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账户 帮助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您是新用户
📚 图书
◆ 政法/财经/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政法军事  政经理论  管理  金融会计  当代中国  军事/武器  
◆ 哲学/宗教/社科
哲学  佛教  其它宗教  易经/数术/命理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心理学  成功励志  两性关系  
◆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习俗  世界历史  外国文化习俗  文物考古  
◆ 传记
中国人物  外国人物  
◆ 文学/小说
古典文学古籍  世界文学  文集散文/文学  现代小说  武侠小说  诗歌  
◆ 医学保健
保健养生  各种疾病  基础医学  营养药物  饮食疗法  
◆ 中医TCM
中医教材  中医习题备考  中医理论  中药方剂  医案经验集  针灸  按摩推拿  工具书挂图  TCM in English  
◆ 英语/外语学习
英语教材  口语听力  语法  翻译  英汉读物  其它语言  TOEFL雅思GRE  
◆ 汉语学习Chinese Learning
汉语教材Textbook  口语听力  语法  阅读写作  HSK汉语水平考试  
◆ 工具书词典
英语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  其它语言工具书  
◆ 生活/家庭用书/育儿
菜谱烹调  家庭用书  婚育家教  手工艺  收藏  花卉宠物  服装裁剪  
◆ 体育
太极拳  运动项目气功  武术  棋牌  
◆ 儿童/大陆中小学教材
幼儿学前  识字/语言/文学  科普  漫画/小儿书/卡片  美术手工  大陆教材  辅导工具书  挂图  
◆ 艺术/音乐/歌曲
绘画美术艺术  书法篆刻  乐器演奏  音乐  声乐  歌谱  电影舞蹈戏曲  摄影  建筑  
◆ 旅游/地图/地理
中国旅游  外国旅游  各地地图/地理  
◆ 计算机/网络
办公软件  基础知识  硬件  程序设计  
📚 书画用品
◆ 纸墨笔砚/书画用品
宣纸  墨汁金墨彩色墨  毛笔  砚台  国画颜料  书画毛毡  镇尺  笔架笔帘  印泥  墨条  篆刻用品  
📚 文具
◆ 文具
文房四宝  田字格生字本  中性笔钢笔笔类  笔记本  水写布  文具  风水用品  
📚 健康
◆ 健康/按摩/艾灸
艾灸用品  按摩用品  针灸模型  拔罐器  
📚 棋牌
◆ 棋牌/麻将/游戏/生活用品
棋牌  麻将牌  魔方  游戏  运动用品  十字绣  
本书详细内容
书名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作者 梁思成 著
出版日期 2023-03-01
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ISBN号
(13位)
9787516834688
ISBN号
(10位)
7516834688
开本 32
页数  
装帧 平装
定价(C$) 34.3
约合(US$) 27.1
[ 内容简介 ]

★中国建筑史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通史类经典,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梁思成弟子楼庆西先生导读推荐
   ★《中国建筑史》SHOU次清晰梳理了中国古代官式建筑发展演变的历程,也是SHOU部完整的中国建筑通史类著作
   ★以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辅以梁思成亲绘、亲拍的古代建筑图片一百余张,图文互见,阅读与珍藏价值极高
   ★国际汉学泰斗、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费正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约瑟等诸多国际名人推荐
   ★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推荐阅读,是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读物
   ★某瓣9.1分高分评价,不单是一本关于建筑的书,更频频入选历史、艺术、设计、博物馆、科普、旅行爱好者阅读书单
  
   中国建筑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工程技术,本身已成一个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中国文化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民族艺术的大宗遗产。
   《中国建筑史》是由SHOU位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者梁思成先生编写,同时也是SHOU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公正权威的中国建筑史。其按照中国历史发展顺序:上古、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清末及民国以后,涉及了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建筑类型,小到阶基、勾栏、柱础、斗栱、雕饰、门窗,大到陵墓、石窟、寺观、宫殿、住宅、都市。在丰富的历史文献基础上,列举实物、分析特征,清晰地展现了各种建筑形制及其发展变化。
   我们今天读中国建筑史,是为了防止犯之前削足适履、张冠李戴式的错误,是为了在未来选择、创造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
  
   梁思成
   建筑学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1927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后入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回国后,曾任东北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等职,其参加的中国营造学社在十七年间,以民间组织的架构,一二十余人的规模,完成了对两千余座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史和建筑理论的研究范式,独力开创了一个学科,堪称世界建筑学术史上的传奇。
   曾参加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著有《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营造法式注释》等作品。
  
  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代序
  章 绪论
  节 中国建筑之特征
  第二节 中国建筑史之分期
  第三节 《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第二章 上古时期
  节 上古
  第二节 春秋战国
  第三节 秦
  第三章 两汉
  节 文献上两都建筑活动之大略
  第二节 汉代实物
  第三节 汉代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
  节 文献上魏、晋建筑之大略
  第二节 南北朝之建筑活动
  第三节 南北朝实物
  第四节 南北朝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五章 隋、唐
  节 隋、唐都市宫苑陵墓寺观建筑之梗概
  第二节 隋、唐实物
  第三节 隋、唐之建筑特征
  第六章 五代、宋、辽、金
  节 五代汴梁之建设
  第二节 北宋之宫殿、苑囿、寺观、都市
  第三节 辽之都市及宫殿
  第四节 金之都市宫殿佛寺
  第五节 南宋之临安
  第六节 五代、宋、辽、金之实物
  第七节 宋、辽、金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七章 元、明、清
  节 元、明、清宫殿建筑大略
  第二节 元代实物
  第三节 明代实物
  第四节 清代实物
  第五节 元、明、清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八章 结尾——清末及民国以后之建筑
  附文 油印本《中国建筑史·前言》
  
  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梁思成(1901—1972)
   ◆楼庆西
  
   梁思成,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那是他父亲梁启超因“戊戌政变”失败后亡命日本的第三年,原籍广东省新会县。童年时代的梁思成在日本的华侨学校上学,在父亲的影响和督促下,梁思成自幼就攻读《左传》《史记》等古籍,对中国古文化有良好的基础和浓厚的兴趣。当时,正是甲午之战和庚子赔款以后,中国屡受外国欺凌,这种环境培养了梁思成浓厚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他11岁由日本回到北京,14岁进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这是一所留学美国的预备学校。梁思成在学习期间,不但学业优秀,而且兴趣广泛。他爱好美术和音乐,经常为校刊画插图,被聘为美术编辑,他参加学校的合唱队、军乐队,担任过乐队队长和小号手;他还爱好体育,喜欢踢足球。梁思成也很关心政治,“五四”运动时,他是清华学校“义勇军”等爱国组织的中坚分子。1923年5月,他去天安门广场参加“二十一条”国耻日的纪念活动,在途中被军阀金永贵的汽车撞伤,左腿骨折,使他留学美国不得不推迟一年。1924年,梁思成赴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他刻苦好学,尤其对西方文化和建筑历史有特殊爱好。他自己说是用“笨功夫”,到图书馆博览群书,研究古代历史,参观古代文物,把著名古建筑一个个默画下来。1927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建筑硕士学位。接着他到美国哈佛大学入研究生院,准备进行“中国宫室史”的博士论文,但是他感到研究工作不能光在书本中寻找资料,而必须到实践中去考察研究,于是决定离开哈佛到欧洲考察建筑。1928年,梁思成回国后应东北大学之邀去沈阳创办了建筑系,任系主任和教授。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梁思成举家迁到北平,他参加了中国营造学社,这是专门从事对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学术机构,他担任法式部主任,从此投入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梁思成收到日方主办的“东亚共荣协会”的请柬,邀他出席会议,他坚决不与侵略者同流合污,立即带领全家长途跋涉,于1938年1月到达昆明;1939年,又搬到四川省南溪县的李庄乡下,这时,营造学社的经费来源断绝,有时连工资也发不出。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患了严重肺病,长年卧床不起,他自己也得了脊椎软组织硬化症,行动极为不便,全家陷入了贫病交加的境地。当时美国有好几处学校和机构邀请梁思成全家去美国工作和治病,但他表示:“国难当头,绝不离开祖国。”在困难的条件下,他率领营造学社的少数同人坚持在抗日战争后方继续古建筑的调查研究工作,直至抗日战争的胜利。1946年,梁思成赴美国讲学,因他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1947年,被中国政府派往美国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团的中国顾问。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思成除了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和建筑系主任外,还一直以高度热情参加各项建设工作,先后担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等职。梁思成还积极参加了国家的政治领导活动,曾任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代会常务委员。1959年,梁思成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病逝于北京。
   决心写出中国自己的建筑史  
   
   1928年,梁思成在回国之前,曾到欧洲参观了希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地的著名古建筑。他亲眼看到国外的古建筑受到妥善保护,许多学者在对它们进行专门的研究,而对比自己的国家,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富的古建筑遗产,如今却是满目苍凉。珍贵的龙门石窟、敦煌壁画任意被盗卖,被抢劫,千年文物流落异邦,大批古建筑危立在风雨飘摇之中。只有少数外国学者对它们进行过一些考察,而国内学者反而无力从事研究,甚至中国人学习自己祖先的文化遗产都要依靠国外编著的书刊,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状况。梁思成深深感到这是一种民族的耻辱,他怀着激昂的爱国热忱,奋然下定决心:中国人一定要研究自己的建筑,中国人一定要写出自己的建筑史。从1931年起,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这项事业中。一开始梁思成就把近代的科学方法应用到了研究中国古建筑上,他明确提出:“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所以,他坚持研究古建筑首先必须进行实地的调查测绘。选择北京故宫作为目标,因为这是目前留存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的代表。他手执清代朝廷公布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为课本,对着实物,从整体到局部,一一辨识、测量、记录。他老老实实地求教老工匠,在他们帮助下逐渐弄清了清代建筑的结构与形制,这如同跨入了门槛,为扩大调研范围创造了条件。从1932年4月开始,梁思成对蓟县独乐寺辽代建筑进行了调查,写出了详细的报告,在不长的时间里,又连续写出了《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赵县大石桥》《晋汾占建筑预查纪略》《曲阜孔庙之建筑及修葺计划》等10余篇论文和报告,将一座座从汉唐、宋辽到明清各代的古建筑珍宝展现在人们面前。
    
   对古建筑的调查研究,梁思成坚持测量力求细致,分析要有根据,绘图要严密,所出成果要与世界水平比高低。20世纪30年代的华北,人民生活困苦,梁思成每次外出调查都要经受不少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条件十分艰苦,但他对测绘工作始终一丝不苟,并且身体力行。他和助手们一起,对建筑物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详细的绘图测量;对各种构件与装饰,从里到外、从正面到侧面都细致地加以摄影记录;对所有碑文、史料都一一抄录无误。正是凭着这一种民族自尊心和志气,当时营造学社的许多研究成果、测绘的许多图纸都达到了国际水平。  
   
   经过对古建筑的系统调查研究,梁思成终于得到了丰硕的成果。1934年,他编著了《清式营造则例》一书,这部著作次将繁杂的中国古建筑构造和形制做了科学的整理和分析,对清代建筑的各部分做法和制度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论述,次用近代的建筑投影图绘制出清式建筑构架、门窗、装饰和彩画的详图,使人们在多彩的古建筑遗迹面前不再停留在一般的感叹上,而获得了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几十年来,这部《清式营造则例》成了初学中国古建筑的入门教材,研究中国古建筑的不可少的资料,也是如今古建筑修整工作人员常用的工具书。
     
   1937年,梁思成和林徽因、莫宗江等人去山西五台山调查佛光寺。正当他们为次发现一座唐代建筑而欣喜若狂时,北京卢沟桥畔已燃起了抗战的烽火。梁思成和刘敦桢带领着仅有的几位研究人员,在云南、四川等地仍坚持着古建筑的研究,他们调查了40余个县,为当时的中央博物馆绘制了大量古建筑模型图,在印刷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出版营造学社的汇刊。1944年,梁思成开始撰写《中国建筑史》。这时,多病的身体折磨着他,脊椎软骨硬化病使他不得不经常戴着铁马甲工作;学社经费来源的断绝又使他不得不多次去重庆政府募化微薄的津贴;十分短缺的物质条件使他只能靠大量的线描图来弥补照片的不足。在林徽因、莫宗江、卢绳等人的协助下,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终于在抗战时期西南的一个小山庄里完成了。在这部著作中,梁思成根据大量的实物和文献资料,次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各时期的建筑,从城市规划、宫殿、陵墓到寺庙、园林、民居都做了详细的叙述,并对各时期的建筑特征做了分析和比较。这些论述和分析都远远超过了过去外国人对中国建筑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1946年10月,美国耶鲁大学聘请梁思成去讲学,他带着《中国建筑史》和同时完成的《中国雕塑史》的书稿、图片,以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心情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展示在国际学术界面前,他以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分析博得了国外学术界的极大钦佩和赞扬。这些成就离不开集体的劳动,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们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走访了15个省,近200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了2000余项建筑与文物,积累了大量资料。梁思成正是根据这些丰富资料,去粗存精,分析比较,和同事们一起使中国古建筑这一瑰宝,终得拂去尘埃,重放异彩于世界文化之林。
  
   在这部著作中,梁思成根据大量的实物和文献资料,次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各时期的建筑,从城市规划、宫殿、陵墓到寺庙、园林、民居都做了详细的叙述,并对各时期的建筑特征做了分析和比较。这些论述和分析都远远超过了过去外国人对中国建筑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楼庆西
   “二战”中,我们在中国的西部再度重逢,他们却都已成了半残的病人,但仍在不顾一切地、在艰苦的条件下致力于学术。当时林徽因身患肺结核,梁思成则因为青年时代一次车祸的后遗症而导致脊椎受伤。然而,无论疾病还是艰难的生活都无损于他们对自己的开创性研究工作的热情。在我们的心目中,他们是不畏困难、献身科学的崇高典范。——费正清
   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李约瑟

1. 语文一年级上册
2. 言出法随
3. 吳永志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
4. 九宫格
5. 黄冈小状元·作业本 一年级语文(上)人教版
6. 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7.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8. 中药学习题集—新世纪规划习题集
9. 跟我学汉语 1 学生用书 - LEARN CHINESE WITH ME VOL.1 STUDENT'
10. 我在加拿大有一个小园子
11. 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 实践100问
12. 中国画颜料 马利牌5ml 12色Marie Chinese Painting Color Tubes Pigment Water Color
13. 食物颜色使用手册
14. 快乐汉语 第一册 Kuaile Hanyu Student's Book 1
更多...
  购物车 | 我的账户 | 帮助 | 安全保证 | 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 2005-2024, 北美温哥华北京书店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