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稻盛和夫的实学:经营与会计
作者 稻盛和夫
出版日期 2013-06-01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ISBN号
(13位)
9787506063463
ISBN号
(10位)
7506063468
开本 32
页数  
装帧 平装
定价(C$) 14.1
约合(US$) 11.14
[ 内容简介 ]

  原则”作为“阿米巴经营模式的基础”,引导企业管理者从事物的本质出发、从会计的本质出发,而不是从传统所流行的会计常识出发,来展开对企业的会计学把握。文章通过分析一个个案例,指出每一会计原则的必要性,从而引领企业经营者理解会计原则的有效性。
  
  内容简介
  
     稻盛和夫的“会计七本书主要阐述了稻盛和夫自己开创的会计七原则。
    会计七原则:
    一、现金流经营原则
    二、一一对应的原则
    三、筋肉坚实的经营原则
    四、完美主义的原则
    五、双重确认的原则
    六、提高核算效益的原则
    七、玻璃般透明经营的原则
  作者简介
    任京瓷名誉董事长;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现KDDI),担任董事长一职,2001年起就任最高顾问。2010年,受日本政府邀请出任破产重组的日本航空公司的总裁。稻盛和夫于1984年设立“稻盛财团”;同年创设“京都奖”,以表彰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贡献的人士。
    他的主要著作有:《活法(修订版)》、《活法贰:超级“企业人”的活法》、《活法叁:寻找你的人生王道》、《你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创造高收益》、《创造高收益贰:活用人才》、《实践经营问答》、《稻盛和夫的实学:经营与会计》等。
  目  录
  推荐序 企业持续发展的要诀
  序言 现代的经营迫切需要会计学
  前言
  序章 我的会计学思想
  经营者懂会计,平时就能指导财务人员,只有经过这样的努力,经营者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经营。
  1.我的会计学是怎样诞生的
  2.我的会计学的基本思维方式(追究事物的本质)
  3.我的会计学和经营
  第一部 直接为经营服务的会计学
  (实践的基本原则)
  第一章 以现金为基础的经营(现金流经营原则)
  会计为企业经营服务,就必须以现金为基础。应该回归会计的原点,关注原本最重要的“现金”,以此为基础进行正确的经营判断。
  1.赚到的钱哪里去了?
  2.是资产还是费用——叫卖香蕉的启示
  显示全部信息
  免费在线读
  
    二、我的会计学的基本思维方式(追究事物的本质)
    在这里,我要说明我基本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我的经营学、会计学的出发点。
    依据原理原则追求事物的本质,以“作为人何谓正确”进行判断
    在对事物做出判断时,要追溯到事物的本质,同时,要以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良心为基础,把做人何谓正确作为基准进行判断,这是最为重要的。从27岁开始经营企业一直到现在,我一贯秉持这样的思维方式开展经营活动。我所说的做人的正确的准则,就是孩童时代,乡下的父母亲常说的“这种事可做”,“那种事不可做”。就是小学、初中时,老师教导的“善恶”等等极为朴实的伦理观。简单地说,可以用公平、公正、正义、勤奋、勇气、博爱、谦虚、诚实这些词汇来表述。
    在经营活动中,在考虑所谓的战略战术之前,我首先考虑“作为人,何谓正确”,以此作为判断的基准。
    凡事都不追究本质,只是跟随所谓的常识,那么就不需要自己负责思考判断。或许有人认为,只要随大流,与别人做相同的事就没有什么风险,反正不是什么大问题,不必那么较真、那么深入地思考。但是,只要经营者有一点这样的念头,我所说的依据原理原则的经营就不可能实行。不管多么细小的事情都要追溯到原理原则,彻底地思考。这或许伴随极大的劳力和辛苦,但是,只有把任何人看来都正确的原则作为判断的基准,只有持续这么做,才可能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合乎道理的经营。
    在经营的重要领域——会计领域——情况完全一样。不是盲目地去凑合会计的常识和习惯,而是要追问什么是问题的本质,回归会计的原理原则进行判断。为此,我从不轻率相信一般公认的所谓“适宜的会计基准”等书本,而是站在经营的角度,有意识地追问“为什么是这样?”“什么是它的本质?”
    用原理原则判断如何折旧
    在会计领域如何依据原理原则进行判断,我想用固定资产折旧年数为例来说明。
    比如,问财会人员:“购买机械设备为什么要考虑折旧?”“机械设备使用时并不改变形态,这与原材料不同,原材料会改变形态,变成产品。因此,可以用上几年的机械设备作为费用一次性打入成本不合理。”
    “那么,不停地使用,等报废时再一次性打入成本显然也不合理。所以正确的做法是,确定机械设备能够有效工作、正常生产产品的年数,在这一期间内分摊该机械设备的成本。”这样的回答可以接受。
    但是在会计常识上,使用年数按照所谓“法定使用年数”计算,即对照日本大藏省颁布的折旧年数一览表来决定设备的折旧年数。
    按照这份一览表,新型陶瓷粉末成型设备归属“陶瓷器、黏土制品、耐火物品等制造设备”一项,使用寿命规定为十二年。根据这一规定,用于硬度极高的新型陶瓷粉末成型、因而磨损极快的机械设备也要折旧十二年。与此相比,加工砂糖和面粉、磨损并不厉害的设备却归入“面包及糕点制造设备”一项,使用寿命为九年,比新型陶瓷设备的还要短。
    这一规定令人难以接受。按不同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来分摊费用理所当然,但实际上却要按所谓“法定使用年数”折旧,对这种明显不合理的规定,经营者岂能泰然接受。
    法定使用年数是重视“公平课税”的税法中规定的,它并不承认不同企业的不同状况,而规定了“一律公平”的折旧年限。按照我的经验,新型陶瓷设备如果二十四小时连续运转,即使精心地维护保养,至多也就能使用五六年,因此折旧年限应该按设备能够正常使用的年数来确定。
    但是,财务、税务专家们却说:“即使在结算处理上按六年折旧,但因税法规定必须十二年折旧。所以,如果那样做,前面六年折旧费增加,利润减少,但计算税金时又要按法定使用寿命十二年折旧,结果是利润减少税金却不减,变成有税折旧。”他们或许认为:“税务上的使用年限是法定的,大家都在遵守,标新立异,作与众不同的事并不聪明,实际处理上折旧计算作两本账也太麻烦”。许多经营者在专家们这类意见面前退缩,“是这么回事啊,那就算了”。
    但是,就算实务上常识是这样,根据经营和会计的原理原则,就是付税也应该折旧。只能用六年的设备却要花十二年折旧,就是对不能再使用的东西继续折旧,就是说实际使用的六年中折旧金额太少,把这部分放到后面的六年中折旧。
    “事实上发生的费用不打入成本,从而增加当期利润”,这种做法既违反经营原则也违反会计原则。每年若无其事这么做的企业不会有前途。只是消极地遵从所谓“法定使用年数”的惯例,忘记了“折旧到底是什么?”“经营上应该怎样判断才对?”这种本质性的问题。
    所以,在京瓷不依照法定使用寿命折旧,而是根据设备的物理寿命、经济寿命进行判断,确定“自主使用寿命”,依此折旧。具体来说,大致是法定寿命的一半,即四至六年。变化特别迅速的通信机械设备,税法上使用年限为十年,我们也将其大幅缩短。在会计上实行所谓“有税折旧”,税务上按税法上规定的使用年数另外计算折旧。
    判断基准不拘泥于常识
    常识往往强有力地支配着人心,关于这一点,我想以自己年轻时经历过的实例作说明。
    过去“票据贴现押金存款和套利存款”非常普遍。1959年京瓷创立之初,每当在银行贴现支票时,理所当然,都要被强制存进一定比例的“票据贴现押金存款”,这是因为银行贴现票据时如果遭拒付,银行不会承担风险,公司必须自己承担拒付支票。但是,银行又担心我们不依约买回拒付票据,作为担保,就强制性采用“票据贴现押金存款”。
    这种做法是为了预防银行风险,这点可以理解。但这种强制存款随贴现票据越积越多,哪怕超过了票据的贴现余额,仍要继续强制存款。当公司内部讨论银行要求提高强制存款比例时,我提出这种强制存款的做法难以接受。但以财务人员为首、周围的人都笑我,强制存款是常识,我质疑常识就成了“非常识”,没有人把我的意见当回事。
    但不久后,这种票据贴现押金的强制存款和套利存款都被废止了,因为它遭到批评,同时被认为是银行为提高自身收益的不公正举措。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自信:“无论是什么常识,道理上不对的事,最终世人还是会明白并承认它的不对。”
    另外,相对于销售额,在销售费用、一般管理费用的比例上,也有对所谓常识的迷信。比如某行业,销售费用、一般管理费用占销售额的15%,这是常识,因为行业内各企业的销售组织、销售方法都大体雷同。
    因此,新入行的企业就以相对于销售额15%的销售费用、一般管理费用为前提开展经营。这样,不知不觉,这家新企业就与其他企业趋于雷同,只是模仿别的企业,这就等于自动放弃了从根本上思考重要的经营课题的机会:“为了更有效地销售本公司的产品,究竟应该采用怎样的销售组织、销售方法呢?”
    不仅如此,“这种行业、这种规模,税后的销售利润率也就是百分之五六”,如果被这种常识框住,无论如何,结果利润率只能停留在那个水平上。奇怪的是,尽管每年工资都上升,却仍能维持这样的利润水准,但要超越这种水准,却怎么也做不到。
    这些例子说明,所谓常识很容易束缚人们的头脑,尽管过后想起来会觉得不可思议。
    当然,我并不是说要从根本上否定常识,问题在于,本来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常识”被当成了永远正确的东西,囫囵吞枣,生搬硬套。在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中,不被这类“常识”捆住手脚,透视事物的本质,不断做出正确的判断,非常必要。
    以上所述,是我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是我思想的出发点,因此也是我在经营中思考一切问题的基础,当然也是在会计领域中必须贯彻的思想。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4,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