的生活方式,*后深深地爱上茶。
  
  我深知“茶香也怕巷子深”,在此,我希望所有想了解茶的朋友,都能读一读这本书,你一定会从中感受到中国茶的魅力!
  
  
  
  推荐序三:
  
  成为常识的朋友
  
  央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总导演 王冲霄
  
  日前有位年轻朋友吐槽,学茶三年,拜师数位,每位老师都说前一位教得不对,“啪啪啪”各种打脸,每次都要重新来过。三年下来,人说喝茶减肥,我却胖脸一圈——打脸打肿了。
  
  这位朋友所求的,应当是茶道仪轨之类的精英之学,普通人沏茶饮茶倒不必如此大费周章,喝得明白、喝得顺口,只需要若干常识即可。
  
  然而,常识的获得,并不容易。
  
  何谓常识?看似不言而喻的知识,其实*难共识。昨夜常识、今日谬误,这种翻云覆雨的事早已司空见惯,而更多假“常识”之名的讨论,往往沦为利益与偏见的战场。
  
  今天,羽扇纶巾指点文化江山是从者如云的正道,而从信息汪洋中打捞常识,却需要筚路蓝缕的笨功夫才成。
  
  发现常识、传播常识、接受常识的人,先要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灵魂,一个塞满权威的头脑要么视常识为无物,要么视之为砒霜,自然与常识绝缘。常识不是真理,它不追求放之四海皆准,它会随着人们认知的扩展而变化。
  
  因此,有了自由意志,还要有一份老实的态度,才能成为常识的朋友。
  
  今天嗜茶人引用率*的语录之一,恐怕就是周作人的“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周作人,当时即被视为文人中的茶人,茶人中的文人,然而周先生特意写文章,老老实实地说自己“吃茶是够不上什么品味的,从量和质来说都够不上标准……我根本不讲究什么茶叶,反正就只是绿茶罢了。”
  
  后来果然有热心人跑来看他喝茶,大失所望:从前听人说你怎么爱喝茶,怎么讲究,现在看了才知道是不对的。周作人也老实作答:“可不是吗?这是你们上了我文章的当……我只是爱耍笔头讲讲,不是捧着茶碗一碗一碗的尽喝的。”
  
  五四一代学人,对孔夫子自然不是很恭敬,但他们为人处事,却与真正的孔门弟子无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老实人说的、老实人践行的老实话,在今天绝不过时,是硬核常识。
  
  2013 年因为做纪录片,与海鸥相识,属于见面不多但相知甚深的朋友,他是自由人,也是老实人,因此可以做打捞常识的工作。他带领“茶的故事”团队精心打磨的这本茶书,说的都是常识,我有幸先睹为快,其中许多内容对我也是新知。
  
  *近几年国潮汹涌,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大有赶超父辈之势,喝茶这件多少沾些暮气的事,说不定也会变得时尚起来。而这本茶的常识之书,以及期待中的后继之作,或可成为助力的季风,掀起中国未来的茶叶新浪潮。
  显示部分信息
  免费在线读
  
  喝茶有什么好处
  
  喝茶很健康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这是因为茶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它们各司其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下面我们整理了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看看它们在味觉和健康作用两个方面都有哪些好处。
  
  
  
  茶多酚 占干茶的18%~36%,可抗氧化、降压降脂、杀菌消炎的天然人体保
  
  鲜剂。
  
  味觉:苦涩味、浓厚感、回甘的来源。
  
  健康作用:抗氧化、降血脂、降血压、抗辐射损伤、除臭、杀菌消炎等,对创口愈合的促进作用明显。
  
  
  
  咖啡碱 占干茶的2%~4%,可提神、强心、利尿的温和兴奋剂。
  
  味觉:苦味。
  
  健康作用:兴奋中枢神经、强心、利尿。
  
  
  
  氨基酸 占干茶的1%~4%,可降压安神、增强记忆的神经松弛剂。
  
  味觉:鲜味、甘甜味、爽口感。
  
  健康作用:促进神经生长、增强记忆力、
  
  降压安神、护肝、改善肾功能。
  
  
  
  芳香物质 占干茶的0.005%~0.03%, 可愉悦身心的天然香水。
  
  嗅觉:茶香气来源。
  
  健康作用:舒缓身心、镇静安眠。
  
  
  
  除了上述物质,还有一些物质虽然不是影响茶品质的主要因素,可对人体也是有益的。如糖类、维生素、茶皂素、矿物质等。
  
  
  
  糖类 占干茶的20%~25%, 其中茶多糖是可降糖降脂的血糖调节剂。
  
  味觉:可溶的单糖、双糖是甜味来源,而线性的多糖聚合物、果胶等可增加黏稠感。
  
  健康作用:茶多糖可抑制血糖上升、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
  
  
  
  维生素 占干茶的0.6%~1%。
  
  对味觉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即使微量,对健康也非常有益。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能够被人体吸收的主要是可以溶于水的维生素C 和B 族维生素。维生素C 可抗氧化、增强抵抗力、防止坏血病、促进伤口愈合, B 族维生素可抗衰老,预防皮肤病、消化系统疾病、眼病等。
  
  
  
  茶皂素 占干茶的0.1%。
  
  是一种带苦味和辛辣感的物质。泡茶时产生泡沫,其中就有茶皂素的作用。此外,它还有抗菌消炎、镇痛、降血压等作用。
  
  
  
  矿物质 占干茶的2%~4%。
  
  
  
  茶中能溶于水的矿物质,如磷、钾、钙、镁、铁、锰、氟、硒等,对味觉的影响非常微妙,能够轻微增强茶汤的丰富度。而且这些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益,其中比较明显的是氟和硒,氟可以预防龋齿和骨质疏松,硒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抗氧化等。
  
  
  
  
  
  中国茶分几类?有什么区别
  
  中国茶的分类标准,是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在1979 年提出的。根据茶叶加工工艺对茶叶颜色、内质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将茶叶分为绿茶、白茶、青茶(乌龙茶)、黄茶、红茶、黑茶六类,它们有各自不同的外观和口感特点。
  
  和朋友一起喝茶,你可能会听到:“喝点发酵茶,养胃。”“这是绿茶,不发酵。”“你看这个铁观音,有绿叶红镶边,半发酵的。”难道做茶跟做面食、酿酒一样有发酵的概念?
  
  没错,只是茶叶的发酵并不像发面、酿酒一样需要微生物的参与(黑茶除外),而是像树上的青苹果,一开始滋味青涩,在成熟的过程中,果皮越来越红,变得越来越香,也越来越甜。茶的发酵正是这样的一个“熟化”过程,是在茶叶内部酶的作用下发生的氧化反应。
  
  绿茶清鲜、乌龙茶甘香、红茶甜蜜,发酵程度越轻,茶叶就越接近植物本身的风味,发酵程度加深,茶香就越来越浓郁、深沉,滋味就越来越甘甜、醇和。普洱茶则有些特殊,分为生普和熟普,生普是在绿茶工艺基础上进一步加工而成,熟普则需要深度发酵,属于黑茶类。
  
  下面我们对照不同的茶类,来看看它们的发酵程度有什么不同。
  
  不发酵茶:绿茶
  
  代表: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碧螺春
  
  绿茶在制作时需要下锅炒制,人们阻止杀青的过程叫做“杀青”,用高温破坏了酶的活性,从根本上避免茶叶发酵。这种工艺保留了茶叶天然的物质,形成绿茶清汤绿叶、天然清爽、苦后回甘的风格。但也保留了茶多酚的收敛性,因此入口时嘴里会有一定的涩感。
  
  
  
  部分发酵茶:乌龙茶、白茶、黄茶
  
  代表:大红袍、铁观音、单丛、福鼎白茶、君山银针
  
  这几类茶人们都通过不同的方式,让茶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发酵。
  
  比如乌龙茶的摇青,让叶片边缘轻度破损,轻度发酵,再加上后续的烘焙,让乌龙茶成为香气最复杂、最浓郁的茶类。白茶不炒不揉,但日晒的过程加上内部酶的催化,让白茶产生了轻缓的发酵,甜度好,还能越存放越好喝。黄茶采用闷黄工艺,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另一种形式的发酵,让茶叶有了一种“捂熟”的甜香。
  
  所以,让茶叶稍微发酵一下,就形成了非常多样的口感。其中乌龙茶因为发西湖龙井酵程度居中,也常称为“半发酵茶”。
  
  
  
  全发酵茶:红茶
  
  代表:正山小种、滇红、祁门红茶、英德红茶
  
  红茶的发酵就更加彻底了,制作时会用揉搓的动作,将茶汁挤出,再放在竹匾中发酵数小时,直到青味去除,茶叶变红。这样让茶叶内刺激性的物质降到最低,香气也呈现出“熟化”了的花果香,所以我们常说红茶是一种温和的茶,对肠胃的刺激性也是非常弱的。
  
  
  
  后发酵茶:黑茶
  
  代表:安化黑茶、六堡茶、熟普
  
  前面提到的几种发酵,都是茶叶制作时自然发生的,而黑茶则是需要后续渥堆,借助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茶,有点像酿酒、酿造酱油了。
  
  发酵完成的黑茶颜色比红茶还要深,带有类似老木头的陈香,这种香气非常浓郁而沉稳。温和不刺激的同时,也非常醇厚,茶汤也会有一种饱满充盈的感觉。
  
  
  
  过去人们只会做绿茶和一点点白茶,可学会了“发酵”之后,各大茶类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茶叶的味道也就越来越丰富了。清楚了茶叶的发酵过程和发酵程度,在喝不同类别的茶时,我们就会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风味差别。对照发酵程度,我们也能更容易地找到自己喜欢的茶。
  
  
  
  喝茶为什么会有回甘
  
  有个成语叫“苦尽甘来”,用来形容茶特别合适。人类在刚刚发现茶时就将鲜叶放在嘴中咀嚼,虽然当下苦涩,却可以让精神振奋,随后口腔内不断生津回甘,成为进山打猎必须认识的神奇植物。
  
  到了现代,人们喝茶聊天时,依然将“回甘”作为好茶的评价标准之一,可苦味怎么就变成了甜呢?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教授曾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它可以跟蛋白质结合,在口腔内质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膜……如果茶多酚含量比较合适,形成只有一两层单分子层或者双分子层的膜,这种膜厚薄适中,刚开始口腔里有涩味,稍后膜破裂后口腔局部肌肉开始恢复,收敛性转化,就呈现回甘生津的感觉。”
  
  简单来说,就是茶多酚含量合适的茶,会产生入口微苦、之后变甜的神奇感受。
  
  另外,人体还有一种“对比效应”,麦克伯尼教授和巴特舒克教授于1979 年发表的《不同口感品质与刺激物相互关系》一文中认为,苦和甜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吃了苦味的东西再喝水会发现水会有些甜,这是一种口腔错觉。也就是说回甘不完全是甜味,而是一种叫“甜感”的滋味错觉。它似有似无,又真实存在。
  
  综合实力强的茶才有回甘
  
  结合科学研究结果,加上日常反复喝茶比对,我们发现,回甘其实是茶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它不是某一种物质造成的。茶中既有带苦涩味的物质,也有甜味物质,配比均衡才有优良品质,才有回甘。
  
  对茶的品质要求上,我们常说:苦涩很正常,但要化得开,能够转变成甜味。如果苦味过重,或者滋味寡淡,都体现不出回甘的特别感受。
  
  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看一下:
  
  36% 茶多酚 4% 黄酮 4% 氨基酸 3% 有机酸 3.5% 糖类= 一次沁人心脾的回甘。
  
  多酚类物质在茶鲜叶含量中占比高达18%~36%,呈现苦味和涩味,茶多酚的含量与茶汤回甘强度有很大的关系。
  
  黄酮是茶多酚的一种,它的味觉表现十分特殊,入口苦涩,一段时间后呈现自然甜味。食用生橄榄会有先苦后甜的现象,也是因为其含有黄酮。
  
  氨基酸是构成茶叶鲜、爽的主要成分,含量占总量的1%~4%。春茶中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季节,因此春茶的鲜味和回甘都更为悠长。
  
  有机酸在茶中约占总量的3%,且在制茶过程中含量还会增加。有机酸通过刺激唾液腺的分泌,让人感觉回甘生津。
  
  多糖类占了总量的3.5%,它们名为糖却不甜,而是靠其一定的黏度在口腔滞留,通过唾液里的唾液淀粉酶催化成麦芽糖,正是这一催化过程产生的时间差,造成了先苦而后甜的回甘效应。
  
  怎么判断茶的回甘
  
  喝茶时,我们可以将口腔内、舌面都布满茶汤,慢慢感受茶带来的微苦和收敛感。如果能很快感觉到舌底有唾液分泌,并且吸吮一下有甜甜的口感,持续很久也不减弱,那就表明这款茶有很不错的回甘了。
  
  需要注意的是,好茶有回甘,而有回甘的不一定就是好茶。比如一些质量较低的茶叶,因其茶汤味道过于苦涩,对比而产生的甜味就较为强烈。再如一些茶类本身甜味就较明显,容易与回甘混淆,这些我们都可以仔细与上面说的真正的回甘做对比,在品饮的时候加以分辨。
  
  中国文化中似乎很喜欢借物喻人,茶性高洁,且极富内涵,苦尽甘来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品质。苦不可少,甘甜后至却让人惊喜,人生不正是如此吗?
  
  
  
  不苦不涩不是茶吗
  
  试想一个场景,有好友来家里做客,你给大家泡了一款高山茶,香气高扬,口感鲜爽,久泡都不苦涩。有一个朋友说:这茶不苦,又香又滑,好喝!另一个朋友却说:没有茶味啊,不苦不涩还能叫茶吗?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细想一下,是有很多这样的说法,比如茶的苦尽甘来,先苦后甜。还有人说茶要苦涩,才能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可大部分人都更喜欢甜味,而非苦味,因为后者不是一种能够让人产生愉悦的味道。茶的好坏是否和苦涩度有关系,这个问题很值得探究。
  
  茶为什么会有苦涩味
  
  其实,茶中有各种各样的味道,有苦的、涩的、香的、甜的、鲜的,等等。我们喝茶不是单单只喝一种味道,而是喝它们的组合。种茶人和制茶师傅千百年来磨练技艺,其实都是在味道上下功夫,让这些味道以一个合适的比例呈现在我们的口中,让愉悦的味道多一些(更甜、更香),让不好的味道少一些(少苦,少涩)。
  
  不过,苦涩味是茶中一定会有的,因为占茶叶内含物30% 的茶多酚就是苦涩味的。此外还有苦味的咖啡碱、茶叶碱、花青素、茶皂素等,所以“不苦不涩不是茶”这句话很有道理,苦涩味往往还伴随着茶汤的浓郁醇厚,如果没有这些成分,茶就会十分寡淡。
  
  既然茶苦涩,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爱喝呢
  
  对于食物来说,不同味道之间以黄金比例搭配,就能融合成特别好的口感。茶也是一样,其中鲜甜味的氨基酸能够让茶的苦涩味降低,还有其他多种味道的物质和苦味相互融合,会让茶有鲜爽甘甜的口感。
  
  苦味是有规律的
  
  茶中的各种味道,会因为茶树的生长环境而发生变化。一般气温较低、光照较弱时采摘的茶,茶叶中的苦涩物质少,鲜甜物质多。相反,气温较高、光照强时采摘的茶,茶叶中的苦涩物质较多。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更多人爱喝春茶,因为在春季,茶叶香气高,更甘甜爽口,苦涩度低。
  
  高山环境则体现得更明显,多云雾让阳光更柔和。气温比山下低,而且温差大,积累了更多的鲜甜物质,苦涩感也就少了。
  
  高山乌龙就是这类茶的代表,正是有着这样的因素,才显得茶汤饱满,少苦涩而多香甜,符合“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规律。
  
  什么是正常的茶味
  
  对于茶的苦涩味,我们也要学会分辨好坏。一个原则就是,茶可以苦,但不可一直停留在口腔化不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转变成甘甜,时间越短越好。有的茶因为品种特性,本身就比较苦,比如普洱生茶、客家炒绿等,但品质较高的茶也都是入口苦涩刺激,随后很快生津回甘。如果苦涩度高,又喝不出甜味和香味,口腔发紧,久久不散,那就说明茶的质量一般了。
  
  
  
  
  
  东方美人茶,被虫子咬出来的好茶
  
  茶之源
  
  东方美人茶属于乌龙茶,是台湾独有的名茶,又名膨风茶。因其茶芽白毫显著,又名为白毫乌龙茶,其发酵度在60% 以上,是半发酵青茶中发酵程度最重的茶,所以醇厚甘甜。1960 年左右,这款茶在英国举办的世界食物博览会上摘得银牌奖而献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品尝。
  
  女王品尝后,对其黄澄清透的色泽和醇厚甘甜赞不绝口,赐名“东方美人茶”。其口感和香气,加上抗衰老、美白、养颜的功效,特别适合女士饮用。
  
  东方美人茶主产地在台湾的新竹、苗栗一带,其最特别的地方在于,茶的鲜叶必须让小绿叶蝉叮咬吸食,其唾液与茶叶酵素混合出特别的香气,这也造就了东方美人茶的醇厚果香蜜味。
  
  民间传说,东方美人茶被发现之初,大家并不相信被虫咬过的茶会很好喝,因此当地人都不相信,说是吹牛,当地话叫“膨风”。可这样特别的自然现象,让茶叶真的有了特殊的风味,膨风茶就这样被传开了。
  
  冲泡方法
  
  东方美人茶推荐采用工夫茶泡法,可以用瓷壶、透明玻璃杯或白色盖碗冲泡。因其发酵度高,内含物容易浸出,所以水温不宜过高,95℃左右为宜。浸泡30~45 秒后倒出。
  
  使用白色盖碗,可以欣赏茶叶在水中的美姿及琥珀色茶汤。也可以冷藏后饮用。或者使用冷泡法:4~5 克茶叶用500 毫升常温水泡,冷藏6~8 小时后饮用。
  
  东方美人茶还可以像红茶一样有多种花式喝法。加入一两滴白兰地,味道会近似香槟;加入鲜奶,就成了蜂蜜奶茶;加入水果酒,可调制成鸡尾酒。
  
  辨香识韵
  
  【茶之赏】
  
  干茶外形:叶身白、绿、黄、红、褐五色相间。
  
  茶汤颜色:呈较深的琥珀色。
  
  叶底外形:肥厚明亮。
  
  茶汤香气:带有熟果香和蜂蜜的芬芳。
  
  茶汤滋味:浓厚甘醇。
  
  【茶之鉴】
  
  东方美人茶大都呈现出绿、红、白、黄、褐色相间的鲜艳色彩。其正宗名字为“白毫乌龙”,因此,除了外观呈五彩色,茶心有肥厚晶莹的绒毛也是其独有的一个特征。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4,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