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孩子受益一生的专注力训练
作者 芮彩琴
出版日期 2020-03-31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号
(13位)
9787513928984
ISBN号
(10位)
7513928983
开本 32
页数  
装帧 平装
定价(C$) 18.8
约合(US$) 14.85
[ 内容简介 ]

★ 中国教育电视台特聘专家,国家高级心理督导师在哈佛专注力理论基础上,创立了一套更适合中国家庭的专注力教育体系。
  
  ★ 分心不是孩子的错,不专注的孩子其实暗藏天赋。
  
  ★ 哈佛“优势循环”五步法,让专注成为本能
  
  ★ 科学解锁学习力、思维力、观察力、记忆力,让孩子坐得下来、学得进去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写给家长的、针对3-15岁孩子的专注力培养书。本书以哈佛“优势循环”五步法理论为基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孩子不专注的表现、根源,告诉我们不专注的孩子其实暗藏天赋,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训练孩子的注意力,从根源上解决孩子上课不专心、做作业拖沓马虎等问题,科学解锁学习力、思维力、观察力、记忆力,让孩子坐得下来、学得进去。
  作者简介
  
  芮彩琴
  
  中国教育电视台特聘专家,国家高级心理督导师。2009年开始接触哈佛专注力教育的核心理念,并在其基础上,创立了一套更适合中国家庭的“生理、心理、学理三位一体的儿童、青少年专注力训练体系”,帮助数万孩子把“问题”变成了天赋。
  目  录
  
  引言:焦虑的妈妈,你的关注点可能搞错了
  
  推荐序:孩子不专注这样教
  
  第一章:专注力不够的孩子其实暗藏天赋
  
  1.1“问题孩子”被隐藏的9种天赋
  
  1.2期望效应:你嘴上说的,就是孩子的未来
  
  1.3 让孩子的缺点,成为他优秀的起点
  
  第二章:分心不是孩子的错
  
  2.1双重维度重建孩子的专注力
  
  2.2孩子不专注,父母最需要规避的6大误区
  
  2.3抓住关键期,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第三章:怎么说,“不专心”的孩子才会听
  
  3.1 用正向的方式,与孩子一起面对和解决自己的问题
  
  3.2 “我们是盟军,不是敌人”
  
  3.3 以身示范,别让问题成为借口
  
  3.4 5分钟内,给孩子一个听你的理由
  
  3.5 巧用情境,才能声入人心
  
  第四章:8条路径,为孩子量身打造专注力训练计划
  
  4.1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建立孩子内心的秩序感
  
  4.2帮孩子管理好情绪小怪兽
  
  4.3 给孩子一个小目标,让他收获成就感
  
  4.4 超好用的IVA-CPT测试训练法
  
  4.5 父母 学校=专注教育的最优解
  
  4.6 多动孩子的家庭训练法
  
  4.7 等待训练法,让孩子的冲动不再有破坏性
  
  4.8 搞不定了?用这3种专业方法就对了
  
  第五章: 培养孩子这些小习惯,让专注成为一种本能
  
  5.1设置“专注力警察”,发展内在自控力
  
  5.2写作业磨蹭?让孩子养成这几个小习惯
  
  5.3提升成绩的捷径:重新认识无关紧要的“小问题”
  
  5.4让孩子不再丢三落四的乒乓球游戏法
  
  5.5几个小方法,轻松培养孩子的时间感
  
  附录1:孩子专注力自查手册
  
  分心孩子的4个特点
  
  多动孩子的两大表现
  
  冲动孩子的3个重要特征
  
  缺乏时间概念的孩子的4种行为风格
  
  附录2:父母有这些特质,孩子想不优秀都难
  
  附录3:你肯定感兴趣的教育话题
  显示部分信息
  媒体评论
  
  不专注的人的思维在我看来都是有天赋的,这是一种特殊的才能,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些思维特点是优缺点兼具的混合物,一旦你正确应对,它们就能开出绚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哈佛专注力专家 爱德华·哈洛韦尔
  
  *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聚精会神学习的方法。
  
   ——蒙台梭利
  
  专注力比智商更能影响一个人的终身成就。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 丹尼尔·戈尔曼
  免费在线读
  
  1.1  “问题孩子”被隐藏的9种天赋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一位美国游泳运动员取得的辉煌成绩让人赞叹不已,一个人就获得了八块金牌——他就是迈克尔·菲尔普斯。当溢美之词铺天盖地而来时,大家不会想到——他曾被确诊为ADHD——他的童年是在挫折、自卑和拼搏中度过的。
  
  ADHD,即注意障碍多动缺陷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动症。在上课时,菲尔普斯的注意力无法长久集中,总是动来动去的。因为这一点,老师们要求他的父母将他带回家治疗。
  
  为了给菲尔普斯建立自信,父母决定送他去学习游泳。他的两个姐姐都是远近闻名的游泳健将,因此他的父母认为他也会有游泳天赋。可刚开始的几周时间,无论大家如何劝说和鼓励,菲尔普斯始终不肯下水——他无法克服自己对水的恐惧。
  
  后来,情况发生了戏剧化的逆转。
  
  菲尔普斯11岁那年,拜鲍勃·鲍曼为师,每周刻苦训练7天,每天待在游泳池里至少5个小时,每周游8万米。上课时常常分心的菲尔普斯,训练时却有着异于常人的专注与坚持。
  
  还有大家熟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他小时候也是一名“问题儿童”。
  
  在回忆录中,他说:“我小时候的成绩是全校倒数第三,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因病相继退学了。”
  
  那时,哈罗公学的教师会按照孩子的名次进行点名,丘吉尔每次都是最后一个被叫到,以至于他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勋爵也连带被人嗤笑:“瞧,这就是伦道夫勋爵的儿子,全校最后一名!”
  
  丘吉尔不仅成绩差,还被贴上“淘气”“贪吃”“惹祸精”,甚至“极端恶劣”的标签。他的一位小学老师形容他说:“这个满脸通红的小矮个儿是班里的头号淘气包,可能全世界的孩子里也数他最淘气了。”
  
  他经常搞恶作剧,拿别人开心,有一次更是因为与同学打架,被对方扇了一耳光,便打破了附近的一扇窗户泄愤,而被校长动用了鞭刑。
  
  像这样被大家认为是“问题儿童”的孩子,在日后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其实不是奇迹,也不是偶然事件。在这些孩子身上,本来就具有一些可贵的心理品质,只不过这些优秀品质彼时处于隐藏状态。
  
  也许你会问:这么淘气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好,他们还暗藏天赋?我怎么就没有看到呢?
  
  你确实没有看到,但这并不表明它们不存在。你没有看到的原因,是因为习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孩子,而不是全方位地去看待孩子的优缺点。常言道:换个角度看世界,世界就是别样的风情。看孩子,也是如此。
  
  说起孩子的不专注,很多父母可以列举出一大堆孩子的“坏毛病”:容易分心、多动又冲动、行为笨拙、固执、反复无常、情绪不稳定……
  
  在说完这些缺点后,我们可以尝试着换个角度看这些缺点。也许你会发现,这些令人讨厌的缺点背后,其实隐藏着孩子非凡的才能——如果孩子的这些才能被重视、被发掘,将来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卓有成就的人。
  
  容易分心:是因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好奇心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心理基础,爱因斯坦说:“好奇心是科学工作者产生无穷毅力和耐心的源泉。”那些对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熟视无睹,把任何事都看成理所当然的人,很难有什么发明创造。
  
  多动又冲动:是因为他们充满活力,精力旺盛,这证明他们是身体健康的孩子。
  
  行为鲁莽:是因为他们有激情。激情有消极与积极之分,拥有消极激情的人可能会惹事,做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害的事情;但积极的激情,却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正能量。
  
  无法长时间停留在一个想法上: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想象力和联想才如此丰富。
  
  童年时期的爱因斯坦有一次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了下来,他马上想:“人为什么是笔直地摔下来的呢?”经过认真思考,他认为物体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行程运动的,这为他后来研究广义相对论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很多人都摔过跟头,但很少有人会像爱因斯坦一样,去思考摔跟头的原因和姿势。
  
  行为笨拙:这也许是因为他们正全身心投入正在做的事情,而忽略了其他事情。有很多了不起的名家也做出过类似的事:牛顿煮鸡蛋时把手表也放进去煮了煮;陈景润走路撞到树上,还连声说“对不起”;爱因斯坦干脆连自己家住哪里都忘了……
  
  有时,行为笨拙真的只是表象,我们唯有透过表象,才能真正地挖掘出孩子的潜能。
  
  做事杂乱无章、心血来潮、想一出是一出:这是孩子自动自发工作的萌芽,也是奇思妙想出现的开端。
  
  通过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如果某件事是他们想干、愿意干、有兴趣干的,他们会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百折不挠,直至成功。
  
  这是一种以“万事不为稻粱谋”为主要特征的内部动机,成大事业者,都是在这种动机的作用下去工作、去学习的。
  
  固执:这恰恰是坚持精神的开始,表明他们不轻言放弃,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
  
  反复无常、让人捉摸不定:表明他们更善于打破思维定式,不拘泥于通常的做法。
  
  情绪不稳定:这是他们对新事物有敏锐的感觉后的自然反应。
  
  正因为“问题孩子”暗藏天赋,他们才会从不被人看好中脱颖而出,成为杰出的人物,比如爱因斯坦、爱迪生、安徒生、丘吉尔、巴顿将军、汤姆·克鲁斯、菲尔普斯……
  
  没想到吧,就连专注力研究领域的全球领军人物——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爱德华·哈洛韦尔,小时候也是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
  
  
  
  
  
  1.2  期望效应:你嘴上说的,就是孩子的未来
  
  在有些人眼中,世界是冷酷灰暗的;而在另一些人眼中,世界是温馨璀璨的。对待世界不同的心态,造就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取向决定未来,这已经被反复验证过了。你的取向关乎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这绝非危言耸听!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期望效应”的力量。
  
  古希腊有一个古老的神话: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性情孤僻,却精于雕刻。他不喜欢塞浦路斯的凡间女子,决定永不结婚,但他用自己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少女像。
  
  因为这座少女像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感情,他竟疯狂地爱上了自己创造的作品,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装扮她,为她起名加拉泰亚,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终于,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的痴情所打动,赐予了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
  
  期望的力量真的如此之大吗?它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力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布生精心设计了一个心理学实验:他们从一所小学里的一至六年级中,各选了三个班的学生进行“发展测验”。
  
  然后,罗森塔尔和雅可布生将一份优秀学生名单交给了老师,并告诉他们名单上的孩子都有优异发展的可能。
  
  老师们很疑惑,名单中的孩子有些确实很优秀,但也有些表现平平,甚至水平较差。对此,罗森塔尔解释说:“我讲的是发展,而非现在的情况。”
  
  因为罗森塔尔和雅可布生在心理学界名望很高,老师们便对此深信不疑。罗森塔尔告诉老师们这份名单不可以外传,只能他们自己知道。
  
  8个月后,两位心理学家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复试。结果发现,他们上次认为有优异发展的可能的学生们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性格也变得更为开朗,求知欲望更强,更敢于发表意见,与老师的关系也特别融洽。
  
  难道罗森塔尔和雅可布生真有如此高水平的识人之术吗?非也。原来,这只是他们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压根就没有做什么“测试”,提供的名单完全是随机抽取的。
  
  但这一切老师们并不知道,他们不过是受罗森塔尔“权威”的影响,在潜意识中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多的厚望,在上课时,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注,并通过眼神、笑貌、音调等各种方式向这些学生传达出“你很优秀”的信息。
  
  学生们在受到老师的关爱后,开始变得更加自信、自爱、自尊、自强,变得更加乐观,奋发向上的血液在他们的血管中奔涌。慢慢地,他们真的不负所望地变得越来越优秀。
  
  罗森塔尔借用希腊神话故事,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学术界亦称其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期望效应”。
  
  每当我与家长们交流时,通常都会被他们迫不及待地追问:“到底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迅速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我总是对他们说:“我们不妨先把理念搞清了,只要方向对了,具体改正方法反倒是最容易的。不同的理念与取向,决定了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与方法,也决定了孩子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对待孩子的不专注行为,父母们通常会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对待:
  
  
  
  第一种: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由着孩子自由发展。
  
  这类父母大多受到一种错误观念的影响——认为不专注的现象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而消失。但这种观念其实是错的,不专注的行为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我们做咨询时,常常能看到成人的大多数问题,都与不专注有关。严重者还会引发其他心理问题,会给正常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
  
  但值得庆幸的是,这类家长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
  
  
  
  第二种:把孩子当“问题儿童”或病人。
  
  这种对待方法通常会将孩子最终塑造成一个平庸者。他们往往认为,病人能看好病就不错了,哪敢有更高的奢求?
  
  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家长的心态与观念。但这不是什么积极的理念与心态,这种心态极可能埋没那些有天分的孩子。
  
  第三种:把孩子当成卓越者来培养。
  
  把孩子当成卓越者来培养,才是最正确的做法。我们不要被孩子眼前的问题所蒙蔽,要相信其实孩子天赋异禀。
  
  如果我们的目标与期待,仅仅是把孩子的不专注行为消灭掉,那么我们塑造出的孩子可能是一个平庸者。但如果我们调整目标与期待,就会培养出一个卓越者。
  
  优势取向或缺陷取向——家长是否具有不同的理念——的确会成就孩子不一样的人生。
  
  如果我们的教育理念是问题取向,期望是解决不良行为的,那我们就会在无意识中将孩子视为“问题儿童”。一个人如果长期被赋予某个角色,他就会进入角色,为角色所同化,进而表现出与该角色一致的行为特征。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曾和他的同事一起向世界证明了这一观点:
  
  在一次试验中,他们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办公大楼地下室里建了一所“监狱”,以每天15美元的价格雇用24名学生来参与实验。这些学生大都情绪稳定、身体健康、遵纪守法。而且,在人格测验中,他们的得分均属正常水平。然后,实验者对学生进行随机角色分配,一部分人演“警察”,另一部分人演“罪犯”。
  
  “罪犯”回到自己的公寓,“警察”则穿上警服,带着警棍、手枪,开着警车到“罪犯”家中去实施抓捕。
  
  实际上,抓捕的过程可以用极不严肃来形容,“警察”和“罪犯”们笑成一团,彼此感到有趣又好玩。心理学家则在一旁不做任何干预。
  
  进“监狱”后,“警察”做起了看守,“罪犯”则成了囚徒。刚开始,双方还隔着铁栅栏聊天,因为大家都没事可做。
  
  但事情从第二天开始出现了明显变化。
  
  看守者开始表现出虐待囚犯的倾向,囚犯起初还会反抗,对警察说:“你又不是真警察,我又不是真罪犯,只不过抓阄时你手气好点而已。”可惜,他们的反抗没过几天就销声匿迹了,囚犯们开始越来越认同自己的角色,出现讨好警察的倾向。
  
  这个实验原本打算进行半个月,但由于效果太过骇人,一个星期后,心理学家们就不得不结束了实验。
  
  而在往后的一年,心理学家需要对参加实验的人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这些学生再度回到原先的社会角色中去。
  
  这个实验的结果一经发表,就在教育界引起了轰动。教育界人士一片欢呼:我们终于找到了差生形成的真正原因,也找到了改变差生的解决路径。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肯定也出现过同样的场景。
  
  一个孩子一道题没做对,爸爸说:“你真笨!”
  
  一个孩子上课回答问题时说错了,老师说:“你真是蠢,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
  
  ……
  
  孩子的考试成绩不佳,老师和家长就会将他定位为差生。渐渐地,孩子便会逐渐认同这个角色,进而将自己内化到差生的角色中去。再遇到稍难一点儿的题,他就会从潜意识中告诉自己:“我是差生,差生是做不了难题的。”
  
  那么,优秀的学生难道真的对所有题目都能做到信手拈来吗?当然不是。在他们遇上难题的时候,意识和潜意识会告诉他:我是优等生,我怎么可能不会做?我可丢不起这个人!所以,他们会开动脑筋,奋力攻关,最终解决难题。
  
  所谓的“差生”和“优等生”,由于对自己的认知不同,一个是走在恶性循环的道路上,一个是走在良性循环的道路上,最后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来我工作室训练的孩子,很多已经被父母和身边人当作“问题儿童”了,大多数的孩子也自我带入到了“问题儿童”的角色中。
  
  所以,我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工作,就是要让他们从原先的角色中走出来。
  
  下面的案例,便发生在现实中,发生在你我身边:
  
  案例一:
  
  子涵是在一个阴雨天的下午跟父母一起来到我工作室的。孩子父母的脸上堆满了焦虑,一进门就跟我说:“老师,这孩子成绩不好,我们什么招数都使过了,但他的成绩就是上不去,急死人了!这孩子是不是很笨,不是学习的料?我们听说您特别专业,所以来向您求救。”
  
  “你们认为孩子笨的依据是什么?做过相关智力测验吗?”我问。
  
  “没有!只是常常看到他做不出来题目,所以觉得他笨。”
  
  “咱们先来做个智力测验,看看孩子的智力怎么样?”
  
  家长表示同意。
  
  测验结果出来后,我告诉孩子:“你的智商是122,已经进入‘良好’行列,这意味着在100个人当中,你的智力水平能进前十。”
  
  “真的吗?”孩子的眼睛里放着光,“是真的吗,老师?是真的吗?”
  
  “我使用的是现在世界上最权威的《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量表》。我做过上千例测验,肯定不会出问题的,你们可以放心。”我向孩子的父母解释说。
  
  “她老说我笨。”孩子指着妈妈说。
  
  妈妈兴奋地回答:“不是我说的,是他爸说的。”
  
  爸爸说:“我是听老师说的。”
  
  我对孩子说:“今后你成绩不好,可以怨老师、怨爸妈、怨学校,怨自己别的方面有问题,但就是不能怨自己笨。你一点儿也不笨,而且还属于聪明孩子。这么跟你说吧,你这智力水平,以后不上名牌大学就亏了。”
  
  我看到孩子明显地激动起来,他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新的发现,产生了新的希望。
  
  经过进一步了解,我发现:在班上,这个孩子的年龄算是比较小的,再加上他听课时容易走神,所以有时候会有搞不懂的题目,成绩自然不好。看到孩子的成绩,老师和父母自然说他笨,他就真以为自己笨了。
  
  在工作室训练了三个月,孩子的专注力水平明显得到提高,也变得越来越自信了。在以后的学习中,成绩也显著地得到了提升。
  
  案例二:
  
  晨阳是一个让老师和父母爱恨交织的“问题孩子”。所有人都知道晨阳很聪明,能解答出很多难题,甚至还能用老师没教过的方法。可不知为什么,晨阳考试从来没得过高分,总是会出现低级错误。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这是一个集专注与分心于一体的孩子。在遇到挑战性任务时,他能够专注地解决问题,但在一般性任务中,他特别容易分心。
  
  晨阳的爸爸妈妈完全同意我的判断,他们告诉我:“在家做作业的时候,只要稍微有点动静,晨阳就会分心。孩子自己也很伤脑筋,希望你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帮他克服这一缺点。”
  
  “为什么要把它完全看成缺点呢?它真的是缺点吗?”我问。
  
  一家三口被我的话问懵了,在他们看来,这当然是一个缺点啊。
  
  “这是孩子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既包含优点,也包含缺点。”
  
  分心竟然还包含优点?他们好像是头一回听说,感到难以理解。
  
  我说:“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分心这种事情,说明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各类信息高度敏感,而这也正是创造性力丰富的表现。达尔文、歌德与普鲁斯特是大家公认的具有创造力的天才,但他们对噪音和干扰异常敏感,在工作时,他们需要独处。
  
  “想想也是,对世界、对变化不敏感的人怎么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呢?最新的研究表明,容易分心这一特性,恰恰是天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西北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比一般人更加容易受到噪音的干扰。”
  
  晨阳听了我的话,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原本愁眉苦脸的一家人,瞬间变得兴奋起来。而原先把孩子当病人看待的爸爸妈妈,也仿佛看到了天才。
  
  当然,分心的缺点人尽皆知,我就不多说了。如果不能克服这些缺点,我们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今后也不能取得大成就。
  
  因此,今天我要给晨阳的建议是:坐拥优点,克服缺点。
  
  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晨阳非常配合。
  
  现在请想象一下,你面前有一辆漂亮的法拉利跑车。不过,你面前的这辆车制动系统有点问题,该刹车时刹不住。
  
  不够专注的孩子,其实就像这辆集优点与缺点于一身的法拉利跑车,我们应当怎么看待这样的孩子?我们应当如何对待这样的孩子?
  
  把这么好的车随手丢掉?傻瓜才会干这样的事。
  
  不愿去修理一下刹车系统?应该是脑子进水了。
  
  不认为这是辆好车?也许你的认知显然出了偏差。
  
  确认这是辆好车,精心去调整它的刹车系统,然后动力澎湃、安全可靠的驶向前方才是智者的选择。对于不专注的孩子,我们不也应该这么做吗?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4,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