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中国书法从入门到精通
作者 思履 编
出版日期 2018-06-01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号
(13位)
9787511376671
ISBN号
(10位)
7511376673
开本 32
页数  
装帧 平装
定价(C$) 21.1
约合(US$) 16.67
[ 内容简介 ]

本书分为“中国书法五千年”“中国书法基础技法”两篇,介绍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源流和基本特征,细说了中国书法的风格演变,详解了历代书法大师的艺术特征和书写技法,同时通过实例生动展示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等书法技巧。
  目  录
  
  篇 中国书法五千年
  
  从远古到两汉
  
  闻名中外的甲骨文
  
  高古的商周金文
  
  石鼓文与战国盟书
  
  李斯与秦朝小篆
  
  五彩缤纷的汉代隶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书圣”皇象
  
  正书之祖钟繇
  
  书法早的真迹——《平复帖》
  
  西晋二妙——卫瓘和索靖
  
  千古书圣王羲之
  
  王献之创“今体”
  
  晋世名帖——《伯远帖》
  
  自然飞动的魏晋文书
  
  端庄大气的东晋碑刻
  
  古拙质朴的南朝刻石
  
  王僧虔父子书风奇崛雄壮
  
  体现六朝气息的《瘗鹤铭》
  
  “真书”郑道昭
  
  北碑代表作——龙门二十品
  
  《嵩高灵庙碑》与《张猛龙碑》
  
  墓志的鼎盛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
  
  峻严和雅的隋碑
  
  智永与《真草千字文》
  
  严峻风格的代表欧阳询
  
  南派之首——虞世南
  
  广大教化主褚遂良
  
  唐太宗李世民之“妙品”
  
  孙过庭草书得二王法
  
  李太白诗名掩书艺
  
  行书大家李邕
  
  唐代篆书名家李阳冰
  
  “颠张”——张旭
  
  颜真卿的雄强书风
  
  “狂素”——怀素
  
  柳体风骨——柳公权
  
  杜牧诗书文俱佳
  
  高闲草书变幻不定
  
  五代书法代表杨凝式
  
  两宋时期
  
  李西台书法冠绝一时
  
  林逋笔清似梅
  
  范仲淹中规中矩
  
  欧阳修字体新丽
  
  蔡襄法度严谨
  
  王安石“疾书”
  
  文彦博笔势清劲
  
  苏轼书法不践古人
  
  黄庭坚书法入古出新
  
  米芾书法风骨豪迈
  
  宋徽宗创瘦金体
  
  薛绍彭仿二王体势
  
  蔡氏行楷
  
  赵构三易师承
  
  丞相书家李纲
  
  将门墨迹——韩世忠
  
  吴说创游丝书
  
  吴琚学米绝肖
  
  范成大出入三家
  
  朱熹书宗汉魏
  
  陆游书法恣肆超逸
  
  张即之翰墨为佛事
  
  赵孟坚纵逸横放
  
  书法的复古时期
  
  一代大家赵孟頫
  
  鲜于枢书法奇态横生
  
  邓文原工于笔札
  
  子山行草具有风沙剑裘之豪
  
  揭傒斯用笔如刀画玉
  
  道人张雨诗书画元朝
  
  杨维桢书风狂怪不羁
  
  倪瓒淡雅脱俗
  
  明时期
  
  台阁体代表“二沈”
  
  直逼钟王的宋克
  
  宋璲小篆明朝
  
  宋广草书精熟
  
  吴门才子祝允明
  
  吴门书派的代表文徵明
  
  王宠深入晋人格辙
  
  王守仁书风高峻
  
  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
  
  字林侠客徐渭
  
  晚明四大家
  
  书家英雄“黄倪”
  
  碑帖并行的清代书法
  
  王铎气节不高书艺妙
  
  傅山为医书更佳
  
  八大山人亦哭亦笑
  
  康熙四家
  
  康熙、雍正、乾隆书艺高超
  
  扬州八怪书风
  
  梁同书大字清朝
  
  乾隆四家
  
  书法篆刻大师邓石如
  
  阮元首提北碑南帖论
  
  林则徐以笔墨自娱
  
  包世臣领军碑学
  
  吴熙载得邓石如真传
  
  碑学大师何绍基
  
  第二篇 中国书学基础技法
  
  笔 法
  
  执笔法
  
  腕法
  
  用笔法
  
  常用笔法介绍
  
  笔势
  
  “永”字八法
  
  病笔举例
  
  用墨法
  
  墨色要精彩
  
  书法的力量感、速度感和厚度感
  
  字的基本结构
  
  字形结构
  
  字的结构规律
  
  怎样写楷书
  
  欧、颜、柳、赵四家比较
  
  欧体字的学习方法
  
  颜体字的学习方法
  
  柳体字的学习方法
  
  赵体字的学习方法
  
  楷书的结构
  
  怎样写隶书
  
  隶书的特点
  
  隶书的笔画与结构
  
  隶书的特殊写法
  
  怎样写篆书
  
  从金文入手
  
  小篆的规范写法
  
  怎样写行书
  
  行书的源流
  
  行书基本技法
  
  怎样写草书
  
  草书的用笔特点和基本写法
  
  草书的特殊写法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及《草诀歌》
  
  第三篇 中国书学基础知识
  
  书法鉴定知识
  
  书法的章法
  显示部分信息
  前  言
  
  书法,即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书,原指作字记事的技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著于竹帛谓之书。”《释名·释书契》云:“书,庶也,纪庶物也;亦言著也,著之简纸永不灭也。”法,包括三要素:一、笔法,须正确执笔,掌握科学指法、腕法、身法、用笔法、墨法等;二、笔势,指妥当组织点画结构、分行布白、承接关系等;三、笔意,要在书写中表现出自然的情趣、人文的修养和高尚的人品。笔法、笔势属于书法技法范畴,笔意是书法的艺术精神。书法依附于文字而存在,后来书体渐多,技法日精,文字书写的点画结构,气韵风神,都要表达作者的性格、思想感情、趣味和素养等精神因素,于是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书法以汉字作为表现对象,以笔为创作工具,是一门独特的线条造型艺术。中国书法,能在简练的线条造型中,表达人类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观赏一幅中国书法作品,如同观赏优秀的绘画作品或雕塑、音乐、戏剧、舞蹈等作品一样,能使人联想起美好的生活,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欧阳修引用苏子美的话说:“窗明几净,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书法能给我们带来莫大的精神享受,还能开启我们的智慧,升华我们的情操。一支毛笔,界破了虚空,在纸上书写出千变万化的线条,可以呈现出万象之美。唐太宗曾经讲自己欣赏王羲之书法的体会:“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意思是,欣赏王羲之书法,百看不厌,不知疲倦。
  
  书法不是停留在技巧层面的艺术,它直接和人的精神境界相通。书法是表现人的精神与万物哲理的艺术,它还可以表现社会与大自然蕴含的美的规律。书法表现美,蕴含一切美学特征,正所谓“备万物之情状”,它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书法与居住文化、景观文化、教育文化、宗教文化、政治文化、钱币文化、民间礼仪习俗及绘画艺术、建筑艺术、舞蹈艺术、工艺美术等都密切相关。可以说,我们的美好生活是离不开书法艺术的,学习书法是很多热爱中国文化艺术的人的需要。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书法常识,学会鉴赏书法作品,我们推出这本《中国书法从入门到精通》。全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源流和基本特征,并以石刻、墨迹等历代书法杰作作为根据,细说中国书法的风格演变,详解历代书法大师的文化底蕴、艺术特色和书法技法。
  显示部分信息
  在线试读
  
  从远古到两汉
  
  闻名中外的甲骨文
  
  发现与研究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王懿荣因病在药物“龙骨”上发现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科学文化价值。
  
  先秦时代的人习惯占卜,专职的贞人可以从龟甲或兽骨的裂纹上判定吉凶,然后记录在甲骨上。这种占卜的记录,也叫卜辞,因为是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便成了甲骨文。
  
  甲骨文多见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人不管多大的事,都要占卜,如祭祀、征伐、田猎、年成、疾病、旅行、天气、生育等各个方面,都要先求神鬼天命。甲骨文多是殷人占卜的遗物,所以它也叫占卜文字、甲骨卜辞、殷墟卜辞、殷墟书契、殷墟文字、殷契。
  
  1933 年,董作宾的《甲骨文断代研究》,按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方法、字形、书体等十个标准,将甲骨文分期为五个时期。这些标准中,与研究书法有关的包括:贞人,即书家;字形,即文字点画结构;以及书体,也就是书法体势和风格。
  
  甲骨文一般是刀刻的,或刻好后填朱,个别是用朱、墨所写而未刻。也就是说甲骨文一般是直接刻字,或者先写后刻。甲骨文线条刚劲有力,有直线、曲线;单刀,或者双刀。往往是中粗端尖,点画起止仍用方圆方法,直画中略有曲意,线条点画丰富多彩。字形为长方,以对称、横竖、斜角线条居多,方圆曲直线条组合意味深长。
  
  特征及风格
  
  甲骨文的句子构成与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差异不大,包括主、谓、宾,还有修饰语。《说文解字》中提出的“六书”,在甲骨文中就有体现。它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者属文字的构造规律,后两者则是文字的使用方法。
  
  甲骨文的艺术风格分期,总结为五个时期:是商王盘庚至武丁时期,风格为突出,也为精细。
  
  武丁是商诸王中杰出的帝王,执政时国势旺盛。那时的甲骨文字契刻有力,手法粗放刚峻,大字雄浑粗犷,小字端庄俊秀。
  
  结构和布局
  
  甲骨刻辞,有的是契刻者先把字中的横竖笔画分类,再旋转骨片契刻,即先刻文辞中所有字的竖画,再旋转骨片90 度,原来的横画也按上面的方法刻。武丁时的卜辞为了突出美观,刻完后,再涂上朱或黑色。这种契刻方法规范了甲骨文字的横竖笔画,也促使汉字慢慢形成方块布局。甲骨文中许多篇章的字与字、行与行的布局上都有大处着眼、构思缜密的特点。有横看成行,纵看成列的感觉,就像军阵,方正严谨,如《殷契卜辞》第165 片的干支表。还有纵无行、横无列的,纵横交错,浑然一体。
  
  
  
  高古的商周金文
  
  金文的发现与研究
  
  金文是先秦时期铸刻于铜器上的文字。因为中国古代称铜为金,于是青铜器铭文叫作“金文”或“吉金”。
  
  西汉时就有青铜器出土,但发现和研究在北宋时才稍有成就。金文的研究兴盛于清代。近代学者对金文的研究更是集前代于大成。如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2 卷,集中了所有可见的古今铜器铭文、唐兰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史征》等,在判定铜器分期、考释文字、研究古文字方面十分重要。
  
  商代青铜器金文
  
  早的金文是商代早期青铜器上的族徽符号。一般铸于铜器腹内或颈部、底部,个别在肩处,多铭文有数十字。
  
  学术界将商周金文也分成5 个时期:依次为商代、西周早期、西周中期、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时期。
  
  商代又包括两类,一是铸有文字的铜器,发现于商代中晚期;一是“图形文字”,是不可识的,多见于西周早、中期。容庚《金文编》附录里记有562 种。商代有铭文的青铜器少但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安阳出土的后母戊鼎铭和后母辛鼎铭就是王室重器上的铭刻,字的气势雄浑、磅礴。
  
  ……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4,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